大道国学者夏商先生曰:前文《国学商道:万年中华的灵异传说》提到,在世界上各民族文化系统中,中华文明是唯一连绵传承而且是历久弥新的古老文明,这一点的确是举世公认的事实。那么,这支唯一亘古承传的人类文明火把,便也应是人类世界最珍贵的共同财富。而我们作为中华文明的薪火传人,我们在为此而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的同时,我们更应首先把握好中华文明的来龙去脉。否则,我们自身就会丧失“文化族籍”,更遑论去拯救世界了。那么,当世界的目光已经投向中国,当我们自己也信心满满地打算出手“文化救美国”、“文化救欧洲”、“文化救日本”、“文化救西方”乃至“文化救世界”的时候,我们能拿出手的中国文化又将是怎样的中国文化呢?最根本的,就是我们自己确定的“中国文化原点”究竟在哪里呢?
于是,我们便不得不开始穿越层层文化迷雾,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形成的“内洋外儒”亚文化坐标系,到“文艺复兴”和“老欧洲”远洋贸易征服世界以来形成的西方文化坐标系,再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形成的等级礼教传统文化坐标系,并继续溯源而上去探寻中国文化最本初的坐标原点。所谓穿越层层文化迷雾,就是要打破和超越这一道道旧文化坐标系的思维定势,自己来把握历史航程的坐标方向。可以想见,这跨越千年的时空逆旅探游,将会是一次异常艰难的自我挑战,但也充满着无穷的乐趣。
如前所述,中国易理大道的最早智慧源头,是始于“伏羲画八卦”。而伏羲所以能够有这样的“识天文而化人文”之感悟,或许正是缘于其当时所处的原始共产主义“大公”时代。所谓大道至简,从这个简易的“阴阳双鱼八卦图”我们就能看出,中国人的祖先们已经以一种“天人合一”的系统思维,将个人心灵宇宙的坐标原点,重合定位于自然宇宙的坐标原点。将个人的精神世界,已经放大舒展到了整个自然宇宙世界。而这个永恒不变的坐标原点,就是“公”。这个自然宇宙之“公”再回归到人类社会,就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识天文而化人文”,就是人类的蒙昧开化与文明进化。简而言之,这就叫文化。文化是个结果,更是一个不断探索与进取的过程。
这样,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中国易理大道文化的“道”,为何总与“公”连在一起,譬如公道、公德、公理、公平、公正、公义等等。此所谓,无“公”即无“道”。而一旦“大道废”,则道德、道理、公平、公正、公义等便皆“大伪”了。
所谓人非生而知之,蒙昧开启皆始于拜师求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里的“传道”、“受业”与“解惑”,也正好阐释了“道术用”三者的关系。所谓“知行合一”、“经学致用”及“学以致用”,最后都是为了将所学之“道”和专业之“术”,体现于实际效果之“用”。而在实践应用中发现的问题与疑惑,又需要“师”之“解惑”。可见,“知其然”之“用”来自于“使其然”之“术”,但二者又都源于“之所以然”之“道”。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归根到底就是“不问道”和“不知道”,更遑论“行道”与“悟道”。如此以来,便是稀里糊涂之“术”与迷迷瞪瞪之“用”。是故,所谓教与学,首先在于“传道”,其次才是“受业”与“解惑”。所谓“教不严师之惰”,实际上是师之失“道”而失“责”。
如前所述,这里的所谓“道”,就是原理和目的;所谓“术”,就是方法和手段;所谓“用”,就是效果和表现。因此,“道”有大道有小道,有正道有歪道,有基本的道德善恶属性。而“术”本身并无确定的善恶属性,仅有水平高低和先进落后之分,关键是看从属于怎样的“道”,遇善则善遇恶则恶。这个“道”与“术”的不同组合,体现出的最后效果就是“用”。
如果所学之“术”从属于“邪道”和“歪道”,那就自然会产生“邪术”与“妖术”的实“用”效果。而且,此时其所精之“术”越高强越先进,就越是人间社会之“灾祸”。譬如现在的“毒食品”和“金融危机”以及“道德滑坡”之类的实“用”效果显现,你不能说其所用的化工技术和金融经济管理技术不够先进。或者说,这个问题本身就不是一个科技之“术”的先进与否问题,而首先是一个“道”的问题,是一个历久弥新的文化问题。
据史籍记载,孔子当年游学,也曾求师“问道于老子”。至于他最后以“仁义道德”阐释其等级礼教之“儒术”,此究竟距“道”有多远,后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已经有过历史的结论。但由此可以看出,“道”失之毫厘,则“术”与“用”便皆会谬以千里。古今与中外,人文与科技,莫不使然。
故此,我们今天说文化学文化,欲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还是要从“问道”与“求道”开始。“问道”才能“知道”,“知道”才能“行道”,“行道”和“修道”,才逐渐能够“悟道”和“得道”。最后便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而所谓为“公”,就是个人与社会及宇宙自然世界融合“归一”。
如前所述,在“伏羲画八卦”那个古远的“大公”时代,人们的心灵是极其朴真纯净的,而且是能够与宇宙大自然息息相通的。他们很自然很简单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看来都是有很高思维难度的大智慧。这个障碍差距究竟在哪呢?其实就仅仅在于大公无私的精神境界差异。从那时到现在,生产力科技水平是日新月异了,但这也仅仅只是“术”的创新。从“道术用”的逻辑关系来看,我们往往是在“术”的层面不断创新发展过程中,却逐渐地远“道”而失“道”了。更可悲的是,我们还常常会以“术”作为文化的时代性创新发展标志,并反过来嘲笑古人的智慧!
大公无私,是至高的道德境界,也是至高的智慧之巅。只有无私,才能突破利欲的心智迷障。只有忘我,才能超越自我主观性,也才能真正感悟到宇宙自然法则的“大道之理”。只有无私忘我,最后才能感受到个人生命同宇宙自然“和谐归一”的心灵愉悦。这是艰难的精神攀越,更是对现实生活的精神升华。因为求学“问道”不是目的,而致“道”之“术”与“用”为“归一”,这才是“问道”和“行道”以及“坐而论道”的最终归途。
所谓有无相生公私相形,公与私也不是绝对的矛盾存在。小至个人与家庭,个人即为私,而家庭即为公。个人与社会集团组织,个人亦为私,而社会集团组织则为公。对于个人家庭和社会集团组织与国家民族,个人家庭和社会集团组织即为私,而国家民族则为公。这种个人与社会及宇宙自然世界圆融“归一”的精神升华,本身就是小私归大公的过程。此时,公之所在,亦私之所存。公之恒在,则私亦归于恒在。
如此万私归一公,“小我”至“大我”,“1%”至“99%”乃至“百分之百”,都是从“问道”到“知道”以至于到“得道”的不断修炼过程,也是一个“道术用”的不断认识与实践过程。此所谓,“知行合一”。否则,便依然还都是摸索于“盲道”的“不知道”!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