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的科举制度废除之前,特别是在鸦片战争以前,我国的读书人有着基本相同的读书目的,那就是考取功名,效忠朝廷,建功立业。忠君爱国是古代读书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如果说一个人读书人没有这样的志向,必定会被周围的人所轻视。也许这样的思想在现在的我们看来,属于封建思想,不值得提倡,是应该丢弃的垃圾。但是,这些思想就真的那么一文不值吗?
在古代,有这样一个说法,“万般皆为下,唯有读书高”,古人是把读书人看的很高的,把读书看做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对于现在的农村孩子,读书上学是进入更好生活最直接途径,那么对于古代的普通百姓子弟,读书可以说是他们步入仕途的唯一途径。朝中有人好做官,那如果朝中没人又如何做官呢,只有一条路,考取进士然后让朝廷封官。所以,无论是古代的卿相贤达之士,还是闲居山野的隐者,在年轻时都有着强烈的功名心,想要治国平天下,或者杀敌卫国。那么,在强烈的功名心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内涵呢?
自董仲舒以后,儒家成为历朝历代的主导统治思想,之后的读书人当然也就把儒家奉为经典,处处以孔孟为先祖。儒家讲求的是什么呢,是修身齐国平天下,是立德立功立言,把自己所学的知识发挥出来,把自己的能力施展出来。读书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报效朝廷,为了天下的百姓。我们现在讲古代的文人都是地主阶级文人,是不可能代表广大百姓利益的,而实际上真的是这样的吗,恐怕没有这么简单。我们现在批判古人盲目忠君,这是局外人的说法。回到那个时期,皇帝是什么,皇帝就是国家,朝廷就是天下,而不仅仅是一个人,一个机构。那么,读书人的忠君就不是对一个人的盲目崇拜了,而是崇尚的苍生。皇帝过分奢侈了,官员们要谏议,皇帝要发兵了,官员们要劝求皇帝三思,不要过度劳民伤财。这时他们所做的,不仅仅是维护自己的利益,更是从国家安危,百姓生活是否安定的角度去考虑。
因此,对于古人文人的功名利禄之心,我们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出世做官是他们的信仰,是他们在儒家思想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精神支柱,这种信仰促使他们年轻时用功读书,做官时效忠国家。对于奋斗,他们有着清醒的认识。
到了乱世,到了不可为官或者不能为官的时候,古代的文人又有着自己的一套生存理念。魏晋时期在中国上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民不聊生朝不保夕的时代,读书人无法再去实践自己的儒家理想,那样的话只能卷入纷繁的政治漩涡中,不但保不了百姓,连自己的性命都报不了。这个时候,他们就不再积极出世,而是退隐山林,过自己的清静生活。他们不太谈论如何治国,而是转向佛道两家,研究如何才能长生,如何才能天人合一。
“竹林七贤”在文化史上是一个响当当的名词,它不仅代表着一群人,还代表着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是一种精神状态。阮籍嵇康这些人在山林中饮酒谈玄,把琴长啸,让自己的人生乐趣融入在每一棵树每一棵草中。什么功啊名啊,什么帝王啦将相啦,都不在入他们的法眼,他们只求一醉。这个时候,酒才是中最要的,酒液成了他们的血液。那么他们的信仰呢?他们的信仰在酒里,在酒醉之后写出的诗歌里;他们的信仰不再是一种可以说得清道得明的东西,而是需要你亲自去体验。
新文化运动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我们抛弃了这些所谓的封建糟粕,不再相信孔子,更不相信老子,我们转向了信奉自己。但是慢慢地我们发现,自己总是在迷惑,时不时地就徘徊起来,找不到了目标。我们没有了古人的那种情怀,甚至连近人的情怀也没有了;我们读书不再为忠君,也喊不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我们的信仰在哪里?
2011.11.1 清晨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