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国学者夏商先生曰:前文《国学商道:“道法自然”说神农》提到,众所周知,中国自“黄帝命仓颉造字”以前的历史,只能是人们世代口耳相传的“口说历史”。再加上各地语音方言因素,所以在后来整理形成的文字典籍中,除了后人的神话演绎和夸张成分外,谬传讹传也很多。因此,我们通过本《国学商道》系列文章的系统性分析和梳理,也是为了尽可能形成一套比较有机连贯而简明清晰的中国历史文化实录。
对于从伏羲氏到神农氏直到炎帝和黄帝的代序传承,我们首先还是以司马迁的《史记》为主要依据。而根据司马迁的记载和遣词用句表述,我们就应能够确信“神农氏”与“炎帝”绝不是一回事,更不是指代的同一个人。因为在“神农氏”作为“天子”名号期间,曾经历了一个从兴盛到衰落的过程。于是,才有了“诸侯相侵伐”和“炎帝欲侵陵诸侯”,也才有了黄帝“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且最后“代神农氏”为“天子”。这实际上已经再清楚不过了,截止黄帝“代神农氏”为“天子”,此前除了作为“神农氏”世系的创始人称谓之外,“神农氏”就是其整个世系的“天子”称号和时代称谓。而炎帝作为一个具体的人,只不过是“神农氏世衰”时期的一个比较强势的诸侯。最起码,他还没有取得“天子”的名分,否则“神农氏弗能征”就无从谈起。
但我们都知道,从华胥部族到华夏民族的漫长演进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一个“炎黄部落联盟”时代。这里的“炎”就是指炎帝,“黄”就是指黄帝。而以华夏民族为主体,才发展形成了我们今天的中华民族。因此,我们才有了“炎黄子孙”的共同认知。就中国人的先后长幼排序命名习惯来讲,“炎”还是应排位在“黄”之前。尽管炎帝在与黄帝争夺神农氏“天子”位置的较量中失败了,黄帝也是我们至今公认的“人文始祖”,可民间还依然顽固地保留着自己的“炎黄”民族习惯称谓。这一方面说明,炎帝也绝非一般人物,至少是一个虽败犹荣的大英雄。另一方面也证明,中国人从来就不忘记前人的功劳,也便由来就是这样牢记历史而不会忘根忘本。
那么,炎帝究竟又是怎样一个不凡的人物呢?在这里,我们还是有必要把神农氏与炎帝的关系再澄清一下。各地的民间传说之所以总会把这两个人物扯到一起,并混淆成一个人,且由此而产生很多歧义,就是因为他们本身就有着密切的联系。且不说炎帝与黄帝曾经为争夺神农氏的“天下”,有过一段很长的战争与结盟的历史故事。仅从部族和血缘关系的远近来讲,炎帝与神农氏嫡传部族的关系也更近,甚至在出生发源地上都是完全相同的。通过前面的史料考证我们就能发现,神农氏“天下”的创始人,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神农氏,是生长崛起于姜水流域。而炎帝也同样是生长崛起于姜水流域,也就是神农氏部族的“老家”。这个姜水流域属于渭河支流,就是今天陕西省宝鸡市的清姜河流域。
在“神农氏世衰”而“天下大乱”之际,炎帝作为神农氏部族的“皇室近亲”,又是一个强势诸侯,他起初的名望无疑是要比轩辕氏黄帝大得多。而被神农氏部族兼并融合不久的分支部落,以及边远地区新加盟部落的人们,把神农氏与炎帝混为一谈是很正常的。或许,炎帝当时也是“挟天子以令诸侯”,有意识地让人们把他看作是神农氏的代表。因为当时最起码在名义上还是神农氏的“天下”,而轩辕氏黄帝不同,炎帝也正是属于神农氏宗族。同时,由于神农氏的历史功德特别昭著,神农氏“天下”的时代又特别超长。久而久之,后世的人们便会把神农氏的功德和神农氏时代的事,都和炎帝搅到一起了。包括有些史籍资料上“神农氏炎帝”或“炎帝神农氏”的称谓,大约也便是这样以讹传讹形成的。
那么,神农氏“天下”的时代究竟有多长呢?《尸子》上有这样一句记载:“神农氏七十世有天下,岂每世贤哉?”这里顺便解释一下,尸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之一,是融合了道、墨、法等多家学说的重要思想家,史学界将其归为杂家。尸子名佼,有说为晋人,有说为鲁国人,他是秦相商鞅的老师。有人根据《尸子》的记载推算,神农氏世系应该传继了七十多代,以每代平均大约为三十年计,整个神农氏时代应该长达两千年到三千年。直至“神农氏世衰”之时,才有黄帝与炎帝争战之事。
由此可以想见,上古时期的有巢氏、燧人氏、华胥氏、女娲氏和伏羲氏等,也都不仅仅是一个部族首领或代表人物的称谓,同时也是指其相应的整个世系时代。因此,中国各地会有多种神农氏传说版本,甚至会有多个神农氏陵墓,也都不应奇怪,也无需进行非真即伪的争论。若是各地有不同世代的神农氏陵墓,你能说哪个是真哪个是假呢?
一段插曲过后,我们言归正传,接下来还是继续解读炎帝的故事。
如前所述,从中国的上古历史中,我们可以不断发现和应验出“西兴东衰”循环发展的独特文化地理现象。即新生力量总是从西边的渭河流域崛起,逐步扩展并将重心转移到潼关以外的东部地区后,就慢慢开始由盛转衰。然后,便又有新生力量从西边的渭河流域崛起,如此“西兴东衰”周而复始。这种文化现象,在此后炎黄部落崛起及周秦汉隋唐次第兴起的历史中,也同样能够找到似曾相识的感觉。大道国学者夏商先生,特将此称为“中国文化地理第一定律”。
从有巢氏到燧人氏再到华胥氏,中国上古历史的文明之根,就深深扎在了“华胥古国”,即“华州”所处的关中及整个渭河流域。华胥、华夏、华州、华山、华人及中华的文化渊源,即在于此。伏羲氏作为华胥部族的后世传人,在经历了“长于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徙治陈仓(今陕西宝鸡)”和“都于陈宛丘(今河南淮阳)”后,便进入了“华胥氏世衰”阶段。接着,神农氏“起于姜水(今陕西宝鸡市清姜河)”,经过出潼关取代华胥氏而“王天下”之后,便又进入了“神农氏世衰”阶段。接着,就到了炎帝与黄帝崛起于渭河流域,并出潼关争夺神农氏“天下”的时候了。
今天我们要解读炎帝的故事,还是得从渭河流域的这个“故事源”开始。我们不妨再比对一下神农氏与炎帝的发源地。据《三皇本纪》记载:“神农氏,姜姓以火德王。母曰女登,女娲氏之女,忎神龙而生,长于姜水”。而据《国语·晋语》记载:“黄帝以姬水(今陕西黄陵县沮水河)成,炎帝以姜水(今陕西宝鸡市清姜河)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二帝用师以相济也,异德之故也。”北魏时期郦道元的《水经注》,就明确指出姜水为渭河支流,位于陈仓即今天的宝鸡地区。明代天顺五年《一统志》也记载:“姜水在宝鸡县南。”
也就是说,神农氏尽管与炎帝相隔了很多世代,但都出于渭河流域的姜水这一共同的“老家”,这应该是可以确认的。而炎帝属于神农氏的同宗同族,这几乎已经是“天下”公认的事。同时,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均发源于陕西中部的渭河流域,这也是学界普遍一致的看法。如果说各地民间传说及相关记载有歧义,那大多还是由于上述同一世系不同世代的历史形成的。
再从“西兴东衰”这个“中国文化地理第一定律”来观察,在“神农氏世衰”之际,炎黄部落从渭河流域崛起也应是必然的事。至于起先炎帝为何会占上风?这恐怕还是炎帝与神农氏同宗同源关系更近的缘故吧。我们依然是对照司马迁的记载,来继续梳理这个脉络。
据《史记》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以征不享,诸侯咸来宾从。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教熊罴貔貅貙虎,以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於是黄帝乃徵师诸侯,与蚩尤战於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
“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这有点像春秋战国时代的景象,如果我们把这里的“神农氏”换成“周王室”,就更容易理解了。“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这有点像春秋争霸和战国争雄,而炎帝则是一个比较厉害的霸主,但其他的诸侯们似乎对他有些敬而远之,这便为黄帝部落的后发崛起创造了机会。于是,就有了黄帝“与炎帝战於阪泉之野。三战,然後得其志。”“三战”,在古汉语中是“多次战斗”的意思,并不一定是指“三大战役”。为什么要“三战”呢?可见当初双方的力量对比还很悬殊,黄帝面对炎帝进行的是一场以小搏大以弱胜强的“持久战”。
“然後得其志”,这句话非常关键。战争,无疑是以牺牲生命为代价的血腥搏杀。且不说当时的人口数量还十分有限,更何况炎帝与黄帝也是兄弟“同室操戈”。因为尽管炎帝与神农氏“天子”宗亲血缘更近,但从华胥部族到伏羲部族再到神农氏部族,炎黄两大部落也依然是同处于渭河流域的同族“兄弟部落”。再想想,还有“诸侯相侵伐”的“天下之难”。于是,兄弟携手共济天下是民族大义,兄弟相残杀得你死我活绝不是目的。而所谓“得其志”,便是黄帝意志与愿望的实现。毫无疑问,黄帝当时是对炎帝进行了一场耐心细致的“攻心战”和“劝降战”。不过,在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下,炎帝的思想愿不愿意转弯,的确对黄帝后来“平定天下”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後得其志”,司马迁这句简练而平静的描述背后,实际上就已经省略了一场惊心动魄血流成河的恶战。而这样对炎黄部落联盟实力的保存和巩固,也便是炎帝配合黄帝实现的。若对照后来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及结局,我们就更能看到这“战与和”的不同效果。你看,前面是“然後得其志”,而后面却是“遂禽杀蚩尤”。在此,我们首先得承认黄帝的文武兼备和大德大智与大勇。因此,黄帝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是毫无疑问的。问题只是在于,面对人心所向与天下大势,同样是雄霸一时的炎帝与蚩尤两大诸侯,对形势的判断与反应不同,因而其历史作用与个人命运结局也就迥然各异。一个只是“得其志”,一个却是“遂禽杀”。
正因为此,对于为中华民族团结统一与兴旺发达所建立的历史功勋,中国人世世代代崇敬轩辕黄帝,而同时也从不忘记炎帝。“炎黄子孙”这个自我称谓的世代相传,也便是后世子孙对炎帝能够审时度势深明大义的最大肯定。
至于有些民间传说和记载对炎黄“阪泉之战”的夸张演绎,其实并没有抓住这场战争的本质和全貌。特别是忽略了这鼓角争鸣刀光剑影背后,那场有可能改变中国历史走向的惊心动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