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迄今为止人们对哲学根本问题是见仁见智、横看成岭侧成峰、欧洲各派之间争执不休呢?究竟谁对谁错,对多少错多少,还是都对抑或都错呢?要了解这些问题的答案,容笔者细细道来。
一、引论
笔者发现,学术上存在着奇异的亲缘一条藤现象。所谓学术亲缘一条藤,是指有些概念之间有天然的相关性。而它的反面多结合一体,也好像有天生的关联性。比如科学、经济、决定论、因果律、相似性、空间等哲学概念之间就似乎有关联性,而社会、目的论、自由意志等之间也有天然的关联性。生存、直觉、归纳法之间有血缘关系。语言、文化、宗教、演绎法是一条藤。同样,其他学术领域中也有类似的亲疏远近,近似抑或对立的奇怪现象。而且现实生活、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中大量事实证明人类及其文明是有先天类型差别的,能按四种、八种、多种分法来认识及分析,就是说,人、文明、概念等等甚至一切事物之间都存在对应关系且可以被归类研究!
西哲有云,认识你自己!是啊,认识自己是不容易的,因为认识了自己就认识了事物,认识了世界及一切。那么反之,认识了事物或世界的某一方面也就认识了人自身!或者说,世界、人、事物等一切存在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真如此,为何不可在它们之间交互研究呢?
而大家早就知道的人的男女两性的区别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是进入哲学或文化并在其中起骨干作用的事项,包括中国古代的阴阳八卦《易经》,西方的两极相反相成的辩证法思想都是分别引领各自文化风骚的。那么这些新发现的天然差别是否会影响哲学?又是如何影响哲学的?他们与目前世界上的多元化,各层次的一体化及新国际秩序之间又是什么关系呢?
二、四元辩证论
先把人分成四类来研究,就叫做A型、B型、C型、D型人吧。
哲学上, A型人认为人的灵魂是完整的不可分的基础性的东西,B型人认为肉体真切存在,C型人认为生存为人的第一要义,D型人认为死亡这一根本事件就是人本身,D型的海德格尔所说的“向死而在”就有这个意思。社会统计发现,D型人十几岁时对死亡已大彻大悟了,而A、B、C三种类型人对此却总看不开。这是在人自身这一小世界方面而言。
在大世界,A型人认为场界,B型人认为自然界,C型人认为生命界,D型人认为负物质世界分别是心灵、肉体、生命、死亡所寄存的场所。
A型人倾向于唯心主义,B型人认可唯物主义,C型人是意志,D型人认为存在主义可信而合理。
相应的,在社会方面,A型人是法律主义者,B型人认为经济是社会第一元素,C型人认为政治是社会存在的根基,D型人则以文化为社会存在的家园。
所以A型尚技术,B型尚科学,C型尚艺术,D型尚文学。
时空观上,大家都认为时间有三维,空间也有三维,但在这一方面四种类型人却各有侧重,A型人选择前后上下两维空间,B型选择前后左右两维空间,C型是过去现在两维时间,D型认为过去将来两维时间最重要,也容易想象。这个发现很奇特,但它是真实的有根据的。
思维方式上, A型是分析思维型,B型是综合思维型,C型多使用归纳法,D型人用演绎法思考。与此相应,数学学科内部,A型重推理,认为代数易学;C型人认为算术易学;D型人认为统计学,B型人认为几何学易学。
功能崇拜上:A型是秩序派,B型是物象派,C型是力量主义者,D型是语言主义者,四者分别认为秩序、象、力、语言有特殊的功能。
同异方面,A、C型人崇尚差异,B、D型崇尚相似、同一。
动静观方面,A型人、B型人是静止空间型人;C型、D型是运动时间型人。
于是,结合同异,动静观,A型人是差异空间论者,B型人是相似空间全息论者,C型是差异时间论者,D是运动循环时间论者。
更具体的说,C型是直线时间论者,B型是相似空间论者,是全息论支持者。
直线时间观包括进化时间观与退化时间观两种,循环时间观结合事物就是轮回业报观,认为“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一切都是重复,这与“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进化时间观正好相反。
这种对应的意义在于,它可以解释许多文化现象,如印度的轮回循环时间观也有一定道理,而目前流行的进化时间观也有偏颇。
实际上,真正讲起来,二者也并不矛盾,从一方面看,世界是循环的;而另一方面看,事物的确又是各各相异,日新月异,进化退化着的,二者既对立又统一,正是辩证关系。上述四者也应该是对立统一的,只不过是对立统一的四元辩证关系罢了。
上述对照关系用表格形式表示出来,是:
分型归类对应行列表
世界 社会界 自然界 生命界 此在界
人身 灵魂 肉体 生存 死亡
哲学体系 唯心体系 唯物体系 意志哲学 存在主义
思考方式 推理 类比 直觉 逻辑
思维特点 分析 综合 归纳 演绎
动静 静止 静止 运动 运动
同异 差别 相似 差异 相近
社会 秩序 经济 政治 文化
崇拜 规则 象 力 语言
感官 心眼 肉眼 心耳 肉耳
学科 理科 文科 数学 语文
数学 代数 几何 算术 统计
族群分属 阶级 国家 民族 种姓
崇尚颜色 间色 原色 白色 黑色
树木 树根 树干 树冠 花果
人生阶段 中年 青年 少年 老年
血型 A型 B型 O型 AB型
作用力 电磁力 引力 强力 弱力
(上表个别地方有推测成分,但其方法原则却一定是对的)。
此外,四种类型人之间有循环生克关系。具体是:A生C,C生D,D生B,B生A;B克D,D克A,A克C,C克B。
相生关系指双方交往时,被生者感觉深受启发,有收益,生者则有筋疲力尽之感。
相克关系中,两者交往时,被克者感到克已者难于理解,不好把握,不好看透,对克者产生畏惧心理;而克者正相反,感到被克者容易理解、容易把握、容易对付。
这有点像中国古代的五行相生相克的情况。
三、 多元辩证论
同时,八种、十六种等多种分类的情况是这样的。
除人有四种分类别存在之外,国家也有类型之分别。如:中国等属B型,美国等属C型,日本、德国等属A型,印度等属于D型。同属于B型的中国、俄国、葡萄牙、法国、意大利、黎巴嫩、埃及、以色列(可称为1、2、3、4、5、6、7、8型)又不完全相同。原因在于它们正好是八种分类中的一种。其中:中国、俄国、法国、埃及属时间性;葡萄牙、以色列、黎巴嫩、意大利属空间性。而且它们也有循环生克关系。
以色列型克中国型,中国型克葡萄牙型,葡萄牙型克俄国型,俄国型克黎巴嫩型,黎巴嫩型克法国型,法国型克意大利型,意大利型克埃及型,埃及型克以色列型;反过来,以色列型生法国型,法国型生葡萄牙型,葡萄牙型生埃及型,埃及型生黎巴嫩型,黎巴嫩型生中国型,中国型生意大利型,意大利型生俄国型,俄国型生以色列型。
反过去推想,人必定也存在八种分别,八元分类,只是目前人类也尚未明确而已。事实上,若观察日常生活中、历史人物中、文学作品里人物就可以发现,也的确有这八种类别人存在。但这些人的思维方式如何,哲学等方面观念如何,目前由于资料所限尚无所知。不过可以肯定,它必定有影响,可能是总的方面,也可能是次要方面,这些通过研究文学、心理学、文化学、历史学、哲学史也许可以得知。
并由此进一步推测:人及事物、世界等各方面还必定有十六种,三十二种等二进制数种分类;另外,也必定应该有三种、九种、二十七种等三进制数种分类;也有任意数,五、六、七等,即一切数种的分类存在。
这就是多元辩证论。
总之,世界不是单极的,而是多样化的多姿多彩的世界。
四、从几个欧洲哲学史现象的性格类型学分析得出本文的哲学结论
(一)、欧洲重要哲学家性格类型
A型 柏拉图 赫拉克利特 贝克莱 雅斯贝尔斯
B型 德谟克利特 笛卡尔 康德 马克思
C型 苏格拉底 培根 洛克 尼采
D型 亚里士多德 奥古斯汀 黑格尔 海德格尔
(二)、哲学转向问题
欧洲哲学史上大家公认的有两次哲学转向。具体是:关于本原,古代希腊的哲学家,有人主张世界本原是水,有认为是空气,有人认为是数,有人认为是理念,有人认为是物质等等。这时候,人们惊奇地发现,别人与自己的结论如此的不同。凭直觉,人们相信他人的看法是诚实的,在他人自己看来是有理由的,但本身却绝不支持与赞同,而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并且认为本方的论点是不证自明,不言而喻,理所当然得像废话一般。但为使别人明白,还不得不说。其实对同类型来讲,这些话同样清楚明确,但对他人中不同类型的人来说,却感到如坠五里雾中。
原因在哪里?这是性格类型的不同导致的。说得更具体些,就是世界有四个本原,各派的主张都正确又都片面。这有点像盲人摸象的故事中所讲的那样,各人都摸到一部分真实,就各执已见,争论不休。可见每种人都像钻在自己的牛角尖之中,又像住在各种城堡中,对内部了如指掌,对别的城堡就不熟悉了。
后来,人们认为这是人的认识不同造成的,就转而研究认识过程及认识方式,这就是近代的认识论转向。而这个问题一路研究下去,人们发现,作为认识手段或工具的语言才可能是问题的关键所在。这样哲学就又开始研究语言了,这是后来现代的语言学转向。
其实问题根本不在这里,从类型眼光看,无论认识还是语言,它们都属于行列表中的一串,一个体系之内。因为工具还有工具,工具的工具还有工具,这样问题转向下去,将是一个无穷尽的过程。从行列表中看,每个系统都有无尽的项目,这样转向也将是一个无穷尽的过程了。
这正像相距甚远的一组平行线一样,即使将它们再延长,也不会相交,彼此永远不会相会见面。中间打通又极难。因此,每种人的见识都局限在自己的城堡中,自己的井底里。要让彼此了解,知道别的类型在想什么,别的井中怎么样,最好是去别的井里,城中看一看,体会一下。这样问题一下子就解决了,哲学也不会再转向下去了。井动人不动的正向思维方法不如这种井不动而人动的反向思维新方法。
目前又有了对语言的批评。因为他们认为语言的根源在于心智,哲学似乎开始第三次转向,转向研究心智了。看来,本原问题的最后解决有待于心智问题的解决。那么心智问题如果同样无定论,(笔者认为若只照旧方法研究下去的话,它也许注定像语言及认识及本原问题一样无定解)接下去该是什么?心智根源又是什么?再转向研究什么呢?可见,该改变的或许是方式方法,而不是研究的主题。
所以,且不说人的认识能力存在着悖论,语言也同样存在着二律背反。因为一方面人们要求语言准确规范无歧义,另一方面又要求语言丰富活泼不确定,正是这相反的两种要求,使语言陷入了困境之中,人的心智问题又如何呢?笔者相信,它也必然会陷入悖论之中(具体分析心智问题不是本篇文章的任务)。“悖”到何时是头呢?而从上分析可知,从类型学眼光看,心智问题同样也是从属问题。
(三)、欧洲近现代哲学史解析
欧洲近现代哲学从笛卡尔开始,最初是心物二元之争,以后发展到意识、物质、意志、存在四个主要派别的争斗了。具体是这样:
欧洲近代哲学发端于培根,而从笛卡尔以后,哲学按心物二元路线发展,B型国家性格的法国人坚持纯唯物体系,A型人贝克莱坚持唯心论,二者绝对对立,哲学世界观上的选择非此即彼,径渭分明。到B型人康德看透了二者之矛盾关系,一方面欧洲A型大环境使他无法抛弃唯心体系,另一方面先天类型性格使他又无法否定物质的存在,所以在总体唯心主义框架下保留了命名为自在之物的物质性事物存在的地盘。这是新的二元论的综合。他看到:两者皆有合理一面,又都有偏颇之处,二者都不能够推翻,又都有片面之处或明显的短缺之处而力图把两者结合起来,创制发明了新辩证法,主张人、事物、世界都有二象性,所以到D型的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已不同于贝克莱,在他哲学中加入了一些B型的因素,另一方则为马克思所继承,同时也吸收对立面唯心主义合理的因素。但这时他俩的辩证法是在其他领域的高级的辩证法,在根本问题上则针锋相对、寸步不让。所以他俩比之康德是一种进步又是一种倒退,因为照康德的解决方法,该是把心物也辩证起来才是把辩证法贯彻到底了。因此这时心物之间对立非但没有解决,反而更突出了。到这时,哲学主要矛盾仍是心物二元之争,按照总——分——总——分的路线一路展开,既有争执又互相吸收、互相促进。
此后哲学摆脱了心物二元之争,加入唯意志的尼采,存在主义的海德格尔之属,突破了原先问题,C型、D型论点出来了,它们通称为非理性哲学。这时候虽有林林总总的哲学派别,总体上仍是无所适从,处于争执之中。如今应是二元“心”“物”及四元“心”“物”“意”“存”停止争论、合作相融的时候了。而从上表中可以看出胡塞尔的现象学及生命哲学、语言分析哲学等五花八门的流派,是以语言、力、象、秩序、生命等次项目为宗的。
(四)、关于马克思的补充说明
上面有关马克思的论述是站在马克思个人的思想基础上的,但马克思本身是有矛盾的,它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甚或改变的开放体系(如对于阶级斗争的认识的不断修正,一国不能率先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想法等)。如,唯物和辩证法就有矛盾。既然唯物就不是辩证了。反之,如果辩证就不能唯物。
看马克思总的思想体系及思维方法和时代要求,辩证法是一定要辩证到底的,否则有许多范畴就解释不通。唯物还是要贯彻的,就像内容与形式,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等对立范畴一样,唯物和唯心也应该七三开,仅仅应该承认唯物的主导地位即可,不能把它理解成一元化的唯一的存在和全部的决定力量。
再发展下去,按马克思的内在逻辑,二者按黄金分割比例分配是马克思哲学在唯物唯心等一系列范畴上的一贯立场。当马克思发现这一个矛盾时他也一定会这样做,这是马克思哲学的归宿地。
如此看本论是一个把辩证法贯彻到底的体系。所以可以说本论发展了辩证法,却不能简单地说仅仅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学说。
所以上面评价马克思的部分是仅仅就马克思本人尤其是早年的思想而言的,不包括马克思主义整个体系。这一点是要搞清楚的。通俗说就是,马克思主义是对的,马克思的有些话、有些结论却是错的,马克思是人不是神。如此而已。
(五)、结论
有人问了,这样一来,世界究竟是怎样的?有没有一个实体世界、又有没有一个精神意识或自我世界、有没有一个意志世界及存在世界?回答是:它们都存在,共同构成具体事物。这一点上他们是并列的,它们各自存在本身并不意味或暗示其对立面不存在。事物及世界应该是一体四面、一体多面的。这可以借助拓补学上的结点理论去理解,因站的角度不同而结论不同,同一件事物却是“横看成岭侧成峰”。所以,用结点的方法及辩证的眼光看,这并没有什么难以理解。世界是一体多面、多极对立统一的,多元相反相成,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既有差异性又有一致性。甚至特殊条件下还会相互转化,共同构成事物及世界。证之哲学史、文明史也知,不论哪种一元论或一极化都明摆着是偏颇、不全面的,必综合起来才完整全面,因为他们都处在自己的山中出不来却不自知。是各种人的视角、目的的不同而导致各类人对世界、事物、人等各项看法的不同的。而一定强求都站在一个角度一个位置,这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各种哲学体系都有一定道理,又各有其偏颇和局限性,对世界和事物的解释各有短长、优劣,故都有用处。大家都要有开放的心胸与襟怀。一方面,站在各自流派的角度,要一元为主,一元为根本,这是根基,是根本出发点,即使能抛弃根本那也将成为浮萍,会因失去观察立足点而一步踏空,这出发点又是不可选择不好改变但也不必改变的,大家有见过谁能提着自己的头发把自己掂离地面的吗?另一方面,又不能固步自封,画地为牢,要多加吸收其他流派的精华与养分为自己服务,常言道“不拒细流方能成江河”,“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否定是为了更好的肯定,开放不是为了放弃,而是为了更全面更具创新性地坚守,歌德说,只知其一等于一无所知,一元为主博采众长才有更好的出路嘛。既要保持个性又不拒多种营养,做到专且博,深而广才好啊!一体多面,不失本又不片面了就行!此即答案。
本表在哲学上的价值,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或许像门捷列夫的元素周期表对化学研究所起的作用一样,可把本表看作哲学上的“元素周期表”。
利用它,可以避免许多随意性而达到规范化研究。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任何一种理论都是各项目人为选择组合而成的。但这与一个学术家个人的经历等情况有极大关系,其体系有很大偶然性与可变性。而且这种组合的可能性是无限的,这就是随意性的体现。研究本表能克服这些变动性的缺点。(读者已发现,客观与中立是本论的根本立场。)同时,利用它还可克服许多解释的间接性,拥有更大的直接性。因为每一种方法对一具体问题,理论上都能解释通。这虽然不能说各体系之间有高下优劣之分,但在具体问题上,解释及解决起来却有容易与困难,直接与间接的区别。本表(论)可以判断各派的优劣区域。
本表直观而对称,单纯又完备。它与一个体系相比应有更大的客观性、规范性甚至直接性。
当然,第一步的工作仍是继续完善、丰富、整理本表,即厘清与鉴定项目之间的血缘关系。然后才是用它去梳理学术史。
五、正确性问题
一个关键问题,本论是否有根据呢?
首先,学术上亲疏远近现象说明什么呢?这正说明上面包括行列表在内的理论是有根据的,它是由这些平行亲缘藤构成的。所以,即使某些具体人士的类型测定结果与本论对照上有出入,也不能否认本表及本论的正确性与价值。它有可能是独立于人类类型,不以人类类型分类为根据,客观上存在的其他的人类四种分型类别,研究类型就是歪打正着了的结果。那么类型的社会性调查结果,也就仅对本论有启发价值。一句话,能证明是科学性占主导,无法证明是哲学性占主导,因为任何一种哲学都没法得到彻底的证明,可信而不可爱,可爱而不可信嘛!但它的原则与方法对各科总是有价值的。比如它归类、对应、结点法、各有长短处等原则,对文化学研究就有一定价值。
其次,在现实中、文学作品里、历史人物之中、性格差异都明显看出人的性格是有类型差别的。
证明方法是,测试者对照前文类型行列表,看其认为最擅长的项目是否正好组成一列,组成一列并且与自己的类型对照则证明完全正确。
如果与类型测试大部分可以对照,小部分不对照那也足以证明它的正确。因为它反映一种心理的倾向性,一种理想状态,这也是科学研究一般采取的办法。而具体情况要受到许多因素干扰,只要它基本符合统计规律就够了。
如果完全不对照,可能是本表本论符合美学原则,目前尚未发现而将来某一天会发现人自身这些分类特征。
再次,即使人类不存在性格分类,但是各种不同文化传统,各文明体系及其文化,性格也是用分类区别的。这也从另一面证明本论有根据。
总之,笔者相信,本论应该不至于沦为只有依靠诸如实用主义所说的“任何理论都无法得到最后证明,只要它对我们有用,它就是真实的。”那一套才能确定其价值;求助于狄拉克说的:“如果某些实验否定了一个完美的想法,那就让我们忘记那些试验吧!”或爱因斯坦说的“广义相对论不必实验证实。”(意思是:对于一种简单、完备、对称、新奇、能自圆其说、富于美感的假说,其本身就是价值所在。因为美常常通善启真。)才能确定其有用的地步吧。
归纳起来明确讲,本论有以下八点根据:
1、既然都承认二元及事物两种分类对应的道理存在并有很大用处,为什么不把这种方法思想贯彻到底推广开来呢?四种八种五种等等多种分类对应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为何不可加以探索及应用呢?
种种迹象表明世界、事物、文明等等都是多元的,可以被分类与存在对应关系的。可以说一切的证据都有利于证明本论成立的,那么举反证证明本论不成立的任务就是别人的事了!因为可爱与可信的矛盾,连易经也不能说百分之百正确,何况其它各派哲学体系呢?这只能让历史去检验了。而保持几分的神秘就是保住几分的可爱啊!
2、学术概念分类对应一条藤现象的存在可说明概念之间的确有分类对应、远近亲属关系的存在。依我看概念范畴之间的关系像是人的关系一样,是一个网络,这是个假设。
3、现实生活、历史人物、文学作品中大量事实证明人类是有先天类型差别的。能按四种、八种、十六种、三种五种等分法来认识及分析。血型与四种类型人的对应情况尚有待探讨之处,但它的发现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以后必定有更多更深更直接的发现证实这一点。
4、尤其是文明的分类对应情况是无论如何否认不了的。
5、狄拉克及爱因斯坦的看法也适合评价本论。本论符合狄拉克及爱因斯坦谈的情况。即它不与人的类型对照也同样有价值。不济如实用主义所说:有用就够了。只要它对学术研究及现实有作用,就可以拿来先用着了。
6、它成不了指导各时代的易经,但能成为像太玄经一样的能影响一时的理论也好嘛!就像姚崇的救时宰相做个救时理论也好嘛!
7、从对西方资本主义的批判,在危机中寻找出路这一点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有益的,总体是建设性的,其社会实验也是必要的,好处大于害处的。多个角度和探索就多份希望和选择,行了多条出路,不行改了就是嘛!所以这种乌托邦是值得试一下的。
8、另外,本论前半部分不一定对,后半部分则一定是对的。而且,前半部分的对错不影响后半部分的对错。所以以下是不用证明的。(注:第8点是最重要的,这一发现将为本论的推广使用奠定坚实的基础。意思是,即使前面的正确性存疑,下面的部分也可为最后的结论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持。)
六、文化密码与文明和合论
性格类型论可用在文学、教育、心理学、考古学、刑侦学、军事学、体育、艺术以及商业、历史等方面。
例如,性格类型论可用于文学作品里人物性格研究分析,《西游记》中,孙悟空是B型性格,有七十二变,通天法术,但永远逃不出如来佛(即释迦牟尼)的手掌心。因为C型克B型,如来佛是C型性格类型,孙悟空是B型性格类型。其它的文学作品也可做这样分析与理解。
而教育上本论可与算法多样化及多元智能论相互印证,更好地做到因“类”施教,A、B型人倾向于视觉记忆,C、D型人倾向于听觉记忆,C型人擅长算术,B型人擅长几何,A型人擅长代数,D型擅长统计,这是在数学内部。在科学中,A型擅长化学,B型擅长物理,D型擅长生物学,C型擅长数学。在总学科中,A型擅长理科,B型擅长文科,D型擅长语文,C型擅长数学。了解了这些特点,虽说不必把学校一分为四或一分为八等,但在教育教学等方法上应考虑这些因素,减少盲目性,提高自觉性。
还有对教育学术的启示,在跨文化教育比较研究中,用类型理论去理解会有更彻明的把握与对策。如中国与外国传统数学教育比较中,中国儿童模仿能力、背诵能力强,长于计算,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得好。而欧美国家学生就长于创造性,应用意识,动手实践能力强。运用本论也许可为这方面探索提供一个角度。
或者说在一切学术领域都可以应用它,研究所限,这里不再详细论述,而仅就其在文化学上的用处做一探讨。
类型论认为,传统世界文明有六大系统,可称之为中国文化区、欧洲文化区、印度文化区、非洲文化区、阿拉伯文化区与印第安文化区。除阿拉伯是桥梁文化及印第安是边缘文化而自成一体外,东亚、欧洲、非洲、南亚分别属B、A、C、D四极,它们各有自己的类型特征,分述如下:
D型印度文明服饰文化发达,C型非洲用具文化发达,匠人在非洲地位极高,A型欧洲建筑居住文化发达,而B型中国的饮食文化世界著名。
欧洲文化重主客二分的分析方法,外在重法制;中国文化思维以“天人合一”的综合方法为特点,外在重人情,是人情社会;非洲是归纳方法;印度是演绎思维,表现之一如印度哲学一直是六派,以后再多派别都由此六者演化而出。
印度人轮回转世的循环时间观举世闻名,印度文化对死亡的探讨与彻悟最深刻、影响最广。而在中国文化中,身体观是一个核心概念,从身体观可以看出中国思想横的与纵的脉络纹理,也只有它才能把一个个分散思想体系的算珠串起来,这一点是得到海内外公认的。而灵魂观、生存观分别是欧洲文化、印度文化的中心概念。
关于人权,大体上,传统东方社会里,民众有宗教信仰自由,而少政治参与自由,所以,政治上是专权主义,宗教上则十分包容、宽松。与此相反,欧洲政治上十分包容、宽松,但个人信仰上则十分严厉,没有权利自由可言。这是类型差异引起的,一个是B型,一个是A型,一个是政治本位,一个是宗教本位。相应地,印度人有秩序自由,无经济自由,与印度情形相反,非洲大陆上是有经济自由无秩序自由,从而分别构成经济本位主义和秩序本位主义。
这涉及到上面行列表的用法,社会归属一栏中,A型属秩序,C型属政治,B型属经济,D型属文化与宗教,但因A型克C型,C型克B型,B型克D型,D型克A型,所以有上述现象发生。比如,D型印度克A型秩序,所以轻秩序,故有秩序自由,推重B型经济,故有经济(即钱)本位主义现象发生。可见这一结论是结合上面两个栏目得出的,初看似乎有些难以理解,但在对上表熟练后,会感到情况是非常简单明白的。
再举个例子来说明,从时空一栏看,A型、B型有相同之处,C型、D型有相同之处,而从同异一栏看,A、C型尚差异,B、D型尚相似,这里任何两者相互之间现出的相反或相近的景观(比如有时A与C相同,与B相反,有时A与B相同,却与C相反),正是四元辩证关系中包含的二元、三元辩证关系的情形的展现,这点上它们与四种类型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十分切合。
而从外部关系看,人权、民主、自由、法制一系列概念都是属于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制度层面的范畴,工业化、科学、现代化等是属于人与自然关系方面的技术层面的范畴,或说是生产力方面与生产关系方面。二者在西方欧洲的结合对双方而言都只是一种可能样态,就是说工业化、科学完全可以与家庭主义、人情主义、集体至上观念、官本位等B型性制度层面这一种价值体系相结合,而人权、民主、自由、法制也可以与农业生产方式、手工业生产方式相结合,即表现出我们曾见过的即欧洲中世纪那些特定样态,可见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相关性。而制度层面的东西就是本文所说的民族血型性,所以在这一点上欧洲文明何不让各种文明保持各自特色与个性,对非欧文明仅仅做一个技术层面的支持与帮助,把制度层面的决定权还给各文明自身去探索呢?如果非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两个层面的人权、民主等与工业化科学等合并起来,在非欧文化中到处推行,势必相互有圆凿方枘、隔靴搔痒之感。技术与制度完全就是两个不同的几何维度。所以,在主要意指政治层面的人权、民主、自由等问题上,其他国家应该量力而行,因民族而异。同时,西方若总拿政治性概念的民主、人权、自由、价值观来要求、削别人之“足”,就会有以己之长比人之短的嫌疑。
此外,类型性格论还可以拿来解释中国文明连续性的问题。中国做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历史不间断的文明,与其作为B型文化有关,B型人情绪曲线是 典型的正弦 曲线形,从秦开始的中国历史正是这样,而且是六百年一个周期。秦汉大一统四百年,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四百年,隋唐统一三百年,辽宋夏金分裂三百年,元明统一三百多年,清朝分裂二百多年,真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盛久必衰衰久必盛,而中间却没有间断,是连续的正弦曲线形。(具体情况在笔者另一篇论文中有详述。)
A型人情绪曲线是 间断性繁荣,欧洲文明发展的路径是,古代希腊罗马是第一次辉煌,此后突然衰落一千年(即所谓中世纪的黑夜)而到文艺复兴又重放光芒,两者有一致的地方。
而欧洲文化如此,其主体人类组成上也是断裂性的,罗马人是被日耳曼人大换血式的替换了,中国主体人类却是以一个民族为核心滚雪球式的不断续入融合逐渐逐渐扩充起来的。中国文化与B型人一样是树根型,欧洲是树干型,C型是树冠型,D型是花果型。
一方认为另一方的方式极难接受、不可思议,反之亦然。一种文化中的人看另一种文化感觉与一类人对另一类人的感觉很相似,比如中国人看欧洲历史、印度历史就感到很不好理解。
又如语言文字上,因为B、A型是视觉思维,C、D型是听觉思维,故中国是表形(象形)文字,欧洲是表音(拼音)文字,印度的文字又不同于上述三者。非洲则根本就没有文字这一视觉语言,其文化全靠口耳相传,但我们不可小看口耳相传这种形式,非洲人记忆力极端发达,对语音语调感觉极敏锐,在这方面中印欧则大有退化,而且笔者认为这也不一定是非洲落后的原因,就像汉字不是中国落后的原因一样。
最后要说明的是,不仅各国有类型性格属性及类别,各省、各县、各乡村也有性格类型差别,这些应该也有研究的意义与价值。比如文化人类学方面的作用与价值。上面仅是个提示。
七、建立和谐的世界新秩序
在国际思想政治方面把本论的价值可以这样看:人类在哲学思想上、意识形态上、宗教上莫衷一是争论不休的局面该到结束时候了!
在类型论看来,与二元辩证法完全一样,四元、多元之间事物也是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统一于一体的。自己是正确的,别人也不完全错误,在根本上又是相通的,同一的。明白了这些,大家就知道不必再各执己见、争执不休了。
正如否定是为了更好的肯定,本论对于各派各文明不是为了放弃,而是为了更开放全面更具创新性的坚守,老子说,不拒小才能成其大,歌德说,只知其一等于一无所知,一元为主博采众长才有更好的出路。
与此相应,在实践与行动上,各意识形态及各文明也到了平等联合的时候了。众所周知,目前,人类处境越来越不妙,核武、生态环境、粮食、资源、公共卫生、经济安全等跨国性问题十分突出。上述问题单靠一国或少数几国无能为力。所以,威胁人类生存的危机越来越大、越来越集中,这是一种明确的信号。它告诉我们,人类是到了必须联合才能图生存的时候了。现在的形势与中国当年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时候的情形有点类似,当年中国只有建立广泛的抗日统一战线才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目前也只有建立广泛的联合才能让人类摆脱危机。
为此,大家应该摆脱成见,结束相互戒备甚至敌视,互为对手的状态,真诚携起手来,对话协商交流合作。这样整个人类之困境才会改善,这是最好的而且也许是唯一的出路。合作与和谐人类共荣,争斗与单一世界同衰。
各文明、各意识形态、宗教思想上自身的独特性又决定了这种合作只能是一种联合,而不是统一。
要之,各项之间的相通性、可转化性、形多面而实一体的特性给这些联合提供了可能与基础,而各自的独特性、特异性又决定了这些合作仅仅是一种联合,不是统一。这种联合恰似当年中国国民党与中国共产党由于在所帝反封上的一致性,使两党可以合作,国民党拥护资本主义,反对社会主义,共产党反对走资本主义道路走社会主义道路又使二者不能合并为一个党,而始终是不同的两个党的情形相似。目前的合作,与此虽然在对象的数量上和性质上不相同,道理却一样。
这种合作是因为大同中有大不同,大不同中又有大同。大同使大家能“和”,大不同又让各自保留独特个性与多元多样性。即在这个多元一体的时代,只有大联合及“和而不同”的君子道路才是正确的对策与选择。因此,大家都承认现实现状,给他们一切以生存存在的机会与空间,放弃除之而后快的企图,真正地让他们去和平竞赛、自然淘汰。这种在文明及宗教、意识形态上都持“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世界大同”的态度才是唯一正确的态度。
目前在世界能做到各方联合行动的机构有许多,最大的是联合国。因此,本论为加强这些机构包括联合国的作用提供了根据。当然,也为建立平等和谐多元合作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新秩序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它们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以上将是本论在国际政治上的应用。
八、人类与自然
按本论的原则和逻辑,人类与自然也应该是互相理解、打破隔阂、加强沟通、彼此和谐的关系。人不同于自然但也并不高于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这种观念与中国传统物本主义的天人合一观一致,与欧洲的人本主义的天人二分观不同。具体的情况可以参考中国古代的做法,这里就从略了。
九、个体做事方法及人类的总出路
现在都在说多元化,好像方方面面都在多元化,那么在懂得了多元化的方法及原则以后,大家看问题做事情,无论大小,就更应该换一个角度、视点去思考一下,从中得到启发,当然也不要把自己的长处丢掉,并结合之,用于工作学习生活的指导。也可以更自觉地站在自己的本位上,吸收别的多元的观点营养,一方面拿来丰富自己,另一方面也能保持宽容的心态,各美其美、良性竞争,创造出内心及人际的和谐。
而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意识形态上也要抱这个态度,立场。
在哲学等学术领域,我们也可以站在其他人立场上,或用他的方法去思考他的理论他的问题,也许问题可以迎刃而解。
比如说历史上朱熹理学与陆九渊的心学,其实从他们的问题,旨归,最终落脚点上差不多,差别在于思考角度和具体操作方法。朱熹是B型人所以倾向于用静止的方法,向外探求(格物),富有客观色彩,陆九渊是D型人所以倾向于用“行”的方法,向内则先肯定“心”的存在及其独立性(发明本心)。王阳明的“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原则不是折衷两者了吗?也就是把两者综合起来,结束了争论。所以王阳明是站在心学立场上把心学和理学结合起来的。用这种多元的眼光视角去理解梳理其他的哲学学术就是这个意思。
以下简单用类型学眼光分析一个哲学家、一种文化、一派宗教,就以苏格拉底与孔子比较、印度文化、佛教与伊斯兰教比较为例。苏格拉底与孔子都是C型人,这决定了两个人都重视伦理观不重视哲学体系,都是语录体裁由学生整理面世,本人述而不作,不像A型的老子与柏拉图那样以文字系统的哲学体系面世,其方方面面都表现出本类型特征。印度文化特点上面已有分析,可归纳为:重服饰文化,舞蹈、音乐、时间观上倾向于循环论,梵我一如的六道哲学一成不变性,社会职业分为种姓界限等就是D型的表现。佛教与伊斯兰教都是宗教,但伊斯兰教由B型创立,决定了它与政治紧密结合在一起,而重归纳,重人生,焦点为解决人生问题其它的存而不论的佛教也表现出其创始人的C型性格。其他也无不表现出各自的性格类型性。(还有一个奇特的问题,所谓的天堂地狱神佛上帝存在不存在的问题,答曰:它们真实存在于某种体系里,但其作用极其有限,它们有自己的职责分工,并不越界,而且其他没有这些设置的体系大体也有对应项履行其功能)
另外,本论方法上吸收有易经归类对应原则,上天有好生之德的生生精神(综合、类比、乐观、重视生生延续、和合等带有B型人特性),故而认为这些中立原则有助于消除人与人、人与自然、人的身心、文化与文化、族群与族群、宗教与宗教、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之间的隔阂与对立,为他们之间的相互理解、交流、沟通、对话、提供帮助,为他们之间实现和睦、和谐、和平相处进而达成合作而非对抗的关系提供原则并奠定坚实的哲学基础。
因为无论人还是各种文化、各种正派成熟的意识形态都各有长处也有不足,站的位置不同,视点看法必然不同,但实质却是相同的,仅仅是表现不同罢了。正可谓“条条大路通罗马”,“天下一致而百虑,殊途而同归”吧!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人们对自己的熟悉,正像解剖了一个麻雀,却又不可拘泥于此,否则夜郎自大坐井观天,毕竟有比较才有鉴别,只知其一等于一无所知嘛,那样也只能表明自己的狭隘和偏执。
所以,人、文化、社会、民族、宗教、意识形态都可以被分类,可对应,大同小异且中间可以交互相通。一切都是多元的存在,又是相通可类比的。其分歧与斗争就起于相互的差异、隔阂和误解,中质却相通着,本论并不提供一派哲学,而是要在它们之间架起相互认识的桥梁、通道和平台(所以“多元哲学”也可叫做“相通哲学”),或者说在某种意义上把它们综合起来,拉到一起,共同结束分裂对抗斗争的旧局面,“出来混,大家都不容易!”“都相互担待将就将就吧!”各自怀着宽容悲悯的心态,相互承认,并一元为家兼采众长,坚持自己的优点,开放吸收别人的长处,这不就找到和睦和谐和平相处的理论根基了吗?当然,这其中人的类型是最稳定的,文化是比较稳定的,意识形态、宗教信仰相对而言稳定性差一些。而考虑到继承性,适合性等因素,意识形态及宗教信仰也不是很好改变的,还是稳定点好。这也是“一元为家兼采众长”的意思。其次,它也为西方近现代各派哲学派别包括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更广泛地综合吸收其他各派哲学精华奠定了基础,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再次,它还为世界各国回归各自的新旧传统奠定了基础。当然更大的作用就是为当今世界上的各种危机包括目前的金融危机指出一个生路,避免人类毁灭的命运,这才是它最大的价值所在!
因此,现在所谓的普世价值不过是挟持西方文化的余威,无限拔高自己所致,根子在美国。但即使是皇帝如果把别人都得罪了也不是太好办事,何况世界历史上并没有这样的前例和机制呢!这自封的普世价值不过是压迫剥削别人的棍子,当此全世界经济危机越来越深的时候,只要有国家牵头站出来反击之,定会应者云集,经过这么多年的韬光,中国已经成为最有实力做牵头的国家,现在只要大旗一竖,所谓普世价值的真面目定会大白于天下的。到水落石出的时候,看谁才是没穿裤子的普世妓女,谁又是各国卖普的普世嫖客。
中华文化是“生”的文化,这一点与马克思主义类似,欧美文化是“灭亡”的文化,这一点与资本主义相同。如上所述,本论与中国文化哲学本质相通,如果它能帮助人类克服目前困境,渡过目前的难关大坎,几十年后也许中华文化将主导世界,也许本论仍指导,也许二者兼而有之,也许别的文化意识形态主导,但人类已脱离危险,走上了光明大道,谁主导又有什么所谓呢?
现在国际上又在闹经济危机,解决危机的路径也与本文的总主张相同,就是在中国带领下,团结全世界力量斗争美国,用中华文化才能最终把世界拉出来,否则世界危险了。“苍天已死,黄王当立”,苍天就是新自由主义或欧洲中心主义,黄王是多元化。殖民后时代亚非拉像是涅槃的凤凰、浴火重生了,生机与活力在这一部分世界里!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