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学”者的平日行事
儒者们厌倦了朱子之学,转而从孔孟那里发现“心学”二字,发展出一路,至王阳明而达一峰巅,那么,这样的“心学”家平日行事如何,是我们感到一点兴趣的,而“心学”所标榜者,其中就有“以力行为工夫”,是强调“知行合一”的(见《明儒学案·姚江学案》之王阳明一节)。
黄宗羲《明儒学案》以早于王阳明九十年的曹端为明代“心学”的开山人物,其主张“即心是极”,“以事心为入道之路”,我们可以看看曹端平日行事的情况,以了解他怎样“即心,事心”的。
《明儒学案·诸儒学案》记曹端的一节介绍了曹端这方面的事迹:
·里中有斋醮,力不能止,则上书乡先生,请勿赴。
·上书邑令,请毁淫祠,令以属之先生,毁者百余,唯存夏禹、雷公二庙
·四时祈报,请设社谷坛。
·刑端修五岳庙,先生言其非礼。
·同僚肃拜梓潼神,先生以为谄。僚曰,斯文宗主也。先生曰,梓潼主斯文,孔子更主何事?
·门人有赴汉寿亭社会者,先生愍痛以折之。
·诸生有丧,则命知礼者相之,有欲用浮屠者,先生曰,浮屠之教,拯其父母出于地狱,是不以亲为君子,而为积恶有罪之小人也。其待亲不亦刻薄乎?其人曰,举世皆然,否则讪笑随之。先生曰,一乡溺于流俗,是不读书的人,子读儒书,不以违礼为非,而以违俗为为非,仍然是不读书的人也。
·有一位樵夫拾金不昧,说自己是因为要无愧于曹先生的教导。有一位先生前往看戏,半途而返,说怕被曹先生知道。
黄宗羲介绍曹端这些行事后,总结说,曹端“以力行为主,守之甚确,一事不容假借,然非徒事于外者,盖立基于敬,体验于无欲,其言事事都于心上做工夫,是入孔门之大路。”
说实话,看到对曹先生事迹的这些介绍,今天的我们会很不以为然,因为这位曹先生,不管他的“心学”多么高明,不就是要求自己真正做到孔子说的“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吗?要说“道学先生”,其不就是最标准的一位吗?只不过他算是真道学,而不是假道学。是的,他的“心学”,看来是还没有能越出孔孟的樊篱,而后来的王阳明则比他要大为不同,王学支派的王艮等人,则又更是大为不同。只不过,我们从曹端的行事可以推知,在他当时和以前若干年,儒士们的行事是很马虎的,他们与曹端正相反,嘴上念着礼,说着礼,行事却并不遵礼,而且违礼之处甚多,就是黄宗羲所批评的不能“力行”、不能“知行合一”。
看来,曹端的“心学”,仍是“克己”,他的行事,也就是“复礼”,而这两点,世上的儒们都很难做到。至此,我们多少有点明白了,明代“心学”的兴起原来是这样,不免为我们这些先辈的知识分子们有点感到惭愧,同时,也体会到孔孟儒学的一种悲哀,它颟顸而蹒跚地来到了要变革它的时候。
附:一则书讯
作品简介
《苏中风云录》27万字,写的是抗战时期一支国民党军队“鲁苏皖游击总部”在江苏中部地区兴起和消亡的历史,以及这支军队的首领李明扬与李长江个人命运的演化。本书风格雄浑,笔力文史兼具,对李明扬的政治智慧、李长江的草莽本色,刻画生动而又含蓄不尽,对当时苏中抗战的政治军事形势,作出了深度透视和鸟瞰式的勾勒。文学欣赏者,历史研究者,文艺创,都将从中有所收获。
:沙黑
目录
序--------------------------------------------王干
第一章 一方地盘,有一座古城叫泰州
第二章 纷纭局面,有一种势力叫中间
第三章 翻脸一战,十三个团十路进攻
第四章 助陈抑韩,酝酿二对一的态势
第五章 波峰浪谷,堂堂之阵败于骄狂
第六章 易帜分道,不仅是智慧的痛苦
购书联系:[email protected] 价25元(包邮)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