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难困苦成就了杜甫的现实主义作品
文 | 朱永嘉
杜甫生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卒于唐代宗大历五年(公元770年),终年59岁。他经历了天宝十四载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亲历了安史之乱带来的苦难。尽管他有过雄心壮志,但是现实生活的苦难,社会的动荡不定,迫使他走向现实主义创作的道路。天宝十载杜甫刚好40岁,一直到他47岁,这是他一生中最艰难的时期,他的大部分诗文创作便产生于这个历史阶段,这也是他诗歌创作最辉煌的时期,反映了那一时期社会和个人生活的艰难困苦,艰苦生活磨练了杜甫的意志,也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客观社会历史条件,奠定了他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诗圣”地位。杜甫47岁那一年的年底,他到了成都,过了一段相对安定的生活,这前后有十年左右。之后他又被迫离开成都漂泊,到770年在湘江的一艘船上逝世。
在杜甫的诗歌创作中,可以知道是社会形势和艰苦生活逼迫他走上现实主义创作的道路,为我们留下了大量光耀千古的不朽诗歌,在文学发展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杜甫与李白不同,李白生活于开元盛世,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历史背景。杜甫则主要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阶段,经历了悲惨的战乱年代,他的诗歌不可能脱离苦难的现实生活,诗歌创作离不开生活的环境,社会环境决定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受,从而塑造了诗人的文学创作,什么样的时代便有什么样的作品,这大概也是文学作品发展的客观规律吧。
现存杜诗最早的一首,是杜甫作于开元二十四年的《望岳》,那一年他还是意气风发的青年,该诗反映了他早年高超的诗歌创作水平,今录《望岳》全诗于下: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这里岱宗是指泰山,泰山的地理位置,其南为鲁,其北为齐,远望则是青天未了,自然的造化显得那么神奇。泰山背日的一面为阴,向日的一面为阳,遥望泰山,其背日的一面显得昏暗,向日的一面则非常明亮。山中层出不穷的云气激荡着的胸怀,到晚上看到飞鸟归巢的景色,说明到薄暮时分仍未离去,一直在观赏泰山美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的志向,要敢于凌驾于峰顶,周围的其他山峰便显得渺小了。这反映出杜甫的远大胸怀,要似泰山那样高大,要敢于攀登高峰、超越前贤。这是《望岳》的全诗宗旨。从杜甫二十四岁所作《望岳》可以看到他当时意气风发的神采,希望自己能有所作为,如同登上泰山一般登临人生顶峰,敢于“一览众山小”。那时的杜甫不畏艰险,敢于攀登绝顶,俯视前人的成就,这是有所作为者必须具备的气质和勇气。
杜甫的作品有一个特点,不是一味歌颂太平,而是敢于直面社会生活的各种阴暗面。天宝十载,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伐南诏时大败,杨国忠掩其败状,继续增兵。当时民众因男方多瘴疠,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枷送指挥军所,于是百姓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一片。杜甫作《兵车行》,生动刻画了当时凄凉悲哀之状,该诗通俗直白,只要知道一些当时的社会背景,便能理解这首诗的深远社会历史意义。今录《兵车行》全诗于下: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
爷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
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道傍过者问行人,行人但云点行频。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
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
长者虽有问,役夫敢申恨?
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县官急索租,租税从何出?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
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兵车行》是杜诗中最鲜明地揭露唐玄宗长期以来穷兵黩武、连年征战给人民造成的苦难,全诗寓情于叙事之中。
杜甫另一首著名的作品是《悲陈陶》,陈陶为地名,位于长安西北。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唐军与安史之乱的叛军作战打了一个大败仗,唐军四、五万人全军覆没,来自西北十郡的子弟兵血染陈陶战场。当时杜甫被困在长安,亲闻这次战役之惨烈,他写了《悲陈陶》,纪念这次战役中死去的唐军将士。今录其诗于下: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
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
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孟冬,指至德元载十月,唐肃宗从西北调遣十郡的良家子弟,希望收复长安。唐军与叛军在陈陶作战,结果唐军惨败。杜甫写了叛军得意忘形的样子,诗文的前面二句,描写陈陶战役的惨烈战况。后面二句讲了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安史叛军胜利后得意忘形的样子,另一方面虽然官军在陈陶打了败仗,但长安的百姓仍然渴望官军能早日收复长安,赶走叛军,诗句反映了长安人民对这次唐军惨败的悲痛心情。
唐肃宗至德元载(公元756年)六月,安史叛军占领了长安,七月杜甫听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自己前去投奔肃宗,但在途中又被叛军俘获,押回长安。至德二载的三月,杜甫写下《春望》一诗,表达他那时内心的期望和对家人的思念。今录《春望》一诗于下: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那年杜甫只有45岁,但已显出一副衰老的样子。全诗描写当时叛军占领长安后都城衰败的景象,他在诗中叙述自己对家人的思念和对自己未老先衰的悲哀。开篇描写自己见到的长安情况,山河依旧,但是都城之中草木茂盛,一片破败和悲凉。他心中悲哀,花朵上的露水看去如同泪珠,想到自己与家人分别,连听到鸟儿鸣叫之声也感到心惊。战乱的三个月,收到家书比万金还要珍贵。自己的头发又白又稀疏,插一根发簪也很困难。全诗有国、有家,还有对个人心情的描写,前二句叙述对国家丧乱感到沉痛悲哀的心情,后二句先写对家人的思念,后写个人的衰老,人的衰老往往与他所处的环境和心情息息相关。
杜甫的代表作是三吏三别,三吏是《新安吏》《石壕吏》和《潼关吏》,三别是《新婚别》《垂老别》和《无家别》,尽情诉说了那时人民生活的苦难,既有从吏之视角的描写,也有从民间的视角诉说生活的苦难。今分别加以解读。
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新安,县名,在洛阳西侧,当时杜甫鲁国新安县,正碰上新安县在点名征兵,只听到喧呼点兵的声音。新安是一个小县,已经没有成年壮丁了。唐制男女十六岁为中,二十一岁成丁,此前朝廷在新安征兵与叛军作战,死伤惨重,已经没有丁男了,故言县小更无丁。唐代地方府下设县,诗中称“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即选十六岁的中男充丁。中男矮小,怎么能靠他们来守卫京城呢?中男长得壮实的有母亲送行,瘦小的则无亲戚可以依靠,默默无语。白水是新安的河流,傍晚时分河水向东流去,好似青山哭泣的声音。他劝说那些入伍的中丁们不要哭泣,如果把眼泪哭干了,只能徒然损伤自己的身体,天地不会因此而动情。相州,今河南安阳,那一年唐军攻取相州,希望能够在相州平定安史叛军,结果由于指挥不统一,反而为叛军所败,军队溃散,把相州之败说成是“岂意贼难料”,为肃宗指挥不当推卸责任。由各节度使调集的军队各自回到自己的驻地,在旧营垒附近获取粮食供应,一部分军队仍旧回到京城驻防,所以即将出行的士兵不必过于悲哀,劳役并不重,也会得到军中将领的爱护。这是对被迫充军的士兵进行安慰的话。杜甫一方面揭露当时征兵的残酷,又为唐肃宗指挥失误造成相州之败推诿过错。实际上反映了揭露社会矛盾时的两难处境,不得不把尖锐的社会矛盾收一收,为自己留下说话的余地,作品才能保留和流传。
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新安吏》是从县域的视角反映唐王朝征兵给百姓带来的苦难,《石壕吏》则是从一个村子的视角描写官吏抓捕壮丁之事,显示人民遭受的苦难。那天晚上投宿于石壕村,亲眼看到官吏捉人的凄惨情景。当时家中的老翁赶紧逾墙逃走,由老妇出门应对,官吏因发怒而大声呼喝,老妇人哭诉说自己有三个儿子在邺城戍守,最近收到一个儿子的家书,另外两个儿子已经战死。家中没有丁口可以服役,只留下一个还在吃奶的孙子,因为要抚养孩子,所以孩子的母亲还没有离家出走,但她出入没有一条完整的衣裙可以遮身。我老太婆虽然已经衰老无力,但还可以连夜跟你前去河阳服役,来得及为士兵烧明天的早饭。第二天上路,只能与老翁一个人告别。从村子中一户人家的视角,反映战乱给每家每户带来的苦难,儿子战死,最后只能让老妇人到前线服役的凄惨情景。《石壕吏》比《新安吏》更加直白,令人感到悲伤,更加深入地揭示百姓的悲惨境遇。社会现实总是如此,深入到底层,才能真正看到社会生活的矛盾和问题。
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杜甫讲潼关的问题有一个历史背景,他路过潼关是在肃宗乾元二年春,当时唐军在相州(今河南安阳)战败以后,叛军乘势占领洛阳,接下来安史叛军必然会再次西攻长安,而潼关是防守长安的要塞,那么潼关能不能守得住呢?是带着疑问来思考这个问题的。他经过潼关的时候,看到士卒正忙碌地修筑城墙,大城比铁还坚固,小城远望有万丈那么高。他询问修筑城墙的官吏,修筑潼关是为了防御安史叛军吗?潼关吏要他下马观看,为他指点潼关山势险峻的状况,一路都是守城的战格,绵延的城墙连飞鸟也不能越过,如果叛军西来,只要守住潼关,长安就安然无忧。在这样险要的地方,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哀哉桃林战”四句,讲的是唐玄宗时潼关失守的教训,那时潼关守将是哥舒翰,他坚持守关,但杨国忠逼着哥舒翰出关与叛军战于桃林,结果为叛军所败,导致潼关失守,安史叛军攻破潼关后占领了长安。所以杜甫叮嘱守关的将吏这次不要重蹈哥舒翰的覆辙。“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是全诗的主旨,其实问题不在哥舒翰身上,而是杨国忠昏庸无知,盲目逼迫哥舒翰出关应战,最终唐军惨败,潼关失守后长安陷落。苦心告诫后来者不要学哥舒翰,坚守潼关才是上策。实际上从安史之乱爆发到长安陷落完全都是由于唐玄宗晚年的昏庸造成的。
与三吏相对应的是三别,即《新婚别》《垂老别》与《无家别》,三别是从普通百姓的视角来叙述当时民众的苦难生活,语言更加通俗易懂。
新婚别
兔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杜甫在《新婚别》描写了一位新婚少妇面对丈夫被迫去赴兵役的复杂心态。全诗分三个层次,层层递进。诗文开头叙述女主人公前一天晚上刚刚新婚,第二天早晨丈夫便要出征到前线服役,等于把她弃置路旁。二人同房,床铺尚未暖热,丈夫就要出征,未免太匆忙了。这几句主要是诉说女主人公不幸的命运。
诗文接着讲丈夫到河阳去守边,虽然服役的地点并不太远,但自己在家中的身份还没有明确,何以拜见公婆呢?想起当年父母抚养自己长大,只是把自己藏在家里。待女儿出嫁,也可以管管家务。如今夫君前往死地服役,心中极其沉痛悲伤。从心里发誓愿意随君一起从军,但形势并不允许如此,因为女人到了军中,会引起各种问题,影响军队的士气。回过头来她劝慰丈夫,只能埋怨自己出身于贫穷之家,用了很久时间才置备好嫁衣。如今在夫君面前脱下新婚的衣裳,洗去脸上的红妆,仰望天上飞翔的鸟儿,无论大小都成双作对,然而人间的生活为何那么错迕。尽管如此,我会永远等待夫君的归来。这是新婚少妇对丈夫即将出征时内心的真诚告白,衬托出普通民众在战乱时期的悲惨遭遇。
垂老别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此诗描写老人被征入伍,与妻子告别时的情景。二人都清楚此去是死别,再没有相见的机会了。子孙全都已经牺牲在战场,现在轮到老人到前线了。他丢弃拐杖出门,同时被征发的人为他的遭遇感到辛酸,感叹老人的命太苦了。庆幸的是牙齿还没有脱落,只是身体已经非常衰弱了。既然穿上军服,便长揖辞别上官。他的妻子哭着躺在路边,已经是年末寒冬时节,可怜衣服还很单薄。知道这次分别是最后一次见面,怎么不怜惜妻子的饥寒。这次离去再不能归来,还听到妻子劝说努力加餐。这是夫妻双方面临生离死别时的相互安慰。这次出征的地点在河阳,土门关的防线还是很兼顾的,敌人想在杏园这个地方通过没有那么容易。与上次邺城的溃败有所不同,此去纵然一死,还早得很呢。这是老人振作精神宽慰妻子的话语。人生难免悲欢离合,无论盛衰都是如此。如今回忆少壮时的日子,忍不住大声长叹,到处都在征兵入伍准备作战,各地烽火烧遍,战争造成大量集尸埋在地里,使草木变得腥膻,死者流的血使得河流和平原都变成了红色。现在哪里还有平安欢乐的地方,面对征召我们怎敢徘徊不前呢?老人离开自己所居的茅屋,心中的悲伤如同天崩地裂肝肠寸断。当时青壮年士兵伤亡太多,连老人也被迫入伍到前线作战,战争之残酷、普通百姓命运之悲惨可见一斑。
无家别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诗中的主人公在天宝以后回到家乡,看到自己的家乡已经面目全非,一片荒凉的景象。抚今忆昔,天宝以前家乡有百余家人家,安史之乱以后人们各奔东西,园庐荒芜,杂草丛生。活着的人没有一点消息,死去的都变成了尘土。自己因为打了败仗,回到家乡寻找归宿。家乡到处是一片空巷,日色无光,给人萧条衰败的凄惨景象。只看到狐与狸发怒般竖起毛对我啼叫,四邻看不到任何故人,活着的只有一二个年老的寡妇。我像宿鸟仍然依恋着过去的枯枝,暂且在这穷苦的故乡栖息。到了春天我开始春耕,晚上还忙着给农田灌溉。县吏得知我回到家乡,又要我操练军中的旗鼓。虽然在本地服役,看了一下家中实在没有可以携带的东西,到近的地方孤身一人,远的地方会迷失路途,家乡已经完全荒芜,再次行役已经无所谓远近。自己最痛心的是长年生病的母亲已经死去五年,却没有好好的埋葬。母亲生了我,却得不到我的服侍,受了一辈子的辛酸。如我这样再次被征发,没有家乡可以告别,让人何以为生啊!杜甫这首诗描写的是百姓生活最凄凉的场景,老人出征时连告别的人都没有,可以说是最令人感到痛心和悲哀的事情。
三吏与三别是杜甫最著名的代表作,三吏是从吏的视角反映百姓生活的苦难,三别是从百姓的切身感受叙述当时民众的悲惨遭遇。杜甫在诗中全都是立足于以人民为中心,倾诉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完全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
当然,杜甫好的作品不限于此,他还有一篇《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表达了他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忧虑,对统治者穷奢极侈加以鞭挞。诗中称“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说明他站在人民一边,为他们的苦难生活感到焦虑。当时杜甫路过骊山,眼望唐玄宗与杨贵妃在华清池豪华宴饮,他发出愤怒的呼声,“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到了玄宗那儿,便随意赏赐给宠爱之人,最终结果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深刻地揭露了大唐盛世的真实状况,朝堂上是李林甫与杨国忠这样的奸恶小人执政,他们的腐朽统治导致了安史之乱,唐王朝骤然由盛转衰。这是杜甫的切身感受,而“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成为杜甫揭露社会现实矛盾最为著名的诗句。一个王朝的盛衰有其主客观的原因,作为唐王朝统治者的唐玄宗当然要负责,甚至可以说是咎由自取。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以悲剧告终,但真正遭受苦难的是当时的百姓。杜甫的现实主义作品是那个时代的产物,悲惨的社会生活造就了杜甫那些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他的作品告诉我们,任何时候的文学创作都不能忘了人民,统治者要牢牢记住历史上的教训,不能忘乎所以,要有忧患意识。对于老百姓来说,面对灾难不能逆来顺受,要敢于团结起来与灾难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
在当代要成为一名文学家,或者是思想家、历史学家,应当有杜甫青年时代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雄心壮志,要深入普通民众的生活,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敢于蔑视权威,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状况和他们的需求,才能真正成为时代和人民需要的文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