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的效益不是上升就是下降,有了这个“两头堵”的理由,国企私有化似乎就师出有名、顺理成章了
杨思远专栏
“要过年了,是先杀猪呢,还是先杀驴呢?”关于这个问题,本山大叔的经典回答是“先杀谁都不好使”,“因为他已经从‘一根筋’发展到‘两头堵’了”。
国企为什么要私有化?一些人给出的理由也是个“两头堵”:低效率和垄断地位。如果央企效益好,那就是垄断地位造成的,要坚决打破垄断,允许民资进入;如果央企效益下降,那就是低效率,同样要引入民资参与竞争。央企的效益不是上升就是下降,有了这个“两头堵”的理由,国企私有化似乎就师出有名、顺理成章了。
最近一个月,“两头堵”的事情都发生了。一种观点认为,“民营资本进入金融领域就是要打破垄断,温州试点的一些成功经验要在全国推广。银行获得利润太容易了。为什么呢?就是少数几家大银行处于垄断地位,只能到它那儿贷款才贷得来,别的地方很困难。现在民营资本进入金融,根本来讲还是要打破垄断。”这里,“银行获得利润太容易”显然用国企效率低无法解释的,只能祭起“处于垄断地位”来封堵。
3月中旬,财政部发布了《中央企业2011年1-12月经营情况》,称“1-12月,全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销售净利率为4.6%,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净资产收益率为7.4%,比上年下降0.1个百分点。成本费用利润率为6.5%,比上年下降0.6个百分点。”中央企业盈利能力下降的数据显然又不能用垄断来说明,所以,只能举起低效率的大棒。张维迎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就说“很少看到政府花钱能花的有效率的”,结论是“国企私有化能使中国居民财富得到增长”。
央企的日子真的很难过。作为企业,盈利水平是受多种因素支配的综合结果,其上升和下降是两种常态。但在主张国企私有化的人看来,低效率和垄断“两头堵”可以让两种常态变得不正常:盈利水平提高了不行——“获利太容易”;盈利水平下降了也不行——效率太低下。
实际情况是怎样呢?“银行获利太容易”真的是垄断造成的吗?我国银行业机构数量非常多,现在真正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不超过六家:工、农、中、建、光大和国家开发银行,还有两家国有政策性银行:进出口和农业发展,其他的11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交行、中信、华夏、招商、光大、民生、浦东发展、深圳发展、渤海、广发、兴业)均已被外资控股,110家城市商业银行也有不同程度的外资参股。而在华营业性外资金融机构达到191家,其中已有84家获准从事人民币业务。如此众多的银行获利都容易,一些非法融资机构获利更容易,绝不是因为垄断造成的。退一步说,即使是因为垄断,这么多金融机构,何以大棒只挥向国有控股银行头上?照此逻辑,以垄断为由指责一些外资控股银行获利太容易,是否应当收购为国有呢?这么多银行在一口锅里抢饭吃,国有控股银行利润高表明它通过几十年来的积累和体制改革变得有效率了。现在倒好,获利能力强也受到指责,这公平吗?其实,戴着有色眼镜看国企,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获利容易就是效率高的换一种说法,要挑它的毛病,当然得在效率之外去找碴儿,“垄断地位”就是为国有控股银行找的碴儿。
至于私人企业从银行那里借不到钱,这也与国有控股银行无关。一方面,有那么多金融机构,国有银行只占少数几家,私人企业借不到钱为什么单怪国有银行?外资控股银行、股份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为什么就不负责任?实际情况是,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中国私有企业竞争力弱的本性显露出来,融资的风险加大,不光国有银行不愿借,其他银行也不愿借,这说明国有银行已经很重视风险管理,很注重提高贷款安全和效率,这恰好兑现了当初银行企业化改革的初衷。如果在私有企业还贷能力下降的条件下,硬要逼着国有银行放贷,那岂不是回到计划经济时代的政府强迫吗?国有银行审时度势,不该贷的不贷,说明它已经形成了硬预算约束,很有效率。另一方面,站在私有企业立场来看,国有银行有信贷资源,但没有私企的份,的确有垄断的存在,但这是银行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结果,竞争中的垄断有什么可指责的呢?市场竞争就是这样,为自身利益最大化,所有的市场主体都会在资源、技术、人才和市场份额方面构筑自己的垄断。这种垄断是私有制的必然,谁会把自己的技术告诉别人呢?谁会把自己的人才拱手相让呢?谁会主动让出自己的市场份额呢?这种垄断是竞争的必然产物,和竞争是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有市场竞争,必有垄断。就像老子所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以垄断之由单单指责国有银行,实在太霸道。
仅凭过去一年国有企业与自身相比的几个数据变化就得出结论,说国有企业缺乏效率,同样是不可靠的。央企与自身相比的几个经营指标的回落,不能与盈利能力下降划等号。从外部因素来说,宏观经济调控造成社会总需求下降,使得产业过剩的矛盾更加突出。而央企的投资方向很多都是过剩行业,最典型的就是钢材行业。从央企自身来看,金融危机以来,央企一直在调整,想方设法保住增长业绩。2011年通胀较为明显,各项成本开支上升,和以往相比成本费用增加较多。以电力行业为例,一边是煤炭价格快速上涨,一边是电力央企承担社会责任,开足马力发电。在煤电矛盾背景下,发电越多亏损越大。这也是客观原因。如果稍微拉长纵向比较的时期,2011年央企数据要比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好得多,说明了央企的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有所增强。
面对2011年的世界经济环境不景气,包括跨国公司在内,各类企业的盈利能力都在下降。但与跨国企业相较,中国央企的表现不是更差了而是更好了。据《财富》杂志提供的2011年世界500强排行榜,中国上榜公司再创新记录,达到69家,新上榜的有16家。而2010年榜上有名的央企排名的名次也全部提前,这样的成绩单能算差吗?
按照效率原则,世界500强中的私有企业应当实行国有化才是正道,但主张国企私有化的人根本不管这一套。不去在横向比较中指责私企,反而在短期纵向比较中指责国企。这可真是“你先杀谁都不好使”!因为这本来就是一个“两头堵”的圈套。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