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经济视点

清湖渔夫:利率市场化与新经济自由主义

清湖渔夫 · 2014-02-09 · 来源:清湖渔夫的博客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跨国资本对我国支柱产业的越来越多地控制,被新自由主义洗脑的西方代言人逐步占据我国政商学要津,给予外国资本自由,以图主导我们的未来改革的方向、步骤和目标。因此在利率体制变革上诸多举措也就带有新经济自由主义主张的明显痕迹。

  内容提要:利率市场化的思想源头是新经济自由主义,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是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和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理论。利率市场化不是借贷市场机制与生俱来的。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利率管制为背景,而在利率市场化之后的世界各国经济陷入经济和金融危机频发的境地。利率市场化成为美国推行全球化以及巩固美国全球霸权的工具。中国的利率体制改革毫无疑问受到了新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目前主张在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的人们不负责任和欺世盗名。

  近几年来,要求利率市场化和消除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垄断地位的“改革”呼声不绝于耳,在网络和媒体上的相关文章可谓连篇累牍!无风不起浪,一个舆论浪潮的掀起,背后必有其因由。在很大程度上,利率市场化成为一种时髦,赶时髦的行为一般而言具有幼稚性和盲目性。市场利率机制的变革事关我国未来金融市场未来健康稳定,事关我国经济金融安全和亿万人民的福祉。利率市场化的依据是什么?进行这种呼吁的是一些什么人并且他们代表那些利益集团的利益?作为一种舶来品,利率市场化在世界各国经济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利率市场化的企图和实质是什么?……只有深刻透析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自主和正确地把握和导引我国金融市场的未来演进。

  利率市场化定义和基本内容

  按照目前网络和期刊充斥的流行观点,所谓利率市场化,就是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让金融市场在竞争中产生合理的利率水平。利率市场化的定义有如下几种说法:1.利率市场化,指是政府放开对存贷款利率的直接行政管制,解除对银行存贷利差的保护,以供求关系来决定市场的资金价格。2.利率市场化是将指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行决定利率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单一的市场主体都不能成为利率的单方面决定者。3.利率市场化是指金融机构在货币市场经营融资的利率水平。它是由市场供求来决定,包括利率决定、利率传导、利率结构和利率管理的市场化。实际上,它就是将利率的决策权交给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自己根据资金状况和对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来自主调节利率水平,最终形成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基础、以货币市场利率为中介、由市场供求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利率体系和利率形成机制。4.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运行机制;它是价值规律作用的结果。

  一般而言,利率市场化主要是针对存贷款市场,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在市场利率制度下,商业银行集利率的制定者和执行者于一身,根据以同业拆借利率为代表的市场利率、资金需求、资产负债的期限结构、成本结构和风险结构等因素,灵活调整银行利率政策,达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争取最大盈利的目的。二是中央银行通过间接调控的方式影响市场利率。在市场利率制度下,中央银行不是直接管理商业银行的所有利率,而是实行间接调控政策,由商业银行自主决定银行的利率;但是为了防止比较大的商业银行利用垄断地位而破坏市场利率有序、均衡地运行,中央银行应保留对存款利率上限、基础贷款利率或最优惠贷款利率的窗口指导权。

  我们知道,所谓将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就是交给在存贷款市场中的人格化资本,只有资本才是市场的主体,包括存款人、商业银行或者金融机构、贷款使用者莫不如是。根据西方经济学所衍生出来的主流观点,所谓市场的利率机制也就是所谓的市场供求机制,而这个利率市场供求机制在笔者以前的批判中,已经被证明的是不靠谱的、而且是仅存在于西方人和一大批中国人的主观想象中、一种与现实无关的虚幻概念和逻辑。既然人格化资本是市场的主体,那么市场的运行也就是资本循环与投机推动的,或者说就是参与市场的人或者社会组织为了牟利而进行的,无利不起早;西方经济学迄今为止仍然将作为市场主体的人置于对市场的考察之外,我们不仅不清楚市场运行的动力源,而且在市场运行方式和机制上的理解陷入了舶来的供求逻辑的泥坑。要求利率市场化的人们对利率的政府定价持否定态度,选择性地认为资本在市场对利率自由议价相对于政府管制是一个更好的利率形成机制;言论的矛头指向政府对存贷款市场的利率管制。

  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

  在舆论和官方政策解释中有关利率市场化的论调之所以充斥我们的网络、媒体和出版界并且甚嚣尘上,当然不是一日一时之功,而是在一个思想和历史背景下展开的。

  利率市场化逻辑的思想源头就是新经济自由主义。传统经济自由主义是一种支持个人财产和契约自由权利的意识形态。新经济自由主义是传统经济自由主义的当代形态。新经济自由主义演进为一种反对政府干预、与凯恩斯主义对立的经济意识形态。它主张限制政府在经济事务中的操控,让市场机制发挥调节资源的作用;新经济自由主义者的大多数研究结果都表明,政府的干预过度了。他们要求清除那些给追求个人利润最大化的资本所有者带来不便的种种行政的或政治的障碍,而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已经变成一种理性的行为模式。鼓吹推行以超级大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即所谓的全球化;让民族国家服从于经济主宰者对经济自由的要求。极力禁止对市场首先是劳动力市场的任何管制,反对出现赤字财政和通货膨胀,主张公共服务普遍私有化,减少公共和社会开支。

  新经济自由主义者们的主要政策主张是:要求明晰界定和保障财产权利;反对通货膨胀,因为垄断了发钞权的政府,往往难以抑制通过发钞来征敛财富的冲动;反对财政赤字并主张减税,因为政府比不上私人精明;反对创造就业政策,因为强行设置的工作岗位会造成社会更大的浪费;反对产业扶持政策,因为政府无法确定什么是值得扶持的行业和企业,真正值得扶持的,恰恰是那些无须扶持就能健康发展的产业;反对价格管制,只有让价格充分自由地浮动,才能避免资源浪费;反对贸易保护,分工和贸易不仅对富国有利,对穷国也一样有利;反对用民主投票方式代替钞票投票的方式,选票不能反映选择的代价,民主选举只是避免交易费用过高的权宜之计,实施过多的民主投票,反而会导致更多的社会损失,这一点对富人和穷人同样成立。

  在金融领域,与新经济自由主义一脉相承的就是金融自由化或者金融深化,这也是利率市场化的直接理论基础。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和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理论。麦金农的金融抑制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扭曲造成了资本利用效率的低下,并抑制了经济的增长。由于资金价格受到了行政性的压低,一方面金融体系吸收国内储蓄的能力被削弱,造成了资金供给不足;另一方面,过低的利率又刺激了企业对于资金的过度需求,从而造成资金需求远远大于资金供给的局面。这种情况下形成了资金分配的固化,弱势的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资金,被排除在金融体系之外。由于在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众多中小企业难以跨入金融市场门槛,只能转而寻求内部融资的方式来实现资本积累,但实际利率过低又导致其资本增长艰难而缓慢,最终拉低了经济的增速。

  爱德华?肖的金融深化理论认为,金融改革应该减少人为因素对金融的影响,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充分发挥金融市场在资金分配方面的功能,从而获得收入效应、储蓄效应、投资效应、就业效应和分配效应,消除金融抑制并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推行金融自由化政策的核心就在于放开金融资产价格、尤其是利率和汇率价格的管制,使金融资产价格真实地反映供求关系。爱德华?肖还认为“金融短浅在一定程度上是金融资产的实际收益率(利率)受到扭曲的后果”,并认为“实行金融自由化的实质是放松实际利率的管制”,也就是利率由市场机制决定。从各国的实践来看,利率市场化都是金融自由化改革的中心环节,而且多是把放松利率管制作为整个金融改革的先导。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对许多成员国的研究归纳,为发展中国家要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行为规范和指导政策清单:一国市场化体制的形成,并在此前提下企业等经济主体的市场化运作是保证利率市场化的基础性条件;现有利率体系的合理、间接金融向直接金融转化以及资本市场的开拓则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关键性因素;对银行体系实施审慎监管并建立谨慎会计标准、中央银行与财政资金关系硬约束、商业银行具有利润约束机制、对金融机构避免歧视性征税等则是实现利率市场化的重要前提。完善社会信用体系、法律体系,提升中介机构的专业化服务水平,为利率市场化创造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

  上个世纪70年代前的世界利率管理体制

  市场化的利率并非伴随市场与生俱来!从上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一直到70年代,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之后,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利率管制的政策,通过规定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方式来使得利率保持在较低水平,目的在于通过政府管制方式压低资金成本以推动经济的增长。

  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1933年银行法》。该银行法的第Q项条款规定:禁止会员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限制定期存款及储蓄存款的利率上限。1935年的存款利率限制法对Q条款进行了修订,使其存款利率最高限不仅适用于联邦会员银行,而且还适用于非会员银行的商业银行。1966年其适用范围又扩大到非银行金融机构(虽然其存款利率上限高出商业银行)。这种管制利率的体制一直维持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英国是凯恩斯的故乡,对利率的政策性作用高度重视。在利率的管理上,英国没有具体条款管制利率,各清算银行实行卡特尔制度——协定利率制,即各大银行参考英格兰银行的利率来确定商业银行的存贷款利率,实际上用中央银行的利率来指导商业银行的利率选择,是一种间接的利率管制。英国的利率管理可以称之为“基准利率指导制”,其主要工具是通过再贴现率、再贴现率对商业银行的利率进行软性约束。英国在政策取向上选择了低利率水平,以减轻国债付息的负担。德国的利率管制始于1932年,从这一年开始德意志帝国银行规定存贷款利率的上限。法国的利率管制始于1941年纳粹占领时期,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恢复国家经济,法国继续采取了信贷管制政策,由国家信贷委员会规定银行贷款的最低限和存款的最高限。日本对利率的管制始于1947年,是年日本制定了《临时利率调整法》,该法案规定政府有权决定全国银行的存贷款利率最高限,由日本银行制定,大藏省负责公布。制定该法案的目的是为了应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的经济恐慌,防止利率飞涨。此后,为了支持经济发展,日本政府一直采取人为的低利率政策并以政府管制予以保证。

  1961年韩国确立以出口为导向的发展战略,政府全面直接地管制金融系统,以实现对资源动员和配置的全面控制:对金融机构进行国有化和重组中央银行;商业银行被国有化,建立起各种专业银行来支持特定的行业发展,通过指导商业银行购买韩国发展银行发行的长期债券、向韩国发展银行担保的企业放款来提供长期政策性贷款融资。

  ……

  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恢复和一些国家的经济高速增长,都是在利率管制的背景下展开的!到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前,世界经济因为科学技术进步和稳定有效的金融系统而处于一个黄金时期。

  二战后的利率市场化浪潮及其教训

  上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及中东石油危机的发生,各国饱尝通货膨胀高企和经济增长停滞之苦,在此国际环境下,以美国为首的各国政府开始放弃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市场的扩张性经济政策,以麦金农的金融抑制和肖的金融深化理论为首的金融理论逐步为各国政府所采纳而成为政策主流,各国陆续开始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主要是围绕着废黜《1933年银行法》当中的Q条款展开的。从1933年设立利率上限开始,到1986年完全取消Q条款,历经53年。即使从20世纪60年代酝酿修改Q条款算起,到1986年Q条款的最终废除,也历时近20年的时间。1970年6月,美国总统尼克松批准成立了“关于金融机构和金融管制总统委员会”,任命亨特任该委员会主席。该委员会于1971年12月提出了著名的“亨特委员会报告”。其核心是强调金融机构的自由竞争有利于提高效率,因此主张放松管制,鼓励金融业自由化。到1986年3月,美国完成了利率市场化改革。

  1971年英格兰银行公布了《竞争和信贷控制法案》,全面取消了清算银行的卡特尔制度。1972年10月,英格兰银行取消贴现率,改为“最低贷款利率”。1981年8月,英国又宣布取消公布最低贷款利率的作法。这样,英国的商业银行不再根据官方最低利率来调整存贷利率。但英格兰银行保留必要时干预的权力,即对利率提出建议并规定银行利率,仍控制着市场利率变动。

  1953年,德国联邦政府颁布《资本交易法》,取消了债券市场的利率限制,从而开始冲击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限制。在1962年2月,联邦政府根据新产生的《信用制度法》调整了利率限制对象,迈出了利率市场化的第一步。1966年7月,对超过100万马克、期限在3个半月以上的大宗存款取消利率限制。1976年2月,联邦政府提出废除利率限制的议案,经联邦银行同意,同年4月全面放松利率管制,至此结束了利率管制的年代。

  1965年4月,法国取消6年以上的定期存款利率的上限;1967年7月,取消25万法郎以上或者超过2年的存款利率限制;1969年、1976年和1979年又三次对存款利率的限制作了修改。到70年代末,只对6个月以内,或1年以内、50万法郎以下的定期存款利率规定上限。1984年12月开始,允许银行发行自由利率的大额存款单(CD),进一步推动了利率的市场化。

  1977年4月,日本大藏省正式批准:各商业银行承购的国债可以在持有一段时间后上市销售。经过17年努力,到1994年10月,日本已放开全部利率管制,实现了利率完全市场化。

  各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并非一蹴而就,呈现不同的特征。以美国、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和日本、韩国等东亚国家采取逐步渐进的方式实现了利率市场化,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也都用了20年的时间才最终完成利率市场化进程。而以阿根廷、智利为代表的南美国家则对利率市场化改革采取了快速放开的激进方式。

  世界利率市场化虽然路径不同和曲折程度不同,但结果都是一样的,利率市场化导致利率上升,融资成本升高,产业经济衰落;同时所谓的金融创新浪潮推动了银行金融活动的相对衰落,而非银行金融活动爆炸式增长,世界各国的经济危机以金融危机为先导频繁爆发。世界银行研究发现,在调查的44个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中,有近一半的国家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发生了金融危机,如东南亚、拉美地区、日本、韩国等。

  韩国的悲惨教训和金融自由化的实质

  我们在这里重点研究韩国的例子。从传统上来看,韩国联合企业——综合企业财团——的筹资方式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高度举债经营,这使银行在经济低迷时期变得非常脆弱。同时由于华盛顿的压力,韩国政府采取了金融和资本市场自由化的政策;华尔街的金融投机资本流入韩国,使韩国的公司负债率居高不下。

  1997年11月中旬,韩国政府在金融危机中请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供救助方案。在与韩国政府谈判期间,当时美国财长鲁宾坚持只有韩国政府彻底实施强硬的“新计划”(美国版)后,才会有新的资金提供给韩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因此不断施加压力,以便获得韩国更多的让步——包括许多与美国尚未解决的贸易争端问题。在谈判了两周之后,美国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才草拟了一份570亿美元的一揽子拯救方案。这份方案与其说是“拯救”,不如说是“趁火打劫”,对韩国提出的经济政治条件之苛刻,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历史上达到了空前的地步;尽管方案被声称要成为一个“应对21世纪金融危机的真正21世纪的方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救助方案“青睐”美国金融公司和日本出口商,因为它赢得了韩国政府的巨大让步:到1998年中期开放银行和经纪公司的权利;国内货币和债券市场对外国公司开放;放宽外国公司对上市公司所有权的限制,从26%放宽到50%;把对个体外国公司所有权的限制从7%放宽至50%;要求大型金融机构将由国际公认的公司进行审计;大大放宽日本产品进入韩国的渠道;修改韩国的银行法;贸易更加自由化;资本账户的自由化;劳动力市场改革;关闭一些大型银行。韩国政府还被要求把国内利率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利贷水平,即超过21%,同时实施财政紧缩政策。这份方案首先考虑的是保护债权人,即向韩国提供贷款的华尔街投机者。这些投机者也获得了丰厚的回报,因为提供给韩国政府的资金最终都落入了他们的口袋。

  被“危机”和韩国人“献金救国”失败过后,连韩国人自己都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美国用来实现其他目的的工具,对美国的经济信任已经不复存在。因为美国资本的大规模重新进驻和贱价收购,韩国经济不仅垄断程度上升,而且被美资垄断,在经济上终于被美国合并了,几乎成为美国在海外的“第51个州”。据韩国金融监督院公布的“金融结构调整现况”资料显示:1997年金融危机前韩国共有各类金融公司2103家,金融危机后经结构调整破产重组后仅存1338家,另765家在结构调整中破产撤消或被收购、合并重组;在33家银行中,5家被撤销,10家被收购,仅剩19家;1984家投资证券、信用储蓄等公司中,有754家在结构调整中消失,仅剩230家。美国(华尔街财团)打劫韩国的欲望确实获得空前满足;保护了本国的债权人,迫使韩国开放金融和资本市场,还以难以置信的低价收购韩国的公司。在克林顿政府前国家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看来,这场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是韩国实施的金融和资本自由化措施(包括利率市场化),而这些措施恰恰是鲁宾和萨默斯等美国财政部高级官员为了华尔街金融机构的利益而强加给韩国的。

  新经济自由主义思潮的全球泛滥也是以美国垄断资本为主导的全球化的工具。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美国经济实力在全球相对下降,美国经济金融霸权开始走向衰落,其中标志性事件就是美元与黄金脱钩。新经济自由主义关于全球化的叫嚣恰逢其时,因应了维护美国经济和金融霸权的需要。这种市场原教旨主义在撒切尔主义、里根经济学和所谓的“华盛顿共识”中一脉相承,要求民族国家服从于经济主宰者(美国垄断资本、跨国垄断资本)对资本自由的主张,推行私有化和市场化(自由化),拆除美国垄断资本的全球运动的形形色色的障碍,世界其他国家给予跨国资本、特别是美国资本在这些国家市场的充分“自由”,在政策与法律上与美国垄断资本主导的国际惯例接轨,以此来推行所谓全球一体化。

  养肥再杀,必然被“危机”,因此确立了美国资本全球范围内的“剪羊毛”模式。因为资本运动的国际化和全球化,经济和金融危机在全球各国循环上演,推动发展中国家的国民财富持续向西方发达国家流动,推动世界各国的资本向美国金融市场流动以便进行绞杀;而通过强迫各国接受新经济自由主义的主张,推行私有化和市场化,加剧这些国家的社会财富分配的两极分化进程。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韩国的遭遇不是个案,它的难兄难弟还包括泰国、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当时克林顿政府如法炮制,说服欧洲各国对东南亚政府施加压力,阻止日本组建“亚洲货币基金”进行救援的建议,而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这些国家提出附带严苛政治条款的的“拯救”方案。只要条件成熟,“被危机”的岂止是韩国和东南亚国家?欧元危机(汇率市场化和利率市场化)和俄罗斯金融危机(休克疗法过程中的全面市场化)说明了大经济体同样能够成为被“危机”的典范。约瑟夫?斯蒂格利茨还认为,“新经济自由主义是由一系列基于市场具有自纠功能、能有效地分配资源并很好地为公共利益服务的原教旨观念组成的混杂观点。就是这种市场原教旨主义支撑着撒切尔主义、里根经济学和所谓的‘华盛顿共识’,该‘共识’赞成私有化、自由化以及全心关注通货膨胀问题的独立的中央银行的观点。在长达25年的时间里,在发展中国家之间有一个竞赛,竞赛的失败者很清楚:那些追求新自由主义政策的国家不仅失去了增长的资本,而且当它们确有增长的时候,由此产生的利益也被不成比例地分配给了那些权势阶层。”

  百余年来的实践和探索终于导致“完善自由市场”神话的破灭,使经济自由主义成为不切实际的理想。迄今为止,没有哪个新经济自由主义者站出来承认:金融自由化和私有化在资源分配与配置上卓有成效,从而给全世界带来福祉。实际上,因为“完善自由市场”神话的破灭,与新经济自由主义对经济治世开出的的灵丹妙药相映照的是,目前全球性经济金融危机仍在发展发酵之中,还看不到尽头。美国滞涨危机、日本经济危机、东南亚经济危机以及当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基本上根源都在金融自由化和利率市场化上。而且对整个世界来说,包含利率市场化的金融自由化或者金融深化,即使不够称得上灾难的源头,也难辞其咎。中国到目前为止勉强独善其身,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对金融领域的管制并未完全放开。当被华丽包装的金融自由化理念炫目的时候,我们还要看到背后的利益实质和包藏祸心。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利率管理体制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利率管理体制变革的大致历程如下:

  1993年:中国共产党的十四大《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中国利率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建立以市场资金供求为基础,以中央银行基准利率为调控核心,由市场资金供求决定各种利率水平的市场利率体系的市场利率管理体系。

  1996年:1996年6月1日,人民银行放开了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此举被视为利率市场化的突破口。

  1997年:1997年6月银行间债券回购利率放开。1998年8月,国家开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进行了市场化发债,1999年10月,国债发行也开始采用市场招标形式,从而实现了银行间市场利率、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发行利率的市场化。

  1998年:人民银行改革了贴现利率生成机制,贴现利率和转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的基础上加点生成,在不超过同期贷款利率(含浮动)的前提下由商业银行自定。

  1998年、1999年:人民银行连续三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幅度。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文章《关于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若干思考》中坦承,2003年之前,银行定价权浮动范围只限30%以内。

  1999年:1999年10月,人民银行批准中资商业银行法人对中资保险(放心保)公司法人试办由双方协商确定利率的大额定期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在5年以上不含5年),进行了存款利率改革的初步尝试。2003年11月,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可以开办邮政储蓄协议存款(最低起存金额3,000万元,期限降为3年以上不含3年)。

  2000年:2000年9月,放开外币贷款利率和300万美元(含300万)以上的大额外币存款利率;300万美元以下的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仍由人民银行统一管理。2002年3月,人民银行统一中外资金融机构外币利率管理政策,实现中外资金融机构在外币利率政策上的公平待遇。2003年7月,放开了英镑、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的外币小额存款利率管理,由商业银行自主确定。2003年11月,对美元、日圆、港币、欧元小额存款利率实行上限管理。

  2004年:2004年1月1日,人民银行再次扩大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1.7],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区间扩大到[0.9、2],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扩大商业银行自主定价权,提高贷款利率市场化程度,企业贷款利率最高上浮幅度扩大到70%,下浮幅度保持10%不变。

  2004年10月,贷款上浮取消封顶;下浮的幅度为基准利率的0.9倍。与此同时,允许银行的存款利率下浮,下不设底。

  2006年:2006年8月,浮动范围扩大至基准利率的0.85倍;2008年5月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为支持灾后重建,人民银行于当年10月进一步提升了金融机构住房抵押贷款的自主定价权,将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下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0.7倍。2012年6月,央行进一步扩大利率浮动区间;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1.1倍;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8倍。7月,再次将贷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下限调整为基准利率的0.7倍。

  2013年: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将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并取消票据贴现利率管制,改变贴现利率在再贴现利率基础上加点确定的方式,由金融机构自主确定。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存款利率市场化所需要的各项基础条件,稳妥有序地推进存款利率市场化。

  实际上,改革开放之初,囿于我们在对市场理解上的局限,理论建设严重滞后甚至空白,“摸着石头过河”的改革策略实属迫不得已,改革初期对于利率管理体制的举措或多或少带有盲目性。直到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才明确提出了“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利率市场化总体思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金融机构存、贷款水平的利率形成机制,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和引导市场利率,使市场机制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导作用。

  但是我们不要忘了,这种渐进式利率体制改革是在是在什么思想和理论背景下展开的。在改革过程中师从欧美,在欧美泛滥的新经济自由主义的思潮借国门开放之际开始向我国思想界和理论界渗透。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因为我们在市场经济理论建设上尚处空白,出现一个“进口经济学”的时代,对西方的的理论和制度体系照搬照抄,新自由主义的思潮伴随着经济国际化和跨国资本大量涌入我国而乘虚而入,填补理论空白并且逐渐成为所谓的“主流”。不仅如此,随着改革开放以来跨国资本对我国支柱产业的越来越多地控制,被新自由主义洗脑的西方代言人逐步占据我国政商学要津,给予外国资本自由(比如超国民待遇、国退民进、与国际接轨等等),丑化中国本土资本和既有的经济体制,以图主导我们的未来改革的方向、步骤和目标(比如市场化、顶层设计)。因此在利率体制变革上诸多举措也就带有新经济自由主义主张的明显痕迹。

  2013年7月19日,在放开贷款利率管制后,时任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周小川称,对于达到宏观审慎性标准的金融企业,就应该有更大的自主定价权。与此同时,要考虑逐步放开替代性金融产品的价格。周小川直言,这也许无法一步到位,但总体而言,利率市场化改革应整体推进,在放开存贷款利率的同时,其他一系列上、下游产品和替代产品的定价权也应同时交由市场决定。这还涉及行政与监管当局对套利行为的态度。周小川还提醒,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银行产品的过分交叉补贴,大力加强对客户的宣传教育,要进一步确立市场定价权,使金融机构进一步增强风险定价的能力。从整体的逻辑上,颇有为“利率改革”和“利率改革”的味道,所谓的“宏观审慎性标准”仍然是新经济自由主义者在国际经济与金融的政策主张的衍生概念或者说舶来品,即使是在他们自己的逻辑语境中也是混杂矛盾的。

  经济舆论界对此次利率市场化改革中讨论最多的焦点,也是央行并未放开对存款利率的管制。对此,央行给出的解释是,此次改革没有进一步扩大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主要考虑是存款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深远,所要求的条件也相对更高。央行表示,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是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最为关键、风险最大的阶段,需要根据各项基础条件的成熟程度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换言之,我国利率市场化已接近最后关口,而在关于利率市场化的宣示上还是新自由主义主张的那种矛盾混杂和辞藻堆砌的政策解释,在最核心的现实利益驱动和未来社会各阶层的经济利益结构形成上,还是“葫芦僧判断葫芦案”。

  利率市场化和自由化的逻辑,与国际相比,何其相似乃尔!耐人寻味的是:上世纪70年代以后以美国资本主导和推动的利率市场化浪潮,其结果是“完善自由市场”神话的破灭和目前全球蔓延的经济和金融危机。而我国同时期发生的是改革开放,通过引进和利用外资和基础工业技术、银行业通过低利率筹资为中国工业化进程提供金融支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换言之,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不是在利率市场化的背景下,而是在利率管制的背景下!

  选择性舆论浪潮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在评论新经济自由主义时曾经这样写道:“自由市场的说辞在被有选择地加以使用——当它为一个特别的利益服务的时候就会得到认可,当它不能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就被抛弃。”这一点在我国的利率市场化的几乎所有的呼吁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声疾呼“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人们,直接将西方国家推行资本和金融自由化、谋夺对我国经济的控制权的愿望作为衡量中国利率体制改革的标准,有选择地加以使用。

  在利率的市场定价权上,因为跨国资本在存贷款市场处于非垄断的弱势地位,于是就刻意攻击政府对利率实行管制的做法,毫不提及中国银行业在海外市场准入方面的被欧美国家刁难和政策歧视;

  在攻击中国五大国有商业银行市场垄断地位并要求进行拆分的同时,毫不提及欧美国家的国际性银行的规模越来越大,市场垄断程度越来越高;

  在攻击中国金融业对社会资本进行无效配置、中小企业融资难、中国银行业为极少数人服务的时候,罔顾西方国家大批中小银行的破产倒闭,似乎这些破产倒闭就不是资源的无效配置和浪费?也选择性无视欧美金融市场同样成为社会中小资本的绞肉机的本性。

  在提及中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通过市场利率机制来防范我国尚未现形的所谓“金融风险”的时候,也不再提及在已经实行利率市场化国家的市场的所谓“金融风险”在肆意表演和这些国家被“经济和金融危机”。

  在提及中国实行利率管制阻碍企业的市场活力、指责中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时候,却不提及“双重马太效应”在西方市场同样发生作用,在一些利率市场化国家的存款与贷款利率双双走高(高利贷)引起这些国家的债务危机和大批中小银行和企业倒闭,这些国家的本土中小资本被“自由市场”消灭。

  在提及政府对银行信贷市场信用隐性担保不改变、引发国有企业在所谓资本冒险过程中将收益归自己而成本则要让社会来承担的时候,同样不提及西方国家在金融危机时动用大量的公共财政资金对它们的垄断型银行和金融企业进行救助。

  在指责国有举行银行和企业因为“垄断”获取高额利润、成为所谓既得利益集团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阻力的时候,浑然不提跨国银行和企业早就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

  在客观、公正和中立的虚伪外表掩盖下的是利益作祟的双重标准嘴脸,政界、商界和学界的一批人照猫画虎、邯郸学步式的利率市场化无疑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他们提出几乎所有关于利率市场化的所谓优点和好处,我们在欧美国家都能够找到大量的相反的例证。史鉴使人明智!我们似乎还应该向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在利率市场化国家发生的麻烦,是不是因为他们的选择性回避和掩耳盗铃,在中国就不会发生?发生了应该怎么办?对这个问题,恐怕他们的欧美“导师”们都在困扰无奈!难道为13亿人民的生存和福祉服务的经济是用来为“利率市场化”而“利率市场化”作赌注的?

  参考文献:

  《金融过程和利率双轨制》,清湖渔夫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5.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6.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9.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10.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6.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7. 朝鲜领导落泪
  8.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9.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