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共政策空间被挤压得很小的情况下,发达国家政府所采取的民粹主义政策通常是危机的推手。
技术变革和分配差距扩大造成的心理压力,往往会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在执政期内无力改变现状和选票政治的推动下,政府倾向于更多地采取民粹主义政策宣示,安抚民心。
民粹主义承诺改变了大众的福利预期,加大了对政府的依赖,也放松了自己的奋斗决心,是效果极其负面的腐蚀剂。致命问题是,一旦大众的福利预期得不到满足,社会心理很快发生逆转,并形成蔑视权威、拒绝变革和仇视成功者的强烈氛围。与此同时,超出收入能力的过度财政负债和福利主义相应成为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在政府和民间相互影响,其破坏力在目前的欧债危机中得到充分体现。
以上是刘鹤代表的中国经济界的精英总结的10条危机共性中的第四条。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呢?实际很简单:
贫富悬殊过大导致需求相对下滑、投资相对过剩,进而加剧供过于求和产能过剩,导致企业减产甚至倒闭。再加上技术革命导致生产率的提高引起的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在供求基本平衡或者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反而会导致失业增加和民众相对收入下降。一旦民众生活质量出现明显下降,民众就会将这些失落自然联想到富人身上,认为富人是社会的获利者,而自己却成了社会的被掠夺者。如果该国本身也存在比较严重的腐败和明显的分配不公,民众的这种想法就会更加明显。民粹主义爆发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
经济危机的根源是分配失衡和贫富悬殊过大导致的供过于求,彻底化解危机的办法是在不过度影响社会财富生产和创造积极性的情况下。对富人增加税收,补贴穷人、增加社会保障和减少劳动者的平均劳动时间。缓解过度的贫富悬殊,进而缓解供过于求矛盾,理由如下:
1、对富人增加征税会减少投资最后的实际回报率,投资回报率降低会导致富人投资积极性下降,进而起到减少供应的作用;
2、对富人增加征税会导致富人用于投资的资金相对减少,进而导致投资中规模相对减少;
3、补贴穷人能提高社会中需求,缓解供过于求的矛盾;
4、加强社会保障,能让老百姓最大限度减少储蓄,进而提高民众的消费能力,缓解供过于求;
5、强制减少劳动者的劳动时间,可以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率和收入(劳动者议价能力提高,但却会导致该国国际竞争力相对下降);
但对富人收税正常情况下,却有几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1、国际资本快速流动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加税会导致该国资本外逃;
如果一国税收高于其他国家,可能就会导致该国资本外流。进而导致该国外汇储备下降,财富流失。甚至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外汇短缺,进而导致该国经济短期紊乱,无法正常运行。
2、富人对政府影响力更大,会想方设法阻碍分配体制的改革;
3、增加对富人的税收,短期内可能会打击社会精英的财富创造的积极性;
4、短期突然大幅加税会导致该国出口竞争力下降,进而导致该国外汇增长减少,甚至出现外汇短缺;
而外汇紧缺会导致该国货币相对贬值,推动该国出现通胀,并导致该国国民生活水平再次出现下跌。
在正常情况下,政府不太可能主动断臂改革。但政府也无法短期内化解贫富悬殊、产能过剩和收入下降等问题,为了争取选票、稳定经济或社会治安。政府一面对国民进行各种福利承诺,同时采取凯恩斯主义——政府负债投资或刺激消费等方法,提高社会需求来缓解供过于求的矛盾。
这种方案虽然短期能增加需求,但却没有真的减少供应。也不能化解贫富悬殊过度的问题。刺激经济的结果是:需求增加的同时,供应却不会减少。如果需求增加比较多,供应会很快跟上。因为刺激的结果是:国民收入增加的同时,富人的财富增加的速度更快。如果富人的资金主要用于投资,中低收入的人资金主要用于消费。在没有大幅进行分配改革的情况下。贫富悬殊反而可能继续加剧。一旦政府信用过度透支导致负债投资刺激经济能力下降,供过于求的矛盾会再次出现。这次再出现危机将不仅是供过于求的矛盾,还会同时出现政府债务或汇率危机,甚至会出现货币大幅贬值和通胀等情况。让民众再次陷入更深的危机。
政府的债务实际就是该国全民的共同债务,一旦政府债务危机爆发,政府最后不得不大幅增加税收,同时大幅降低福利来偿还债务。在政府承诺福利落空,同时失业和收入大幅下滑的情况下,社会心理很快发生逆转,并形成蔑视权威、拒绝变革和仇视成功者的强烈氛围。
过度贫富悬殊和技术革命导致的经济危机,政府简单用负债投资、减税和其它刺激消费的政策,如同一个庸医给疼痛难忍的病人看病:根本不管病人的病因,只要病人一疼痛就给病人吃止痛药。结果病人短期不痛了,病症也消失了,但病人的病情却在不断恶化。终于有一天,病人病入膏肓,无药可救。
靠政府负债暂时刺激和稳定经济的做法,实质仅仅是饮鸩止渴。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是庸医所为,高明的经济政策必须是未雨绸缪,化解危机于无形。可是在经济问题还没有显露的时候,主动改革却缺乏足够的动力。特别是既得利益集团会阻碍这种改革,而民众为了保住生活质量不下降,谁承诺他们更多的福利他们就支持谁。不到危机降临、承诺都变成泡影、生活质量出现明显大幅下降的时候,也没有足够的动力去推动这一改革提前进行。所以最后导致改革被尽量延迟,但这种延迟的代价是巨大的,这种延迟实际是在累计更大、更严重的经济矛盾,直到社会力量被耗尽危机全面爆发。危机爆发以后,社会再也没有任何力量去缓解。
政府的这种行为如同垒砌堰塞湖,政府用尽和动员所有的力量垒砌堰塞湖。导致堰塞湖水位越来越高,一旦社会力量耗尽,堰塞湖崩溃就会形成滔天洪水,让整个社会面目全非。
(下一篇:解密刘鹤两次危机共性10条(五)——投机泛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