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的黄淮海水利大会战
2010-08-05 21:45:40
丁海军
工作单位:中共鱼台县委党史研究室
[摘要] 20世纪七十年代,智慧、勤劳、勇敢的山东人民,发扬“愚公移山、改造中国”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艰苦创业,奋发图强,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治山治水,化水害为水利,肆虐千年的山东黄淮海河流域水旱盐碱等严峻的自然灾害得以驯服,山东人民基本的生命财产安全得以保障。十年间,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我省沿黄地区加高培厚黄河大堤,整修加固了险工,兴修了一系列大型引黄灌区工程;淮河流域打通了沂沭泗的洪水出路,治理了万福河,开挖整修了红卫河等骨干河道;南四湖进行了湖腰扩大,修建了二级湖闸,为防洪除涝蓄水兴利创造了条件;海河流域先后治理了漳卫河、徒骇河、马颊河、德惠新河,整治了53条较大支流,提高行洪能力3-5倍。山东的黄淮海水利大会战,在山东农田水利建设史上谱写了一曲辉煌壮丽的英雄史诗。
[关键词] 山东;黄、淮、海;农田水利;大会战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从传说中的大禹治水起,水利就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所谓民者国之本,食者民之天,农桑者衣食之源,水利者农田之本,而财赋所由出。正因为如此,水利受到历朝历代统治者的重视,更是行政的一件要事。山东古为齐鲁之邦,其治水活动自有历史记载的春秋时起,迄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管仲相齐桓公称霸,即“惟水事为重”。管仲相齐时,非常重视水利,认为“善为国者,必先除五害(指水、旱、风雾霜、瘟疫、虫灾)”,“除五害之说,以水为先”,“五害已除,人乃可治” 1。山东地处中纬度偏南的亚欧大陆东部,三面环海,降水集中,河网比较发育,省内河流分属黄河、海河、淮河三大流域或独流入海,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较多,降水多集中在农作物生长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粮棉产区,历史上洪涝、干旱、盐碱等频繁泛滥的自然灾害却也一直困扰着山东黄淮海地区的农业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山东人民同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斗争,全省的水利建设取得了历史上无可比拟的巨大成就,对保障山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特别是七十年代进行的大规模的黄淮海水利大会战,在山东农田水利建设史上谱写了辉煌的一页。
一、山东黄淮海水利大会战的历史背景
(一)、黄淮海流域频繁的水、旱、盐碱严重制约了山东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黄淮海流域地处我国中东部,包括京、津、冀、晋、蒙、苏、鲁、豫、皖九省市区。由黄河、淮河与海河及其支流冲击而成的黄淮海平原,耕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适宜,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经济区和粮食、棉花主产区之一,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自有史料记载的二千多年来,黄淮海流域严重的洪涝、干旱、盐碱等自然灾害导致这一地区春旱秋涝、土壤盐碱、地下水咸,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天旱时水贵如油,汛期又成洪水猛兽。
新中国成立后,黄淮海地区山东境内仍然是灾害肆虐的重灾区,同时也是国家水利建设的重点地区。1949年,山东全省水灾受灾面积1248万亩,旱灾受灾面积1732万亩。1950年8月,淮河流域暴雨,两岸决口60余处,沿河4公里范围内一片汪洋。1951年2月3日,利津县王庄黄河大堤溃决,淹及利津、沾化两县122个村庄、受灾人口85415人,倒塌房屋6341间。7-8月,鲁西北及鲁中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徒骇河、马颊河、南北运河、赵牛河、弥河、白浪河等溃决为灾,其中临沂、德州、惠民三地区为重灾区。1953年汛期(6-9月),徒骇河、卫运河、赵牛河、峄城大沙河、滕县城河等河溃决,全省受洪涝灾害面积达3232万亩,成灾面积2732万亩,惠民、德州、聊城、菏泽、济宁等地区受灾最重。1955年1月30日,利津五庄黄河凌汛决口。7月,受台风影响,胶东半岛暴雨成灾,文登、莱阳两专区绝产28.3万亩。1956年8月中上旬,卫运、马颊等河溃决为灾,整个汛期全省水灾受灾面积达1514万亩。除聊城地区受卫运河洪灾灾情较重外,菏泽地区灾情也较重。1957年7月,鲁南地区连降暴雨,沂沭河及南四湖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南四湖湖堤及湖西各河河堤普遍漫溢,湖西平原一片汪洋。1959年七、八月,我省发生了历史上少有的伏旱。至8月上旬,全省受旱面积达737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8%。1960年汛期,临沂地区沂沭河山洪暴发,洪涝成灾土地442万亩; 7月28日,台风自海阳县登陆,中心风力12级,并伴有暴雨。烟台地区农田受灾500多万亩,倒房1万多间;8月中旬,昌潍地区连降大雨,安邱、诸城、高密、平度、昌邑、潍坊6县市大小河流决口、漫溢55处,146个村庄受淹,倒塌房屋43603间。1961年,全省先旱后涝,旱灾成灾面积2873万亩,水灾成灾面积2270万亩,鲁西北平原灾情最重。聊城、德州两地区1-5月严重干旱,而汛期(6-9月)又连降大到暴雨,致使徒骇、马颊等河道决口,造成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小麦播种后,10月中旬又连降中到大雨,聊城地区淹死麦苗101万亩,为历史上所罕见。1962年7-8月,全省连降大雨,徒骇、马颊等河道再次决口泛滥,全省洪涝成灾面积达3174万亩,倒塌房屋152万间,鲁西北平原灾情最重。1963年海河流域又发生特大洪灾。1964年汛期,鲁西北平原及小清河流域河道决口,湖泊漫溢,地面涝水不能入河,造成严重洪涝灾害。1968—1970年,整个黄淮海平原连续三年大旱。
为防御旱涝灾害,发展农业生产,在毛泽东主席“修好淮河”、“根治海河”、“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要求下,始于50年代山东省大兴水利的热潮,起步于60年代平整耕地建设良田的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和70年代的黄淮海水利大会战就成为历史的必然。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集中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组织起来》中就论述了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他指出,我国的个体农业,“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克服这种状况的唯一办法,就是逐渐地集体化;而达到集体化的唯一道路,依据列宁所说,就是经过合作社。”他认为“这是人民群众得到解放的必由之路,由穷苦变富裕的必由之路。”②在解放战争将要在全国取得胜利的时候,毛泽东又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报告以及《论人民民主专政》等著作中进一步阐述了农业合作化的必要性及其伟大意义。他指出,“没有农业社会化,就没有全部的巩固的社会主义。”③他认为,“单有国营经济而没有合作社经济,我们就不可能领导劳动人民的个体经济逐步地走向集体化,就不可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发展到将来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不可能巩固无产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领导权。”他提醒全党,“谁要是忽视或轻视了这一点,谁也就要犯绝大的错误。”④
全国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于彻底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农民获得了土地,成了土地的主人,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加上国家对农业给予多方面的支援和扶持,农业生产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农村经济开始繁荣起来。但是,小农经济毕竟是落后的脆弱的,土地狭小,力量单薄,技术落后,增产缓慢。不能分工协作,不能因地制宜种植,不便于也无力使用先进的农业机械和其它新技术,不便于也无力兴修水利和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更无力战胜较大的自然灾害、疾病等事故。因此,广大农民为了避免重新借高利贷,甚至典让和出卖土地,产生两极分化;为了兴修水利,发展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确有走互助合作道路的要求。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一方面对农产品的需要日益增大,一方面对农业技术改造的支援日益增强,这也是促进个体农业向合作化方向发展的一个动力。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在农村,中国大多数农民愿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集体化的道路,大多数农民有走社会主义道路的积极性。“全国大多数农民,为了摆脱贫困,改善生产,为了抵御灾荒,只有联合起来,向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才能达到目的。”“对于他们来说,除了社会主义,再无别的出路。”⑤1952年底,党中央按照毛泽东的建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质就是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使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所有制,成为我国社会主要的经济基础,更高地发展生产力。这个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全面展开和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开始的一个重要标志。同时给小农经济指出了一条光明和广阔的道路。
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党遵循了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创造了从临时互助组和常年互助组,发展到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再发展到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过程。到1956年,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在苏联和其他友好国家的帮助下,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初步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步骤地实现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确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制度,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开始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1957年冬到1958年春,全国农村开始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春耕生产大协作,这些活动都超过了乡的范围,开始出现了小社并大社的情况。面对这种形势,毛泽东考虑到当时以大兴水利为特点的农业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在三月召开的成都会议上提出了把小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建议。四月八日,中央发出了《关于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适当地合并为大社的意见》。《意见》指出:“我国农业正在迅速地实现农田水利化,并将在几年内逐步实现耕作机械化,在这种情况下,农业生产合作社如果规模过小,在生产的组织和发展方面势将发生许多不便。为了适应农业生产和文化革命的需要,在有条件的地方,把小型的农业合作社有计划地适当地合并为大型的合作社是必要的。”
1958年5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其基本点,客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极大地激发调动了全国人民在生产建设中发挥高度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进取精神。山东各地广大群众在地方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开始更大规模地兴修水利、深翻改土,兴办农业机械化事业和水利发电事业。与此同时,各地根据中央四月八日发出的文件精神,先后开展了并社的工作。
1958年7月,河南省开始试办人民公社。8月上旬,毛泽东到河北、河南、山东等地农村视察,许多地方的负责同志在汇报情况时都强调了办大社的优越性和迫切性。所以看到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乡挂出“七里营人民公社”的牌子后,毛泽东说:“人民公社这个名字好。包括工农兵学商,管理生产,管理生活,管理政权。”同时指出公社的特点是:“一曰大,二曰公。”8月9日,山东省委负责同志汇报说历城县打算办大农场时,毛泽东说:“还是叫人民公社好,它可以把工、农、兵、学、商合在一起,便于领导。”8月13日,各报都报道了这一讲话。从此,“人民公社好”传遍全国,各地闻风而动,掀起了直接办人民公社的热潮。
1958年8月17日至30日,中央政治局在北戴河举行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决议认为:“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经。”决议的下达,把人民公社化运动推向了高潮。
人民公社化初期实行的政社合一,是一种建立在半自然经济基础之上的,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和军事共产主义色彩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它把各种权力高度集中在县、社两级,大搞平均主义,大刮“共产风”。第一次郑州会议以后,特别是60年代上半期,由于在实践中不断碰壁,人民公社的基本核算单位开始下放到生产小队,进一步接近了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民的觉悟水平,1962年,《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即“六十条”公布后,确定了“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制度,才使农业生产较快地得到恢复发展。
1958年9月初,山东省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要求各地根据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的办社原则,实行政社合一。从8月中旬到9月中旬短短一个多月时间里,全省原有的5.1万处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为1556处人民公社,山东全省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年底又归并为1343处,平均每个公社8511户,实现了所谓“大”。为了追求“公”,采取了“平”、“调”的办法,将经济条件、贫富水平不同的合作社(合并后叫生产大队或小队)合并后,在全社范围内统一核算、统一分配,造成严重的平均主义;人民公社大力推行“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搞大兵团作战,大办工业,大办水利,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等。1960年冬,按照中央的指示,我省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1961年到1965年贯彻执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调整了农村生产关系和农业政策,实行了人民公社的三级所有、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的制度,实行了按劳分配,充实和加强了农业生产第一线的劳动力,各行各业都加强了对农业的大力支援。通过水利建设、农田建设和农业技术改造,农业生产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全省现有的大中小型水库和一些灌溉工程,主要是三年“大跃进”时期开始建设起来的,农业机械化也是从这一时期开始起步的。当然,由于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对经济发展规律和中国社会基本经济状况认识不足,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急躁冒进的“左”倾错误。
党的八大指出,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只有组织起来。毛泽东领导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和随之掀起的人民公社化高潮,把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中国社会小农经济,比较顺利地改造成为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制度,是一次极其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变革,反映了历史前进的方向和人民群众的要求。这一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对于组织、动员中国社会最广大的农民群众,集中全社会人力、物力、财力最大限度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支持国家工业化发展;对于抗御当时极其严峻的自然灾害,大规模地实施农田水利建设,治理大江大河,以期迅速改变中国农村一穷二白的落后自然面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无疑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这一制度性的根本变革,即使在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后仍显示出它蓬勃的生命力和旺盛的活力。如江苏省江阴市的华西大队,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的刘庄等。而70年代末安徽凤阳分田单干的急先锋小岗村,时至今日其工农业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程度仍踯躅不前,相形见绌。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12月16日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中所说,毛泽东“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他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积累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为古老的中国赶上时代发展潮流、阔步走向繁荣昌盛创造了根本前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三)、六七十年代中苏两党两国关系严重恶化,苏联的军事威胁迫使中国转入战备体制,“为革命治水”,“为战备生产”迫在眉睫
新中国诞生前夕,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深刻分析和总结了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和历史的经验,明确提出站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之内的国际战略。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苏两党对马列主义一些理论问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某些原则问题以及当代世界形势若干重大问题出现一些不同看法。对于这些分歧,毛泽东始终主张通过内部讨论来解决,而不应影响两国正常关系。但赫鲁晓夫从追求与美国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外交战略出发,一心想把中国纳入他的战备体系,并为此不断对中国施加种种压力,致使意识形态的分歧扩大到国家关系上,中苏之间控制与反控制的斗争日趋激烈。1958年7月,苏联领导人向中国政府提出建立海军联合舰队等无理要求,企图在军事上控制中国,遭到拒绝以后,苏联政府背信弃义地采取了破坏两国关系的严重步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苏联领导人挑起中苏论战,并把两党之间的原则争论变为国家争端,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巨大压力,迫使我们不得不进行反对苏联大国沙文主义的斗争。”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从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毛泽东认为苏联不再是社会主义,而是社会帝国主义,是最危险的世界战争策源地,也是最危险的敌人。他毅然放弃联苏抗美的“一边倒”的国际战略,提出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反帝、反修”统一战线的国际战略。在决策上把备战放在第一位,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国防上处于临战状态。1965年,中国工业生产开始转向战备体制,同“帝、修、反”争时间、抢速度。1966年,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因苏联领导人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和大国沙文主义而进一步恶化,世界社会主义阵营已不复存在。但在赫鲁晓夫当政的最后四年中,中苏边界虽发生过一些事件,但相对来说比较平静,苏联还未大量增兵。勃列日涅夫上台后,对华政策比赫鲁晓夫走得更远,尤其对中国施加军事压力和进行军事遏制最为明显。1969年发生的苏军侵入我黑龙江省珍宝岛地区和新疆铁列克提地区两起武装流血冲突,是当时中苏边境最严重的事件。在苏联日益严重的军事威胁下,毛泽东在国内提出“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并在会见外宾时多次指出:苏联想控制中国,中国要准备打仗,现在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1969年10月1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林彪代表毛主席、中共中央、中国政府提出:“要坚决贯彻执行毛主席的‘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方针,抓革命,促生产,促战备,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掀起革命和生产的新高潮。”号召“全国人民要提高警惕,加强战备,随时准备歼灭一切敢于来犯的敌人。”
二、山东“黄淮海水利大会战”的提出
1969年10月24日至26日,山东省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济南军区党委召开各地市革委负责人和各军分区主要负责人参加的全省战备工作会议。会议传达了中央战备工作会议的精神。根据中央关于“山东地处国防前线,要尽快建成一个独立作战区,构成一套‘大而全’、‘小而全’国防体系”的计划,要求各地要按照毛泽东关于“要准备打仗”的指示安排各项工作。10月29日,山东省革委决定组建重点建设工程指挥部,杨得志任总指挥,并提出必须把各项工作都放在应付敌人的突然袭击的基点上。从1970年起,开始组织“两个大办”(大办农业、大办国防工业)。围绕“两个大办”,组织“两个会战”(黄淮海水利大会战和钢铁、化肥、农机大会战)。
1970年,省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制定出《山东第四个五年国民经济计划(1971-1975)发展纲要(草案)》。《纲要》确定的总目标是:农业超纲要,工业要翻番,基本建成为国防服务、为农业服务的独立作战区的经济体系。
1970年2月,省革委召开各地市革委生产指挥部负责人会议,省革委、济南部队负责人杨得志、袁升平分别作重要报告,提出要狠抓水利建设。除了搞好大中型水利骨干工程以外,各地人民公社生产队都要因地制宜制订出改变自然面貌的远景和近期规划,大搞群众运动,迅速改变自然面貌。
省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和后来成立的第三届山东省委,在局势大体稳定后,于1970年和1971年的两年中,组织了工农业生产大会战。大会战的指导思想是“以打仗的观点检查一切,观察一切,落实一切。”黄淮海水利大会战的重点,是解决惠民、德州、聊城、菏泽四个地区粮棉产量低而不稳的严重问题。大会战还提出1970年达到“两个突破”,即粮食总产量突破300亿斤,工业总产值突破100亿元。由于黄淮海流域水利工程及配套设施周期长,规模大,许多工程直至80年代初才基本完成,部分工程于70年代末草草收场。
1970年5月8日至16日,山东省革委生产指挥部在泰安召开全省水利大会战会议。各地、市、县革委生产指挥部负责人和全省水利及省直有关部门代表共560人参加会议。省军区司令员童国贵、省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穆林和国家水电部副部长钱正英到会讲话。会议提出了“四五”期间全省水利工作初步设想,重点抓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建设和黄、淮、海河流域的治理,积极发展机电排灌,加速实现水利机械化、电气化。会议号召:为了打好我省农业翻身仗,确保今年农业丰收,全省军民应当迅速行动起来,在继续搞好抗旱“双保”的同时,积极做好防汛准备工作。在旱涝两种准备的过程中,要以战斗的姿态,跃进的步伐,依靠发动群众,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加速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力争在最近几年内实现全省每人一亩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的要求。会议认为,当前我省水利战线的形势,呈现着一片革命的新景象。“为革命治水”、 “为战备治水”、“治水夺丰收”已成为广大群众的行动口号,各地、县、社都涌现出了一大批艰苦创业、战天斗地、治山治水,夺得农业丰收的先进典型,今年的农田水利建设完全有条件搞得更多、更快、更好、更省。
会议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必须遵照毛泽东“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一定要把淮河修好”、“一定要根治海河”的指示,在中央统一规划下,把我省境内的黄河、淮河、海河流域的水利工程切实搞好。在抓好三大流域水利建设的同时,要把着眼点和立足点放在社、队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上,充分发挥社、队的集体力量,以小型为主、排灌配套为主、群众自办为主,全面规划,因地制宜,大力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为全省农业生产跨过《纲要》创造条件。
三、围绕“大办农业”组织实施的山东黄淮海水利大会战
(一)以“农业学大寨”、“加速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为中心的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生产大队。解放前,大寨村十分贫困,全村约八百亩地分散在七沟八梁的一面山坡上,大小有四千七百多块,而且缺边少堰,里高外低,只有一层薄土,多是”三跑”(跑水、跑肥、跑土)土地,群众说:“旱也怕、涝也怕,不旱不涝也长不出好庄稼。”全村共六十四户人家,有二十多户给地主扛长工、打短工,十几户常年靠讨饭维生,群众生活十分悲惨。解放后,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大寨农民成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他们以“愚公移山”的精神,以整修改造耕地为中心,综合运用农业“八字宪法”,经过十年奋战,开石头十三万方,垒起石坎一百八十多道,将四千七百多块“三跑”的小块坡地,变成了二千七百多块(以后又改造成一千七百多块)旱涝保收的水平梯田。粮食总产量由1952年的20万斤提高到1964年的57万斤,平均亩产由250斤达到800斤,完全改变了贫穷的面貌。大寨大队由一个穷山沟建成社会主义的新农村,是农业战线上依靠集体力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发展农业生产的先进典型。1964年5月,毛泽东在中央工作会议上向全国发出“农业学大寨”的号召。随之,全国各地组织党员、干部到大寨参观学习,检查本地的差距,研究改进措施。“农业学大寨”的运动,对促进农业战线的建设起了积极作用。
在大寨精神鼓舞下,1964年至1965年,山东省、地、县各级政府连续召开农业会议,研究确定农业生产、水利建设长期规划,特别是省内各主要河流及各自然地区的宏观整治规划。经反复研讨,制定了比较细致周到、合理完善的全省农田水利建设总体规划。之后,全省各地掀起群众性农田水利建设高潮。经过努力,兴修了一批排涝工程,水库配套工程,引黄放淤和灌溉工程,开挖和疏浚了一批河流,兴建了大量台田、条田、梯田,疏浚了大批排水沟,修建了大量水库塘坝,新建大批机井和多处电力扬水站。由于认真贯彻了因地制宜、小型为主,当年见效和集中力量打歼灭战的原则,新建的水利设施大多数质量、效果较好,在生产、抗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
1969年冬,在山东省革委统一安排部署下,继1969年夺得农业丰收后,乘胜前进,掀起了以“农业学大寨”为中心的大规模的冬季农田水利建设的高潮。在胶东半岛的烟台,全区65万干部群众为实现农业高产稳产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在山东北部的惠民、德州、聊城地区,几十万治河大军遵照毛主席关于“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在海河流域的二十二条较大支流上兴修治理工程,以便把历史上多灾、低产的鲁北平原建设成为旱涝保收的米粮川。在鲁西南的菏泽、济宁地区,遵照毛泽东关于“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教导,对属于淮海流域的红卫河及其支流进行治理。在黄河两岸,各人民公社生产队加紧兴修小型引黄灌溉工程,积极维修堤坝,以便更好地防淤防凌。”除一些骨干工程外,各地还以小型配套为主,大力兴修各种农田水利设施。这些工程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能够在农业生产中很快地发挥作用。
1970年5月13日,中共山东省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向全省农村生产大队和生产队干部、党员、团员、贫下中农发出《关于加速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问题的信》。信中指出:发展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翻身,就应当从现在起积极动员起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加速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打一场农业翻身仗。就全省来说,除了国家投资举办必要的大、中型水利工程以外,要求每个生产大队和生产队自己动手,因地制宜,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至1975年实现每人至少1亩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的要求。
1970年8月21日,《大众日报》头版发表社论:《关键在于有一个很大的干劲》,介绍了鱼台和桓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加速发展农业生产的事迹和经验。“社论”指出:“鱼台和桓台自然条件是不同的。鱼台县地势低洼,十年九淹;桓台县则经常遭受干旱。但是,这两个县的人民,靠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靠人民公社的集体力量,坚定的执行毛主席的革命路线,经过苦战奋斗,终于改变了本县的自然面貌。鱼台县人民近五年来,付出了一千七百七十多万个劳动工日,共完成土石工程六千一百多万立方米,修建和改建了大量渠道、渠系建筑和机电排灌工程,巧用地上水,变水害为水利,使全县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土地,做到了遇涝能排,遇旱能灌,稳产高产,粮食产量成倍增长。桓台县人民以大挖地下水为主,前后打机井二千一百多眼,修砖井三万二千多眼,并修建了许多拦河闸、扬水站和沟渠,充分利用地上水。到一九六九年,全县五十四万多亩土地,已有四十八万亩可以灌溉,畦田面积达到百分之七十,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达到了百分之五十,粮食产量大幅度增长。学习和推广这两个县的经验,对于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战略思想,推动全省人民打好农业翻身仗,彻底改变自然面貌,快马加鞭跨《纲要》,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社论”号召全省人民“一定要象鱼台和桓台的领导和群众那样,革命加拼命,苦干加巧干,重新安排山和水,敢叫大地换新装。”“社论”要求全省“各级领导一定要走在运动的前面,树雄心,立大志,扎扎实实带领广大革命群众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鼓足干劲,力争上游,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打好我省农业翻身仗,实现农业大跃进,贡献最大的力量。”
在“南学鱼台、北学桓台”社论精神鼓舞下,全省各地积极响应中共山东省革委核心领导小组发出的“加速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的号召,掀起了治山治水、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热潮。1970年上半年,全省有近四百万人投入了农田水利建设,半年中完成的土方比1969年全年的土方还多26.8%;扩大了灌溉面积572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2.2倍;新增加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370多万亩,比历史上任何一年都多。各地在农田水利建设中,普遍采取了专业队伍与群众相结合的方法,坚持闲时大干,忙时小干,常年不停。
1970年10月20日—11月5日,全省农村工作会议在济南举行。会议传达贯彻了中共中央召开的北方地区农业会议精神,着重讨论农村工作中如何突出无产阶级政治,加强领导班子革命化建设和学大寨学什么、怎么学、怎样把大寨经验在全省推开等问题。会议要求全省人民动员起来,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学大寨、赶昔阳、超《纲要》,迅速改变山东农村面貌。11月6日,省革委党的核心领导小组作出《决定》,号召全省人民动员起来,进一步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为迅速改变山东农村面貌努力奋斗。《决定》要求,要大搞农田基本建设,苦战三年,基本实现水利化,每人建成一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1975年争取达到每个大队120马力动力机械;努力增加肥料,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达到两人一猪,争取一人一猪,两年内每县建成一个化肥厂,1975年达到平均每亩施化肥50斤;大搞植树造林,奋战5年,绿化全省,平均每人栽树100棵,5年解决烧柴问题,10年争取木材自给;全面贯彻“土、肥、水、种、密、保、管、工”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决定》号召各行各业都要大力支援农业,正确执行党对农村的各项政策。
1970年冬,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高潮中,全省冬季土、肥、水、林大会战全面展开,有1千万干部群众投入了以“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为中心的、改土与治水相结合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群众运动。其来势之猛、行动之快、规模之大,都是前所未有的。胶东半岛和鲁中平原大搞深翻整平,改良土壤,因地制宜兴办小型农田水利,开发利用地下水;在鲁北地区,二百万人上阵,大搞海河配套工程;在鲁西南,广大群众意气风发地投入了治河、治湖和以“建设大寨田”为目标的土、肥、水、林综合治理。星罗棋布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地,处处呈现着一派战天斗地的革命景象。
1971年12月14日,新华社发布电讯,山东烟台地区17个县、市粮食平均亩产504斤,达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指标。全省共有27年县(市、区)粮食亩产量达到或超过《纲要》指标。
1973年12月20日—1974年1月9日,中共山东省委召开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会议代表共1300多名。省委第二书记白如冰作报告,要求奋战两年,创造更多的大寨式县、社、队,力争全省粮食生产上《纲要》。
1975年7月30日至8月21日,水利电力部召开全国农田基本建设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农办和水利部门的负责人,一些地、县和流域、科研、院校、宣传等单位的代表也参加了会议。会议期间,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华国锋、陈永贵到会讲话。山西省昔阳县、湖南省桃源县、贵州省思南县、河南省林县、甘肃省民乐县、山东省烟台地区、陕西省榆林地区、湖北省、辽宁省等8个单位在会上介绍经验。
1975年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1971~1975年)山东农田水利建设投入较多劳力,取得一定成就。1975年与1970年相比,大、中型水库由149座、总库容109.6亿立方米增加到167座,总库容114亿立方米;小型水库由3925座、蓄水19.8亿立方米增加到5016座、蓄水36.5亿立方米;机电井建设有较大发展,配套机电井由10.5万眼、73万千瓦增加到29万眼、233万千瓦;排灌机械拥有量从19万台、148万千瓦增加到52.9万台、480万千瓦。全省有效灌溉面积从3752万亩发展到5707万亩(其中机电灌溉面积达4288万亩,引黄灌溉面积达569万亩);3年以上除涝面积从2202万亩增加到276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从2.6万平方公里增加到3万平方公里;盐碱耕地从834万亩减少到661万亩;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从1868万亩增加到3303万亩。
1977年6月,省革委水利局制定并上报《山东省农田基本建设“五五”规划、“六五”设想意见》。“五五”(1976~1980年)规划要点是:重点抓好山区及鲁西北4区的治理,搞好水库安全以便更好地发挥灌溉效益,继续抓紧治理黄、淮、海3大流域,特别要搞好小流域的配套工作;大沽、胶莱、汶河等主要河道,在“五五”期内应进一步治理,逐步提高抗洪能力;小清河流域涉及5个地市,是一条防洪、排涝、灌溉、排污、航运等综合利用的河道,应着手治理。
在全省“农业学大寨”、建设高标准大寨田的群众性农田水利建设高潮中,其中比较典型的是济宁地区组织的邹西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
1975年1月4-18日,中共山东省委在烟台召开全省“农业学大寨”会议。9月,毛泽东批准召开全国第一次农业学大寨会议,华国锋代表党中央、国务院作了《全党动员,大办农业,为普及大寨县而奋斗》的总报告。是年秋,在全国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济宁地革委组织了邹西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会战区位于南四湖东白马河流域中下游,是邹县、微山、兖州、曲阜、济宁6个县的结合部,包括22个公社、1000个生产大队、4345个生产队、92.4万人口、144万亩耕地。这一区域长期以来农业生产落后,粮食产量低而不稳,是济宁地区比较大的后进片。为了改变落后面貌,地委决定进行全面规划,综合治理。以改土治水为重点,以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为主攻方向,在根治上下苦功夫,打破县、社、队的界限,实行全流域的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旱、涝、洪、沙、碱综合治理。做到治山、造田与蓄水、引水配起套来;改洼与疏通整个排水系统配起套来;挖河排洪与发展灌溉、航运配起套来。治一山变一山,治一洼改一洼,挖一河成一河,及时发挥工程效益。会战按照“五统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政策,统一行动),“三集中”(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和“一分头”(由各县、社组织力量分头实施)的办法进行。会战从1975年8月开始,至1979年3月结束,历时3年零8个月。参加会战的济宁、邹县、滕县、曲阜、微山、兖州6个县(市)的92万民工轮番上阵,坚持每年冬春集中会战和专业队伍长年作战相结合。每年冬春上阵20多万劳力,摆开100多个战场,每个战场都集中几千人、上万人,统一指挥,大干苦干拼命干。到1978年,经过3年多时间,治理耕地140万亩,建造大寨田5万亩,改造涝洼38万亩,改造盐碱地3万亩,深翻整平土地42万亩,打机井4100眼,兴建、改善各种提水灌溉工程136项,扩大灌溉面积43.7万亩,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农田51万亩。共完成土石方1.2亿立方米,并普遍搞了林网化,从而大大改变了这一地区的自然面貌和生产条件,为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期,山东各地、市、县先后都组织了这类大会战。
邹西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对于改变白马河流域的自然面貌和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这在全省是带了头,在全国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会战期间,广大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艰苦奋斗精神和冲天干劲也是应该大力提倡的。但邹西农田基本建设大会战,是全区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大举措,加之“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因而也有些脱离实际的要求和不妥的做法。
1977年5月8日,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陕西、湖北、安徽8个省市及农林部、水电部、财贸领导小组、新华社、人民日报等部门领导人,在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白如冰、书记秦和珍等陪同下,到济宁地区视察农田基本建设,检查了邹西农田基本建设会战工程。李副主席视察后讲:“邹西农田基本建设会战成绩很大,真正配套成龙发挥更大作用,还要下很大功夫”。7月25日晚,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领导小组向中央和国务院领导汇报时,李先念指出,济宁地区过去是多灾低产的地方,现在大变样了。如果都像他们那样学大寨,因地制宜、扎扎实实大干的话,我们的农业生产不上去才怪呢!他们不是一个县的经验,是一个地区的经验,这个经验不简单。
1977年9月3~10日,全省农田基本建设会议在济宁召开。会议主要内容是传达、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在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上提出的“今冬明春要大搞一下农田基本建设”的号召,贯彻落实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精神,在山东省今冬明春的农田基本建设上掀起一个新高潮。会议组织参观了济宁地区邹西大会战,泰安地区东平、肥城两县的农田基本建设,菏泽地区和兖州县的大地园林化,以及曲阜县高家村等先进单位,听取了15个单位的经验介绍和书面发言。省委书记秦和珍作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报告,省农办副主任张次宾传达中央领导的指示和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精神。
1978年5月6~9日,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带领中央有关部门和部分省(市)、自治区主要负责人165人,来山东视察和参观农田基本建设。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白如冰等陪同察看了滕县、东平、肥城、泰安、新泰等县的农田基本建设和东周水库、元盐电灌站、田山引黄电灌站等水利工程。10日在济南召开座谈会,李先念在讲话中指出:山东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方向是对的,办法也是可行的。全国十年规划纲要农业上两个指标,搞4000亿公斤粮食,36亿公斤棉花,就要大干、苦干、拼命干,才能够实现。农业问题,八字宪法,最基本的花气力最大的是土、水、肥,要下决心,不然改变面貌不可能。执行八字宪法,大搞农田基本建设,各省要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要一刀切。农田基本建设第一个问题是规划,山东搞农田基本建设,大体有三种形式,一是公社统一规划,各队自己施工,约占全省农田基本建设总投工数的30%;二是地、县统一规划,以社为单位施工,占施工总数的50%;三是按照统一规划,地、县统一抽调劳力,集中时间搞大型会战,约占全省投工总数的20%。第二个是专业队与大兵团作战相结合。第三个问题是互利问题。要坚定不移地相信群众,过去讲“三主”方针,总之,以群众自办为主,不能刮共产风,不能搞平调,这里还有一个受益不受益的问题。第四个问题是领导问题。没有强有力的领导,农田基本建设是搞不成的,关键在领导,领导要上第一线。
6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迎接农田基本建设的新高潮》,介绍了山东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典型经验。主要是:学大寨要真学真干;有一个好的规划;专业队与大兵团作战相结合;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加强会战指挥部的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上第一线,坚持“三同”;号召各行各业对农业支援。社论要求,要重视、推广山东的经验,因地制宜地组织全国范围的农田基本建设新高潮。7月22日至8月1日,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会前,1200余名代表参观了山东济宁地区和泰安地区的农田基本建设先进单位。白如冰在会上作《坚定不移学大寨,大搞农田基本建设,为高速度发展农业而奋斗》的发言。
(二)鲁北海河流域水利大会战
海河发源于河北、山西两省的山区,在天津附近汇合后始称海河。是汇集河北境内几条主要河流入海的河道,经由海河入海的河流统称海河水系。海河水系呈扇面状,支流众多,干流短而狭,汛期同时涨水,下游宣泄不畅,经常泛滥成灾。这个水系是河北最大的水系,它流经的地区,西起太行山,东临渤海,北跨燕山,南界黄河,流域面积达26.5万平方公里。山东省境内地处海河流域的徒骇河、马颊河和德惠新河属于海河流域南水系。徒骇、马颊两河,西接河南省、河北省,经我省聊城、德州、惠民地区东流入渤海,各长四百多公里。德惠新河在徒骇、马颊两河之间,西起德州地区的平原县,东到惠民地区的无棣县入海,全长160多公里。三条河的流域面积达两万八千多平方公里,流域内共有27个县市,一千万人口,二千七百多万亩耕地,是我省重要的粮食、棉花产地。这个区域是黄河冲积平原,古河道纵横交错。解放前,由于黄河河道长期失修,淤塞严重,排洪能力很低,土地严重碱化。解放后,鲁北地区人民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同自然灾害进行了顽强的斗争,在根除水害、兴建水利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旱、涝、碱、潮四害仍很严重。
1963年8月,海河流域普降特大暴雨,山西、河北、山东、河南4省发生特大洪涝灾害,京汉、津浦两铁路干线均因洪水影响而停运,人民生命财产损失很大。11月17日,毛泽东主席为河北省抗洪抢险斗争展览会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极大地鼓舞和增强了鲁北人民根治水患、彻底改变鲁北自然面貌的决心。国家开始在海河流域加大投资,兴建大量水利工程。1965年6月,水电部根据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指示,召集山东省水利厅和省计委负责人研究徒骇、马颊河流域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治理规划。鉴于1961—1964年流域内连续发生涝灾,年平均成灾面积1300万亩,按3年一遇排涝标准治理后,仍不能解决鲁北地区的一般涝灾问题,认为应进一步按1964年雨型(汛期45天降雨400毫米)排涝标准和1961年雨型(在45天降雨600毫米)防洪标准继续进行扩大治理。9月29日,中共山东省委、省人委向党中央、国务院呈报《关于徒骇、马颊河流域“三五”期间治理规划的报告》,表示同意在水电部座谈的规划方案,并建议在徒骇、马颊两河扩大治理的同时,在两河之间开挖一条独流入海的新河,名德惠新河。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2月14日批复同意。
1965年11月22日,中共山东省委决定成立鲁北水利工程领导小组,穆林任组长,杨岩、刘众前、陈梅川任副组长。同时决定鲁北水利工程局升格,改建为鲁北水利工程指挥部,归属省人委领导。陈梅川任指挥,李向平、夏子凡、张浙、杨庆先任副指挥。
1965年冬开始,我省聊城、德州、惠民等地干部群众,经过充分准备,拉开了根治海河的序幕。平均每期工程出动民工都达四十五万余人,苦战五个冬春,按照“河成、堤成、路成、桥成、林成、台田成”的标准完成了任务。在治理和开挖徒骇河、马颊河和德惠新河的同时,扩大和新开挖了中型支流河道二十九条,小型支流二百四十多条,修建桥、涵、闸等建筑物八百余座和一些小型配套工程,为发展鲁北平原的农业生产发挥了显著作用。
经过治理,徒骇河、马颊河的行洪排涝能力比治理前提高了四、五倍。新开挖的长达140余公里的德惠新河,为徒骇、马颊两河之间3000多平方公里面积的排涝开辟了新出路。在汛期四十五天内、降雨四百毫米的情况下,可使一千余万亩土地迅速排除积水,免受涝灾。由于河道加深,地下水位普遍下降,使六百万亩盐碱地由重碱变轻碱,轻碱变良田;由于建闸蓄水,还扩大了灌溉面积,增加了粮棉产量。这些工程的修建,为根治鲁北地区的旱、涝、碱、潮灾害,建设旱涝保收的稳产高产田创造了良好条件。到1969年冬,宏伟壮丽的鲁北海河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
为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加速实现干支流和田间排灌工程配套,促进鲁北地区农业大翻身,山东省革委把鲁北海河配套工程列为全省水利大会战重要项目之一:在干流工程基本完成的基础上,大搞支流配套;同时组织各社队打一场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的“人民战争”,为彻底改变鲁北地区自然面貌打好基础。这标志着鲁北平原的水利建设已跨入了全面配套的新阶段。
1、徒骇、马颊、德惠新河流域水利大会战
1970年4月,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批准建立鲁北根治海河指挥部党的核心领导小组,由杨赤心(军代表)、刘干等5人组成。组长杨赤心,副组长刘干。
1970年春,鲁北根治海河工程开工。来自聊城、德州、惠民三个地区三十一个县的四十余万治河民兵,从三月中旬开始先后开赴工地。本期工程按1964年雨型排涝标准开挖治理马颊河铁路桥以上长达二百余公里的河段,并继续完成去冬已开工的主要支流治理工程。根据中央“适当考虑抗旱灌溉”的指示,在三条干流河道大力修建桥、闸工程;同时各县、社继续组织社员大搞支流和田间工程,使之进一步与骨干工程配套,达到遇旱引水灌溉,遇涝排水畅通,更好地为农业增产服务。鲁北三区各级革命委员会和驻地人民解放军,在贯彻落实鲁北海河配套会战计划过程中,深入调查研究,总结了几年来治水的经验教训,按照“小型为主,配套为主,社队自办为主”和当年见效为主的原则,全面规划,加强领导,集中力量打好海河配套工程的两个硬仗:一是放手发动群众,大打以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为中心的小型农田水利的人民战争。沿河地区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切实搞好渠系配套,发展引河灌溉;缺水地区重点开发利用地下水源,发展井灌;盐碱涝洼地区以改碱为中心,大力兴建台田、条田,深翻整平土地,扩大水浇地面积。二是集中精壮民兵,大搞与骨干工程配套的中小型工程。按照1964年雨型排涝标准,全面完成二十四条大、中型支流的扩大治理。另外,由水电部第十三工程局继续完成秦口河海口河段和马颊河下游收尾工程。完成在徒骇、马颊、德惠新河上已开工兴建的十四座拦河蓄水大闸,新建桥、涵建筑物五百余座。突击完成引黄、引卫工程。并在三河植树二千万株。这是鲁北根治海河接近最后胜利的关键一仗。这一仗打好了,鲁北地区的三条骨干河道、几十条大型支流和几百条中、小型支流,以及大量的田间工程,就可以初步配起套来。再遇到1964年那样大雨,整个鲁北地区可以迅速排除积水,免除涝灾;同时,三条骨干河道上的三十座拦河大闸可蓄水三亿五千万立方,能浇地三百多万亩。加上机井和引黄灌溉,再遇到1968年那样的大旱,可以大搞灌溉,保证丰收。
1970年11月17日,河北省和北京、天津两市治理海河水系“北四河”的工程开工。与此同时,我省鲁北根治海河工程继续由治理干流转向支流治理和面上工程配套。根据设计安排,徒骇、马颊、德惠新河按1964年雨型排涝标准治理的支流49条(包括独流入海的河道),同期安排的还有漳卫河支流4条,共53条。这些支流工程从1965年冬开挖潮河起,每年都有一些支流开工治理。但由于施工重点是干流工程,已开工治理的支流工程大都未完工。是年冬季,治理重点转向支流和面上配套工程,最高出工人数达220万人,其中有四十余万民兵大搞与骨干工程配套的四十项重点工程。经过1970冬翌年春施工,基本完工的支流达40条。到1973年,53条支流治理工程全部完工,共计完成土方2.08亿立方米。
1971年4月21~22日,中共山东省委召开鲁北3个地区革委会、军区和水利局负责人会议。会议由省委常委穆林主持,研究山东海河流域治理配套工程落实问题。省委副书记张铚秀、苏毅然,省军区政委何志远等于22日晚到会听取各地区意见后讲话,要求在服从当前生产的前提下,每个地区出8万劳力,搞好支流配套和边界工程,徒骇、马颊、德惠新河正在施工的14座拦河闸要在汛前完成。同时确定民工生活补助粮,由每工日0.5公斤改为0.75公斤,民工生活补助费,由每工日0.4元改为0.5元。
1971年汛期,鲁北地区出现5次较大面积的大到暴雨,平均降雨量为669毫米,其中45天最大降雨量为456毫米,超过了1964年雨型(即汛期45天降雨400毫米)的标准,成灾面积365万亩,比1964年减少1014万亩,已治理的干支流排水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2、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工程
1971年7月22~24日,国务院召开冀、鲁、豫3省和京、津两市会议,研究海河治理工程问题。23日晚,李先念、李德生、余秋里主持会议并讲话,要求海河骨干工程在毛泽东题词“一定要根治海河”10周年(1973年11月17日)前基本完成。从1972年开始,冀、鲁两省共同治理漳卫河。
漳卫河系漳河与卫河的统称,河流上游为漳河与卫河两大支流,于山东省冠县称勾湾汇合后称卫运河,至武城县四女寺。向北称南运河,至天津入海。向东北为四女寺减河,至山东省无棣县与河北省海兴县之间入海。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工程包括:扩大卫运河;四女寺以下扩大现有四女寺减河,并从四女寺至吴桥县大王铺新辟一条岔河,总称漳卫新河;扩建四女寺枢纽及兴建闸、桥、涵等配套建筑物。
1971年8月2日,中共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济南军区司令员杨得志主持召开鲁北3地区主要负责人会议,传达贯彻国务院召开的3省2市海河工程汇报会议精神,研究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徒骇、马颊河配套及黄河展宽等工程问题。8月21日,中共山东省委常委穆林在德州市听取了鲁北根治海河指挥部关于漳卫新河冬季施工准备情况的汇报,并视察了四女寺枢纽和漳卫新河新辟岔河段定线的河线。9月22~27日,水电部水利组组长朱国华在德州市主持成立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并举行第一次会议。领导小组由水电部朱国华、第十三工程局初文、河北省张子明、刘敏,山东省刘干、杨赤心等6人组成,初文为召集人。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驻水电部第十三工程局。
1971年冬及次年春,冀鲁两省集中治理漳卫新河,该河自四女寺经大王铺至无棣入海,全长246.6公里。治理工程包括从四女寺至吴桥县大王铺新辟一条岔河,河线基本沿行原金钩盘河故道,全长44.4公里,分洪流量2000立方米每秒;开挖四女寺减河上段,使行洪流量从850增加到1500立方米每秒;减河与岔河在大王铺会合后的漳卫新河下段,按行洪流量3500立方米每秒挖河筑堤。由山东、河北两省出工,共同完成新挖和疏浚河道234公里。山东省的施工任务分上、下两段:上段为新辟岔河,自四女寺至田龙庄,段长21.9公里;下段为加宽加深原四女寺减河,从乐陵县三间堂至庆云县冯桥,段长21公里。山东筑堤296.6公里,修筑涵洞97处,排灌站27处,桥梁46座,拦河闸2座。山东省完成土方7332万立方米,国家投资8124万元。
1971年10月,漳卫新河扩大治理工程开工,山东由聊城、德州、惠民3个地区11个县出工12.6万人,到12月上旬先后收工。1972年春,鲁北3个地区11个县出工12.46万人继续施工,自3月中旬相继开工,到5月中旬收工。冬春两季施工,共完成挖河土方2350万立方米,该项工程于1972年底基本完成。1972年4月28日,鲁北根治海河指挥部改名为山东省根治海河指挥部。
1973年3月上旬,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工程继续施工。由聊城、德州、惠民、昌潍、泰安5个地区33个县(区)出工29万人,除聊城地区继续完成卫运河水上方开挖外,其余4个地区集中力量治理漳卫新河。11月中、下旬,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工程继续施工。参加施工的聊城、德州两地区民工7万人,至12月下旬收工。
1973年11月17日,中共山东省委召开纪念毛泽东主席“一定要根治海河”题词10周年大会。济南军区司令员、山东省委第一书记杨得志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第二书记白如冰作了报告。在根治海河工程中,我省先后治理徒骇、马颊、漳卫、德惠新等河流,开挖支流53条,建闸100多座,修建桥、涵1.3万余座,建扬水站2600多处,打机井6万多眼,鲁北平原基本形成排、灌、蓄、调相结合的大面积水利系统,灌溉面积860万亩,建成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田460万亩。白如冰在报告中指出,根治海河,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宏伟工程。10年来,海河流域的冀、鲁、京、津广大人民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对洪、涝、旱、碱等灾害进行全面治理,着重在中下游开挖、疏通骨干河道和一些较大支流,增辟入海口,基本上解决了海河水系上大下小、洪涝争道、尾闾不畅的状况,初步解决了洪涝灾害的威胁。同时,在山区建水库、修梯田、植树造林控制水土流失;在平原打井修渠、治碱改土,改变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抗旱能力。纪念大会同时举办了根治海河展览。
1974年3月中旬,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工程继续施工,由聊城、德州两地区20万民工进行卫运河水下方施工,于5月上旬完工。另有2.2万人参加卫运河、漳卫新河薄弱堤段加固等零星工程施工。1975年,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工程进入扫尾阶段,出工6.1万人,完成堤防加固、清障落滩、险工护岸等施工。
1976年6月18~21日,漳卫河中下游扩大治理工程竣工验收会议在德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国家计委、建委、水电部、水电部十三局、冀鲁两省及两省水利局、海指和有关地县等单位的代表。
卫运河及漳卫新河是冀、鲁两省边界河道,漳卫河扩大治理工程由水电部第十三工程局设计,由水电部会同冀、鲁两省成立漳卫河中下游治理工程领导小组领导施工。工程从1971年10月3日开工,鲁、冀两省人民共同奋战5个冬春,出工225万人次,整治河道388公里,裁湾15处,加固和新筑堤防805公里,共完成挖河土方2.14亿立方米,筑堤土方0.91亿立方米;新建和改建拦河闸10座,铁路桥3座,公路和生产桥62座,排灌涵洞和扬水站519座;全迁县城1座,部分拆迁县城和村镇209座。国家累计投资3.508亿元。其中,山东省有5个地区33个县140万人次参加施工,至工程验收,累计完成挖河土方1.04亿立方米,筑堤土方0.44亿立方米,付出劳动工日9000余万个,修建拦河闸和枢纽工程3座,新建改建桥梁27座、排灌涵闸132座、扬水站176处,险工护岸15处,完成混凝土1.07万立方米,砌石21.5万立方米。为了工程需要,全迁武城县城,部分拆迁临清县城,另外还搬了132个村庄,迁房5.1万间,工程占地7.9万亩,完成投资15532万元。
经过治理,卫运河排洪能力达到4000立方米每秒,漳卫新河排洪能力达到3500立方米每秒,比1963年提高两倍多,比建国前提高13倍。新建拦河闸蓄水能力共达1亿立方米,加上两岸涵闸、扬水站等引提水设施,提高了灌溉效益,同时提高了排涝能力,改善了航运条件。治理后基本解除了漳卫河洪水对鲁北、运东、天津及津浦铁路的威胁,改善了河道两岸3144平方公里地区的排涝条件。
3、卫河治理工程
1977年4月23~26日,水电部召开卫河治理座谈会,参加会议的有冀、鲁、豫3省水利局、海河指挥部和水电部第十三工程局的负责人。23日上午,钱正英部长在讲话中提出:卫运河、漳卫新河已经治理,卫河应该治理,3省要共同研究出一个都能接受的、能走出第一步的方案来。
1977年10月17~20日,水电部在北京召集冀、鲁、豫3省水利局,河北、山东海河指挥部及水电部第十三工程局负责人会议,审查卫河治理工程设计。会议由钱正英部长主持,山东省江国栋、孙明邨等参加会议。会后,水电部向国务院写了报告。12月16日,水电部向冀、鲁、豫3省革命委员会发出“卫河治理的通知”。通知指出:国务院已同意水电部《关于冀、鲁、豫3省共同治理卫河问题的报告》,要求作好各项准备工作,1978年春开工。
1978年1月9~10日,卫河治理工程领导小组在德州市成立并举行第一次会议。领导小组由水电部、第十三工程局及冀、鲁、豫3省有关方面8人组成。水电部规划设计院院长王英先任组长,十三局童振铎任副组长,在水电部十三局设办公室为日常办事机构。会议商定:从汛内沟以下小刘河段起,按设计断面开挖;小刘以上按老河断面顺直与上游河道衔接,汛内沟以上老河回填,不搞其他工程。
1978年11月6日,山东省卫河治理工程开工。经本年冬、1979年春和1980年春3期施工完成。聊城地区出工6.6万人次,完成挖河土方360万立方米,筑堤土方82万立方米,工日334万个。由莘县承担的导流工程分3期施工,于1979年底完成,共出工5.2万人次,开挖疏浚了大沙河及道口干渠,在金堤上修建了东池、道口两座导流闸,共完成土方240万立方米,工日97.5万个,修建配套建筑物23座。保证了卫河治理工程干流水下方的顺利施工,也为莘县农田灌溉提供了条件。
卫河治理工程是由冀、鲁、豫3省共同进行的,至1983年底基本完成。3省共出工7105万个,整治河道120公里,填筑加固堤防229公里,累计完成挖河土方7621万立方米,结合筑堤土方1492万立方米。
1980年3月25~29日,水利部在北京召开海河流域各省市水利部门负责人会议,山东省参加会议的有孙明邨、肖致彬等。会议讨论了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组建海河水利委员会等问题。自此,山东省海河流域水利大会战工程基本宣告结束,开始转入流域内统一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工程效益的新阶段。
(三)、黄河流域治理工程
黄河是我国北方第一大河流,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省区,在我省鲁西南东明县入境,斜贯鲁西北平原,在垦利县注入渤海,山东境内长度617公里。年均水量450亿立方米,丰水年最多达870多亿立方米。平均每立方米河水含泥沙28公斤。全年来沙量12.1亿吨,河道平均每年淤高约0.1米,河床较背河地面一般高出6-7米,有些地段竟达十几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自1855年黄河在河南铜瓦厢决口,改走现行河道以来,至1946年,在山东境内决溢137次,给沿黄地区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解放后,山东人民沿黄筑起1420公里的堤防,修建了东平湖水库,南、北展宽区滞洪工程,北舍堤滞洪区等较大分洪、滞洪工程。还修建了引黄灌溉工程110多处,控制灌溉面积800多万亩。并综合利用黄河水沙资源,放淤改土,淤背固堤,使千年害河改变了面貌。
1970年5月初,水电部副部长钱正英、黄河水利委员会副主任王生源等来山东省视察治黄工作。18日,钱正英向山东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汇报黄河治理和引黄灌溉问题,杨得志、李水清、袁升平、穆林、白如冰、杨介人等参加会议并听取了汇报。11月8~13日,水电部军管会主任张文碧、副部长王英先,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周泉、副主任王化云等来山东检查黄河工程,视察了菏泽地区、位山枢纽、齐河展宽、惠民地区及河口地区的工程情况。
1972年10月30日,为庆祝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20周年,省革委发出通知,要求治黄各地广泛开展纪念活动。山东省黄河河务局在济南珍珠泉礼堂召开纪念大会,并举办治黄成就图片展览。自毛泽东主席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号召以来,在治黄中全省投工2.3亿个工日,修作土方3亿多立方米,用石料700多万立方米;新修改建护岸3818段,长202公里;修作护滩工程80处,长89公里,基本控制了河道的摆动;建成引黄闸、虹吸、扬水站等116处,抗旱灌溉面积1800多万亩,淤地改土70余万亩,发展水稻130万亩。
1、黄河堤岸展宽改道工程
1971年10月12日,黄河齐河北岸展宽工程动工。济南北店子到洛口一段黄河河道窄,建国前多次缺口,建国后多次出险卡冰,为解决此窄河段防凌问题而兴办展宽工程。展宽新堤自齐河曹营起至八里庄,均与临黄堤相接,长37.78公里,展宽堤距约4公里,展宽区面积106平方公里,可滞蓄洪水3.9亿立方米。为有控制地蓄滞洪水,在展宽区上段临黄堤上修建豆腐窝分洪闸,在展宽区中段临黄堤上建设李家岸分洪灌溉闸,在展宽区下段新堤上修建大吴泄洪闸,通过46.44公里的大吴泄洪河道退水入徒骇河。为排出展宽区涝水及运用时尾水,在新堤地修建王府沟、小八里(牛角河)、齐济沟和大吴(大寺河)排水闸4座。为展宽区引黄淤灌发展农业生产,在新堤上建赫庄排灌闸、王窑干灌溉闸,在临黄堤上建豆腐窝引黄淤灌闸。
新大堤土方工程共动员民工21万人次,分冬、春两期施工,于1972年5月25日完成。其他工程继续兴建,到1982年底,除大吴泄洪河未施工外,均按设计标准建成,共完成土方4863.6万立方米,石方15.6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4.1万立方米,用工2657.29万个,投资8749.74万元。
1971年10月25日,黄河垦利南岸展宽工程动工兴建,展宽新堤自博兴县老于家皇坝起至垦利县西冯,两头均与临黄堤相接,全长38.65公里。展宽区面积123.3平方公里,滞蓄库容3.27亿立方米。为有控制地分洪、泄水,建曹店分洪闸、麻湾分洪闸、章邱屋子泄洪闸,为解决展宽区排涝、分洪运用后积水排泄及灌溉问题,在新堤上修建大孙、清户、胜干、王营、路干等灌排闸。
新大堤土方工程动员民工9.8万人次,分3期施工,完成土方970.8万立方米。其他工程陆续兴建。到1978年完成主体工程,1979年后进入尾工阶段。截止1983年底,全部工程共完成土方3388.8万立方米,石方8.1万立方米,钢筋混凝土3.88万立方米,用工1485万个,投资6033.6万元。
1974年11月,黄河水利委员会制订《黄河下游大堤近期(1973~1984年)加高加固工程初步设计》,报经水电部批准,自本年度开始进行黄河下游第三次大修堤。
黄河下游大堤,近期加固工程确定以防御花园口站1958年型2.2万立方米每秒洪水为目标,防洪工程均以上述目标为设防标准。工程总投资4.5亿元,分期在10年内完成。
1975年10月4日,黄河暴发洪水,鄄城县旧城以上和济阳县大柳村以下近400公里河段超过1958年洪水位。6000立方米每秒以上的洪水在山东河道持续达半月,山东黄河普遍漫滩,有772公里大堤靠水,在15万防汛大军严密防护下,洪峰安全入海。但滩区受灾严重,有975个村、40多万人被水围困,倒塌房屋9.5万间,淹死32人,损失粮食3800万斤。
1976年4月10日,水利电力部张季农副部长来山东检查治黄工程。
1976年5月27日,黄河河口改道清水沟入海。原钓口河入海流路泥沙淤积延伸,拥高水位,对防洪及油田安全不利。前经水电部、国家计委批准,于1968年3月即开始进行改道的准备工作,完成引河开挖、修筑堤防等工程。1976年4月开始进行改道截流工程(三门峡水库关闸控制泄流700立方米每秒,各引黄涵闸引水300~600立方米每秒,为截流改道创造了有利条件),于清水沟引河上端西河口隔堤破口4处,东大堤破口9处,罗家屋子原河道截流土坝于5月20日合龙,27日黄河改道走清水沟入海,较原钓口河流路缩短流程37公里,为建国后第三次有计划的人工改道。
1976年8、9月,黄河花园口站出现两次9000立方米每秒以上洪峰,山东河道除个别堤段外,均超过1958年洪水位,大堤全部靠水,高水位持续一个多月。黄河滩区有9495个村庄、49.6万人被水包围,淹地118万亩,倒塌房屋14.8万间,死亡25人。全省调集干部1.1万多人,带领22万防汛大军上堤防守,人民解放军派出9个团和5个舟桥连参加抢险和抢救滩区群众。黄河大堤多处发生险情,均及时抢护脱险。9月5日,水利电力部副部长张季农来山东检查了黄河防汛工作。
1977年10月22日至11月25日,水电部规划设计院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共同组织查勘组,对黄河自三门峡至入海口进行了查勘和研究。参加查勘的还有水电部第四、第五、第十一、第十三工程局、水科院、清华大学、武汉水利学院、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治淮委员会和山西、河南、山东3省水利部门的代表共56人。沿途边查勘边研究,重点讨论了桃花峪、小浪底工程选点、山东黄河分洪道工程查勘审查意见、南水北调穿黄工程及北金堤滞洪区退水等问题。
2、引黄灌区工程
1970年10月28日,李家岸引黄灌区动工,1971年6月开灌。该灌区渠首位于齐河县焦斌公社李家岸村,引黄闸为桩基开敞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共10孔。设计灌溉引水流量100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134.0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44.15万亩。截止到1981年底,完成土石方3664.97万立方米,工日1409.66万个,累计国家投资1184.19万元。
1971年10月,潘庄引黄灌区动工兴建,1972年6月竣工开灌。灌区渠首位于齐河县马集公社潘庄,渠首引黄闸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9孔,每孔净宽2.7米,高2.55米,设计引水流量150立方米每秒。灌区工程由德州地区水利局设计和施工,设计灌溉面积209.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44.06万亩。截止1981年底,完成土石方3964.11万立方米,工日1672.17万个,累计国家投资1953.50万元。同年10月,潘庄引黄灌区总干渠过徒骇河孙桥大渡槽动工兴建,1972年春竣工。渡槽为井柱排架钢筋混凝土预制侧墙、活壁行洪式,墙高3.8米,底宽13米,全长180米,设计过水流量70立方米每秒。
1972年3月,菏泽县郝砦引黄闸开工,于9月竣工。该闸为3孔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设计引水流量20立方米每秒,投资51万元。该闸为刘庄引黄灌区的渠首引水建筑物,原引黄闸“刘庄人民驯黄闸”因脱溜报废。1979年郝砦闸又因闸前脱溜而报废,另建“刘庄引黄闸”。同年4月,旧城引黄灌区动工兴建,1975年建成开灌。灌区渠首位于鄄城县旧城公社旧城村,渠首引黄闸于12月24日竣工,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5孔,每孔净宽2.8米,高2.5米,设计引水流量50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18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万亩。
1973年冬季,邢家渡引黄灌区开工,1975年开灌。渠首闸位于济阳县崔寨公社邢家渡,为钢筋混凝土箱式涵洞,共6孔,设计引水流量75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89.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5.3万亩。截止到1981年,共完成土石方1015.65万立方米,工日444.4万个,累计国家投资773.08万元。
1975年3月,潘庄引黄灌区输沙渠、沉沙地、总干渠齐河县境内段清淤工程开工。由齐河、平原、陵县3县民工1.9万人施工,4月下旬完成后放水,共完成土方170万立方米,工日91万个。原来施工预留的林带,第一次清淤弃土即堆满,清淤占地矛盾很大。
1976年10月,东平湖水库石洼进湖闸改建工程动工。该闸始建于1967年,是控制向东平湖新湖区分泄黄河洪水的主要建筑物,设计分洪流量5000立方米每秒。由于黄河河床淤积、水位抬高和防御可能出现的特大洪水需要加以改建,1978年汛前主体工程完成,1979年11月底全部竣工。改建后,建筑物等级由原二级提高为一级,分洪流量仍为5000立方米每秒,关门挡水时最高设防水位由48米提高到51.5米,校核挡水位52.5米。
(四)、淮河流域水利大会战
淮河是我国七大江河之一,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东流经河南、安徽等省到江苏省入洪泽湖,然后经三河入高邮湖,再由江都县入长江,全长约1000公里,流域面积包括沂河、沭河、泗河共有26万平方公里,拥有两亿亩耕地,居住着一亿人口。流域内自然条件优越,气候适宜,资源丰富,交通方便,工农业发展潜力大,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和煤电能源基地。淮河流域地处南北气候过渡带,天气气候较为复杂,汛期受西风带、副热带和热带三带环流影响,易在流域内形成涡切变,产生暴雨。流域西部和西南部及沂沭泗水系上游多山,山区雨量大,增大暴雨强度,容易发生山洪。但进入平原以后,坡降变小,河道泄洪能力减低,河水容易泛滥成灾。淮河干流、淮北支流、淮河下游、南四湖及沂沭河下游等河道,位于宽阔的平原地带,控制面积约占流域总面积的三分之二,承泄上游及平原地区产生的大量洪水。因河道坡降平缓,干流河槽泄流能力差,加之湖泊洼地众多,使河流中下游高水位持续时间长,往往造成大面积长时间的洪涝灾害。淮河流域过去曾有“大雨大灾,小雨小灾,无雨旱灾”的悲惨历史。
解放后,国家从五十年代初就开始全面治理淮河,但淮河流域水旱灾害仍较频繁。全流域较大的洪涝灾害有1954、1956、1962、1963年五年,大旱有1959、1966、1978三年,平均四年发生一次。流域虽然经过初步治理,灾情比解放前有所减轻,但仍较严重,流域平均年成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21.9%,最大达58.3%,成灾面积超过一亿亩。水灾成灾面积上世纪五十年代最大,占耕地面积的16.4%;旱灾成灾面积上世纪六十年代最大,占耕地面积的9.3%。四省之中,安徽省水旱灾害最严重,平均年成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0.8%;江苏省的灾害最轻,年成灾面积占耕地面积的15.3%;河南、山东介于两者之间。其中我省菏泽地区水旱灾害出现频次最高。春季十年九旱,夏季十年七灾,秋冬两季也是两年一旱。
1951年5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指示。淮河流域各省积极行动起来,投入到流域内治淮工程中去。1953年夏,山东省沂沭汶泗区治淮指挥部成立,薛翰亭任指挥,王志廉任副指挥,驻临沭县陈家巡会村,1954年指挥部移驻济南,改称“山东省治淮指挥部”,临沂、济宁两专区分设专区治淮指挥部,对菏泽、泰安两专区各派设一个治淮工程队,分别负责当地治淮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和施工。
1957年11月,国务院在北京召开淮河流域治理工作会议。会议总结了治淮七年来的成绩,着重讨论淮河流域规划。2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召集各省负责人谈话,由谭震林传达刘少奇的指示。谭震林在讲话中提出:淮河以北的冀、鲁、豫、皖、苏地区能否变为水网地区,以种水稻为主,希各省加以研究;关于治淮方针,应该以蓄为主,以小型为主,必要时修建一些大型的,依靠合作社为主。
1969年10月中旬,国务院成立治淮规划小组,并在北京召开第一次会议,研究进一步治淮方案。治淮规划小组由李德生、钱正英、彭冲、穆林、王维群、吴斗泉6人组成,李德生任组长。
1970年4月,水利电力部副部长钱正英为编制治淮规划到菏泽等地视察后,在徐州召开治淮规划查勘碰头会第一阶段(即沂沭泗阶段)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总结。指出:通过察勘,对沂沭泗流域的情况和问题取得了比较一致的认识,有洪、涝、旱、碱、砂五害;对骨干工程的战略安排有了进一步认识,主要是扩大南四湖出口、沂沭河洪水东调、扩大新沭河和扩大新沂河。
1970年冬至翌年春,我省淮河流域的临沂、菏泽、济宁3个地区和枣庄市组织450万人疏浚河道,兴修水利。微山湖滨地区开挖渠道万条,总长4000多里;临沂地区开挖整修渠道6000多里,完成土石方1500多万立方米,扩大和改善农田灌溉面积120万亩。8月5日,省革委水利局召开淮河流域水利会议。会上讨论了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韩庄运河治理工程;南四湖治理工程;鄄、郓、梁、巨、济(宁)、嘉、汶7县排水规划;邳、苍、郯、新边界地区排水;山区水库配套工程等问题。同时传达了水电部“关于今冬明春治淮骨干工程安排意见”。
1、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
发源于我省临沂地区的沂河和沭河,属淮河流域主要河道。解放前水利失修,两河在下游时分时合,所以又称沂沭河。沂河为山东省境内第二大河,发源于鲁山南麓,向南流经沂源、沂水、沂南、临沂、苍山、郯城六县市,经江苏灌河口入黄海。山东境内河道长287.5公里,年径流量35.1亿立方米。沭河,发源于沂山南麓,向南经沂水、莒县、莒南、临沂、临沭、郯城,经江苏临洪口入黄海。山东境内河道长263公里,年径流量14.4亿立方米。沂、沭两河位于夏季暴雨中心,支流众多,洪水量大,下游河道宽浅,常发生洪涝灾害。
1947年3月,解放区山东省政府(驻临沂)实业厅水利队对沂沭河进行查勘,并拟定导沭工程初步方案。1948年9月,中共华东局批准导沭工程实施方案,并组成山东省沂沭河流域水利工程总队,江国栋任总队长,王志廉、张次宾任副总队长。1949年2月,解放区山东省政府批准《导沭经沙入海工程全部计划初稿》,并于3月成立山东省导沭委员会,李乐平任主任,狄生任副主任,负责领导工程实施。
1949年4月21日,山东导沭整沂工程动工,共分10期导沭、3期整沂施工。至1953年12月7日完工。先后动员临沂、沂水、泰安、滕县、胶州、徐州等6个专区、34个县(市)的民工114万人次,技术工人4500余人次参加施工。共挖河85公里,筑堤长800余公里,建各种建筑物53座,完成土石方4827.4万立方米(其中开挖石方315万立方米),实用工日4255.02万个,总计开支工程经费4500万元(1.5亿公斤小麦折算数)。导沭工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山东人民首次兴办的大型治河工程。工程包括在临沂县大官庄北劈开马陵山,开挖引河导沭河东流入沙河、经临洪河入黄海(经沙入海段后定名为新沭河),修筑新、老沭河堤防以及兴建沭河拦河大坝、溢水堰、穿沭涵洞等建筑物。由于导沭整沂工程的完成,可减少鲁南、苏北普通洪水水灾面积1450万亩,并为苏鲁两省全面治理沂、沭主河和南四湖流域创造了条件。
1971年8月13日,临沂地区革命委员会沂沭河东调工程指挥部成立。1972年5月15日改称山东省治淮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指挥部,隶属省革委水利局建制。1975年8月18日,省革命委员会批复省革委水利局,同意将山东省治淮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指挥部下放临沂地区,行政工作与干部管理归地区。主体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计划、财务器材管理计划等,仍由省革委水利局审批和监督。机构下放后仍沿用原名,原处、室改为科、室。
1971年11月15日,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开工。该工程历时十载,共进行了21期施工。调用临沂、临沭、莒南、莒县、日照、沂水、费县、苍山、郯城等县民工256万人次,主要工程包括分沂入沭扩大、新沭河扩大、彭家道口分洪闸、房刘公路、李措公路、青云山石料场、李公河治理、黄白排水沟、牛腿沟、后湖护岸、韩埠护岸、大官庄枢纽新沭河泄洪闸、总干排开挖、华大沟治理、龙潭水库灌区、大官庄南灌区、刘家道口南灌区、姜墩电灌站、清泉寺引水工程、朱果灌区、岭南头机灌站、华山机灌站、黄庄倒虹吸、西朱旺机灌站等工程,完成土石沙方2983万立方米,投资10177万元。沂沭河洪水东调工程对控制沂、沭河水的泛滥,减轻下游水患,消除内涝,促进当地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1981年2月,东调工程列入缓建项目,有关各县东调工程指挥所先后撤销,全部停工。
2、南四湖流域综合治理
(1)南四湖湖腰扩大工程 南四湖属淮河流域水系,自北而南由南阳湖、独山湖、昭阳湖、微山湖组成,四湖相连宛如一湖。湖身狭长,南北长126公里,东西宽窄不一,南部微山湖最宽处22.5公里,中部昭阳湖最窄处仅3公里。在一般水位时,总面积为1243.5平方公里。其中微山湖最大,所以南四湖又通称微山湖,为我国十大淡水湖泊之一。南四湖容纳鲁、苏、豫、皖四省八地区的汇水,入湖河流40多条,流域面积3.17万平方公里,加之京杭大运河穿湖而过,兼有航运、灌溉、防洪、排涝、养殖之利。1958年拦湖建起大坝,将南四湖分为上、下两级。上级湖包括南阳湖、独山湖和昭阳湖大部,水位在34.5米高程时,可蓄水11.4亿立方米;下级湖包括微山湖和昭阳湖一小部分,水位在32.5米高程时,可蓄水7.78亿立方米。
1958年10月20日,南四湖二级坝枢纽工程动工,1975年3月竣工。该枢纽位于微山县昭阳湖中段,东自常口村西至东丁官屯村,由拦湖土坝、滚水坝,红旗一、二、三、四闸及船闸组成。全长6582米,横跨南四湖,将南四湖分为上、下两级湖,是蓄、泄、灌、航综合利用的工程。由省水利勘测设计院设计,济宁地区二级湖施工指挥部施工。二级坝长4010米,高6米,顶宽10米;滚水坝堰口宽300米,船闸闸室长230米,净宽20米,通航2000吨级驳船组成的船队,均于1960年10月建成。红旗一闸,共39孔,每孔净宽6米,设计过闸流量4500立方米每秒,于1960年5月建成;红旗二闸,共55孔,每孔净宽5米,设计过闸流量3300立方米每秒,于1967年建成。
1963年12月4日,山东省南四湖流域治理工程局成立,驻济宁市,为厅局级单位,负责南四湖流域大型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和施工工作。党委书记王烽,局长程勉(中共山东省委于1964年1月任命)。1965年12月成立省人委农林办公室后,该局列为省农办直属事业单位。1970年后改归省革命委员会水利局领导。1972年5月15日,山东省南四湖流域治理工程局改名为“山东省治淮南四湖流域工程指挥部”,仍隶属省水利局。中共山东省委任命程勉、赵雨村、邢钧为山东省治淮南四湖流域工程指挥部副指挥。同年9月,省委又任命李峰为该部党委副书记、副指挥。10月15日,水利电力部部长张文碧在省水利局副局长江国栋、省治淮南四湖工程指挥部程勉陪同下,到湖腰扩大工地检查工作,对四闸建设作出指示。
1971年3月,南四湖二级坝枢纽第3节制闸动工兴建,8月13日建成。该闸全长579.8米,共84孔,每孔净宽6米,设计过闸流量4620立方米每秒。投资515.7万元。1972年4月,南四湖二级坝枢纽第4节制闸动工兴建,1975年3月竣工。该闸为南四湖湖腰扩大工程的组成部分,全长942.05米,共134孔,每孔净宽6米。设计过闸流量4600立方米每秒,总投资1228.41万元。
1973年3月,南四湖湖腰扩大工程开工。该工程位于微山县昭阳湖西岸二级坝上下游,是为解决南四湖上级湖汇水面积大、容积小和湖腰狭窄阻水而兴建的骨干排水工程,包括展宽加深湖腰和兴建红旗四闸等工程。红旗四闸已于1972年4月动工兴建,1975年3月竣工。湖腰扩大土方工程,计划自东鱼河口至二级坝长26公里,沿湖西堤向西展宽1公里;二级坝至沿河口长14公里,沿京杭运河在湖内扩挖深槽宽500米。是年春由济宁地区出工8万人、菏泽地区出工4万人,开挖老沿河口以上9.08公里一段深槽,完成深槽宽200米;1974年济宁地区出工8万人继续挖槽,中途停工。1975年春,菏泽、济宁各出工4万人继续施工。至1975年春,完成开挖老沿河口以上9.08公里长,宽500米,底高程30.0米的深槽,完成土方1497万立方米,投资4254万元。已完成工程量仅占设计工程量的25%。由于工程未按计划完成,与四闸尚未接通,四闸以上亦未施工,工程未能发挥应有效益。
(2)东鱼河支流整修配套工程 东鱼河(原名红卫河)⑥是六十年代末,为调整万福河水系,减少南阳湖来水负担,治理万南地区洪涝灾害而由中央投资新开挖的一条鲁西南大型排水骨干河道,规划提出于1963年,1967年春开始动工,1970年完成。从东明县刘楼村南始,流经东明、菏泽、曹县、定陶、成武、单县、金乡、鱼台八县(市),至鱼台县西姚村东入昭阳湖,流域面积5923平方公里(内含河南省800平方公里)按3年一遇除涝(935立方米每秒)挖河,20年一遇防洪(2335立方米每秒)筑堤。干流土方工程分5期施工,于1969年春完成。东鱼河北支、胜利河与东鱼河南支三大支流土方工程于1970年完成。共完成土石方10233万立方米,工日4866万个,国家基建投资5616万元。东鱼河南支上起曹县白茅村西,流经曹县、定陶两县,在定陶县南王店、君张庄入东鱼河,全长52.4公里,流域面积1239平方公里,其中承接河南省来水面积484平方公里。从1968年冬开挖,到1981年整治结束,共完成土方1007.4万立方米,工日502.3万个,国家投资652.7万元。东鱼河北支上起东明县王二寨,流经东明、菏泽、定陶、成武等县,至成武县王双楼入东鱼河,全长96公里,流域面积1443平方公里。从1970年春开挖,到1981年治理和整修配套工程完工,共完成土方3313.8万立方米,工日1759.2万个,国家投资2245.8万元。
东鱼河及其支流的开挖治理,进一步调整了南四湖以西地区水系,使高低水分排,缩短了菏泽、济宁两地市南部的排水路程,扩大了排水出路,加快了排水速度,减少南阳湖流域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减轻了南阳湖洪水压力,使滨湖及湖西万福河以南地区约900万亩土地减轻洪涝灾害,并对改良盐碱地有很大作用。
(3)洙赵新河支流开挖治理工程 洙赵新河干流与主要支流开挖治理工程开始于1965年11月。该河是本着高低水分排、洪涝分治原则调整湖西水系而新开挖的骨干河道之一。干流起自郓城县王老虎屯,东流至郑营东截赵王河,至巨野县丁庄东截太平溜,至毛张庄西截洙水河,向东经嘉祥县纸房南,至济宁县安兴集附近入洙水河下游,再入南阳湖。施工长度69.6公里,按5年一遇排涝的40%挖河,20年一遇防洪标准筑堤,于1966年春竣工。
1971年冬季,按3年一遇除涝、10年一遇防洪标准扩大治理洙水河,开挖郓巨河、鄄郓河。1972年冬至次年春治理赵王河、自丁庄向西至五道街开新线裁王老虎大弯,再向西延伸治理至东明县木庄,后即以此作为洙赵新河干流。即自东明县木庄起,东流经菏泽、郓城、巨野、嘉祥等县境,至济宁市郊区刘官屯入南阳湖,全长140.7公里,流域面积4206平方公里。主要支流有郓巨河、鄄郓河、洙水河3条。
洙赵新河干流与主要支流开挖、治理工程,自1965年11月开工至1973年春,由菏泽、济宁两专区先后组织93万人次进行了6期施工,除完成干流和主要支流挖河筑堤土方工程外,建成拦河节制闸7座,公路桥9座,生产桥62座,排灌站23处,提水站10处,引水涵洞12座,排水涵管56座。总计完成土石方4262.8万立方米,工日2800.8万个,国家投资3811.4万元。
工程完工后,对菏泽、济宁地区在防洪、除涝、灌溉、改良盐碱地等方面均发挥了巨大效益。防洪保护面积457万亩,除涝面积160万亩,下游发展引湖灌溉,上游利用刘庄、苏泗庄等引黄闸来水,发展引河提水灌溉,共计灌溉面积达126万亩。
(4)万福河综合治理 万福河发源于菏泽地区定陶县仿山,东流经定陶、成武、金乡、鱼台入南阳湖,流域面积6523平方公里,为鲁西南主要排水河道之一。原河道在大沙河口以下又分水入北大溜和南大溜,水系紊乱,河槽浅窄,洪涝灾害频繁。从1956年开始,万福河治理工程包括开挖新万福河及定陶河,老万福河复堤,治理安济河、大沙河、西沟等,到1958年,总计完成土方3204万立方米,工日1326万个,国家投资1704万元,除涝效益面积45万亩。
1970年6月,中共山东省委书记杨得志、省委常委穆林视察菏泽地区,听取了关于运输问题很大、占用大批劳力的情况汇报后,杨得志同意今冬明春开挖万福河,做到排、灌、航相结合。11月,南四湖流域治理工程指挥部编报《万福河综合治理工程初步设计》。1972年1月5日省革委生产指挥部批复同意,按二十年一遇防洪标准筑堤,按引湖灌溉通航要求开挖河槽,除涝达到五年一遇标准。1971年冬,万福河治理工程指挥部成立,分三期施工,至1973年1月中旬竣工。
3、韩庄运河扩大工程
韩庄运河是南四湖的主要排水河道,起自微山湖口的韩庄,下至苏鲁两省边界的陶沟河口,与江苏省中运河相接,全长42.5公里。
1958年3月15日,韩庄运河治理工程开工。此次治理工程,根据治淮委员会暂定韩庄运河下泄流量不超过800立方米每秒的要求,拓宽加深河道。由济宁地区出工21.6万人次,经6期施工,至1962年6月,共完成土方1250.8万立方米,国家投资856.3万元。
1963年3月10日,韩庄运河扩大治理工程开工。该工程历时三年,共进行了6期施工。先后调用滕县、邹县、曲阜、兖州、济宁、微山、泗水、嘉祥、金乡9县民工30余万人次,于每年冬春轮番上阵,604(劳改队)、63(盲流)两个工程队1万余人常年施工。至1965年12月扩大治理工程竣工,共完成土石方1583.53万方,工日1700余万个,国家投资3221万元。韩庄运河基本达到微山湖水位33.5米时下泄1000立方米每秒(包括伊家河200立方米每秒)的标准。
1972年11月,为提高京杭运河韩庄段泄水能力,在上级部门领导下,济宁、枣庄两地(市)承担了韩庄运河的治理任务。治理工程按微山湖水位33.5米时下泄2500立方米每秒(包括伊家河200立方米每秒,老运河250立方米每秒)的标准扩大治理。至1977年春,济宁、枣庄两地(市)先后出工10.8万人次进行了五次施工。拓宽河长42.5公里,开挖河槽9.1公里,共完成土方648万立方米,投资1621.8万元。完成工程量仅占设计工程量3335万立方米的19%。已完成工程的泄洪能力仅为1300立方米每秒(包括伊家河200立方米每秒)。1981年韩庄运河扩大工程列为停缓建工程。
四、黄淮海水利大会战的回顾与思考
(一)黄淮海水利大会战的落幕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1979年4月5~28日,党中央在北京召开了有中央和各省市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李先念受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委托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要贯彻三中全会纠正“左”倾错误和全党工作重点转移的总精神,进一步具体研究和布署经济工作,确定这方面的方针政策。会议确定“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进一步为加快实现四个现代化奠定更稳固的基础,并且要在实践中走出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中国式的道路。会议认为,在八字方针中,目前阶段的关键是调整。要调整各种比例关系;要集中主要力量,把农业搞上去;要协调积累与消费的比例,降低积累,坚决缩短基本建设战线。要砍掉一批项目,切实做到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
1979年5月5~13日,山东省委召开工作会议,贯彻中共中央4月工作会议决定的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研究山东省国民经济调整的具体政策和措施。6月1~10日,全省基本建设会议在济南举行。会议的议题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调整国民经济的方针和全国基本建设工作会议的精神,在两三年内把全省基本建设调整好、改革好、整顿好、搞上去。会议提出了加快基本建设发展的措施:(一)认真清理在建项目,切实缩短基本建设战线。(二)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改革基本建设管理体制。(三)认真整顿加强基本建设的管理,坚决按基本建设程序办事等。
1979年6月5日,省革委水利局制订《山东省水利工作总结和3年调整的意见》,指出:建国30年来,全省水利建设共投资45亿元,投工99亿个,完成土石方164亿立方米,建成大型水库35座,中型水库140座,小型水库5286座,塘坝31748座,拦蓄洪水能力达到152亿立方米。31条大中型骨干河道初步得到了治理。建大中型闸坝123座,提高了防洪除涝能力。打机井51.4万眼,配套机井41.2万眼,建排灌站23800多处,排灌机械保有量达到65万台612万千瓦,灌溉面积发展到6622万亩,占全省总耕地面积的61%,实现了农业人口1人1亩水浇地。3年一遇除涝面积达到3200多万亩,占易涝面积的70%。改造盐碱地1000多万亩,尚有681万亩需要改造。水土保持治理面积达到32000多平方公里,占原有水土流失面积的73%;建成中小水电站270处,装机55000千瓦,年发电量达3200多万度。黄、淮、海三大流域初步进行了治理,加高培厚了黄河大堤,整修加固了险工,30年伏秋大汛没有决口。建成引黄涵闸40座,虹吸管43处,扬水站44处,总引水能力2000立方米每秒,每年引水40多亿立方米,对抗旱灌溉、补给地下水源起了一定的作用。淮河流域打通了沂、沭、泗的洪水出路,治理了万福河,挖了红卫河等骨干河道,南四湖进行湖腰扩大,修建了二级湖闸,为防洪除涝蓄水兴利创造了条件。海河流域先后治理了漳卫河、徒骇河、马颊河,开挖了德惠新河,整治了53条较大支流,提高行洪能力3~5倍。
水利工作存在的问题,一是长、散、乱、费表现突出;二是骨干与配套、工程与效益、建设与管理失调。为了适应党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必须认真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积极创造条件。必须认真掌握几个环节:其一,搞好水文、勘探、测量等基本工作;其二,要有一个切合实际的综合治理规划;其三,要统筹兼顾,全面安排,正确处理好蓄与泄、灌与排、地上水与地下水等方面的关系。要十分注意讲求经济效果,要把管理工作放在重要位置。今后任务是:调整投资方向,缩短基建战线,集中力量打歼灭战,重点搞好配套、挖潜、保安全工程和部分续建项目;整顿加强计划管理、技术管理、施工管理、工程管理和厂、队管理,广泛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充分发挥投资效益;改革水利资金、物资管理体制,适当集中,分级负责;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把水利工作搞得更加扎实,更有成效。
1979年6月7~23日,全国水利会议在北京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省、市、自治区水利厅(局)、各流域机构、部直属工程局、各勘测、设计、科研部门和水利院校、修造企业的负责人共180余人。山东省革委水利局局长翟永浡等参加了会议。会议重点研究水利战线工作如何适应新时期总任务的要求,搞好水利战线工作着重点的转移。会议回顾了建国以来水利建设的历史经验,分析了水利工作的现状,提出近3年水利工作的主要任务:管好用好现有水利设施,搞好现有水利工程的续建、配套和病险水库的加固处理,大力发展小型水利,并积极做好勘测设计等基本工作,为水利建设的更大发展做好准备。
1979年8月22~31日,全省水利会议在莱西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各地、市水利局长及计财、农水、基建、工管科长,各流域机构、局直属单位的负责人共80余人。会议传达学习了全国农田基本建设会议及全国水利会议有关文件。省农办副主任张次宾作全省水利工作情况和3年调整时期水利任务的报告;省革委水利局翟永浡局长传达全省1980年水利计划;讨论修改了水利基建计划、设计文件、财务、施工和水利事业费、工程管理等规章制度。11月,省革委水利局制定并上报《山东省水利建设调整时期安排意见和“六五”设想》。其要点是:3年调整时期,要坚决贯彻“小型为主、配套为主,加强管理,狠抓实效”的方针,管好用好现有水利设施,搞好现有水利工程的续建、配套和病险水库的加固处理,大力发展小型水利,并积极做好勘测、规划、设计等基本工作,为水利建设的大发展做好准备。工作重点要放在鲁西北4区、沂蒙山区及商品粮、棉、油基地。
1979年12月17日,省清理基本建设在建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以(79)鲁清办字第12号“关于下达基本建设停、缓、并、转、缩项目的通知”及附项目表,确定山东省水利基本建设停、缓建项目有沐浴水库保安全加固、产芝水库灌区、户部岭水库二级电站等共142项。1980年1月25日,省水利厅以(80)鲁水基字第1号文转发省清理基本建设在建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下达基本建设停、缓、并、转、缩项目的通知”,全省有142个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停、缓建。10月4日,省水利厅以(80)鲁水基字第29号文转发省建委、清办、建行、计委“关于下达1980年第一批基本建设停缓建项目的通知”,有45项水利基建工程缓建。
(二)黄淮海水利大会战的回顾与思考
斗转星移,韶光易逝。黄淮海水利大会战结束距今已三十年时间。三十年前这场波澜壮阔、规模宏大的全省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是在一个特殊历史时期进行的一场群众性治山治水生产建设运动的高潮,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改革开放后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六、七十年代建设的农田水利设施居功至伟。
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现代化是我省农业发展的方向。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高速度发展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条件。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发展的基础,这是马克思首先科学地阐明了的。同时,毛泽东根据马列主义关于生产资料优先增长的原理更进一步指出,重工业必须优先增长,才能在技术方面,使一切能够使用机器操作的部门和地方,统统使用机器操作,才能用先进的技术武装农业、武装轻工业、武装重工业自身,才能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我国多年的经验,每当工业速度加快的时候,农业的速度常常不适应,结果工业不得不退回来。为了切实地以农业为基础,正确处理农业和工业的关系问题,毛泽东在1959年提出了“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总方针。实践表明,这一总方针是正确的,如果忽视了这个问题,就要犯绝大的错误。如果违反它,就要引起国民经济的比例失调,回过头来还必须进行调整。建国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已经进行过两次重大调整,都是由于没有认真贯彻执行这个总方针的结果。
建国以来,山东省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取得很大成就,这不仅基本解决了全省城乡人民的吃饭问题,而且向工业部门提供了大量的原材料、农产品和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产品的出口,换取了外汇,支援了工业和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建设,为我省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我省农业生产的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道路,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较低,分散的、自发的、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严重制约了农业机械化、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因此,增加农业投入,坚持走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的路子,发展现代农业、集约化农业,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利化和科学技术水平,对确保我省粮食生产和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如火如荼,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明显加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姓“社”姓“资”的争论,“翻二番”的口号响彻神州大地,而农业机械化、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却举步维艰,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世纪末战略目标疑似镜花水月。
目前,我省农业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村的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抗御较大自然灾害的能力弱。二是农业的产业结构还不合理,农业生产基本上是自给半自给性生产,林牧渔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业发展不快,同全省的资源条件不相称。三是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程度不高,农产品流通渠道不畅,影响和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四是农业科学技术力量薄弱,技术基础差,现有科技人才素质不高,农业科技成果不适应农业现代化的要求。
2、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水资源的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是当务之急。
山东各级党委和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建设,带领全省广大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兴水利,除水害,发展农业生产。国家对山东的水利建设也给予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建国初期,以防洪除涝,消除水患为重点,进行了导沭整沂和其他河道治理,积极开展小型水利和水土保持工作,建立了全省勘测设计、施工安装、科研教育等水利专业机构。1958年后,为发展灌溉,修建了一大批水库和引黄工程,同时开挖治理了鲁西北地区的骨干河道,兴建了南四湖二级坝和韩庄枢纽,调整了湖西水系。七十年代治水改土并举,广泛开展了整地改土、机井建设和灌区配套。至七十年代末,全省人民付出了巨大劳动,兴建了黄淮海水利大会战等大批水利工程,提高了防洪标准,保证了安全渡汛,在我省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了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八十年代,山东省水利建设事业逐步由“外延”为主转向管理,走“内涵”为主的路子。在水利建设上着重解决重速度、轻质量;重建设、轻管理的状况,重点抓了工程的挖潜、配套、续建、加固。水利基本建设向农业投资部分,由国家投资开始于1980年转向地方自筹资金,国家只是补助性质。同时,山东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以后,集体所有的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农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应当指出,在推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保护集体财产和农田水利等公共设施注意不够;土地分割过于零碎,不利于使用机器和灌溉等。
近年来,全省地方农田水利设施基本上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地方基本农田大量遭到蚕食鲸吞,水利设施损毁严重,威胁着我省的粮食安全和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因此,加大水利投资力度,保障农田水利设施安全畅通的工作日益迫切。
目前,我省水利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现有工程抗灾能力不高,如遇特大洪涝灾害,仍将会造成严重损失;二是水资源不足,供需矛盾越来越尖锐;三是资金严重不足,基本农田水利设施亟待修复整治;四是配套、管理工作跟不上,影响工程效益的发挥。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随着山东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对水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实践科学发展观,运用先进的工程科技和生物技术保护生态与环境,防止水土流失,发展节水灌溉将成为水利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根据目前的环境监测和历史的经验,⑦十年后,我国北方地区的山西、河北、内蒙等地将会迎来500年一遇罕见的枯水期,河水断流、水库干涸,地下水枯竭等严峻的自然灾害将会加剧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严重影响社会安定及农业灌溉和人民群众生活需水,制约北方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我省黄淮海流域特别是黄河以北地处海河流域的德州、聊城、滨州等地应未雨绸缪,立足防大灾、抗大旱,及早动手,涵养、保护珍贵的水资源,发展节水灌溉、无土栽培、生态与环保农业。除充分利用国家“南水北调”的战略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状况,争取更多的水源补充外,还需立足长远,应对各种可能的水旱灾害,摒弃急功近利的短视行为,加强水利工程、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的科学研究与规划,考察、吸收、借鉴世界各国特别是我国台湾地区发展农业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科学规划,为我省农业与农村经济全面发展,为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单位 中共鱼台县委党史研究室 邮编272300)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