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毛泽东的足迹
杨庆旺
从2008年3月29日起,我开始了自费“追寻毛泽东足迹”的活动。其间,行程15万华里,考察了1200多处毛泽东去过的地方,拜访、采访了1000多名房主、知情人、专家学者,参观了60多处毛泽东纪念馆(此处的毛泽东纪念馆泛指以毛泽东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纪念馆、陈列馆、展览厅),开阔了眼界和思路,加深了对有关研究的理解和认识。
“追寻毛泽东的足迹”活动收获太多,我只能撷取几个片断奉献给读者。
饶丰书房的传说
1929年7月,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后,毛泽东离开红四军委,在闽西开始了数月险象环生的休养兼指导闽西工作的生活。
这期间,毛泽东曾在永定金丰大山中的一处竹寮住过,这引起我格外的关注,决心一定到那里看看。
2010年5月30日,我从永定县城来到岐岭乡政府,见到了文化站站长陈立坤,向他述说了我的来意和初衷,恳请他帮忙去金丰大山参观毛泽东曾经住过的地方。没想到他痛快地答应了,约我第二天再来。
第二天,我高兴地来到他们文化站。陈站长特向乡长汇报了我的造访,又带我来到下山村见了党支部书记陈京台。陈书记说上午有个会不能陪我同去,特指派村文统员陈宏台与陈站长一同陪我前往。
他们两人各骑一辆摩托车,我坐在陈宏台的车后,沿着起伏不平的小山路朝金丰大山进发。
大约走了七八里路,我们先看了毛泽东住过的陈家华兴楼。这是处土楼,虽然房子还在,但陈家人已不在此居住。旁边就是“毛主席纪念亭”,实际是一座纪念馆,共两层,楼上陈列着很多图片和文字说明,介绍了金丰大山革命史和毛泽东在这里的情况。
陈站长指着两面墙上的图片和文字为我详细解说。他告诉我,这里是革命老区,毛泽东第一次到永定时就来到了金丰大山,认为这里是打游击和建立根据地的好地方。第二次到金丰大山,虽为养病,也不忘工作。他经常深入到群众中调查研究,和地方干部研究如何开展工作。
当时敌人经常进行“清乡”、搜山,为了保证毛泽东的安全,地方干部决定请他转移到深山之中,并就地取材,盖了一个竹寮供他居住。
陈站长指着照片说,这个竹寮约10平方米,基本条件俱全:有竹门,虽不足两尺宽;有竹框窗子,虽不足一个大草帽大;有竹床,虽宽不足1米、长不足2米;有竹桌,虽长不足2尺、宽不足1尺。毛泽东很满意,还挥笔在一块木牌上写下“饶丰书房”四个字,挂在门上。
时间久了,敌人知道山里有个红军大官,专门来搜山。形势紧急,正好那几天毛泽东疟疾病犯了,行走困难。赤卫队员、华兴楼老房主陈添裕背起毛泽东从悬崖峭壁下的小路逃出了危险区。
毛泽东对金丰大山的群众十分感谢,称陈添裕是他的救命菩萨,新中国成立后还给他来过信,请他到中南海做客。
讲完这段感人故事,他们又带我弃车步行进入大山深处,亲眼看了这个竹寮。
我围着这个竹寮转了两个来回,凝视沉思好一阵子。真难以想象,毛泽东1.83米的个头是怎样在这里住的!
返回村委会已是中午了,陈京台书记正在等候我们。在他们村委会我们又讨论起这段历史。陈书记指着墙上挂着的毛泽东像和书架上的革命传统图书说,这段历史是我们下山村的光荣,我们要牢记历史,不忘传统,并永远传下去。
一篇光辉著作的产生
寻乌县城马蹄岗有一座天主教堂,在当地很出名,是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征战赣南闽西时的驻地,现在已成为革命旧址,并利用这座小楼办起了“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
我曾两次到此参观考察。
2010年6月2日下午,我第二次来到寻乌,并见到黄少斌馆长、冯副馆长和解说员曾绵春等同志,他们热情地接待了我,并陪我参观了旧址和陈列的内容。
黄馆长高个子,四十岁左右,当地党史专家。他亲自“带队”陪我参观并作解说。
参观从大门口开始。门楼上有一行大字“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左右各竖挂一个牌子,上书“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在实践中创新局面”。
院内有纪念馆办公室、红军医院旧址、毛泽东旧居等。主要建筑则是这座天主教堂。这是一座二层中等规模的楼房,门朝大院内,在门的上额悬挂着“毛泽东旧居”的大牌子。在门的一侧挂着江西省人民政府在1987年立的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寻乌调查旧址,同时还有文字说明。
黄馆长说,这栋房子建于1917年,原为美国牧师雪莱•鲍斯费尔德的住房。毛泽东进行寻乌调查时,和前委机关及县委书记古柏就住在这里。
我随着黄馆长等进到楼内,看了毛泽东的住室、办公室、开座谈会的小会议室以及前委办公室。
黄馆长指着房间及室内的桌子、椅子等说:“这些都是按原貌陈列的。”
黄馆长在满是图片和文字介绍的资料陈列室,重点介绍了毛泽东进行调查研究的经过。他说,1930年5月毛泽东第三次到寻乌,这次住了一个多月时间。其间,他在指导地方党组织和政权建设的同时,进行了一次重要的调查研究。
在县委书记古柏协助下,毛泽东开了十几次调查会,还到田间、商号、学校、机关,与各方面人员接触,询问情况,核实问题,重点搞清了城市商业情况,土地分配情况,为制定正确对待城市贫民和商业资产阶级的政策,为确定土地改革限制富农的“抽肥补瘦”的原则提供了依据。
后来,毛泽东把调查来的情况整理成一本小册子,取名《寻乌调查》。共5章39节,8万多字。他还写了一篇心得文章,题目叫《调查工作》,这是他多年调查研究的理论总结。
在文章中,他提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口号,强调“一切结论产生于调查情况的末尾,而不是在它的先头”;“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批评党内和红军中存在的从本本出发的教条主义思想。这篇光辉著作在战争年代丢失,新中国成立后又找到了。毛泽东知道后很高兴,把它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后来补入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
岩洞内的七天
长征路上红军渡金沙江,是一篇大文章,处处有险情又时时表现出领导者的军事指挥艺术,让人惊叹,让人折服。
在重走长征路的考察中,我迫不及待地想到毛泽东和红军渡江的地方参观和凭吊。
2008年7月19日,我在拜访当地专家时得知云南禄劝的皎平是红军渡江的主要渡口,这里还有毛泽东等住过的岩洞和纪念馆,而且皎平还有大桥,可由此桥去四川。这又增加了我前去的积极性和紧迫感。
20日早上,我从禄劝县城乘早班车前往皎西乡皎平。途中都是山路,很不好走。下午3点才到目的地。
原以为这里是渡口,一定很繁华热闹,实际只有几户人家,那座大桥虽然可走人,却因两省管理上的不衔接而不能过车。无奈我只能先找个小店住下。
通过店主我知道了江南岸有纪念馆、江边有纪念刘伯承的指挥石、纪念碑;江北岸有毛主席住宿和指挥渡江的岩洞等。
我很快在南岸找到了渡江纪念碑和渡江纪念馆。纪念碑顶端是一位高举木浆的战士塑像,纪念馆与之相连。我还顺利地见到了纪念馆管理人员,她打开门让我随意参观。
纪念馆是座不大的平房,里边的图片和文字主要介绍红军长征渡金沙江这段历史,还有一些实物。我对毛泽东住宿和指挥渡江的岩洞最感兴趣。
我从墙上的图片和文字介绍中看到:1935年5月3日,毛泽东和周恩来、朱德等率军委纵队来到金沙江边的皎平渡口,在江北岸一处岩洞住下,并在这里与刘伯承一同指挥红军渡江。当时仅有六只船,红军靠这几只船用了十来天时间终于渡过了金沙江。毛泽东等领导在这个岩洞一共住了七天。
过去我读过毛泽东的警卫员陈昌奉的回忆录,他详细地介绍了毛泽东艰苦紧张的工作生活情况。
我更想亲眼看看这个神秘的岩洞。纪念馆工作人员指着江北桥西说:“岩洞就在那里。”
我从桥上来到北岸,又从桥头的岸边西行百米左右,便见到了那个岩洞。
这好像是个天然的岩洞,东边三个洞口,西边两个洞口。靠江面方向有几个如同窗户一样的小洞口,从此望去江南和江面一清二楚。而且洞内东西相通。真是一个天然的碉堡,天然的指挥部!
毛泽东住西边小一点的洞,洞口有一块带文字说明的石碑。
上边有些情况是在这里乘凉的民工告诉我的。
我问他们是怎么知道的?他们说:“这里的人都这么说。”
离开岩洞,我又找到了江南和江北的渡口碑。
第二天,我与人合乘龙桂权的私家车去了会理。
就在我写本文的这一天晚上,突然接到四年前载我去会理的龙桂权的电话。他告诉我:这里要修大水库,毛主席住过的岩洞几年后将被淹没。但有关部门已决定在岸边合适位置重修一个同样的岩洞。
这堪称最新信息!
我想:虽然在纪念馆和一些书上都能见到毛泽东在这里的情况记载,但远不如亲临洞内感觉真实,如果能保存下来是很有意义的。我也建议读者朋友尽早前去看看“原岩洞”,并在洞中亲身感受一下。
我们绝不当李自成
1948年5月,毛泽东来到河北省建屏县西柏坡(今属河北省平山县)。1949年3月23日,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准备筹建新中国。毛泽东在西柏坡住了10个月。其间,毛泽东组织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国共两党两军的大决战,胜负已见分晓。毛泽东及时地提出工作中心由农村转向城市和夺取全国胜利建立新中国的问题。
有人说“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绝非虚言。
西柏坡在中国革命史上,在毛泽东一生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它对我与很多人一样非常有吸引力。
我先后三次到西柏坡。第一次是1992年秋到石家庄一家部队院校组稿,校领导安排到西柏坡革命旧址参观。第二次是2007年5月陪毛泽东卫士李家骥“旧地重游”。这次是2011年10月,我到山西、陕北考察路经西柏坡,拜访西柏坡革命纪念馆副馆长、党史专家李庆安。
李庆安在纪念馆会议室热情地接待了我,亲自带我再次参观纪念馆,亲自为我讲解一些重点问题,而后我们在五大书记塑像前合影。
中午共进午餐,席间我们继续讨论问题。庆安同志是专家,我每提一个问题他都能给以透彻说明。
最后我问他:西柏坡旧址或西柏坡纪念馆介绍的党中央和毛泽东的伟大革命实践给我们最有意义的启示是什么?
李庆安认为有两条:其一,适时地进行决战并战胜国民党军队;其二,也是更重要的,即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强调的“两个务必”。这是毛泽东离开西柏坡上车时对他自己、对周恩来,也是对所有共产党员提出的那个“历史告诫”:我们决不当李自成!
一张毛氏木床与73个补丁的睡衣
韶山,是毛泽东的故乡。这里有他出生时的老房子,有他发蒙的私塾,有他最初学游泳的池塘,有他祖辈父辈的坟墓,有毛氏家族供奉祖先的祠堂,还有他考察农民运动、进行革命活动留下的更多足迹。
这些都是有形的,能看得见、摸得着的旧址遗迹。还有那些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舍不下、割不断的亲情、友情与思念。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在韶山不仅遗址遗迹保护得很好,还修建了一些专供研究、瞻仰、参观的馆、所、园等。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毛泽东遗物馆就是代表。
这两馆不仅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毛泽东一生的伟大革命实践和丰功伟绩,还保存了很多毛泽东的遗物,看后让人感到更亲切、更真实、更受教育。
我曾四次到韶山参观。第一次参观遗物馆是2010年5月。此前虽然在报刊上看到过一些文字介绍,但与亲临其境,近距离或零距离观看乃至亲手触摸那些遗物,感受是不一样的。
这里展出的数百件遗物,都很有讲头,让人感叹不已,深受启迪。其中仅举两样说说我的感受。
一是木板床。纪念馆有一张宽宽的木板床。1992年12月,毛泽东卫士李家骥陪同我在中南海菊香书屋参观,我第一次看到这张大木床。以后在多处毛泽东住过的地方也看到过几乎与它一样的仿制的大木床,我称之“毛氏木床”。我还听李家骥、马尚志、孙勇等身边工作人员讲过毛泽东不睡沙发床要换木板床的故事,毛泽东说“我享不了这个福”。我还在宁夏彭阳县城阳乡乔家渠毛泽东住的窑洞,见过他睡觉用的一块大面板,在延安凤凰山下的旧居见到炕上架着一张木床(我称之为“炕床”)。毛泽东始终保持着平民、平常、平静的生活和心态。
二是一件睡衣。这是20世纪50年代初,由北京东交民巷雷蒙服装店王子清师傅做的一件木薯棉睡衣。他很喜欢,一直穿到晚年,上边补了73个补丁。这还让我想起毛泽东在延安作报告时穿的那件带补丁的棉裤。据说晚年毛泽东经常看他这张照片,或许又想起了这件带补丁的棉裤,或由这条棉裤又联想到了另一类问题——艰苦朴素——平民生活——不脱离群众——不变本色——永远革命。
这是我的猜想,我的感悟,或者说收获。
(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