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1月7日是俄国十月革命100周年。100年前,伟大的革命导师列宁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武装起义,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总理的资产阶级的俄国临时政府,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简称苏俄),并为 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类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时代,使马克思列宁主义传遍世界,极大的震撼了资本主义世界。十月革命向全世界宣告崭新的社会制度由理想变为现实。它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第一次尝试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十月革命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极大地鼓舞了国际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十月革命对中国革命也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对此,毛泽东同志在1949年有一段非常精辟的论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十月革命帮助了全世界的也帮助了中国的先进分子,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重新考虑自己的问题。走俄国人的路——这就是结论。”
从1917年11月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到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在这三年多的时间里,中国的先进分子是怎样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开创了中国革命的道路的呢?下面,以李大钊、毛泽东和蔡和森的心路历程来说明这个问题。
李大钊——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
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一个比较富裕的家庭。幼读私塾,早年留学日本,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政治本科。1916年回国后先后任北京《晨钟报》主编、北京大学图书馆部主任、经济学教授。
李大钊是中国先进分子之一,俄国十月革命后,他比其他人更早地认识到十月革命的世界历史意义及其对祖国命运的意义。他以敏锐的眼光,深刻认识到这场革命将对二十世纪世界历史进程产生划时代的影响,也从中看到了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的希望。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觉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十月革命后,李大钊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
李大钊在十月革命后,密切关注着苏俄的情况发展,他愈是深入了解了苏俄人民的现实生活、工农国家的内外政策,愈加深信十月革命的伟大,深信俄国人选择的十月革命道路就是中国要走的道路。
李大钊认识到,俄国的十月革命是革命理论与革命实践的结合。他所认为的革命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李大钊在为纪念卡尔·马克思诞辰一百周年而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中指出:“自俄国革命以来,‘马克思主义’几有风靡世界的势力,德奥匈诸国的社会革命相继而起,也都是奉‘马克思主义’为正宗。‘马克思主义’既然随着这世界的大变动,惹动了世人的注意,自然也招了很多的误解。”就在这篇文章中,李大钊把马克思主义叫做“能改造世界之学说”。
李大钊非常熟悉科学共产主义奠基人的主要著作。他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在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期间,就开始阅读这些著作,回国后继续努力钻研。俄国十月革命之后,他在北京大学任教授期间,同其学生一起认真地研读了马克思主义著作。
李大钊是第一位向本国同胞系统地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观点的中国先进人物,他认为这个体系由三个主要部分(唯物主义史观、政治经济学和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学说)组成。他称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学说是把马克思学说的三个组成部分联结起来的一条“红线”。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在这场运动中和运动之后,他更加致力于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做了大量工作。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
1920年初,李大钊与陈独秀相约,在北京和上海分别活动,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组织中国第一个马克思学说研究会,聚集了邓中夏、高君宇、张国焘、黄日葵、何孟雄、罗章龙等一批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青年知识分子,为建党作准备。李大钊还在北京多次会见共产国际代表,商讨筹建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与在上海的陈独秀遥相呼应,积极活动,扩大宣传,发展组织,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1922年11月,十月革命5周年时,李大钊写了《十月革命与中国人民》一文纪念这个意义重大的事件。他再次重申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世界上第一个劳动人民国家的巩固具有世界历史意义及其对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具有重要的作用。李大钊指出,“在十月革命的火光里,诞生了劳农群众的国家和政府!这是全世界劳农群众的祖国、先驱、大本营。”李大钊指出,十月革命唤醒了全球的无产阶级,号召它团结民族解放力量以建立进行共同斗争的革命联合的统一阵线。这无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对殖民地和附属国,无论对中国人民还是对其他被压迫民族,都是同等重要的。李大钊最后说,“凡是像中国这样的被压迫的民族国家的全体人民,都应该很深刻的觉悟他们自己的责任,应该赶快的不踌躇的联结一个‘民主的联合阵线’,建设一个人民的政府,抵抗国际的资本主义,这也算是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工作。”
李大钊虽然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但他是公认的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和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毛泽东——从倾向无政府主义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13个代表之一。
五四时期,毛泽东已经小有名气,他的许多文章见诸于长沙报端。1919年7月,受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湖南省学联创刊《湘江评论》,毛泽东为主编和主要撰稿人。他在撰写的创刊宣言中指出:“世界什么问题最大?吃饭问题最大。什么力量最强?民众联合的力量最强。什么不要怕?天不要怕,鬼不要怕,死人不要怕,官僚不要怕,军阀不要怕,资本家不要怕。”反对强权政治,实现民众的大联合,已成为贯穿他一生的思想和实践。
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的胜利,使毛泽东对于“社会主义”有了全新的认识,他说,“俄罗斯打倒贵族,驱逐富人,劳农两界合立了委办政府,红旗军东驰西突,扫荡了多少敌人,协约国为之改容,全世界为之震动”,受之影响在中国则“异军特起,更有中华长城渤海之间,发生了五四运动”。他呼吁中国要实行“思想的解放,政治的解放,经济的解放”,并指 出“压迫愈深,反动愈大,蓄之既久,其发必速”。但在此时,毛泽东的思想倾向于克鲁泡特金无政府主义的温和的社会改良方法,主张“呼声革命”,反对所有的暴力革命。
1920年5月,毛泽东为欢送赴法勤工俭学的新民学会会员来到上海。6月的某天,他特意上门拜访了陈独秀。此次会晤给毛泽东留下至深的记忆,他说:“我第二次到上海的时候,曾经和陈独秀讨论我读过的马克思主义书籍。在我一生中可能是关键性的这个时期,陈独秀表明自己信仰的那些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毛泽东后来在与斯诺谈话时说:“到一九二○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
回到长沙,毛泽东受陈独秀之邀,参加创建湖南早期共产党组织。此时,他终于悟到十月革命之所以胜利,就在于“列宁之以百万党员,建平民革命的空前大业,扫荡反革命党,洗刷上中阶级,有主义(布尔什委克斯姆),有时机(俄国战败),有预备,有可靠的党众,一呼而起,下令于流水之原,不崇朝而占全国人数十分之八九的劳农阶级,如响斯应。俄国革命的成功,全在这些处所”。
因为有以上的感悟,毛泽东于1920年12月1日,在给好友蔡和森、萧子升的信中说:我看俄国式的革命,是无可如何的山穷水尽诸路皆走不通了的一个变计,并不是有更好的方法弃而不采,单要采这个恐怖的方法。……历史上凡是专制主义者,或帝国主义者,或军阀主义者,非等到人家来推倒,决没有自己肯收场的。……我对于绝对的自由主义,无政府的主义,以及德谟克拉西主义,依我现在的看法,都只认为于理论上说得好听,事实上是做不到的。这说明,这时候,毛泽东已经摒弃了温和的“呼声革命”,而接受了列宁关于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的理念。
蔡和森——首次提出“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
蔡和森,是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学友和战友。1913年,蔡和森进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与一年后入学的毛泽东相识,结为志同道合的挚友。他们“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共同发起组织新民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革命活动,在湖南进步青年中产生很大影响。
1920年初,蔡和森到达法国勤工俭学。从此,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上百种介绍马克思主义和俄国革命的书籍,逐渐坚定了以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社会、挽救民族危机的信念。他认为,要救国救民,就要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就必须建立一个革命政党。他多次致信毛泽东,还致函陈独秀。在这些信函中,他第一次提出“明目张胆正式成立一个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毛泽东复信,称赞他的主张“见地极当,我没有一个字不赞同”。蔡和森的建党思想,对国内早期共产主义者的建党活动起到了有力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留法期间,蔡和森在勤工俭学学生中热情宣传马克思主义,将一批先进分子引向崇尚马克思主义的方向;三次领导留法勤工俭学学生的革命斗争,成为杰出的学生运动领袖;与周恩来、赵世炎等同志一起筹组中国共产党旅欧早期组织,是“法国支部的创始人”之一。蔡和森虽然没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但他的建党思想和建党活动,使他成为当之无愧的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
蔡和森在1920年8月、9月写给毛泽东的两封长信,以及次年二月写给陈独秀的长信《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系统地阐明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认识。他说:“我近对各种主义综合审谛,觉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中国发生的问题,无论哪一种都不是现社会制度所能解决的,“所以中国的社会革命,一定不能免的”,中国将来的改造,“完全适用社会主义的原理与方法”。从而得出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结论。
十月革命使中国先进分子找到了救国救民的道路
李大钊、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中国的先进分子,都怀有救国救民的伟大志向。20世纪初的中国,千疮百孔,积贫积弱,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清王朝的腐朽专制统治,但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篡夺;帝国主义列强虎视眈眈,企图完全瓜分中国;反动军阀政府对外曲膝卖国,对内残酷压榨人民,广大中国人民处于帝国主义和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封建地主阶级的重重压迫之下。面对这种情况,中国的先进分子都在探索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李大钊、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中国的先进分子,在十月革命的鼓舞和影响下,由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他们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是改造世界的学说,也完全适用于对中国的改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要在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只有走俄国人的路——通过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建立工农兵苏维埃式的无产阶级政权,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建设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
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中国先进分子的这些认识,充分体现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里:
“我们党的纲领如下:
(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2)直至阶级斗争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3)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
(4)联合第三国际。”
尽管这个党纲还有一些缺陷,例如对中国革命的主要对象把握得不够准确,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民在中国革命中的巨大作用,等等,但这个党纲的基本内容确实真实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要通过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和武装革命,消灭剥削和压迫的不平等社会,建立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美好社会的初心。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