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大寨就正式向国内外敞开了胸襟,名人豪杰和成千上万的普通人民涌向那里,梦寐以求地渴望着看看大寨的山,看看大寨的水,看看陈永贵是什么模样,一睹新的时代风貌。
1965年冬,在昔阳县城传出这样一条消息:当代中国最伟大的文化名人郭沫若来大寨访问。这对一个小小的昔阳县和大寨大队来说,不能说不是一件大事。
郭老到大寨,从不声张,他坐火车来到昔阳以后,就按常规住在县城招待所和大寨大队。既然是郭老大驾光临,昔阳县和陈永贵理所当然地要盛情接待。陈永贵和县领导组织了座谈会,向郭沫若汇报了大寨的发展史。陈永贵又陪同郭沫若登上虎头山,钻进狼窝掌,实地采访了大寨人战天斗地的业绩。郭沫若每到一地,总是诗兴勃发,留下他的美好手迹。这次到大寨,本来就对毛主席树立的这个典型怀有深厚的感情,实地视察以后,更加激发了他的意境和情感,便写出《颂大寨》和《参观大寨展览馆有感》二首,于1965年12月7日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这里仅录《颂大寨》一首:
全国学大寨,
大寨学全国,
人是千里人,
乐以天下乐,
狼窝战良田,
凶岁夺大熟,
红旗毛泽东,
红遍天一角。
这首诗要比郭沫若年轻时写的《女神》自然要粗一些,但它表达的感情却是真挚的,郭沫若对“全国学大寨,大寨学全国”的提法大加赞赏。就在他逝世之前,还特地留下遗言;把他的骨灰撒在大寨的土地上。
那是1978年5月份的事,遵照郭沫若生前遗嘱,郭沫若的骨灰由飞机从北京运往大寨,撒在大寨的土地上。这一天清早,石家庄机场的工作人员一早就等候在大寨村,在地上铺设了红毯和雷达对话机,期待着飞机到来。大寨和昔阳的有关领导、群众也送来花圈,参加撒骨灰仪式。上午九点左右,一架普通飞机从昔阳县城方向飞往大寨上空。地上的工作人员便向天空答话:“已经进入大寨上空。”飞机传下话来:“我们开始工作。”飞机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绕了一圈之后,又传下话来:“我们工作完毕!”飞机又顺着昔阳的方向飞回了北京。这一幕活生生的情景还经常不断在大寨人的脑子里浮现出来,天上和地下的话还不时在他们的耳边回响起来。据传郭老夫人当时就在飞机上参加这个仪式,几天之后,郭凤莲收到了老夫人的来信,信中对郭老参观大寨的情景进行了真诚的回顾,表达了对大寨的留恋之情。
在全国性的学大寨群众运动形成高潮的1965年,不知有多少名流和著名团体打着慰问的旗号来送“礼”和取经。著名作家巴金出于对大寨的好奇性关怀,执意要从沿海的上海踏上黄土高原,看一看这个神奇的村寨。他进入大寨以后,看到了陈永贵这个神奇的人物,从陈永贵的脸庞身姿到陈永贵的待人接物,为那一次大寨之行准备了雄厚的文学素材。陈永贵的一言一行,陈永贵的每一个动作都给他打下了腹稿的基础。他从陈永贵身上看到大寨的历程,所以,当他回到上海以后,写出了访大寨的文章以后也像他三十年代的《家》《春》《秋》一样,受到编辑部的格外青睐。不几年,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也从北京来到大寨。在那时,华罗庚的数学创举“优选法”、“统筹法”不仅被数学界承认,还被其它行业的人们广泛承认,在经济部门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华罗庚的腿部有残疾,但他在大寨落脚以后,依然不惜疲劳,拄着拐杖登上虎头山,和几位专家们探讨如何在农业上推广应用“优选法”的路子。又到县化肥厂,水泥厂参观,访问昔阳工业应用“优选法”的情况。最后,按照昔阳和大寨的要求,在县城大礼堂作了学术报告,介绍了“优选法”“统筹法”的形成和推广过程。
当时,来大寨访问的还有中央乐团、中央话剧团、国家乒乓球队、国家摩托车团体等。他们来大寨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请陈永贵接见,同时也要进行精彩的表演。
记得在1965年夏夜,在大寨村口的临时舞台前,聚满了观看表演节目的人群。像这样高水平的文艺团体,在北京演出还怕买不上票呢,可是他们来大寨以后,因为条件不便,就一屁股坐在县文化馆的院子里练习唱歌,在大寨土打土闹的“剧场”上进行演出。而且,人们特别注目的是,在这支高级团体里,还有一位众所周知的仅次于侯宝林的相声表演艺术家马季。所以,观看的不仅仅是大寨人,还有附近农村的社员。可谓天上的星星有多么稠,台下的观众就有多么密。当乐团的领导和陈永贵手拉手在台前落座的时候,演出正式开始。本来,那些合唱、独唱,合奏、独奏节目就很精彩,但他们还嫌不过瘾,一直等待着相声专家马季出台。当报幕员宣布马季表演相声以后,全场暴出长时间的热烈掌声。马季表演完毕以后,观众们总放不下心来,一再鼓掌要求马季再见一面。台上的演员们也热烈鼓掌,一再要求陈永贵和大寨支委上台接见。这种场面,为人们留下了一生难忘之情。
农业上的红旗也召来了体育界的名流。为增进体育界和大寨之间的友谊,乒乓球著名教练员李富荣带队,国家乒乓球队专程来大寨访问。这支高水平的球队有不少人就是在世界锦标赛中夺得金牌、银牌和铜牌的。他们亲临大寨慰问表演,在他们看来又是一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这是他们和陈永贵座谈时共同抒发出来的感情。他们受到了大寨人的热情款待,也为大寨和昔阳人民进行了精彩的表演。
在贾进才和宋立英的记忆中,他们曾经接待了这样的客人:那一天从北京来了两位女客人,按照接待部门的安排和宋立英同吃同住一段时间。在宋立英家里,本来来往的客人就很多,宋立英不可能弄清他们的身份和情况。这次两位女客人既然要和他们同吃同住,宋立英当然是要盛情接待的。这两位客人都上了年纪,一位穿黄军装,一位穿便衣。宋立英原以为穿黄军装的这位可能是首长,有什么事总要和她商量。在她们同吃同住期间,客人们经常向宋立英了解大寨的有关情况,宋立英也向客人们了解北京的情况。她们在一起住了半个月以后,临分手宋立英也没有弄清她们是些什么人。事隔很长时间,宋立英才从接待站那里打听到,穿便衣的那一位女客人是李先念的夫人林佳楣,而穿军装的那一位倒是她的随从!天大的误会!宋立英如今谈起这件事情来,还责怪自己的眼光太不敏锐!不过在当时,前来大寨视察的国家领导人的夫人不仅仅是林佳楣一个人,例如江青、邓颖超、蔡畅、蔡素梅、康克清等,要让大寨人在无准备的情况下一一弄清,也是不可能的。
在大寨这样一块很平凡的黄土地上,十几年来,曾经接待过中国许许多多最著名的政治家、革命家、军事家和文学家艺术家。他们检验了大寨的山山水水,大寨的山山水水也使他们获得了精神上的享受。他们各自都感到自豪和荣耀,也属历史上的一笔丰彩。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