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千亿煤炭民资难改暴利惯性 不屑基建领域
【:王晓然 来源:北京商报】
2009年12月28日
“煤二代”的转型
2009年,山西省赖以生存了30余年的第一大产业——煤炭业经历重大变革,数以千亿的民间资本因“煤炭资源整合”而退出煤炭行业,这些资金将何去何从?有山西人说,搞煤矿,挖出来的就是钱,搞粮食还要先往地里种,麻烦!临近年关,民资正紧迫寻找他们的下一站“金矿”,政府则想方设法把钱留在山西。
记者专程走访山西,采访了煤老板、矿工、政府官员等形形色色的角色,发现数以千亿的资金,有的流向了传统的投资渠道房地产,有的转战内蒙古和新疆等地区干起老本行,甚至还出了国变成了“外资”,有的则“摇身一变”投身文化媒体等行业……但习惯了暴利的煤老板们,面对政府部门的产业引导,大多心存顾虑,因为他们的内心还隐藏着一本万利的疯狂冲动。
“煤二代”的转型
今天,山西省太原市中心最宽阔的马路——迎泽路上,山西省内各市的煤老板将赶往金蓉家园酒店报到,准备参加明天召开的一场山西投资项目推介会。
“上个月底上面才布下来的任务,时间非常仓促和紧急。”山西省政府的一位官员说:“这回山西省商务厅、文化厅和旅游局从各市选拔了200多个项目,希望引导煤炭整合中退出来的企业投资。”
与此同时,山西省的煤老板也在四处寻找他们的下一站金矿。
12月24日,在太原市中心的景峰国际商务大厦一层,闫利明策展的画展揭幕了。从暴利的煤炭业退出,被强制性关停两个煤矿,还有一座煤矿并入大同煤业(601001,股吧)之后,他此刻显得并无愁容。
闫利明手上的景峰国际大厦坐拥太原繁华地段, 2007年开业的景峰国际是他作为商业地产投资的项目,直到2008年成立了文化公司,他将大厦一层改造成美术馆。退出了从1992年、仅18岁就开始经营的煤矿后,他下一站的金矿是打造一家顶级的涵盖中国传统艺术品全产业链的大型集团。
最初开煤矿的老一辈创业者们已经很难适应新的经营方式。转型投资其他行业的更多是这些“富二代”们。山西古交矿区的闫利明便是其中之一。他从19岁开始断续“执政”父亲开创的煤矿,其成长见证了上辈煤商财富的积累和对煤炭的依赖。
闫利明选择文化,是出自于他从小的艺术情结。像他一样转型于爱好的约占山西煤老板的1/3。他们的年龄层多在40岁左右,还有一些是刚刚留学归国的“富二代”们。
另外1/3是五六十岁的第一代煤炭创业者,他们不再投资别的产业,准备“吃老本”了,他们的子女则进入上述转型群体。
还有1/3的煤老板是近些年才进入煤炭领域的,还没来得及考虑转型就遇到政策转舵,陷于被动中。曾在山西从事十余年新闻传播工作的杜先生说:“这些土生土长的第一代煤老板文化素质不高,再重新选择一个产业来创业很难。”
“山西煤老板是一个被外界误解的群体,山西省内共有3000座大大小小的煤矿,其中最早归部队系统所有的煤矿80%都转给了一些'关系硬’的人,真正创业经营煤矿的山西老板最多1000余人。”杜先生告诉记者。
暴利的习惯
距离元旦佳节已不足半月,山西省太原市显得格外寒冷。
在开往古交矿区的火车上,几个山西生意人大着嗓门争论着。“现在做大豆(资讯,行情)好赚钱,搞粮食好。”另一个人说:“以前开煤矿,地底下挖出来就是钱,现在搞粮食还要先往地里种,麻烦!”旁边的乘客跟着笑。
在山西这块地方富起来的煤老板们已经习惯了暴利。除了煤矿以外,其他产业都显得“麻烦”。“煤炭太容易让人暴富了,利润太高,操作难度又不大,大家都在找项目,但还能有哪一个行业能像开煤矿这样赚钱呢?”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煤老板说。
期间,煤老板抱怨,煤炭整合中政府对他们的煤矿给出的估价远低于当初投资的金额。此事曾引发浙江煤商与山西政府官员的对抗。曾有煤老板说:“把黄金卖个白菜价,你说我是不是很傻很天真?”山西煤商点破了其中的隐情。
据闫利明讲,他先后损失了三座煤矿。“其中汾河治理周边环境时直接关停了两座规模和品质非常好的煤矿,政府补偿金只有5000万元。另外,位于古交矿区一座年产45万吨的中等规模煤矿并入同煤集团。这座煤矿总投资3亿元,政府评估价值6000万元,按照民资入股49%计算,同煤集团补给我评估价值51%的资金,即3000多万元。”
“煤炭整合中煤老板到底亏了没有,没法概括,只能看个案”,闫利明说:“近些年来煤炭市场大爆炸,很容易让一个煤矿在三个月到半年内就回收所有投资。”按成本回报估计,煤炭开采的成本约200元,市场价格约800元,中等规模煤矿每天产量1000吨的话,每天净赚60万元,每月净赚1800万元,半年利润就超过1个亿。
难怪煤炭整合期间,不少煤老板呼吁:“矿关了可以,能不能让我多干几天?”
“山西煤炭业改革是大势所趋,我们早就意识到这是早晚的事情了。”闫利明早在2008年就着手“料理”手中的煤矿资源。
他把旗下三个煤矿打包成一个资产包找到山西焦煤,主动申请被并购。当时他已经与西山煤电(000983,股吧)签了合作协议,古交地区便是西山煤电的辖区。但事情并没有计划中那样顺利,西山煤电把合作计划报到山西焦煤后,就石沉大海,没了下文。直到治理汾河流域的“59号文件”一出,他的两座煤矿直接关停。
实际上,2008年大家已经知道政策即将转向,都在观望。
2008年夏天,山西省政府曾发布一个“59号文件”,关停汾河流域1.5公里内所有的民营煤矿,保护汾河流域生态环境。当时约有398座煤矿直接关停。9月份,原安监局局长王君任山西省代省长,煤老板已经有所警觉。让安监领域的专家型官员治理山西,就是要扭转全省的煤矿安全形势。
12月份,王君上任省长。2009年2月,他在一次安全生产大会上第二次重申:“宁听骂声,不听哭声。”煤老板私下都在传,“王君是带着尚方宝剑来的”。果不其然,山西省政府4月16日下发“10号文件”即《煤炭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成立了以王君为组长的煤矿企业兼并重组整合工作组。
按照规划,到2010年底,山西省内煤炭企业数量将从现在的2200家减少至约100家。全省共有2012座煤矿要被兼并重组,其中,由山西省内五大煤矿集团兼并重组的煤矿共1161座,地方兼并重组的为693座,到2010年底,参与兼并重组的2000座矿井仅保留479座。
这意味着煤企数量将减少95%,整合重点毫无疑问是中小煤矿。
山西煤炭整合启动以来,外界拿出了不同的数字在猜测这笔从煤炭业撤出的资金将有多么庞大。1300亿、3000亿、4000亿……这些钱进入哪个领域都将掀起不小的波澜。
资本的动向
“我要像中粮收购蒙牛那样,做文化的全产业链,从艺术品和艺术家资源到自包装、销售,最后将艺术品拍到全世界。” 闫利明计划投资3亿元资金进军文化艺术品市场。
今年全国的800多场传统艺术品拍卖会,他的团队几乎场场必到,像买股票一样,吸纳那些价值尚未被开发的、他认为极具升值价值的艺术品。
闫利明进军文化的构思比《国家文化振兴纲要》 的出台还要早一些。文化产业在中国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其投资回报周期远比煤炭业要长许多。
“文化,同样是一个暴利领域。投资文化,10年之后的投资回报将是100亿;投资煤炭,10年后也会有100亿”,他说:“所不同的是,煤炭是高危行业,文化是抗周期行业;煤炭是暴利,文化则是事业。它回报越往后越可观……”闫利明说。
闫利明的选择可算是个个案,在他身后的追随者尚不多见。但仍有少数煤老板在观望他的动向,浅尝书画艺术品这块蛋糕。“如果文化产业因若干煤老板的介入而发展起来,受益的将不仅仅是山西。”山西省社科院一位学者称。
实际上,相当多的煤老板选择了房地产业。山西省煤炭工业厅的官员曾担忧:“如此庞大的资金如果大举进入房地产业,将是一场灾难。”
煤老板投资房地产业的计划远不止山西省内。今年,山西煤老板频繁在北京、上海等城市置业。北京地产大鳄潘石屹就曾爆料称,建外SOHO、三里屯SOHO有一大半被山西煤老板买走。
与山西煤老板相熟的杜先生说,其认识的大部分煤老板都在投资房地产,另外一些相对保守的老一辈煤老板仍然钟情于矿业。
闫利明透露,自己一个以前开煤矿的朋友现在跑到朝鲜搞了一个规模非常大的洗选厂,“通过一些关系”把朝鲜当地的铁矿石运到东北地区鞍钢(000898,股吧)一带。“他喜欢暴利,撤出煤炭业后已经无法进入一个正常经营的行业。”
此外,记者了解到,手握超级游资的煤老板们,已成为日益壮大的炒金矿大军中的新主力,菲律宾、印尼、南非、纳米比亚、澳大利亚等富藏金矿的地区,都得到了煤老板们的光顾。
另有一些煤老板转战陕西、内蒙古和新疆地区,继续开发金属矿。不过,内蒙古、新疆、陕西、贵州等产煤省区也在复制山西的整合经验。国土资源部等12部门此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的通知》,要求在2010年继续推行矿产资源整合工作,煤、铁、铜、锰在内的15个矿种仍然是矿产资源整合的主要内容。矿产资源产业对于民营资本来说已进入夕阳。
闫利明创立的小额贷款公司中同为煤老板的两位股东,其中一个投资生产化肥,另一个则投资山西当地一家报纸。
煤商不屑基建和公共服务领域
当媒体记者出现在山西省煤炭工业厅办公室,其负责人习惯性地皱起了眉头。短短10分钟内,他进进出出办公室多次,期间手机的耳机线不曾从耳朵上摘下来,每次在办公桌前坐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拨打座机电话。
“厅里的领导都下到矿区去视察生产,无法安排采访。”他对记者说。山西煤炭工业厅其他各部门也对煤炭资源整合进展一事讳莫如深。
记者从知情人士那里获得的一份资料显示,截至11月份,山西省原煤产量比去年同期下降5.12%,其中非重点煤矿减少20.88%;全省安全事故累计比去年同期下降47起。此外,1-10月山西省原煤产量(调度数)为48995.84万吨,同比下降7.73%。
与此同时,山西省发改委办公室里也压下来不少媒体采访。其工作人员以委里领导“生病住院”为由称采访批下来可能需要一段时间。山西省内媒体称,这是近来政府部门面对媒体的“拖字诀”。
另一方面,山西省商务厅正与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和省旅游局联合在太原召开一场山西省煤焦企业与文化旅游项目投资洽谈会。
山西省商务厅服务贸易司有关工作人员说,山西省政府关停了年产90万吨以下规模的煤矿,同时给这些退出的资金寻找出路。山西省的经济结构和引资资源中,文化和旅游资源是有潜力的。
“赶在年末,这么短的时间内召集省里各市煤焦企业和文化企业对接洽谈,时间非常紧张”,有关官员透露:“这次洽谈会上安排了近200个文化旅游项目,工商、税务等政府部门紧急研究招商引资的配套优惠政策,现在正在制定中。会上的文化项目种类非常多,包括旅游,每个市都会拿出5-6个旅游项目,还有影视演出项目,艺术品项目如青铜器等。”“我们都在捧着金饭碗讨饭吃。”闫利明说。
山西最出名的“招牌”是煤矿,实际上这里有非常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如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平遥古城、北岳恒山、悬空寺、王家大院、双林寺、太原双塔寺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美景。
然而这里的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严重不足。太原是能源重化工基地,很少有工厂是不冒烟的,山西人自己都说:“太原是雾蒙蒙的,天是灰的,路也是灰的,雾都伦敦的雾是湿的,咱这里是干的,还混着硫磺味儿。”
今年7月份,山西省政府印发《关于促进民间资本进入我省鼓励类投资领域的意见》,放开投资领域,将煤老板们引向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领域。2009年至2010年,政府重点调控的6500亿元投资项目将向民间开放,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公路、铁路、桥梁、城建、环保等基础设施领域和城市公交、燃气等市政公用设施领域。
关于政府部门的产业引导,煤老板们却不买账。
“我们看待这样的政策出台可没有那么乐观,真正是机会的话,根本轮不到我们。不是大家不感兴趣,是根本进不去。比如地方高速公路建设,很难相信政府会把最优势的路段交给你来挖。这种风险比自己投资一个新项目还要大。”某位煤老板说。
矿区工人的“转业”
山西古交矿区内一座煤矿仍在开工,几十名年轻矿工说笑着走进矿灯充电室内,准备接班。一位姓张的老矿工蹲在屋外的台阶上默默无语。
老张今年53岁,所在的煤矿刚好年产90万吨,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煤改中保留了下来。谈到此,老张脸上流露出一丝笑容,这表情在漆黑的满是沟壑的脸上露出说不清是苦是甜。
老张年轻时也下过井,井下作业是高危职业,但拿到的薪水也多。每个月能拿到两三千元,这对山西古交村民来说是个不错的职业。但是,井下作业的职业寿命不长,十几年后,工人都患有肺病。老张说到此处时,右手下意识地捂着自己的肺部,眉头紧锁。
他的女儿去年毕业进入了当地的煤炭工业局,有了一份安稳的工作。但老张对此并没有露出喜悦之情,他说安稳是安稳,挣不到太多钱。
“继续留在矿上的工人是幸运的,许多退下来的工人在家待业,或者改行干别的,生活很艰苦。” 去年刚从国有煤矿退下来的老矿工老雷说。他因为20多年来长期井下作业,患有严重的肺病,无法再在矿上上班,于是在古交镇上开起了出租车。“国有煤矿裁下来的矿工都回家了,以前不下井的老矿工还有七八百块钱的收入,现在每个月补给400块钱在家待业。”
“生意不太好做,退下来干出租的人多,坐车的人少,来矿上的老板们都自己开着好车来。”他说。从古交长途汽车站转到两座煤矿,大约不到10公里的路程,他收了30元钱,没有打表。这个距离在太原乘出租车则不到20元。
杜先生说:“山西省煤炭业牵一发而动全局。煤矿减产,工人就业需要解决,经济发展需要寻找新突破。而矿工们则又爱又恨。爱的是自己干了一辈子的工作,不干这个,能干什么?恨的是,每个月带来两三千元收入的工作,让他们都患上了严重的肺病。”
从古交矿区回到太原市区的盘山路上,不少本地青年坐在破旧而颠簸的长途汽车上沉默着,对一旁频频超车的宝马、奥迪视而不见,而当一辆劳斯莱斯开过时,互不相识的人则开始指手画脚、品头论足起来……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