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苦竹:资本主义伤天害地(上篇二)

苦竹 · 2014-12-23 · 来源: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资本主义伤天害地(上篇二)

▬▬▬▬▬大自然对资本的讨伐檄文

《持续污染生态环境》

(原创):苦竹

 

三、臭氧层破坏和损耗

大气中的臭氧含量仅占比大气的一亿分之一。在离地球表面1050千米的大气平流层中集中了地球上90%的臭氧气体,其中离地面25千米处臭氧浓度最大,形成了厚度约为3毫米的臭氧集中层,称为臭氧层。臭氧层成为地球一道天然屏障,它能吸收99%以上对人类有害的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免遭短波紫外线的伤害。并将能量储存在上层大气,起到调节气候的作用。臭氧层成为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的保护伞。

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以来,科学家发现在南极上空1223千米的大气平流层内,臭氧含量开始逐渐减少,尤其在911月份大幅度减少。

198510月,英国科学家法尔曼等人在南极南纬60°哈雷湾观测站发现:在过去10-15年间,每到春天,南极上空的臭氧浓度就会减少约30%,累计近95%的臭氧被破坏。从地面上观测,高空的臭氧层已极其稀薄,后称臭氧空洞,直径达上千公里。美国“云雨7号”卫星观测表明,此洞呈椭圆形,大小与美国国土面积相似。

1985年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以来,地球上空臭氧层被损耗的现象一直在增加。到1994年,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面积已达2400万平方公里。2000年,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面积达创记录的280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4个澳大利亚的面积。

美、英、俄、日等国家联合观测后发现,北极上空臭氧层也减少了20%2011年春天,北极上空臭氧减少状况超出先前观测记录,首次出现臭氧空洞,面积最大时相当于5个德国。

近年来,中国大气物理及气象学者的观测也发现,被称为世界上“第三极”的青藏高原上空的臭氧正在以每10 2.7%的速度减少。

根据全球总臭氧观测的结果表明,除赤道外,1978--1991年每10 年间总臭氧就减少1-5%。如果平流层的臭氧总量减少1%,预计到达地面的有害紫外线将增加2%。自从1980以来,在北纬25-60度上空的臭氧层已经变薄大约3-6%,地球表面平均增加大约4-7%的紫外线(UV-B)。在一些地区和每年的一定时间里臭氧更稀薄。例如在春季,北极地区变薄15%,在太平洋地区比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大约变薄 50%,从而使地球表面分别增加了22%130%的紫外线(UV-B)

臭氧层破坏的危害后果是很严重的,据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过量的UV-B将会出现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

1.使人体免疫功能下降,皮肤癌、白内障、呼吸系统等疾病患者增加,或使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加。

2.破坏植物生态系统,使农作物减产。

3、导致海洋浮游生物、虾蟹幼体大量死亡,对整个水生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4.引起新的环境问题。过量的紫外线能使塑料等高分子材料更加容易老化和分解,结果又造成光化学大气污染的条件。

科学界的大多数人认为,大气臭氧层破坏的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氯氟烃是一种人造化学物质,1930年由美国的杜邦公司投入生产。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开始大量使用,主要用作气溶胶、制冷剂、发泡剂、清洗剂、推进剂、膨胀剂、化工溶剂等。另外,哈龙类物质(用于灭火器)、氮氧化物也会造成臭氧层的损耗。这些物质被称为臭氧损耗物质(ODS),在大气对流层、平流层中容易聚集起来并稳定的存在。其在强烈的紫外辐射作用下光解出氯原子和溴原子,成为破坏臭氧的催化剂(一个氯原子可以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使臭氧层变得稀薄,而且其影响将持续一个世纪或更长的时间。在1996年以前,全世界向大气排放的氯氟烃已达到2000万吨。因此,即使全世界完全停止排放ODS,也要再过几十年,对臭氧层的损害过程才能终了。

联合国为了保护地球臭氧层,限制和逐步淘汰臭氧层损耗物质(ODS)的施用,于1987916日邀请部分会员国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之后联合国又陆续修订和补充了臭氧损耗物质的管制范围。

据中新网20140912日报道,“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气象组织2014910日宣布,臭氧层在2000年至2013年间变厚了4%,是35年来首次。此外,南极洲上空每年一次的臭氧空洞也在停止扩大。但臭氧层目前仍较1980年薄了约6%。”。

 

四、酸雨危害

     “酸雨”一词,现在已用来泛指PH值小于5.6的酸性物质以湿沉降(雨、雪)或干沉降(酸性颗粒物)的形式从大气转移到地面上。酸雨中绝大部分是硫酸和硝酸,主要来源于人类广泛使用化石燃料,向大气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所致。据统计,全球每年排放进大气的二氧化硫约1亿吨,二氧化氮的5000万吨。

目前,全球已形成三大酸雨区。以德、法、英等国为中心,波及大半个欧洲的北欧酸雨区和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北美酸雨区。这两个酸雨区的总面积大约1000多万平方公里,降水的pH值小于0.5,有的甚至小于0.4。另一个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酸雨主要还只发生在以重庆、贵阳和柳州为代表的川、黔和两广地区;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酸雨已发展到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广大地区;现在已经扩展为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华北、东北的局部地区也出现酸性降水。

本世纪以来,全世界的酸雨污染范围日益扩大。原只发生在北美和欧洲工业发达国家的酸雨,逐渐向一些发展中国家扩展,同时酸雨的酸度也在逐渐增加。

在北美,降落PH值只有34的强酸雨已经司空见惯,美国已有15个州的酸雨pH4.8 以下。在加拿大,酸雨pH多为4.0左右。酸雨的危害面积已达120万~150万平方公里,仅魁北克省就有9600公顷的枫林惨遭酸雨的摧毁。安大略省的4千多个湖泊已全部酸化,鱼类几乎绝迹。

据欧洲大气化学监测网近20年连续监测的结果表明,欧洲雨水的酸度增加了10% 。比利时是西欧酸雨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它的环境酸化程度已超过正常标准的16倍。在意大利北部,5%的森林死于酸雨。在瑞典的9万多个湖泊中,已有约1.5万个湖泊因酸化而正在“死亡”。挪威有许多马哈鱼生活的河流已经遭酸雨污染。瑞典、丹麦、波兰、德国等国的酸雨pH多为4.0-4.5

在日本,全国降落的酸雨PH值是4.5;在印度和东南亚,一些土壤已经因频降酸雨而酸化;我国西南各省如贵州、四川,酸雨情况也很严重。

酸雨给地球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和损害。

酸雨危害人体健康。一是通过食物链使汞、铅等重金属进入人体,诱发癌症和老年痴呆;二是酸雾明显刺激呼吸道粘膜,侵入肺部可能诱发支气管炎、肺水肿甚至导致死亡;三是长期生活在含酸沉降物的环境中,诱使产生过多氧化脂,导致动脉硬化、心梗等疾病概率增加;四是酸雨或酸雾导致皮炎、咽炎、眼角膜眼等病症。

酸雨严重危害森林、草原、农作物。酸雨淋洗植物表面,直接伤害并通过土壤间接伤害植物,促使植物衰弱、枯萎、死亡。

酸雨会使土壤酸化。抑制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和氮的固定,淋洗与土壤离子结合的钙、镁、钾等营养元素,使土壤养分流失贫瘠化。酸化的土壤抑制了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并促成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挥发毒负作用。

酸雨污染河流、湖泊,可使之酸化。破坏水生生态系统,杀死水中的浮游生物减少鱼类食物来源,并直接毒害鱼类。酸雨污染地下水。

酸雨对金属、石料、水泥、木材等建筑材料均有很强的腐蚀作用。因而对电线、铁轨、桥梁、房屋等建筑和生产、生活设施均会造成严重损害。

酸雨主要是大气中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形成硫酸或硝酸气溶胶,或为云、雨、雪、雾捕捉吸收,降到地面成为酸雨。硫酸和硝酸是酸雨的主要成分,约占总酸量的90%以上。

科学界认为,虽然火山爆发、森林火灾、动植物腐烂、海洋和闪电等自然因素,可以转化和释放出二氧化硫、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致酸气体,但一般其能够被大气的自净能力所包容。造成持续酸雨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为导致的空气污染,其中大气中的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是分布广、影响大的主要污染物质。大气中的二氧化硫SO2 主要是来自人类煤和石油的燃烧、石油炼制、有色金属冶炼和硫酸制备等途径。

近代工业革命从动力蒸气机遍地开花,到大小火力发电厂星罗齐布。资本主义国家燃煤数量日益猛增。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仅在1900年英、美、德、法、日五国煤炭产量总和已达6641亿吨;仅在19101913年英国的煤炭产量为2.76亿吨;德国为2.48亿万吨。煤中含有硫,燃烧过程中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此外煤燃烧过程中的高温可使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化合为一氧化氮,继而转化为二氧化氮。这些有害气体不断在大气中积累。据估算,仅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西方发达国家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就高达几千万吨。

随着内燃机在工业生产中广泛的替代了蒸汽机,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以内燃机为动力机的汽车、拖拉机和机车等在世界先进国家普遍、大量地发展起来。1929年,仅美国汽车的年产量就为534万辆。由于内燃机的燃料需要石油制成品汽、柴油,石油便在人类的能源构成中的比重大幅度上升。美国的石油产量仅在1930年时就多达1.23亿吨。截至2010年美国的汽车保有量达到2.85亿辆;石油产量达到了3.391亿吨。

而石油的应用给环境带来了新的污染。在石油的炼制、燃烧和汽车尾气的排放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以及铅尘、烟尘等颗粒物和二氧化硫、醛类、3.4一苯并芘等有毒气体,同时在大气中蓄积酸物质。

在工业矿冶过程中,某些有色金属的矿石是硫化物, 铜、铝、锌硫化物矿石在还原为金属过程中将逸出SOx气体,特别是硫酸和硝酸的生产分别产生大量的SOxNOx气体,这些气体部分进入大气。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近年全球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硫量为1.5亿吨左右(1.51×1010吨。而其中66.7%来自燃煤,约20%来自石油的燃烧。特别是电厂的排放量约占SO2 排放量的50%左右。汽车尾气也是大气中氮氧化物的另一主要来源。

现实普遍概念的汽车,不但是大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并且高耗石油、钢铁。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静态可采储量仅还可以开采40年;全球已探明的铁矿石静态可采储量仅还可以开采150年。能否发现新的储量,那只是或然性。全球汽车理应限产到保障社会公共利益需要的底线程度。

然而,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资本集团面临所剩无几的资源,愈加奋力开采;面临环境污染的危机,更加扩产汽车。恨不得在人类生存陷入绝境之前,再狠狠地捞一把。在资本家的心中,后世子孙的价值哪里比得上现实的金钱。

全球汽车大限产,一定会取得减排的重大收效。但是汽车制造业的产业资本、汽车原材料供给业的产业资本、燃料业的产业资本们不高兴。市场经济国家的政府不高兴。

 

五、垃圾污染太空

人类的垃圾已经穿越大气层到达太空。太空垃圾也称为轨道碎片,是围绕地球轨道运行的废弃的人造物体。

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共进行了5700多次火箭发射,先后将数万吨人造物体送入太空。人类在享受利用太空所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将地球的近地空间变成一个宏大的垃圾场。人类废弃的运载火箭部件、报废或失控的卫星、航天器意外爆炸或者碰撞形成的碎片、宇航员遗失的工具等总重量估计已经超过了3000吨的太空垃圾,形成了近地轨道中永远飘游的定时炸弹带。据美国宇航局估计,现在太空中的近地轨道碎片,尺寸超过弹珠的约50万块左右,尺寸超过板球的约2.2万块左右。目前太空垃圾正以每年2% ~ 5%的速度增加。

1986年,“阿丽亚娜”号火箭进入轨道之后不久便发生爆炸,释放出56410厘米大小的残骸和2300块小碎片。后来这些绕地球轨道飞行的残骸和小碎片,先后击毁了两颗日本卫星和一颗法国卫星。2009210日上午,美国的“铱星33号”与俄罗斯报废的失控卫星“宇宙2251号”相撞,两颗卫星化成约2100块碎片。现在航天器与1立方厘米的轨道碎片相撞的频率约为21次。

2011年欧洲航天局公布的近地轨道区域的空间碎片合成图片显示,地球如同被蜂群围得密不透风的蜂巢。俄罗斯联邦航天署署长波波夫金指出,目前地球同步轨道的太空垃圾污染非常严重,即使不再发射任何航天器,现有航天器报废和毁坏也会导致太空垃圾“自我繁殖”。如果不解决太空垃圾问题,人类可能在未来20年内失去地球同步卫星轨道。届时,人类将遗憾的告别由通讯卫星带来的社会文明内容。

诚然,人类基于认识和实践能力,在探索太空的过程中难免遗憾的留下垃圾。但是地球轨道遗留大量人造垃圾的主要原因,不是出于人类对太空的探索能力。其根本原因是出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其直接原因是出于帝国主义垄断、腐朽、侵略、战争的本性。

帝国主义是人类私有制的最高、最后阶段。帝国主义把私有制的历史能量、腐朽、弊害都发展到了极限,其利用科技、经济、军事优势发展太空技术,把航天器首先和主要的用于压迫、控制、称霸、争霸世界的目的。其航天器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刺探情报、军事打击、战争威胁的工具。这就迫使社会主义和第三世界国家努力研制自己的航天器奋起进行太空自卫;同时加剧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太空竞争。

帝国主义造成的相互竞争、对抗的太空利用矛盾,导致了人类既有太空科技能力的相互割据和封锁;导致了太空利用秩序各自为政的混乱的局面。国际社会不能集中统一的汇集、整合、运用人类社会探索太空的整体能力和最高水平,从而,构建人类社会统一、完备、简约的卫星系统;运用最优化的设计;实施最安全的发射;搭载最充分的任务;保持最严谨的秩序。进而,最大限度的防范研制、发射、运行、回收中的疏漏和隐患,杜绝统一计划之外的重复发射、随意发射,合理的利用地球轨道。从根本上控制人为的太空垃圾、从根本上保障人类的太空秩序。

 

六、淡水资源污染

世界淡水资源的人为污染日益严重,其来自工、农业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弃污染物中,包含有毒化工制品、重金属、放射性废物、病毒、病菌、微生物等,并人为导致泥沙、海水侵入水源。

2006年第四届“世界水论坛”提供的《联合国水资源世界评估报告》显示:全世界每天约有数百万吨垃圾倒进河流、湖泊和小溪,全世界每年约有4200多亿立方的人类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所有流经亚洲城市的河流均被污染;美国40%的水资源流域被污染;欧洲55条河流中仅有5条水质勉强能做饮用水源;全世界每年至少污染5.5万亿方以上的淡水;这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14%以上。同时由于大面积的地下水源超采,致使污水入侵、(沿海地区的)海水倒灌。

据【EP环保网综合报道】水污染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灾难”。数据表明:全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即11亿人得不到安全的饮用水,另有24亿人缺乏良好的用水卫生设施。

2012年联合国“第六届世界水资源论坛”发布的《世界水资源发展报告》显示: 全球有超过80%的废水未得到收集或处理而直排。约有30亿至40亿人家中没有安全可靠的自来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自来水是安全卫生的。但因为水污染,如今的自来水已不一定算是卫生的了。在全世界自来水中,测出的化学污染物有2221种之多,其中有些确认为致癌物或促癌物。

另据国际有关科学机构调查和估计:近来每年约有2千万人直接死于不卫生的饮水导致的疾病,发展中国家受害最重。因此,水污染被称作“世界头号杀手”。

早在18世纪,英国发生了泰晤士河已基本丧失了利用价值的严重污染。

19世纪初,德国莱茵河发生严重污染。

19551972年,日本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发生镉污染(痛痛病)事件,死亡百余人。

19934月,美国威斯康星州的密尔沃基市发生供水受到寄生虫严重污染的事件。造成约40万人致病、100多人死亡。

2000130日罗马尼亚奥拉迪亚市发生多瑙河支流蒂萨河剧毒污染事件。

我国的淡水资源污染状况更加严峻。

据国家环保总局于2000年提供的数据,目前我国的废水排放总量是401亿立方米。按预测,到2030年我国人口增至16亿时,废水排放量会更大,仅城市工业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就要上升到885亿立方米。

我国废水排放量逐年增加,从1981年的291.8亿吨增加到2010年的617.3亿吨,年均增长率为2.5%,呈逐年上升的趋势。2010年主要水污染物化学耗氧量(COD)和氨氮排放总量分别为1238.1万吨和120.3万吨,居世界第一,超过环境容量近90%。

目前,全国90%以上的城市水域受到污染,据有关部门对118个城市连续监测数据显示:有115个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其中约有64%的城市地下水遭受严重污染,在我国的44个主要城市中,有41个城市使用着“受到不同程度污染”的水源。全国尚有61%的城市没有污水处理厂。我国城市的污水处理率目前仅为16%,全国超过80%的城市污水约为630亿立方米直排。

我国农村水污染越来越严重,全国有80%以上的乡村淡水资源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其饮用水的卫生设施与卫生标准又比城市差了很多。约有1.9亿人的饮用水有害物质含量超标。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化肥和农药的消费总量却分别占世界的35%和20%。平均每公顷施肥量由上世纪50年代的4公斤增加到现在的400多公斤,远远高于发达国家认定的225公斤的安全上限。我国农药年使用量约130万吨,其中70%是杀虫剂,杀虫剂中70%是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农药中70%是高毒高残留品种,只有约1/3能被作物吸收利用,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污灌面积由1978年的约4千平方公里增加到2003年的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灌溉面积的10%。

据有关部门1987年调查的532条河流中,有82%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国家环保总局的监测表明,至2001年底在七大江河水系的752个重点监测断面中:只有27%的断面达到一至三类标准,14%的断面为四类标准,近59%的断面水质为五类或劣五类,劣五类水质高达44% 。(注:依据地表水水域使用目的和保护目标将其划分为五类。其中第四类、第五类属于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工、农业生产用水。而劣五类是根本不能使用的废污水。)。

目前我国污水年总排放大约在700900亿立方,而且基本都不经处理即用于农田灌溉,使灌溉后的土壤存在较重的污染问题,常有重金属累积,粮食和蔬菜中也有不同程度的残留。

全国地表水总体水质属于中度污染,四类以下水质占60%以上。我国江河湖泊普遍遭受污染,七大水系中,松花江、黄河和淮河为中度污染,辽河、海河为重度污染。四类以下水质的湖泊和水库占71%。全国75%的湖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太湖、巢湖和滇池含有大量总氮和总磷污染,因严重富营养化时常造成蓝藻爆发而失去使用价值。另外,我国约有50%的浅层地下水资源遭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目前我国7亿人在饮用大肠杆菌含量超标的水,约有1.9亿人饮用被有机物污染的水。据统计:我国70年代中期,平均每十万人当中有74人死于癌症;到了90年代初期,这个数字增加为108人;到2005年,每十万人当中就有约136人死于癌症。中国城乡居民的癌症死亡率在过去的30年间增长了八成以上,而中国农村地区肝癌和胃癌等消化系统癌症的死亡率更是明显的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为此,医学界普遍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不安全不洁净的饮用水有直接的关系。

 

七、海洋持续污染

海洋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海洋中含有13.5亿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海洋资源是与海水水体及海底、海面本身有着直接关系的物质和能量。包括海洋的海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化学资源;能源资源;交通资源;医药资源;动能资源;热能资源及海水所形成的压力差、浓度差等。

据科学家估算,全球海洋中约拥有50万种动物,其中仅鱼类就有2万余种,生物资源总量达26万亿吨。海洋储存着相当陆地上全部农产品1000倍的食物。目前世界近海陆架区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450亿吨,占世界石油总储量的45%;已探明的天然气地质储量43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天然气总储量的13。海洋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

资本主义时代:一方面人类向海洋索取资源的数量和种类急剧增加;一方面持续不断、与日俱增的向海洋倾泻人为污染物质。这位蓝色母亲不堪重负,她痛苦的呻吟着、愤怒的咆哮着。

近几十年来,人类对海洋鱼类资源日益过度的索取,对海洋生态环境日趋严重的污染。近年来,全球每年有数十亿吨的生产和生活污水、垃圾、化工废物等被直接排入了海洋;河流每年也将近百亿吨的人类污水、污物带入海洋。已经使全球范围内的海洋生产力和海洋环境质量出现明显退化。污染最严重的海域有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纽约湾、墨西哥湾等。我国海洋局部面积的污染也相当严重。就国家来说,沿海污染严重的是日本、美国、西欧诸国等。

 

污染源主要来自:

1陆源污染   

海洋污染物总量的65%以上来自于陆源污染物。其包括工业生产的三废排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城镇生活的污水和垃圾;养殖禽畜的粪便和尸体,通过江河径流、大气扩散和雨雪降水等形式,最终汇入海洋。  

2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污染   

沿海石油企业及洋中钻井船、采油平台向海洋中直接排放污水、污物。(1)漏油、溢油、井喷等。(2) 生产、生活垃圾等废弃物。

3船舶排放污染   

船舶对海洋的污染主要指船舶在航行、停泊、装卸过程中产生的污染。主要污染物包括含油污水、生活污水、船舶垃圾。据有关资料介绍,2012年全球仅商用海运船只的数量就已达10万多艘,其中经常运输石油的油轮就有7千艘之多。而且油轮的吨位越来越大,往往在20万吨以上。加之各国拥有的用于生产的机动船只,轮船数量庞大。以至于在国际主要的海洋航道上及港区周边近海都有明显的油膜分布。

4海上事故污染   

海上事故污染是指运载有毒有害物质的船舶因过失或不可抗力而造成的船舶触礁、碰撞、搁浅、爆炸、起火等事故,致使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所形成的污染。主要有溢油污染、化学危险品污染、液化气船重大事故污染等。 

5倾倒废物污染   

海洋倾废是通过船舶、航空器、平台或其他载运工具向海洋抛弃废弃物或其他有害物质的行为。目前全球每年向海洋倾废量达200亿吨。倾泻的废弃物包括:工业废物、放射性废物、疏浚泥沙、工程泥土、建筑垃圾等。

世界上最早实行海洋倾废的国家是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荷兰、西班牙、意大利等西方国家。例如: 美国早在1946年就开始向海洋倾倒放射性废弃物,其中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各倾倒5.5万桶、13.4万桶。仅1968年美国倾倒入海的废弃物就约有4800多万吨,英国每年向海洋倾倒的废弃物总量均在6700万吨以上。目前,美国环保局已在海上划出131个倾废区,用来处理垃圾、有毒有害废物、放射性废弃物等。日本在其国土东西海域划定3种类型的海上倾废区。而英国、比利时、荷兰、瑞士四国在大西洋中心的放射性废物处理场的面积达4000平方千米。同时西方国家的有毒有害垃圾也时不时的向公海偷卸。

6不合理的海洋开发和海洋工程兴建   

不合理的油气开发、围海造田、近海养殖、滨海建筑,侵占或污染了海洋的滩涂和湿地,破坏了红木林、海草床、珊瑚礁等沿海自然生态,危害了海湾生物的生息繁衍场所,致使海洋功能退化。

同时,海洋养殖系统中的大量营养过剩物质,促使海藻得以爆炸性增长,它们死去后沉到海底,分解过程会耗用大量海底生命系统依赖的氧气。海藻增生还可能产生毒素杀死鱼类。甚至造成水中没有生命的“死亡水域”。每年从密西西比河流入墨西哥河口的大量营养物质会在离岸海域形成季节性的“死亡水域”。而世界最大的“死亡水域”在波罗的海,面积相当于美国加州。从2004年到现在,全球“死亡水域”的数量从146处增加到600处。

7放射性物质污染

核倾泻、核泄漏、核爆炸、核工业、核舰艇的污染。主要是锶—90、铯—137等半衰期为30年左右的同位素。据估计进入海洋中的放射性物质总量为26亿居里,这个量的绝对值是相当大的,海洋生物遭到污染危害,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类。

日本福岛核泄漏对西太平洋及我国海洋环境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2011616日至74日,国家海洋局的放射性监测结果显示,日本福岛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已受到福岛核泄漏的显著影响。监测海域海水中均检出了铯-137和锶-9094%监测站位样品中检出了正常情况下无法检出的铯-134。其中铯-137和锶-90最高含量分别为我国海域本底范围300倍和10倍。

8废热污染

工业排出的热废水入海后能提高局部海区的水温,使溶解氧的含量降低,造成海洋的热污染。热污染影响生物的新陈代谢,甚至使生物群落发生改变,破坏生态平衡。

 

来自各种污染源的主要污染物质包括:

1石油

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仅在海路运输中流入海洋的石油每年为2百万吨至2千万吨。石油污染物包括原油和从原油中分馏出来的产品。

石油污染对海洋生态危害极大。石油在海水中的氧化和分解要消耗大量的氧气,1升石油氧化达到无害程度,大约需要4万升的溶解氧。同时,石油在海面形成的油膜能阻碍大气与海水之间的气体交换,这两个原因会使海水中的溶解氧迅速减少,严重时导致海洋生物窒息而死。

石油污染物会干扰海洋生物的摄食、繁殖、生长,导致海洋生物胚胎和幼体发育异常、生长迟缓,导致某些生物物种及群落组成丰度和分布的变化,导致鱼、贝致病、死亡或蓄积某些致癌物质。石油污染物会降低微型藻类的固氮能力,阻碍其生长,终而导致其死亡。

1吨石油在海上形成的油膜可以覆盖12平方千米的海面。石油在海面形成的油膜,影响海水蒸发进入大气,使污染海区周围上空空气干燥,明显减少降水影响海洋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吸收,使温室气体相对增多;影响海面对电磁辐射的吸收、传递和反射。覆盖在极地冰面的油膜会增强冰块吸热能力加速冰层融化。

2金属

包括铬、锰、铁、铜、锌、银、镉、锑、汞、铅、锌、铅、铬、汞、铜、锌、钴、镐、铬等重金属。有资料表明由仅由人类活动而进入海洋的汞,每年可达万吨,而镉对海洋的污染量又远大于汞。金属污染不仅直接危害海洋生物,而且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日本水俣市水俣湾20世纪50年代中期曾出现震惊世界的“水俣病”。因人食用了被污染的鱼、贝而引起汞中毒。发病患者12000多人,死亡1400多人。

3有毒有害的化学物质

1)酸、碱、一般无机盐。使水体的pH值发生变化,妨碍水体自净功能。

2)无机有毒物:重金属、砷、氰化物、氟化物等。

3)有机有毒物:苯酚、多环芳烃、PCB 、有机氯农药等。

4)溶解耗氧物质:工、农业及生活污水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酚、醇等有机物质。

5)植物营养物质:工、农业及生活污水中所含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

6)生物性污染:入海污水、污物中病原微生物、病毒、病菌。 

4放射性物质

污染海洋的人工放射性核素主要有:90Sr137Cs60Co65Zn55Fe59Fe144Ce106Ru3H239Pu等。

5塑料制成品及其它固体垃圾

 

人为污染对海洋的危害:

由于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海洋又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不仅人类在海洋上的直接污染活动可以危害海洋,而且人类在陆地上的污染物质,也将通过江河径流、大气扩散和雨雪降水等形式,最终其大部分都将汇入海洋。但是这些污染若是超过了海洋的自净能力,海洋就只能以消极的生态环境影响和有害的食物链传递等危及人类生存的形式,奉还给人类。

过去50年,持续不断、与日俱增的污染,加之过度捕捞、破坏栖息地以及全球变暖,严重的破坏了海洋。其危害表现为:

1未受人类侵害的海洋面积只占不到4%

美国16 个研究机构的19 名科学家组成了调查小组,参考了联合国有关机构、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数据中心及科学界的调查数据,历时近四年于20082 15日公布了他们绘制的“人类对海洋影响的全球地图”。地图显示,“人类17种不同的活动强烈影响着全球41%的海域,而侥幸未受人类活动侵害的海洋只占不到4%。”除却南极、北极附近少量水域,全球几乎没有哪处海洋谈得上“清洁”。“单个影响相加以后显示出来的结果比任何人想象的都要糟糕。”

同时科学界相信,这4%的“干净海洋”,未来很难不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2、海洋生物物种及其生存数量急剧下降

  2014930日,世界自然基金会发布了《地球生命力报告》。《报告》称,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正在急剧下降,可能导致突然或不可逆转的环境变化。自1970年至2010年,地球生物多样性显示了52%的下降率,鱼类数量平均约为40年前的一半。海洋物种的下降幅度为39%,而淡水物种地球生命力指数下降幅度高达76%。很多海洋生物物种灭绝了,还有大量的物种处于“极危、濒危、易危、低危”等状态中。按照这一速度,科学界估计到2050年,绝大部分海洋生物都将处于崩溃边缘。

3、垃圾占领海洋

监测结果表明:人类生产、生活的巨量垃圾不断的侵入海洋,造成了大面积的海滩垃圾、海底垃圾、海面漂浮垃圾。

海滩垃圾主要为塑料袋、烟头、聚苯乙烯塑料泡沫快餐盒、渔网和玻璃瓶等。海滩垃圾的平均个数为0.80/百平方米,海滩垃圾的总密度为29.6/百平方米。

海底垃圾主要为玻璃瓶、塑料袋、饮料罐和渔网等。海底垃圾的平均个数为0.04/百平方米,平均密度为62.1/百平方米。

海面漂浮垃圾主要为塑料袋、漂浮木块、浮标和塑料瓶等。表层水体小块及中块垃圾的总密度为2.2/百平方米。

仅太平洋上的海洋垃圾就已达约300多万平方公里,超过了印度的国土面积。人类的固体垃圾制造了“第八大陆”——巨型垃圾洲。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夏威夷之间并延伸至日本海域方向的北太平洋上,形成了两块蔓延约1000多公里、主要部分的垃圾厚度可达30米、总面积不小于140万平方公里的两个巨大的“海洋垃圾漂浮集结板块”,近似约4个日本国土面积。其垃圾至少达1000万吨。垃圾种类繁多,主要是以塑料袋为主的塑料制品。过去60年间,这个垃圾带的面积一直在逐渐扩大。也有新资料说现在这个“第八大陆”的面积已扩展为约343万平方公里,垃圾重量约近亿吨的。

这种大面积的塑料污染:一是由于误食和缠绕,成为海洋动物的“死亡陷阱”;二是影响海洋的气体交换,使海洋的溶解氧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三是容易缠住船只的螺旋桨,危及航运。

4、“赤潮、绿潮”

赤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危害其他海洋生物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变异现象。

绿潮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大型绿藻(如浒苔)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危害其他海洋生物的灾害性海洋生态变异现象。

人类向海洋中排放大量的工、农、养殖业和生活污水,使海洋遭受严重污染,造成区域海水含氮、磷、微量元素和有机营养物质的富营养化,为赤潮、绿潮生物的快速生长繁殖提供了物质基础和首要条件。加之水文、气象和海水理化因子变化的原因,促成了赤潮、绿潮的爆发。

赤潮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海洋公害。美国、日本、加拿大、法国、瑞典、挪威、菲律宾、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韩国和我国等30多个国家的海洋区域中,赤潮发生得都很频繁。同时绿潮在上述海域内也间有发生。20123月,卫星照片显示南极洲海域出现大规模绿潮,它的宽度约200公里,长度约100公里,漂浮了大约3周时间。

近几年,“绿潮”“赤潮”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全球爆发“赤潮”“绿潮”的范围也越来越广。

“赤潮、绿潮”的危害:高消耗水体中溶解氧、严重抑制浮游植物制造氧气、又覆盖水面阻隔海洋的气体交换,使“赤、绿”海水区域长时间处于缺氧或者亚缺氧状态,使鱼类因缺氧而窒息死亡;造成水体通风及光照条件的恶化,抑制了水体中有益浮游生物的生长繁殖,阻碍了其它藻类的光合作用;其生长、繁殖及腐烂,会释放氨氮、产生硫化物等有毒有害物质,加之大量消耗氧气,严重危害海洋生物、破坏海洋生态平衡。有些“赤潮”的体内或代谢物中含有的生物毒素,能直接毒死鱼、虾、贝类等生物,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

1933年首次报道我国海域发现赤潮,至上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很少发生。随着海洋污染日益加重赤潮也日趋严重,仅2009年至2013年我国发生大面积赤潮计311次。

5、海洋急剧退化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20114月,27名国际顶尖海洋专家在牛津开会,综合各方对全球海洋生态问题的评估,集结成报告。

报告指出:“海洋生态恶化的程度,比几年前的预测还要严重,海洋污染和气候暖化极有可能灭绝全球大量海洋生物,形成千万年来最大的一次破坏。”;“现在碳被吸收的速度,已比5500万年前上一次全球海洋生物大灭绝的时期快很多。大气层中的二氧化碳也增加了两倍,导致一半的深海生物被灭绝。”;“由于大量的碳进入地球的气候系统,连锁反应导致海洋的酸化加速。”;“导致海洋环境恶化的三个因素,都是人类活动直接产生的后果,分别是全球暖化、酸化和缺氧现象。

这些专家认为,人类活动的负面影响破坏了海洋生物多样性;危及海洋生物圈的食物链,海洋高等动物和寿命长的大型鱼类持续不断地减少;并造成大气和海洋升温、北极冰过快融化、海平面上升,正致使其他问题更加恶化。

由于人类制造的污染、温室效应、过度捕捞已经改变着海洋的基础化学成分,逆转着海洋的进化趋势,海洋生态正经历从复杂到简单的退化。

海洋过度的吸收着由人类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而且海洋中的氧气浓度正在降低。富碳、缺氧就破坏着海洋高等动物的生存条件。原始海洋生物是厌氧的。最近,海洋生物学家居然在海洋中发现了以为早就灭绝的厌氧型生物:一种生活在几亿年前的远古鲇鱼;还有一些厌氧微生物也重新出现在显微镜下。这是海洋生态退化的明显标志。

海水的酸性正在上升,海洋酸化的过程抑制了海洋生态系统的很多重要功能,如光合作用减弱,碳酸钙的沉积变慢,这意味着很多生物会因此面临灾难。

海洋里的高等生物数量逐日减少,低等生物再次占据统治地位。从原来充满大型鱼类的复杂食物网络变成被微生物、有毒藻类、水母、原始厌氧生物和小型鱼类统治的简单生态系统。如今的海洋生态不是正常的进化,而是朝着原始形态退化。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摇篮,是地球上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洋对地球气候发挥着巨大调节作用,对地球生态环境起着重大的净化作用,海洋生态影响着整个陆地生态。海洋提供数十亿人口的食物,海洋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并通过海洋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地球上氧气的大约70%,(每年360亿吨),作为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现在的海洋,正在步入全球海洋生物大灭绝、全球海洋生态崩溃的灭顶之灾。

 

八、土壤持续污染

土壤:是依托土地母质层由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的能生长植物的土地表层物质。

土壤污染:即主要由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超过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而导致土壤质量下降乃至性状变劣的现象。

土壤污染物大致可分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无机污染物主要包括:酸;碱;镉、汞、砷、铜、铅、铬、锌、镍等重金属;盐类;放射性元素铯、锶的化合物;含砷、硒、氟的化合物等。有机污染物主要包括:有机农药;石油;酚类;氰化物;合成洗涤剂;生活污水、污泥及厩肥带来的有害微生物等。

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过多,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引起土壤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有益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

土壤污染的后果:一是有害物质和其分解作用在土壤中通过“土壤→植物→人体;土壤→水→人体;土壤→空气→人体;土壤→人体皮肤接触”等途径被人体吸收,危害人体健康。二是有害物质和其分解作用抑制、损害植物的正常生长,降低农作物的产量。三是土壤污染的有害物质还可能进入地表水、地下水和大气,接续污染其它生态资源、环境。

土壤污染具有隐蔽性、潜伏性、累积性、长期性、难可逆性的特点。有关地质学家指出,土壤一旦被污染,通过自净能力完全复原周期长达千年。国家高等学校土壤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南京农业大学教授潘根兴指出:“土壤污染超过土壤的自净能力,没有外来的治理干预,千百年后土壤也无法自净,有的地块永远都无法自净,甚至出现环境报复。”而土壤污染修复的成本高、周期长、难度大,需要天价费用。

 

土壤污染的途径:

1、化肥的过度施用

单独施用、过量施用化肥有很大弊端:

①农田施用的任何种类和形态的化肥,都不可能全部被植物吸收利用。化肥利用率,氮为30—60%,磷为2—25%,钾为30—60%。未被植物及时利用的氮化合物,可能导致土壤、水源、空气受到污染。

②导致土壤酸化,促使土壤中的pH值下降。当土壤的pH值下降时,病害和害虫就易于发生。酸度很高时,土壤中的有毒金属元素会析出。

③单独施用化肥将导致土壤结构变差,融重增加,空隙度减少。

④过量施用化肥可能使土壤的有机质下降、有益微生物减少,造成土壤肥力失衡、活力下降。

⑤氨氮元素过多,会造成土壤对其它元素吸收性能下降。

2、农药的过度施用

据科研部门测算,农药在使用中,一般仅有0.1%左右可以作用于目标病虫,99.9%的农药则进入生态系统,其中对土壤的污染,最为显著。

过度施用农药会造成相应的土壤重金属、激素的有机污染。通过农产品危害人体健康。

被农药长期污染的土壤将会出现明显的酸化、土壤孔隙度劣变、土壤全量养分也会随污染程度的加重而减少。过度施用农药,在杀虫、防病的同时,也使有益于农业的微生物、昆虫、鸟类、生态系统遭到损害。

3、“白色污染”

或因残留的农膜不易降解,或因残留的农膜累积过多,农膜残片、残屑的过度残留,造成了土壤的“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破坏了土壤结构,阻碍了作物根系对水、肥的吸收和生长发育,使壤土水分难以下渗。而且残膜在分解过程中会析出铅、锡、酞酸脂类化合物等有毒物质,造成土壤污染。

4、污水灌溉

用未经处理或未达到排放标准的工、农业及生活污水灌溉农田是污染物进入土壤的主要途径。污水中含有高量的有毒有害的无机物(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微生物、病原体等。

5.固体废弃物污染

工、矿业固体废物、畜禽等养殖业垃圾、生活垃圾、废旧电池等进入土壤,是土壤的固体污染物。种类繁多的固体废弃物,在堆放或处理过程中,由于日晒,雨淋,水解、土壤侵蚀等作用过程,其中的有害化学及重金属元素容易分解散落,以辐射状,漏斗状向周围土壤扩散。据测算,1节一号含汞电池烂在土壤中,可以使1平方米土地失去种植价值。

6.酸雨污染

工业排放的 SO2NO等有害气体在大气中发生反应而形成酸雨,以自然降水形式进入土壤,引起土壤酸化。在酸性增强的条件下,土壤中的镉等重金属活性也随之增强,更易被农作物吸收。

7、降尘污染

人类活动产生的重金属粉尘以气溶胶的形式进入大气,经过自然沉降和降水进入土壤,造成污染。冶金工业烟囱排放的金属氧化物粉尘,在重力作用下以降尘形式进入土壤,形成以排污工厂为中心、一定半径范围的大气和土壤污染。由于汽车尾气中,汽油中添加的防爆剂四乙基铅随尾气排出,在车流量大的公路两侧,常形成明显的铅污染土壤带。

8、放射性污染

核试验、原子能工业中所排出的三废由于自然沉降、雨水冲刷和废弃物堆积而污染土壤。由于磷矿常伴生铀、钍、镭等天然放射性元素,磷肥的过度施用,也可能导致放射性土壤污染。受到放射性污染是难以排除的,只能靠自然衰变达到稳定元素时才结束。

 

现在很多的人体疾病、非正常死亡,都与饮食进而与土壤污染有直接关系。土壤污染通过农产品对人健康的危害绝大部分是隐性状态,即土壤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在人体中的累积。但当土壤或人体中的累积达到了一定限度,定时炸弹就爆发为显性危害。如:

美国20世纪70年的“加利福尼亚州拉夫运河事件”;20世纪后半叶的“棕色地块”。

日本1877年栃木县的“足尾矿污染事件”;1931年至1972年富山县神通川流域发生的“骨痛病事件”。仅从1974年至2003年的29年时间里,日本的土地污染事例就达1458件(还不含耕地污染数据)。

据新华网20140625日发表的(记者史卫燕 刘良恒)《面积广 技术弱 资金缺——我土壤污染治理面临三大难》一文披露:

“近年来,(我国)‘镉大米、癌症村、砷中毒、毒生姜’等土地污染带来的问题一次次冲击着公众心理防线。

人口只有4万多的乡镇,血铅超标的儿童超过300人。近日在湖南省衡阳市大浦镇发生的儿童血铅超标事件,引发社会强烈关注。据披露,当地超标儿童的血铅值最高达到了322微克,远远超过100微克的健康标准。

  沉默的土地在不断的污染积累中开始事故频发,曝光儿童血铅超标事件的就有江西吉安、陕西凤翔、湖南武冈、云南昆明、龙岩上杭、湖南郴州等地,最终结论均与企业非法排放引发土壤污染相关。

土地污染在危害人们健康的同时,也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重创。2013年上半年,素有“湖广熟天下足”之称的湖南省连续两次被曝光其所产大米重金属镉含量超标,湘米的销售一时陷入困顿。”(注:以上引自新华网625日《面临三大难》原文;另据百度文库资料,2009 中国癌症村数量已超过 247 个。

 

有资料认为,从20世纪 60 年代,荷兰、美国等发达国家因为化学废弃物的倾倒导致严重的土壤环境问题至今,土壤污染已遍及世界五大洲,并主要集中在欧洲,其次是亚洲和美洲。

1986年《世界资源》报告说,欧洲有15个国家近1700万英亩的森林受到“森林死亡症”的侵害。德国的一些科学家说,德国2/3的林区土壤的酸化深度在1, 使它们的根系无法发展。

19884月法国《科技与生活》月刊指出:“由于人们大量抛弃废旧制成品, 全世界的锰、钼、镍、锑和钒的产量1~ 5%都回到了大自然中去了。大地并不是一个无底垃圾桶,它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日本和欧洲的一些土地的被污染已接近极限, 因此必须采取排污措施。”

没有查到世界及其他国土壤污染面积的规范数据。但是,由于酸雨是污染土壤的因素之一,仅从酸雨污染区域的面积来看,全球土壤污染的面积是个较大的比率。在全球的三大酸雨区中,以德、法、英为中心,波及大半个欧洲的北欧酸雨区和包括美国、加拿大在内的北美酸雨区的污染面积已达1000多万平方公里,(另一个酸雨区在我国。)本世纪以来,世界的酸雨污染日益扩大并加剧。酸雨逐渐向东欧、印度、东南亚及中国内地扩展。同时酸雨的酸度也在逐渐增强。

根据以上所述,加之其它普遍存在的污染因素,可见全球程度不同的土壤污染,面积、占比都不会小。

我国的土壤污染很严重。20140417日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公报】显示:“20054月至201312月,环境保护部会同国土资源部开展了首次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调查结果显示,…… 全国土壤总的点位超标率为16.1%,其中轻微、轻度、中度和重度污染点位比例分别为11.2%2.3%1.5%1.1% 。从土地利用类型看,耕地、林地、草地土壤点位超标率分别为19.4%10.0%10.4%。”

也就是说,我国近15的耕地遭到了程度不同土壤污染,相应的,我国约近15的农产品遭受了程度不同的品质污染。

由于:比之于现在,调查统计起始于2005年;比之于全部土地,实际调查面积约630万平方公里,我认为,这个污染数据是起码的底线数据。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昆仑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2.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3.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4.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5.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6.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9. 中日合作:是该扒扒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军美化师了
  10.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0.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6.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