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从去年开展了“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全省党员干部深入困难户,把脉诊断、挖出穷根,帮群众致富,成为我们进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课堂。我也参与其中,到自己联系的西和县农村三户农民家中促膝谈心、共谋脱贫良策,帮助解决了村民行路、吃水的问题和老人就医、子女上学等方面的困难。在“双联”行动中,我感到,群众的事说起来都是具体小事,但它涉及的人多了,就变成大事。能否把群众的小事办好,关系到党的伟大事业的成败。
要把“小事”当成大事抓。群众盼望能够办大事的人出现,但并非每个人都能办大事。群众需要我们帮助解决的问题,更多的是一些“柴米油盐”式的“小事”。这些涉及群众利益的点滴小事,恰恰就是影响人心向背、关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我们的宏观视野、战略思维、大局观念、方针政策,最终落到群众头上的就是吃穿住行、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这些事情虽小,但贴着百姓生活,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感受,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不管,谁管?老百姓心中有杆秤,说一百句大话,不如办成一件小事;说一万句空话,不如办成一件实事。这些小事、实事可能不如大项目的工程那样突出、耀眼,却“润物细无声”,能加深党和群众的感情,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要把“难事”当成急事办。“民之所乐,我则遂之;民之所苦,我则除之。”政府机构存在的价值,就是为群众提供快捷便利、周到的服务。“群众有诉求,快办没理由”,谁都不能拖延和怠慢。但现实中确实存在着让群众跑来跑去、领导批来批去、部门转来转去、开会议来议去、问题推来推去的官僚主义作风,这极大地影响了政府的形象。把群众的“难事”当成急事办,就是最大限度地服务群众,让群众少跑一趟路、少进一扇门、少找一个人,彰显的是政府的“给力”作为,扫除的是机关的推诿扯皮。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出现了征地拆迁安置、克扣拖欠工资、农民负担过重等新问题,这些都是群众的“难事”,如果我们政府不及时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就会出现问题,就会认为领导干部只说空话不做实事,涉及的人多了还会演变成群体事件,群众的“难事”就成了政府的“心头大事”。因此,领导干部要有一颗真正的爱民为民之心,切实做到民之所呼我之所应,扶在关键处,帮在需要时,不贪“一时功”、不做“夹生饭”,以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行动,用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善始善终、善做善成,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要把“好事”当成习惯做。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为人民服务就是通过持之以恒地做大量细小的好事体现出来的。把好事当成习惯做,是党员干部的应有政德,是检验干部作风是否得到切实转变的标准。一是要有真心。如果不是出于真心,而是迫于压力,不是全心全意,而是三心二意,就会出现参加会议听、坐在车里转、隔着玻璃看的应付差事现象,甚至导致与民争利、劳民伤财的后果。二是要有恒心。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放下架子、沉下身子,蹲地头、坐炕头,真心实意地与老百姓“掏心窝”,了解他们的冷暖安危,真抓实干。三是要有平常心。看重精神追求、看淡物质享受,看重党的事业、看淡个人进步,看重职业操守、看淡功名利禄,把百姓放在心上、责任担在肩上,在自己的岗位上释放内在能量,燃烧工作热情,绽放生命云霞,不断为人民做好事。
(: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党组书记、副厅长)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