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任何理论如果要上升为真理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实践证明它是正确的,才能说它是真理,反之,它很可能是谬误。所以说“实践是检验理论是否真理的唯一标准”。
但是,理论通过实践的检验,实践的结果正确与否,不同利益的人却有不同的判断。很多时候,特别是社会实践中,人们一般会用自己是否获益来做出判断,这个判断就是实践的结果让我得到了利益,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于是,利益既得者认为正确,利益受损者认为不正确。这样,经过实践检验,理论是否真理,是否谬误,就有了不同的回答。不同的利益差别,造成了对实践结果的不同判定,这就是真理或者谬误的阶级性。例如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进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无产阶级认为正确,资产阶级会认为不正确,封建主义者则认为那是罪过。
那么,实践的结果正确与否应该由谁来判断呢?从历史上看,一直以来都是由统治阶级说了算。谁主导了社会,谁上升为统治阶级,谁说了算。也就是说,只要有利于统治阶级的,就是正确的,反之,就是错误的。统治阶级的真理就是真理,对统治阶级有用就是真理。从这个角度看,强权即真理,有用即真理,是很有道理的。
然而,是否就因此说,真理和谬误,正确与否,就是一本糊涂帐,只能让他服从强权。也就是说对强权者有用即真理呢?从自然科学的发展来看,不是的。强权一度曾霸占了自然科学,自然斗争的实践结果,也曾经由他们来判定,但是自然科学发展到今天,虽然,也有强权的羁绊,但却越来越少地与少数人的利益挂钩了。
社会科学依然被强权愚弄着,依然在强权的怀抱里,为强权服务。
从阶级社会产生以来,强权奴役着真理,理论为强权服务才能成为真理,真理为少数人服务。然而,阶级斗争使真理越来越明,真理是为多数人服务的,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人们越来越坚信为多数人服务的才是真理。马克思主义从人类历史的发展出发,发现了共产主义的真理,从此,社会科学突破了强权,被压迫的多数人坚信真理会让他们翻身,少数人奴役多数人的时代必将结束。
但是,真理还逃不出强权的羁绊,多数人要掌握真理的鉴定权,还必须以多数人上升为统治者为前提的。统治者就是统治者,统治者就是要压迫被统治者,除非,没有了统治者,当然也就没有了被统治者。要想不被压迫,就必须成为统治者,这就是残酷的阶级社会。谁幻想在阶级社会,不统治别人,或不被别人统治,那是真正的乌托邦思维。
在搞清了对实践结果的判断有明显的阶级性之后,再来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就是无比的正确了。如果不站在无产阶级立场上,这句话对哪个阶级都适用。资产阶级的实践是榨取剩余价值,剩余价值越多,实践的结果越正确。于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越有利于榨取剩余价值的理论,就越是真理。反之,无产阶级的实践是反剥削反对榨取剩余价值,于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越不利于榨取剩余价值的理论,就越是真理。
资产阶级跟无产阶级可能用同一个理论来榨取剩余价值,或反对榨取剩余价值。这好像说明真理的非阶级性。无产阶级可以用,资产阶级也可以用。但是,对无产阶级来说,是反对榨取剩余价值的理论,对资产阶级来说,是榨取剩余价值理论。这就是真理的阶级性。真理的阶级性决定了他们要建立的制度不是同一个社会制度,社会是前进还是保守,或者反动。一个比剩余价值规律更高一级的规律,就是社会发展的规律。这一规律,不是哪个阶级的认识都一致的。那个社会制度符合社会的发展规律?他们的回答肯定不一样。但符合多数人利益的社会制度,肯定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制度。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已经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从社会发展规律来说,无疑反对剩余价值的理论才有可能成为真理。特殊的理论,在某个历史阶段或某个条件下是真理,但放在更大的历史阶段下或更广的条件下就成为谬误。资产阶级捞取资本剩余价值的实践,和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实践,实践的目的不同,对实践结果的判断也不同。那种判断,更符合社会规律的发展?这就涉及一个阶级性。
真理的阶级性是由阶级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决定的。革命阶级必定要战胜反动阶级的历史规律决定了阶级社会中真理的阶级性。反动的阶级有真理,他们是特殊的个别的真理,革命的阶级的真理才是更一般的更普遍的真理。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