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邹恒甫教授是不是反体制英雄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2日18:11 国际在线
:王石川
高校人事制度究竟路向何方?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邹恒甫事件”再次将这一话题引出。6月10日,世界银行研究部经济学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邹恒甫在其博客上公开了致教育部部长周济的公开信。信件的大意是,邹恒甫于4月6日接到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张维迎的信件,称从今年5月1日起,邹将不再享受学院任何待遇,并开除其在光华管理学院教授职务,将其人事档案移交北大人事部,并称此为光华管理学院4月4日院长会议作出的决定。(6月12日《第一财经日报》)
这俨然又是一起公共事件,“邹恒甫事件”仿佛一把利刃再次刺向已非完身的高校体制。
邹恒甫何许人也?他是建国以来从哈佛大学毕业的第一个经济学博士,现供职于世界银行研究部。被称为“中国现代西方经济学教育第一人”。曾入选中国最具影响力的10大经济学家。拂去耀眼的光环,邹恒甫最为坊间津津乐道的是他那惊世骇俗的言论。他把一批著名的经济学家编成“三纲五常”、“林海张杨”,毫不留情地予以奚落。两年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更是大谈特谈,出言无忌,林毅夫是三五流的经济学家,张维迎是九流经济学家,大多数经济学家都不入流。……
在太多人的心目中,邹恒甫早已被塑造成反体制的英雄,是说真话的志士,是学术的良心。因此,当邹恒甫被辞之事甫一披露,不少网友义愤填膺、纷纷声援。有的表示“令人震惊 ”,有的叹息:“浮躁导致自以为是,神圣之地也难免受到污染,授教者如不能淡泊执业,何谈于人解惑!”还有的矛头直指北大,称:“北大堕落了。蔡元培倡导的包容和宽容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没有发生,悲哀。”当然更多的是把张维迎当作了靶子,其中不乏侮辱和谩骂之词。
诚然,张维迎和邹恒甫似乎有些“恩怨”,张维迎在邹恒甫眼中的形象似乎不堪。比如,邹恒甫屡屡发表言论:“张维迎编的《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真是误人子弟!”“张维迎动不动就说自己是‘中国产业经济学第一人’,我不知道中国的产业经济学家们对主流的产业经济学,作了什么贡献。”“张维迎有思想?自欺欺人罢了!”如此激烈之论,如此旁若无人,的确令人“亢奋”。须知,在此之前,国内经济学家遭受普遍诟病,经济学家的集体形象因种种原因或被丑化或自我丑化,邹恒甫的言论契合着坊间观点,强化了公众对经济学家不佳印象的判断。因此,邹恒甫势必备受民间追捧,被塑造成反体制的英雄便是自然而然的结局。
但需提及的是,邹恒甫的确违反了光华管理学院的规定,比如在其他学校免费办教育事业。这一点邹恒甫也没有否认。如报道称,从2001年,由于主要任务已完,邹恒甫“又开始天马行空”到浙江大学帮忙。由此可见,邹恒甫被辞还是具有一定的前因后果,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开除邹恒甫虽粗糙但不野蛮,而是符合相关程序的。
既如此,“邹恒甫事件”为何引来如此轩然大波?原因不外乎两点,一是张维迎和邹恒甫都是圈内响当当的人物。二是近年来经济学家和高校体制饱受突围之困,早已深陷舆论的漩涡当中。以高校体制为例,无论是陈丹青震动一时的辞职清华,还是波动未息的人民大学张鸣事件,都暴露了高校体制的软肋。谁都无法否认,当前高校体制需要大都手术,无论是陈丹青痛斥“艺术教育虚假繁荣”,还是张鸣的“为学术权利而斗争”,都照例在社会上造成了持续的反响,应和者众。日前,知名学者谢泳撰文认为:“张鸣认为是过度行政化,这还是客气的说法,其实我看连行政化也够不上,是衙门化。”温润君子如谢泳者不吝激烈言辞批评现行高校体制,委实耐人寻味。须知,就在前不久,谢泳以民间学者的身份受聘于厦门大学。
显然,“邹恒甫事件”之所以被放大,与当前高校机制令人失望大有干系。一定程度上说,“邹恒甫事件”放在遥远的历史语境中解读,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是,当前,高校体制偏偏贻人口实。况且,当前经济学家的确有那么一些让人不屑和不耻的,这就无形中提升了批判者邹恒甫的价值。邹恒甫说:“现在很多经济学家喜欢当资本家和暴发户的走狗,记住一句英国谚语——每笔财富后面都隐藏着罪恶(Behind every fortune,there isacrime)。在中国赚钱致富的人都应该有良心。”(见南方人物周刊)此言为何受追捧?不正因为当前某些经济学家形迹不正吗?不正因为某些财富的确充斥着污垢吗?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陈寅恪的这诗是邹恒甫的至爱;“书生自有嶙峋骨,最喜交情最厌錧(金、官的合写)。”这句诗是邹恒甫的心曲。诚然,邹恒甫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狂人,但,是不是反体制的英雄还有待求证。如果真要把邹恒甫当作反体制的英雄,笔者认为,这未必是邹恒甫主观想象和渴望的,恰恰是不合理的高校机制和不靠谱的经济学家无意中成全的。在这其中,也同样寄寓了公众对不合理的高校机制和不靠谱的经济学家的深深失望。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