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琏的药方,医不好中国经济的病!
有幸在网上看到了吴敬琏先生《中国经济转型的困难与出路》,吴先生的文章是按标准格式写的:第一写存在的问题,第二分析问题的成因,第三给出对策。
吴先生病症看得还对,病因分析的却不对,药方开的绝不对症。
现简述如下:
吴先生认为:
“从经济社会生活的现象层面上看,现在最突出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一些基本的自然资源短缺的程度越来越严重。”
“从宏观经济的深层结构看,可以归结为内外两个方面的失衡。内部失衡的主要表现是投资和消费的失衡,过度投资而消费不足。”
“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是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外汇存底的大量增加。它会造成我们跟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加剧,同时使自己的贸易条件变差,出口产品贱卖,还搭上了我们的资源和环境。”
显然,吴先生对中国经济问题的把握是正确的。
于是吴先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
由投资和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模式向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的方向转变
应该说,吴先生对解决问题的方向给出的解决问题的方向也是正确的。
但是,在分析以上问题形成的原因时,吴先生竟匪夷所思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主要原因在于旧体制的遗产没有得到消除,它已经成为实现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主要障碍。我认为最重要的体制障碍是四点:”
“第一点,各级政府依然掌握着一些重要资源的配置权力。”
“第二点,把GDP的增长作为各级政府政绩的主要标志,不光在党政机关考核干部时如此,社会舆论也是如此。整个社会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
“第三点,是各级政府的财政状况和物质生产增长紧密相联。”
“最后一条正好是前面三条的反面,就是资源配置上市场的力量受到很大的压制。”
为什么说吴先生的分析令人匪夷所思呢?
1、一国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在自己已有资源的基础上。
象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它不能依附于任何人身上!在这个世界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供中国依附!
象中国这样的国家,发展经济必须探明自己的资源情况,必须知道自己资源的有余与不足!
象中国这样的国家,发展经济必须知道自己的资源“瓶径”在哪里!必须在经济发展起来之前就知道如何可靠地解决资源“瓶径”!
在资源限制面前,必须承认经济计划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东西!
无视资源限制,想当然地认为市场会解决一切,是一种极端愚蠢的行为!也是一种必然要碰壁的行为!
当今的中国经济,由于彻底否定了计划的必要性,放任市场调节,最后必须面临资源约束的困境!!!
在资源约束困境中,吴先生竟认为是旧体制的遗产没有清除,其迂腐到了何等的地步!
2、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自己,而不是为了发展别人。
可中国的外向型经济呢?
中国经济投资过度,在一些经济领域产生了远远超过本国人民需求的产能。这些产能是为了向外国输出,结果就是吴先生说的:“出口产品贱卖,还搭上了我们的资源和环境”。
也就是说,中国经济大发展,在一只无形的手的牵引下,竟变成了向国外大量输送财富!!!
中国经济的发展竟然是为了发展别人!!!
对这些问题,吴先生竟然认为是旧体制的遗产没有清除。
可旧体制下,中国经济明明走的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之路,它既不会产生资源“瓶径”,更不会出现为别人发展经济的现象!!!
哈哈哈
正因为吴先生对问题成因分析的错误(或别有用心),他开出的药方必然不会对症!
吴先生给出的药方是:“建立法治的市场经济”。
中国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明明是由于经济全无计划而造成了资源约束和为外国经济发展服务。吴先生不从市场经济本身找原因,不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却将矛头指向了旧体制没有清除,怎不令人感到好笑呢。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依靠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来发展经济,那就必须走自己的路,搞自己的东西。不然,有几个中国的企业可以与富可敌国的国际垄断资本在技术进步、劳动者素质、管理创新方面进行竞争?
如果没有中国企业可以与国际垄断资本竞争,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不就是一句空话吗?
一句话,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最后还得靠“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