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这次谁也救不了闯入“结石门”的三鹿了
中国有句老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以现代的资讯传播手段,三鹿的声誉这次估计是彻底玩玩了。
如何拯救三鹿呢?有人可能用套话说,继续深化改革呗。
但现在的情况就是,三鹿早就被改制成现代企业制度了,据说政府的股份早就退出,不仅私有化了,经营层可能也有持股,而且控股的大头还是外资。在这种情况下,还能怎样继续改制呢?
有人可能说,把所有的股份都卖给外资,让外资百分百地控股?就算你想卖,外资也未必想全买,外资要的只是通过占有一定的股份而居于主导地位就足够了,只要能达到有权操控企业的经营管理就足够了,并不需要全资控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现代税收制度下,政府最明智的选择就是只收税就够了,不管这个企业是谁的企业,反正只要自己地方政府不参股就是了,免得企业出了问题,自己也受牵连。
对于政府来说,只需要制定有关制度,若是有企业违反制度了,那好办的很,按制度进行惩罚就是了,何难之有?
不过,反过来说,政府既然是靠收企业的税来维持运作的话,很多情况下那其实也就等于被企业绑架了,而且越是税收大户,就越是要爱护有加。
总的来说就是,三鹿早就改制成外资控股了,已经改无可改了,都改到头了,没办法继续改了。就算现在想走回头路改制成国企,政府也未必有信心敢接手,倒不是怕自由经济学家抨击这是反改革,而是政府一旦接手而市场的消费者又不买账,那对政府也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可以说风险实在太大了。当然,若让政府自主选择的话,肯定是不会接手的。
再者,其它的奶粉企业也未必愿意并购接手三鹿的资产。三鹿垮了,其它的制奶企业高兴还来不及呢。若是接手三鹿的话,更大的可能就是反被三鹿拖累,连累自己的品牌也被市场排斥。
综上所述,其实现在追究谁的责任已经无足轻重了,不出意外的话,三鹿这次是死定了。据说有人认为应该追究奶农的责任,倘若就算真是奶农这个环节出了问题,你三鹿连进货关都把不住,那谁还敢相信你呀。总之就是,不管责任在谁,三鹿都逃不掉被消费者抛弃的命运。
死了一个三鹿,对很多人来说无所谓的,真正揪心的其实可能是收税的那个政府,少了一个重要的税源嘛。
这次事件的最大的悬疑只有一点,那就是谁要是能够救活三鹿,那他的信誉一定是可以顶破天了。今天这个世道,还有谁的信誉能够令群众百分百地信任吗?只有天知道。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