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我不知道的朝鲜和我所知道的中国

kunlunfeixue · 2010-11-15 · 来源:
朝鲜半岛局势 收藏( 评论() 字体: / /

     网上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言论,只要你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会有人跳出来说:那你为什么不去朝鲜?在他们的言论中,只要说到社会主义制度,就必然会提到朝鲜,给朝鲜打上专制、独裁、贫穷、饥饿、落后等等标签;一说资本论制度,就言必称欧美,以欧美为样本,把资本主义描绘成民主、文明、富裕、强盛、自由等等美好场景的天堂,而南美、非洲、南亚诸多贫穷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他们眼中是仿佛是从来就不存在的,或者已经从地球上蒸发。  

    其实这些言论也不新鲜,只要看看他们对于朝鲜的描述:自我封闭,体制僵化,贫穷落后,专制独裁,老百姓如何民不聊生,痛苦不堪,饿死多少人口,人们多么向往国外的生活,纷纷从各种途径逃跑诸如此类。只要把他的描述中的主角从朝鲜换成中国,就可以发现,这与他们对于30年前中国的描述一般无二。同样的资料,只要把人名、地名等换一下,就可以来回使用。  

    我没有去过朝鲜,以我的工作性质而言,出国的可能性不大。所以我对朝鲜的了解也是来自于书籍资料以及西方和韩国媒体对朝鲜的新闻报道。不过鉴于西方以及韩国媒体的斑斑劣迹,我对他们的新闻报道是不大敢相信的,当然那些书籍资料也未见得有多客观,为了公平起见,也姑且对其存疑。  

    我对朝鲜的了解就是朝鲜历史上曾经沦为日本的殖民地,达50年之久。日本投降后,在苏联和美国的控制下,朝鲜半岛被一分为二,成为名义上的两个国家,这两个所谓的国家都在谋求统一,并互相指责对方非法。然后就是三年多的朝鲜战争,南北双方的生产和生活都受到了破坏,而有资料说北方受到的破坏比南方更大一些,结合美国的历史和美国人的性格,看看美国人轰炸南联盟,美国人发动的伊拉克战争,美军所过之处基本上是一片废墟,所以我觉得这种说法应该是可信的。再有就是从自然条件上看,朝鲜比韩国大,但是人口的韩国少,现在朝鲜的经济总量不如韩国,不如韩国发达。基本上也就这么些了。所以我自觉对于朝鲜地了解是很苍白的。  

    从现实上看,朝鲜相对于南朝鲜经济比较落后,物资匮乏,食品短缺,人民生活比较困难。很多人把这一切归咎于朝鲜的社会制度,似乎只要朝鲜实行资本主义制度,这一切都迎刃而解了。我对这种说法是不以为然的,造成一个国家的发达或落后的原因是很多的,岂止是一个社会制度这样简单,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美国和西欧国家都是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是他们经济的发达是怎么来的。细数这些国家,有几个国家屁股是干净的?他们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都不约而同地充当了强盗的角色,依靠屠杀和掠夺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给世界许多国家造成了莫大的痛苦和无法挽回的损失,难道这些就因为它的经济发达而略过不谈吗?对朝鲜也是如此,就拿食品短缺来说,对食品影响最大的就是农业粮食产量。朝鲜的粮食产量较低,不能自给,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对朝鲜农业并不了解,那些仅仅凭借西方国家和韩国的媒体报道,就对朝鲜冷嘲热讽的人,他们对朝鲜又了解多少呢?朝鲜半岛多山,而这些山地又大多集中在北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山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80%左右,朝鲜半岛有数的适合农业生产的平原地区有大多集中在韩国境内。即便这样,韩国以它相对发达的经济状况,也无法实现粮食自给,又何况朝鲜呢。朝鲜的地形如何?有多少可耕地?这些可耕地具体情况如何?是否平坦?是否肥沃?有多少水浇地?气候、土壤、光照、水分、肥料、籽种等情况是怎样的?这些土地适合种植什么作物?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有哪些?朝鲜的农业生产由哪些环节?如果有问题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朝鲜面临的国际形势怎样,美国为何对朝鲜进行禁运和封锁?禁运和封锁主要包括哪些种类?对朝鲜的粮食生产和输入有什么影响?如果对这一切都不了解,却在那里对朝鲜妄加指责,不仅十分无知,而且是相当愚蠢的。  

    对此我不由又想起了中国,某些人对朝鲜的指责和他们对30年前新中国的诬蔑如出一辙,好在我对中国,尤其是对我的家乡了解,总算离我对朝鲜的了解要多一些。例如有人热衷于把包产到户神圣化,似乎包产到户是一枚灵丹,国家本来是贫穷落后的,服了这枚灵丹,粮食产量提高了,国家富强了,人民生活水平也改善了。有人甚至说如果建国伊始就实行这种制度,土地采用包产到户,甚至直接归农民私有,可以激发农民多大的积极性,可以少走多少弯路哇!对于这种人我不知道如何去形容他们,只觉得说他们是王八蛋应该不算过分。新中国刚成立时,历经战乱的中国大地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多年的战乱使中国农业生产水平很低,农业生产基本上依仗人力和畜力,靠天吃饭。而中国的近代史就是一部战争史,从鸦片战争以后基本上没有消停过,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前,十年的国内革命战争,八年的全面抗日战争,三年的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以后紧接着又是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同时国内还有和国民党残匪做斗争,有多少青壮年劳动力踏上了前线,就再也没有回来。多少老人失去了子女,多少女子失去了丈夫,多少孩子失去了父亲?如果新中国刚刚建立就实行包产到户,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这些老人、妇女、孩子在青壮年劳动力尚占主要地位的农业生产中如何生活。如果不依靠集体,不依靠互助,他们与那些拥有青壮年劳动力的家庭根本无法相比,那岂不是说谁为中国革命作出的贡献大,谁就吃亏越多?而且中国古话就说“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一心,其利断金”,都强调集体的力量胜过个人的力量,突出团结的作用。旧中国在历次对外战争中总是失败,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国人一盘散沙,不够团结,所以成为列强宰割的对象。而中国人口中占绝大多数的是农民,农民的生产性质就决定了只有把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以集体的形式生产生活,才能把农民组织起来,把人心聚集起来,是农民真正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中国农民实现了历史上第一次集体化,经过互助组到合作社,千百年来被踩在脚下的中国农民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他们以极大的热情参加到社会主义建设中来,修水利,建家园,移山填海,“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创造出了无数的奇迹!就拿大跃进来说,抛开大跃进的历史功过不谈,单就组织农民来说,就向外国媒体所说的那样在这场运动中,中国政府所展现出来的中国人的凝聚力和动员力,令世界震惊。这与现在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农民,在天灾与人祸面前所表现出来的脆弱和无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几十年前的那场以安徽凤阳小岗村为开端的农村改革,一直以来都涂抹一层厚厚的神话色彩。一切都仿佛是一个传说,从“吃大米,找万里”开始,小岗村这个本来穷得不能再穷,人们几乎活不下去的村庄,由于实行了包产到户,几乎一夜之间,就爆发出无尽的生命力,第二年的粮食产量就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以前的几倍。这个传说不断地被人们所重复,所演绎,用以说明集体对于生产力的压抑,和包产到户对于生产力的推动。这个传说如果是真的,在农业机械、土地、气候等外部因素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就说明小岗村是有这个增产潜力的,而小岗村的人们并不愿意把这个潜力变为现实,即便是为了吃饱肚子也不愿意。他们对于集体没有丝毫的感情,国家也是一个大的多的集体,在这种思想基础上,我们还能指望他们为国家作出多大贡献呢?  

    我一直对这种所谓集体生产模式抑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的说法持保留态度,我认为当时的集体不仅没有抑制农业生产,而且为以后农业生产当中电气化、机械化和科学种田奠定了基础。比如新中国成立后的大规模农田建设,包括平整坡地,低洼地垫高,盐碱地土壤改良,土地切割分块,保留农业生产通道,都需要动员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必须在土地连片成块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再比如农田水利建设,需要在耕地表面四周留灌排水沟,打机井,都只有在集体的情况下才能完成,这对于一家一户的生产经营模式来说是无法想象的。  

    包产到户后,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模式,使得利益也家庭化了。相对于家庭利益,集体公共利益被漠视,被排挤。举个例子,某村有一块耕地,大约50多亩,被分给十多个家庭,根据每个家庭人口的多少,被分成大小不等十几块,大的5、6亩,小的2、3亩,户与户之间只隔着一条窄窄的田埂。现在需要在这块地打一眼机井,首先谁来组织这件事情就是个问题,如果太积极就会被人认为你在其中有利可图。即便有人组织,可机井选在什么位置,按理说机井的位置应该在这块地的中间,可是现在地都归每家每户经营,你把机井的位置放在谁的地里呢?机井的位置放在谁的地里,谁的农业生产就会受到影响,至少这一片地方是不能种了,但同时这户人家浇地又方便了,这中间的利与害应该如何平衡?同时为了通电,还要竖电线杆,埋拉纤,这又涉及到某些人的利益,该如何补偿。此外还要挖垄沟,留下取土堵漏的地方,诸如此类的问题多得不得了,各方各面的利益都要照顾到,让谁吃亏也不行,最后结果往往是什么事也做不成。所幸的是,我国大规模的农田改造和水利建设都是在六七十年代,比如机井,我们村都是在六七十年代打的,所以避免了此类烦恼。但是由此带来的关系每家每户的利益问题,还是要考虑到。比如我们村在分地时,对赶上机井、垄沟都是多补,像一亩二顶一亩之类。而如果等到分地之后的问题就复杂多了,比如邻村,电力部门要架设一条高压线路,要在村中部分地块埋设高压线杆,同时车辆还要轧一部分的,村民对村委会与施工方达成的赔偿协议不满,为此村民拦住施工车辆就赔偿问题和施工方讨价还价,结果有半个月,施工方什么活儿也没干,只能坐等协商结果。  

    有一种说法是规模产生效益,农业生产的出路在规模化、集约化,而农业生产中的机械化就是以规模为基础的,而一家一户的生产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机械化的推行。都说包产到户的生产模式是农民生产的自主性得到了发挥,确实是这样,农民生产的自主性被激发出来了。农民种什么,怎么种,都是自己的事。所以地里就热闹了,除了开始几年地里种的都是粮食作物,还算整齐。往后花样就比较多了,有种粮食的,有种杂粮蔬菜的,有种树的,还有什么都不种撂荒的,还有的别出心裁把一块地分成两半,一半种这个,一半种那个。耕地变成了万花筒,农业机械就像绣花,必须小心谨慎才行。即便是种粮食作物的,由于种子选型不同,播种时间不同,所以成熟时间也不一样。及至到了收获的时候,这家的庄稼干得一碰就掉粒儿,相邻那家还青梗绿叶的。那些大型农业机械往往来一次只能收几家,等过几天那几家熟了再来。而且由于每户的地宽窄都不一样,因此在机械操作时要十分小心,有时只剩下窄窄的一小条,这些机械也必须跑一个来回。由于不同家庭的地只隔着一条窄窄的田埂,所以还要注意不要碰到邻家的庄稼,否则又有架好打。我就经常听到有人抱怨,说挣的那点钱都花到跑路上了。可以说在包产到户的情况下,农业机械的生产效率已经打了折扣。

(农田一角,约略可见繁多的种植花样。)

    

    据此,我对由于包产到户是中国农民吃饱了饭这种说法存有很大的疑问。或许有人会说,在实行包产到户后,家里的粮食确实多了很多,吃得也比以前要好,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老实说,当初我也是这种感觉,分地以后,家里的粮食堆成了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的。我也曾为此兴奋过,感念包产到户这一政策的好处。可是后来随着年岁渐长,我回过头来再看这一问题,渐渐有了新的体会。包产到户政策开始后,农业生产的外部因素并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农业生产的过程是一个客观大于主观的过程,农作物从种到收有自身的客观规律,是一个固定的流程,何时耕地,何时播种,放多少种籽,何时除草,何时追肥,何时浇水,如何收获都是一定的。人们的主观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人们只能顺从,而不能违反这个规律。注意我并非是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农业生产有促进作用,而是说这个作用不能过分夸大。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家里的粮食变多呢?我觉得应该是分配方式,在生产队,农产品的分配方式是分,记得那时什么都分,分粮食,分瓜。分水果,连白薯秧子、玉米秸都分,分配的依据是人口和工分,不同的人分到物品数量上有差距,但差距也不会太大。那时掌管分配物品的人还是相对比较公平的,否则就会起纠纷。那时分的只是口粮,并不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全部分下去。分的只是一部分,而且是一小部分。那么其余的东西到哪里去了?联想到当时的国际形势,和中国的一些口号,“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我们不难想象那些粮食的去处,如何广积粮,如何备战备荒,再想想当时遍布全国各地的粮库、直属库、储备库,还有许多我们不知道的,中国到底储存了多少粮食,恐怕将是一个天文数字。现在我还记得过去经过县粮食局时,所看到的粮食局后面那一大片挂着“中粮直属库”牌子的房子。不过现在粮食局连同后面的粮库早已不复存在,那片地方现在竟变成了一个住宅小区。生产队使大部分粮食被上交储存起来,到包产到户以后大部分粮食归生产者自己所有,恐怕就是我们感觉粮食一下子多了起来的原因。  

    分田到户使中国人民吃饱了饭,这种说法已经延续了几十年。几十年来我们躺在这个所谓的成绩上,依靠几十年前的老本过日子。如今老本已经快要啃光,我们还能依靠什么?现实中开发之风大盛,很多的农田变成了开发区,修公路,建厂房,盖住宅楼。耕地在减少,而从各种新闻报道中我们的粮食产量并未减少,粮食产量创历史新高,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等等话语屡屡出现。我不明白,在包产到户后,每家每户成了生产经营的主体,村集体已经名存实亡,由于青壮年劳动力都出去打工,每个人各忙各的日子,村里想招集一个村民会议都不可能。每家每户都种了什么,多少产量,只有他们自己知道,连村干部都不知道。国家的粮食总产量是怎么统计出来的,这几十年来,很少见到乡镇干部来村里,县里干部更是从来没有来过,也没有谁来调查统计粮食生产情况和产量。或许是我们村和周围村庄规模过小,不足以进入调查人员的法眼吧。

(某开发区工程开工仪式,脚下原来可都是很不错的农田哪!)

 

    包产到户是中国的农业生产重新回复到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生产状态,生产队不存在了,人心也散了,人们为各自的利益忙碌着,争夺着,凭借各自微薄的力量对抗着天待和人祸。而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国家把一切交给了市场,减少了自己对于物资的掌控。而政府直接控制物资能力的削弱,也让政府平抑物价的能力受到了影响,如今面对着不断疯长的农副产品、副食品、日用品、能源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的价格,我们还有什么资格嘲笑朝鲜?不知道为什么,我似乎听到了越来越近的饥荒的脚步声,不知道别人如何,反正我是感觉到了。

附带说一句,有消息说朝鲜的能源缺乏,加上自然灾害,对朝鲜农业生产的打击非常大。我很佩服朝鲜人民的抗压能力,同时也很为咱们中国担心,同样的事情如果发生在中国我们能行吗?能源对农业生产的作用生死攸关,尤其是电能。以我的家乡华北平原某地为例,我们这里最近几年有越来越干旱的趋势,而本地又没有地表水源,工农业生产都要依靠开采地下水,如果没有了电能,所有机井都不能工作,那时会是一番什么情景!而且我们这里的日常生活也完全依靠地下水,由于没有自来水,所以每户人家都在自己的院子里打眼机井,日常生活全靠它了。井位从开始时的三十多米,下探到现在的七八十米。深井没有了,压水井也早不出水了。如果没了电,别的可以忍受,电视可以不看,网络可以不上,电灯可以不开,但水总不能不喝。多了不用说,停电至大四五天,必然天下大乱。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2.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3. 这是一股妖风
  4.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5.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6.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7. 李昌平:我的困惑(四)
  8. 你要反“极左”,就必须得弄清楚这几个基本问题
  9. 熬鹰
  10. 经济工作会议全解读(一)当前的困难有哪些?国家的判断释放了什么信号?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7. 这是一股妖风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鲜领导落泪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