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龄:驳李锐对“毛主席自写万岁”所作的蛮辩
在本人的《请李锐老老实实站出来答话》帖中(附件四),有中华网友“xyj-mjs”转贴了李锐就此问题答辩“张素华文”(附件三)的一篇文章(附件一)。
该文通篇以“我猜想”、“应当是”、“绝不是”这类的主观臆想作“论据”,最后作出一个“可以肯定,毛泽东当年是要让人欢呼他‘万岁’的”结论。
对于李锐的这个“辩”,原拟题时,用的是“狡辩”。细细一想,“狡辩”的“狡”,多少还有一点“技术”含量,就像那那些造假货的可以造到以假乱真一样。李锐的这个“辩”像什么?记得早两天在“今日说法”里看到一个故事:两个罪犯私自试验制造冰毒,结果偷鸡不成反蚀了一把米,把手给炸伤了。李锐的“辩”,与他们的所为很有点相像:来蛮的!所以,我只好把标题原用的“狡辩”改作了“蛮辩”。要不,就成了题不切意!
实在让人难以置信,身为原党和国家高级干部的李锐,反毛竟然到了这种信口雌黄的无耻地步,令我等小民不得不五体投地的“畏服”了!
一、毛主席自写“万岁”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李锐在文中说过“这件事情如此重大”的话。可见他非常清楚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质了。这也是他有意将这个问题向全世界扩散的根本原因。
如今,一些反毛者不是口口声声的毛主席是“皇上”或是“想当皇上”吗?虽然他们的嘴巴说烂了。但谁也没有拿出半点证据。现在可好,这位李锐老先生拿出来了:毛泽东在五一口号中自己添了一条“毛主席万岁”,他要人家“欢呼他万岁”,不是想当皇上又是想当什么呢?至少这个“专制独裁”总是对上号了吧!
问题的严重性质还远不如此!共产党的一把手是皇上,这个党还能叫什么共产党,是名副其实的封建复辟党!共产党的一把手是“专制独裁者”,这个党还能叫什么共产党,是名副其实的法西斯党!
李锐正是看到了这个问题的“高含金量”,所以,他才不遗余力地到处鼓吹毛主席自写“万岁”,并且信誓旦旦的在《德国之声》记者面前拍胸脯表白:我这个人也是从不说假话的,“我只根据我掌握的确确实实的情况来写。”
我们可以想象得到,当着李锐的胡诌被大众认可为“确确实实”的话,毛主席就无可否认的成“真皇上”了,中国共产党也就理所当然的成“法西斯党”了。
这样,李锐的目的也就达到了。李锐们的“沉船”大业也就迈出关键的一步了!
二、李锐的“确确实实”在哪里
李锐在德国人面前拍胸脯“只根据确确实实的情况来写”。那么,他的“确确实实”在哪里呢?
李锐总算找到了一所在。他说:“毛泽东自己在1950年五一节口号上亲自加上了“毛主席万岁”,这是1980年讨论第二个历史决议案时,朱德秘书陈友群亲口说的,登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的讨论简报[中直机关讨论历史决议(草稿),第五组,第三十二号(1980年11月17日)陈友群同志十一月十四日的发言]上的,陈友群当年还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工作人员。”(附件二)
原来,李锐的“确确实实”就在那次四千人大会的会议《简报》上。会议《简报》是什么?一不是法律判决,二不是组织决议,三不是情况调查。它只是重大会议的组织者对会议简况及时作出的内部通报而已。其内容主要取决于《简报》的编辑。至于《简报》上载出的个人在会议上的讨论发言,都是不用承担法律责任的,其中既有对的,也有错的,既有合符事实的,也有违背事实的,可能还有捏造事实的。怎么可以在没有取证认定的情况下,就可以拿来当作是“确确实实”的呢。
一句话,陈友群上了简报的发言,只是说明了他的话合了编辑的胃口,仅此而已。当然,也说明了在那次会议的讨论会上,有个叫陈友群的确确实实曾经说过“毛主席自写万岁”的话。
三、“确确实实”的“确实”在哪里
陈友群确确实实说过“毛主席自写万岁”的话,并不等于陈友群这句话的内容是“确确实实”的。其实,李锐非常清楚这个道理。不过,此前他总以为别人都不知道,所以就打起了马虎眼,所以才有了他在外国记者面前拍胸脯的义正词严的表演。如今,被张素华、吴文泰戳到了头顶上,眼看着蒙是不行的了。所以,他必须为“确确实实”的“确实”找证据。而这个证据对于他来说却是井中月亮一般的缥缈。
俗语道:饥不择食,慌不择路。此话今天再一次在李锐的身上得到验证了。
请谁来为陈友群说过的这句话作证?李锐找来找去,竟然找上了陈友群!
陈友群凭什么可以为自己言语的真实性作证?就凭着一个“陈友群从不说假话”的人格鉴定!
谁给陈友群作的人格鉴定?李锐说:
“ 据我了解,陈友群绝不是一个说假话的人;这件事情如此重大,他也应当不会有记忆失误。”
原来,陈友群“从不说假话”是李锐为他作的鉴定。鉴定结果一出来,李锐马上又用来对陈友群说的“毛主席自写万岁”进行验证,作出了“肯定是真话”的鉴定。
这个李锐要说牛皮还真牛皮。大家看,他不但能够对陈友群的“从不说假话”的人格进行鉴定,而且还可以对陈友群的“记忆不会丧失”进行鉴定!
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可能是他也知道这个“确实”还差了一灶火,所以,接着又来了一个补证:
“发表前要经过胡乔木把关……陈友群的发言如果与事实不符,胡乔木应当是不会放过的。”
凭什么证明胡乔木不会放过陈友群与事实不符的话呢?凭的又是李锐对胡乔作出的“这方面胡乔木是个认真细致的人”的鉴定!
为了“证实”他的这个鉴定没有错,李锐搬出了他当年的“国务院能源组组长”的身份,用官阶定“乾坤”:
“当年讨论决议时,我是国务院能源组的组长,《简报》上刊出我有关1959年庐山会议的二万字发言后,胡乔木即让我写一本回忆的书。”
胡乔木要你把发言写成一部书,就说明他“认真细致”了?就可以证明你的发言是真的了?从而还可以“连锁”证实被胡乔木允许登到《简报》上的陈友群的发言也是真的了?
又是一个滑天下之大稽!
难道这个胡乔木是检验真言的仪器,像车站的安检设备一样,被它通过的就全是“安全的”?
陈友群讲不讲假话?胡乔木是否“细致认真”,下面我们慢慢来讨论。
四、陈友群真的“从不说假话”吗
本人不了解陈友群。但是,却可以肯定一点,李锐无权充当陈友群“不说假话”的鉴定人。还可以肯定一点,陈友群不可能是一个“不说假话”的人。假话有善意和恶意的区别。善意的假话譬如告诉危重病人“你很快就会好起来”的假话,恐怕没有没说过的人。有的假话则充满了恶意。有的人在这个问题不说假话,在小事上不说假话,却有可能在另一件大事上说假话。布什就曾有过这样的恶行。布什在处理国事家事上肯定也说过很多真话,但是,为了侵略伊拉克,他就造出了伊拉克有核武有生化武器的假话。
陈友群可能在一般问题上不会说假话。可是,在专门针对毛主席揭错纠偏的四千老干部会议那样的语境中,揭毛主席的错,他就不一定不说假话。
他在讨论会上具体都说了些什么,我们无法得知,但是,根据李锐贴出来的这一页《简报》上的记载(附件二),我看他就说了一些假话。
其一、毛主席的著作是大家的智慧凝聚的吗
陈友群说:“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到《十大军事原则》,凝聚了老一辈军事家朱、周、彭、刘、邓的智慧和经验,不是一个人创造出来的。(这页简报由战略问题》开始,推测前面可能是“从《中国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陈友群的这句话,认真分析,应该属于假话之列,因为事实不是这么一回事。这几篇文章都是毛泽东的署名作品,都收进了《毛泽东选集》。与朱、周、彭、刘、邓毫不相干,怎么有可能凝聚了他们的智慧和经验呢?如果真的凝聚了,那就不能收进《毛泽东选集》不能署毛泽东的名了。如果毛泽东的署名著作可以说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和经验,那么,刘的、邓的、江的、胡的,岂不都要来一个大众平分秋色,都可以看作是凝聚了许多人的智慧和经验了!
以《论持久战》为例。此书是毛主席1938年5月26日至6月3日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的讲演。后经修改正式出版。国民党桂系的高级将领,有“小诸葛”之称的白崇禧,得知这本著作的基本精神后,用“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加以概括,并向蒋介石推荐,蒋也十分赞赏,军事委员会通令全国,作为抗日战争中的战略指导思想。程思远先生是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的秘书,他在1983年出版的《政坛回忆》里,两次郑重谈起这个事情(引自李克勤文)
此篇是毛主席针对当时国内的两种错误论调——速胜论和亡国论而发。持有这种错误的只是国内的一部份人而不是所有的人。而具有持久抗战认识的也不乏有人。朱、周、彭、刘、邓很可能都具有这种认识,甚至国民党的一些将领也具有这种认识,要不《论持久战》一问世,就不可能受到他们的如此欣赏。可是,所有的人,包括朱、周、彭、刘、邓在内,都没有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从而把它上升为抗日战争的一种策略思想。
只有毛主席做了这个工作,写下了光辉的《论持久战》一文,将持久抗战的思想总结成了一种全面的系统的可以正确指导抗日战争的理论。如果说,凡是具有持久抗战思想的人就等于给了《论持久战》以智慧和经验的投资。那么,有资格获取此书“股分”的就不止朱周彭刘邓五人了,说不好到底是几千还是几万。甚至白宗禧、蒋介石等许多国民党将领也可以把手伸出来捞“股份”的呢。
其二、毛主席对蒋反攻大陆的形势估计错了吗
陈友群说:“五四年制订宪法时,对形势的分析上,朱认为当时蒋介石反攻大陆不太可能,过了几天政治局开会。后来田家英同志对我说,我们老汉批了你们老汉(指朱德),说他对蒋介石的估计右倾。毛主席对形势的估计,涉及到对沿海工业基地的利用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布局。”
陈友群的这句话是真是假?不好说,反正在他揭发毛主席这个“错误”时,涉及这一问题的两个人都去世了,没有人证了。如果李锐一定要强调陈说的是真话。那么,我们还是可以要求它出示证据,把当时政治局会议的记录材料拿出来吧。
其实,这句话是真是假都无所谓。毛主席说了朱德“对蒋介石的估计右倾”又怎么了?在政治局会议上说的,又没有搞阴谋诡计,犯了哪条法?况且,这话也不损朱总司令什么的。顶多也就是对蒋反攻大陆的形势估计不足而已。
何况两人的意见并没有什么根本的分歧。朱总司令认为“不太可能”,毛主席也不过认为“有可能”吧。没听他说过蒋介石肯定会反攻大陆的话。更没看到过他写的《论蒋介石必定反攻大陆》的文章。毛主席把形势估计得严重一点,立足于打,是有备无患之策,目的是为了不打,为了使蒋介石不反攻大陆。
当然,陈友群其实也知道毛主席的此说是正常的无可非议的。他的要点在于后面这句“毛主席对形势的估计,涉及到对沿海工业基地的利用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布局”。
此话的意思是指:蒋介石没有反攻大陆的客观事实证明,朱总司令的估计对了,毛主席的估计错了。毛主席的这个错误造成一个严重的危害:直接导致了重战备轻建设的错误,直接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正常发展。
那么,毛主席对形式的估计究竟错没错?我以为,不见得。战争的客观规律是:你没有准备打,敌人就打进来了;你作好准备打,敌人就不敢打你了。如果当时不大力发展国防工业,巩固国防,蒋介石见有机可乘,他为什么不会反攻大陆?藏独分子那么一点点势力,不是也乘着国内出现的一点暂时困难,就反起来了嘛。
其三、这是党内生活不正常吗
陈友群说:“五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毛主席叫薄一波同志传达他的关于开展“三反”运动的指示,别开周朱(当时总理是总党委书记,朱德是中纪委书记),限十天发动起来,以撤职、开除党籍相威胁。以后定指标,派数字,党内生活已不正常了。”
真相如何?先看十二月三十一日发生了什么事:
毛泽东在为中央起草的一个指示中,有一段叙述:“中央直属总党委于十二月三十一日下午召开党政军团群部长至处长级的数百人的扩大党委会,由薄一波、安子文等同志宣布中央决定,限期一月一日至一月十日,各院委、部、会、院、署、行、局、处及其下面的一切单位,务须发动群众斗争,实行坦白检举,于一月十一日送来报告。违者,不论部长、行长、署长、处长、局长、科长、股长或经理,一律撤职查办。并在会上指名宣布几个部是做得很好的,几个部是中等的,很多部是落后的,并指出部长姓名。”
就这么回事:12月31日下午,薄一波在数百人的扩大党委会上传达了一个中央文件。文件的措辞确实相当严厉?这是“很多部落后”逼出来的。中央如果不痛下决心,疲疲塌塌的,能把“三反”运动发动起来吗?
另据薄一波回忆,这一天,他还向毛泽东汇报“三反”运动情况。毛主席对他汇报出的问题也发表一点看法。因为下午是开会,所以推测这应该是上午的事了。
毛主席从1951年12月31日上午11时开始工作,到1952年1月1日上午7时半才休息,连续工作了二十个小时。一心抓的就是“三反”运动。
第二天,在新年元旦团拜会的祝辞中他也没有忘记这项工作,他说:“我还要祝我们在新开辟的一条战线上的胜利,这就是号召我国全体人民和一切工作人员一致起来,大张旗鼓地,雷厉风行地,开展一个大规模的反对贪污、反对浪费、反对官僚主义的斗争,将这些旧社会遗留下来的污毒洗干净!”
从毛主席这一天紧张的忙碌中,我们看出了他建立一个清明社会的决心有多大!由于毛主席的如此重视,各部门领导闻风而动。
团拜会后,本来还有一场晚会。可是,许多部长和副部长早已坐立不安,没有心思再去欣赏精彩节目了。团拜一结束,纷纷离场,赶回机关,连夜部署本系统的“三反”斗争。加一句题外话,要是今天的中央机关能做到这样有多好。
薄一波同志当时担任中央人民政府节约检查委员会主任,对于这些往事,他有有一段回忆,对毛主席作了很高的评价。他说:“回忆毛主席当年抓防腐蚀的斗争,真是雷厉风行,至今历历在目。他看准的事情,一旦下决心要抓,就抓得很紧很紧,一抓到底,从不虎头蛇尾,从不走过场。他不仅提出方针,而且亲自督办;不仅提出任务,而且交待办法。在‘三反’运动紧张的日子里,他几乎每天晚上都要听取我的汇报,甚至经常坐镇中节委,参加办公会议,亲自指点。”①(①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修订本)上卷,人民出版社1997年12月版,第148页。)
可是,同一件事情,到了陈友群这里,就得出了与当事人截然相反的评价,变成是“别开朱周”搞个人独裁了。
另有值得质疑的是,此事是薄一波同志亲为,四千人会议时,他还健在,是会议的出席者。他本人为何没说而让这位与此事无关的陈友群代说?不知薄有没有授权陈友群代说?
其四、自相矛盾的“毛主席自写万岁”
陈友群说:“七大”后毛主席已成唯一领袖,但一直到北京城后还喊两个万岁。五0年十月,劳动模范、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仍给毛朱各发了致敬电。
五0年四月中宣部起草的“五一”口号中,最后两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在后面加了一个“毛主席万岁”。
陈友群所说两个“万岁”应是指的“毛主席万岁”和“朱总司令万岁”吧。这就是说,两个“万岁”的口号早就有了。既如此,中宣部起草口号应该会遵旧习的,何须毛主席自己来添万岁。编毛主席自添“万岁”还不如编毛主席划掉了另一个“万岁”来得传神呢。
再说,陈讲的是毛主席加了“毛主席万岁”而实际上使用的却是被少奇同志修改的“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我们不禁要问:少奇同志有可能会在没有商量的情况下擅自修改毛主席亲拟的口号吗?当然,你可以说少奇同志不知道是毛主席自己添的,但是,送审的中宣部的人知道啊,他们有可能不提醒少奇同志!
再看陈友群揭发的:“五六年我听田家英同志讲:主席有一次说:‘现在喊万岁。谁知道百年后如何。’”
一句这样的话也拿到会上当揭发材料,而且还上简报了,实在可笑。这叫没话找话!这不就是在扇“毛主席自写万岁”的耳光嘛。短短的一句话,说明了毛主席在别人的“万岁”声中,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他根本没把“毛主席万岁”当作一回事!他考虑的是百年之后也就是去世以后这些喊万岁的人会怎样评价他!会怎样对待他!
抱着这种心态的毛主席,有可能会自己添上一条毛主席万岁的口号吗!
五、胡乔木“认真细致”吗
胡乔木是否“认真细致”?本人对他不了解,故不作评论。本节只就陈友群所说的“毛主席自写万岁”登上简报一事进行评论。
李锐说:“讨论历史问题决议时的简报,也是很严肃的,是经过审查的。发表前要经过胡乔木把关。这方面胡乔木是个认真细致的人,他又是1950年五一节口号的当事人,陈友群的发言如果与事实不符,胡乔木应当是不会放过的。”
李锐又说:“但我猜想,张素华看到的胡乔木的这个草稿可能不是最原始的。在这个草稿之前还有没有一个预备过程?在预备过程中,胡乔木和毛泽东之间还有没有过文字交流?这都需要研究。
连李锐都知道的一件“如此重大”的事情,胡乔木却办砸了,以至如今闹出了这些闲话。
五一节的口号是他草拟的,简报也是他审查登出的。“如此重大”的事情,他本来就应该要“认真细致”的。可他没有“认真细致”。试想,只要他当时稍微“认真细致”一点,哪里还会生出这许多闲话。
如果毛主席没有自己添“万岁”,你把陈友群的话压下来不就没事了!
如果毛主席添了万岁,你在陈友群说的话后面作个附注,说明“在预备过程中,毛主席在我草拟的最原始的草稿上添了一条‘毛主席万岁’,最原始草稿已经存档可以查证”,不也没事了嘛!
可胡乔木偏偏没有“认真细致”地这么做,弄得李锐在张素华跟前在大众跟前丢了面子以后,只好猜想“有没有一个预备过程”、“可能还有一个最原始的草稿”了!
所以,我认为,在这件“如此重大”的事情上,胡乔木是很不“认真细致”的。闯的乱子不小。要不是张素华翻出了这份“可能不是最原始的”草稿,李锐往毛主席身上泼的这一瓢屎就永远洗不掉了。
当然,如果是一时疏忽而没有做到“认真细致”,倒也情有可原。如果是有意埋下的伏笔,那就又当别论了。
六、请李锐先生回个话
李锐说:“ 张素华这篇文章虽然提到了陈友群发言这份简报,但没有否定这份简报,而是否定了这份简报的内容。否定其内容时没有对简报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分析。(见附一)
李锐先生:上面本人对这份简报的内容作了分析,论证了陈友群也说假话,论证了胡乔木在处理这件事情上并不“认真细致”。如果你认为我的分析没有说服力,那就请你对我的分析作个有说服力的再分析。
其实,我的分析有无说服力无关紧要。张素华的分析没有说服力也没有关系。张素华亮出的胡乔木的原始草稿才是最关键的。对于造假传谣的人,它的力量不叫说服力而叫威慑力。你李锐如果还要与它他对抗,认为“张素华看到的胡乔木的这个草稿可能不是最原始的”,那么,你就必须把里面的“可能”去掉,拿出一个不是可能的而是大家都能看得见的“最原始的”草稿!
如今可好了。在张素华拿出的原始草稿面前,你一边说着“我很欣赏张素华同志这种态度”,一边又断言“这篇文章还不能作为最后结论”,可是,回过头来你老人家自己却凭着一个“我猜想”,竟然理直气壮地作出一个九牛二虎推不倒的结论:“可以肯定,毛泽东当年是要让人欢呼他‘万岁’的。”
请问李锐先生:毛泽东何年何月何日何时于何地让你欢呼他“万岁”呢?
想不到曾为党政高官的你,居然会说出这样不负责任的话,实在叫人瞧不起!有的右右爱骂我放狗屁,今天我就来个借花献佛,全部转送给你!
李锐先生:如果你不愿收受我的“礼物”,那就请你回个话!
你要不回话,那我就还有话要说:经查实,你已经造了一次假,又造了二次假……。你的人格信任没有了!你的尊称是天字第一号的造假专家
附件一
李锐的答辩文章
2010年第8期炎黄春秋杂志
读了张素华同志在《炎黄春秋》今年第7期上的文章——《毛泽东没有在“五一口号”中加写“毛主席万岁”》,觉得对待重要的历史事实,就得有这种认真的态度。我很欣赏张素华同志这种态度。不过,这篇文章还不能作为最后结论。
毛泽东自己在1950年五一节口号上亲自加上了“毛主席万岁”,这是1980年讨论第二个历史决议案时,朱德秘书陈友群亲口说的,登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案)》的讨论简报(中直机关讨论历史决议(草稿)简报,第五组,第三十二号[ 1980年11月17日 ]陈友群同志十一月十四日的发言)上的,陈友群当年还是中央文献研究室的工作人员。
据我了解,陈友群绝不是一个说假话的人;这件事情如此重大,他也应当不会有记忆失误。讨论历史问题决议时的简报,也是很严肃的,是经过审查的。发表前要经过胡乔木把关。这方面胡乔木是个认真细致的人,他又是1950年五一节口号的当事人,陈友群的发言如果与事实不符,胡乔木应当是不会放过的。当年讨论决议时,我是国务院能源组的组长,《简报》上刊出我有关1959年庐山会议的二万字发言后,胡乔木即让我写一本回忆的书。
张素华这篇文章虽然提到了陈友群发言这份简报,但没有否定这份简报,而是否定了这份简报的内容。否定其内容时没有对简报问题作出有说服力的分析。
张素华以档案为依据。但我猜想,张素华看到的胡乔木的这个草稿可能不是最原始的。在这个草稿之前还有没有一个预备过程?在预备过程中,胡乔木和毛泽东之间还有没有过文字交流?这都需要研究。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毛泽东当年是要让人欢呼他“万岁”的
附件二
载有陈友群发言的一页简报(由李锐提供的照片上抄录)
(接上页)战略问题》、《论持久战》到《十大军事原则》,凝聚了老一辈军事家朱、周、彭、刘、邓的智慧和经验,不是一个人创造出来的。
七大”后毛主席已成唯一领袖,但一直到时北京城后还喊两个万岁。五0年十月,劳动模范、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仍给毛朱各发了致敬电。
五0年四月中宣部起草的“五一”口号中,最后两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主席在后面加了一个“毛主席万岁”。
五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毛主席叫薄一波同志传达他的关于开展“三反”运动的指示,别开周朱(当时总理是总党委书记,朱德是中纪委书记),限十天发动起来,以撤职、开除党籍相威胁。以后定指标,派数字,党内生活已不正常了。
五四年制订宪法时,对形势的分析上,朱认为当时蒋介石反攻大陆不太可能,过了几天政治局开会。后来田家英同志对我说,我们老汉批了你们老汉(指朱德),说他对蒋介石的估计右倾。毛主席对形势的估计,涉及到对沿海工业基地的利用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布局。
五六年我听田家英同志讲:主席有一次说:“现在喊万岁。谁知道百年后如何。”
五七年后,毛主席的错误越来越发展,反右搞了(转下页)
附件三
张素华:毛泽东没有在“五一口号”中加写“毛主席万岁”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1007/166013.html
近日阅读《炎黄春秋》2010年第4期 郭道晖 先生《四千老干部对党史的一次民主评议——〈党的若干历史问题决议(草案)〉大讨论纪略》一文(以下简称“郭文”)。其中讲到陈友群同志在中直机关第二组的发言中说:“1950年中宣部起初拟订的五一口号中,最后两条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在后面亲自加上‘毛主席万岁!’” 郭道晖 先生还特别注明,他所引用的这段发言出自当时中直机关第二组第15期简报。
过去笔者也多次见到这样的说法,说1950年毛泽东在审阅“五一口号”时,亲自加写了一条“毛主席万岁”。有人甚至还由此得出结论说:“‘毛主席万岁!’这个几亿人呼喊了几十年的口号竟然是毛泽东自己要别人喊的。”事实真是如此吗?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查阅了1950年《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的原始档案。
这份档案至今保存完好,十六开,共5页,全文竖写,字迹十分清晰。从这份档案可以看出,《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的初稿是胡乔木的笔迹,这说明是胡乔木起草的。胡乔木起草的初稿拟出“五一口号”共35条。最后两条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毛主席万岁!”,而不是郭文所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中国共产党万岁!”。
胡乔木起草后,将初稿送刘少奇审阅。刘少奇看得很认真,用毛笔对其中的第9条、13条、16条、17条、19条、22条、25条、29条、31条、32条、33条、35条做了具体修改,并删去第34条。这里单说第33条、第35条的修改情况。刘少奇将第33条“中国共产党万岁!”,改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胜利的领导者与组织者万岁!”;将第35条“毛主席万岁!”,改为“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刘少奇修改后,于 4月18日 将修改稿报送毛泽东,在这份档案第1页的右侧写道:“毛主席:此件请审阅。如可用,请交尚昆印发政治局各同志。”
看过刘少奇送审的“五一口号”修改稿,毛泽东于 4月21日 对其中的三条作了修改。一是将第14条中的“坚决贯彻劳资两利、公私兼顾的经济政策”,改为“坚决贯彻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政策”;二是将第19条中的“不动富农财产”改为“不动富农的土地财产”;三是将第24条“台湾、西藏和其他待解放区的人民,努力协助全国解放事业的完成”,改为“台湾、西藏和其他待解放区的人民,准备一切可能条件,配合人民解放军的适时进军,解放自己,完成统一!”
按照惯例,此件还要经过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方能正式发出。因此,毛泽东改完后,又在标题《庆祝五一劳动节口号》下加括号写了“草案”二字,并在这份档案第1页的上方批示:“尚昆印发。印发政治局各同志及乔木、陆定一、陈伯达、李立三、聂、薄,星期三讨论。”随后,杨尚昆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在这一页的左上方批示:“乔木同志:请印20份。”
需要说明的是,这份档案胡乔木起草用的是钢笔,刘少奇批改用的是毛笔,毛泽东批改用的是铅笔,因此要区分什么地方是谁修改的并不困难。
经查万年历,毛泽东说的“星期三”是 4月26日 。会议是如何讨论的,没有留下文字记载。从《人民日报》公开发表的“五一口号”来看,由34条增加到38条。增加的四条是:“向全国为人民服务的知识界致敬!”;“全国各界人民共同努力,协助人民政府救济灾荒!”;“在土地改革已经完成的地区,迅速发给土地证,巩固人民的土地所有权,努力进行春耕!”;“全国各民主阶级和各民主党派团结一致,努力建设独立、自由、民主、统一与富强的新中国!”笔者特别留意看了最后两条,发表时是这样的:“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胜利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万岁!”“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十分明显,这两条口号自刘少奇修改后直至正式发表,没有任何改动。
事实很清楚,胡乔木起草的“五一口号”中,最后一条就是“毛主席万岁”,刘少奇在审阅时,将“毛主席万岁!”改为“伟大的中国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万岁!”郭文所谓毛泽东在1950年“五一口号”中自己加上“毛主席万岁!”,并不是事实。
下面说一下“毛主席万岁!”这个口号是怎样产生的。经笔者初步查证,1943年1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召开劳动英雄大会,来延安参加大会的劳动英雄们深感自己过去是被人看不起的穷苦人,现在翻了身,成为光荣的劳动英雄,非常感激毛泽东、朱德和共产党,于是他们纷纷给毛泽东发出献词。其中,劳动英雄陈满有、赵占魁、申长林、杨朝臣等45人在给毛泽东的献词中,就喊出“毛主席万岁!”的口号。这个献词刊登于 1943年12月1日 《解放日报》。中直、军直等劳动英雄及模范生产工代表给毛泽东的献词中也有“我们要高呼:毛主席万岁!”的自居。1945年4月在中共七大上,朱德在大会做军事报告,报告结束时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毛泽东同志万岁!”周恩来在大会讲话的结尾也高呼这两句口号。这两句口号,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在党的文件中也经常使用。
(为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
附件四
请李锐老老实实站出来答话
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5/2724/06/95/7_2.html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