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网友杂谈

荒漠化2500年,无人正解《老子》第1章 外一篇

李龙川 · 2011-09-25 · 来源:
退休双轨制 收藏( 评论() 字体: / /

荒漠化2500年,无人正解《老子》第1章  

   

《老子》倡道学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化资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哲学所所长、老子道学文化研究会会长胡孚琛教授指出:“是老子在综合继承中国殷商以前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以“道”为核心概念,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个创建了探讨宇宙存在“始源”问题的哲学理论体系。它涵盖了自然界、精神界、社会界和人生的各个领域,统摄了宇宙论、社会论、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方法论、历史观以及政治哲学、生活哲学、军事学、人体科学、生态学等多学科为一体,体现了人类心灵的最高智慧。道学文化是参天地、赞化育、贯中西、通古今的大学问,对人类未来的文明有着无与论比的意义,她不仅是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文化资源,也必将成为世界文明相互交汇的凝聚点,道是人类精神回归的家园”。  

   

但是,目前的老子研究却遇到极大困境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某著名教授指出:“在跨越两千多年的、数以百计的《老子》版本和难以计数的文字差异背后,究竟是否存在某些规律性的现象呢? 有没有可能对《老子》一书两千多年来的流传演变给出一个比较清晰与合理的解释呢? 学者们并不是看不出或不想回答这个问题,只因清理这团乱麻的工作实在是太艰苦、太困难了。  

自从近代西方文化传入中国,西方哲学就逐渐成为研究中国哲学不可或缺的话语系统,中国哲学的研究则只有跟在后面学习、借鉴和运用的份儿,几乎失去了主心骨、迷失了自我。而外来的哲学理论在中国也难免有水土不服的尴尬,其主导中国哲学研究的效果并不好。这实在是个十分严肃的、严重的问题,中国的哲学和中国哲学研究的前途和命运或系于此”。  

   

原因是《老子》第1章被错误解读2500年,未曾纠错  

第1章原文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  

资料表明,最早研究《老子》而有历史记录的是韩非、庄周。但是,两人的著作都没有完整解读过第1章,也没完整解读过其他各章,然而在《庄子-外篇-知北游》,文章却通过泰清与无穷、无为、无始这四人的对话而表态:道,是不可听见、不可看见、不可言说、不可认知的东西。还搬出最高权威舜、丞、黄帝等来郑重肯定:道,不是人可以拥有的;道,是超越人的认知能力的。  

资料还表明,庄周之后500年,魏晋朝代的王弼著作《老子注》,是得以留存后世的第一个按全本章次注释的《老子》。今人孙雍长教授注译今本《老子》,即以“王弼的《老子注》为底本” 参考其他10余家而写成。把第1章开头的两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仍然误译为:“道”若可以称道,便不是那永恒的”道”;“名”若能够名说,便不是那永恒的“名”。 错误地认为:老子否定了“道”的可表述性、可认知性。

这就是错误解读。因为,一本书对一个命题的论证,如果先下了否定性的结论,文章将无从展开,就不会有“五千言“。再者,老子既然否定了,正文却又对“道” 作肯定性的宏阔的表述,主张世君、人主应该守循大道以爱民治国,这叫文不对题。谁也不会这样搞学术研究的吧,何况是老子呢?当然不是说孙教授个人误读,而是从庄周、王弼一直而下2000余年人们的思维导向的错误,最主要又起始于庄周的误导。  

由于《老子》太难读了,大家遂以读《庄子》为主,凭此为准绳,以解读《老子》。岂不知庄子的认知观点是相反于老子的:他在吃透老子《五千言》之后,一心要超越老子的“道”, 改以大量的寓言故事把“道”引向神化、引向虚无,把政治、道德、名利、人生之类的观点引向极端,然后以凸现他的另类的宇宙观、政治观、人生观,他看破天下事,要走出人间世,故作逍遥自在游。结果就变成2000余年以来所有人都被忽悠了。  

   

从此之后便有了中华文化两千余年的怪现象:  

道学隐去了,道教于是创生,老子被晋封为“太上老君”,庄子退而为老子的“幕后经纪人”。言必道教,而道学不知乃何物。

正当西方人奉《老子》于《圣经》之次,大中国却让老子边缘化,让道学荒漠化。只知有孔子,百家成杂家,杂家不算家。  

中华文化成了个怪,成了个摸不着文化脊梁,见不到核心精神,不能认知自我的巨大软体动物。  

   

所以必须以现代新理论,首先对第1章做出正确解读  

第1章原文: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为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1)正确解读,应该从现代的“生机系统论”观点上领悟:  

道,是可以知道的,可以认知,可以命名,可以表述的,但不是时下大家经常说的那样的道;它有其名,是显然的,可以阐明的,但不是时下大家经常说的那样的名。  

(道,时隐时现,似无似有),“无”,是说我们并不准确知道天地元始的由来;“有”,是说我们确实知道万物都由其母体所生发。  

(所以我们)从经常隐去的“无”,可以感悟到“道”的玄妙变化;从经常出现的“有”,可以感悟到“道”在萌生万物。  

这“无”与“有”,或“常无”与“常有”,都是同出于“道”的称谓,确实很玄;这种玄,玄之又玄,正是那一切学问和生命奥秘的源泉。  

2)延伸领会:在其中,老子指明了3个要点:  

1-“道”是可以认知的,可以表述的;  

2-“道”在“无-有”之间循环运作的功用,决定着自然万物的生死成败;  

3-“道”是生命学问、一切学问和幽玄奥秘的源泉。  

   

为什么一定说这才是正确解读?  

   

文化探索者发现:这样解读,可以从三个方面突然显著地提高人们智慧的清晰度。  

1)依据这样的入门感悟,则可以比较轻松地读完81章,发现:可以按4个与政治有关联的主题对《老子》作新意的解读,有好些难题几乎可以迎刃而解:  

在“圣人之治”题下解读了28章,发现:老子是主张“大道政治”的,而“无为”观,只是其中的一个观点;老子曾给“政治”下过定义-“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表述了“政治25原理”。 25原理中涉及到民心、民生、道德、税赋、刑律、军事、外交等各个方面。  

在“大道之理”题下解读14章,发现:老子表述“道”有6种基本运动情态;“道”有10种基本功用;老子认为“道的功用”是一切政治的必然的自然依据,于是确立他的“政治25原理”。  

在“圣人之德”题下解读2章,并解读有联系的其它若干章的一部分。发现:老子给道德下过明确的定义;道德有着高低不同的三重境域:比于赤子、上善若水、效法天地;老子主张:国君应该以圣人之德治世,以德制立法令,以圣人之德引领民众自生、自化、自宾。  

在“老子的道学方法与态度” 题下解读8章,发现:老子表述了5种道学方法或哲学方法,如:强为之容法、虚极静笃法、为道日损法、以身观身法、为而不争法;老子也对当时的浮躁学风提出过郑重的批评。  

其次,有大约18-20章,是老子表述关于时弊、关于用兵、关于法治等几个题材的。再其次,还有一些属于其它哲理的表达,或者目前仍无法领会的章句。  

这样一来,对老子其书其人就比较清晰了。《老子》原来是一本有完整文体结构、有鲜明中心思想的伟大杰作,并非如个别人(如梁启超)所说“那是伪书、那是多人共同完成的文集”什么的;也不是只为了论道德而作的“道德经”;也不止于是哲学巨著,最准确的说,它首先是道学巨著,比哲学更高个层次;或者说它是哲学政治学,或道学政治学吧。老子其人,是积极在世的、热衷道学政治的大智慧,老子是主张大道政治、圣人治世的,他特别重视通过关心政治以关爱民生。是道学的创始人,而不是道教的创始人。  

   

2)在对老子其书其人比较清晰之上,再去了解诸子百家,乃及程、朱、陆、王们,发现:老子的道学理论是清晰地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体系或认知体系而呈现的。在这其中,老子的“道”就如一座广厦的主体建筑,孔孟的儒学、黄帝四经、法家、道教、佛教、周易、医学等则是必须的批搪与装饰材料。到室内、外装修基本完工了,就可以庆功和进住了。这座安顿国家民族生命的、安顿民众生命的精神广厦,就是老子所称的“天下神器”(精神部分)。这精神部分的行为表达,劳动、建设、生产、生活,就创造出五彩缤纷的社会形态。  

如果各家各派理论,从来没有对于“道”的基本遵循,这种文化精神体系不可能构建成。这个体系本来就存在的,只因两千年间对《老子》道学的研究实际陷于困境之中,才造成前述的“两千余年的怪现象”。  

所以,可以进一步认知:大中华传统文化,是以道学为智慧原点为纲领的,以儒学、“黄老”学、道教、佛教、墨家、法家、兵家、医家等为科为目而展开,然后又全都以政治学或社会生命福祉为归结,而经世致用,这是一个蔚为大观的道学文化体系。《老子》是描述其体系的底本,后世大中华民族的一切智慧学问-大中华传统文化尽在这壮观体系之中。  

   

3)老子这样表述的“道”(其中的3个要点:“道”是可以认知的,可以表述的;“道”在“无-有”之间循环运作的功用,决定着自然万物的生死成败;“道”是生命学问、一切学问和幽玄奥秘的源泉。)都获得了现代科学的认证。  

爱因斯坦相对论发现了最著名的定律,叫“质量-能量守恒定律”, 用数学公式表示则是:E=MC2 (这里的E代表能量,m代表多少质量,c代表光的速度,近似值为3×10^8m/s,这说明减少质量,可以使能量增加;也可以通过减少能量,来创造物质)。  

现在可以用这个公式来解释老子关于“道”的第2个要点:在C代表极高运动速度(近于光速) 这时,近似于“=” 左侧的能量E这时,物质物体M已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无”;在C代表极低运动速度(近于0) 这时,物质M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滋有味的苹果。天地之间万般的物类、万般的生命,就是这样从无到有、由生而死的,循环永恒的。  

于是可以说了:爱因斯坦的物质能量守恒定律,即是老子的“道”中一理,两者可以相互认证,古今不二。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指出恩格斯早就归纳指出:“整个有机界的发展史和个别机体的发展史之间有着惊人的类似。”“随着第一个细胞也就提供了整个有机界形态构成的基础。”还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这个存在方式的重要因素是在于与其周围的外部自然界不断的新陈代谢”[2]。二十世纪生命科学的继续发展,为这种认识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彩的有力证据。  

现在,老子的第二个要点明白了:恩格斯说的那个“有着惊人的类似”的因素、那个蛋白体、那第一个细胞,在2000多年以前,在老子所处的个世代该叫什么呢?老子把它叫“道”,叫“众妙之门”。  

于是可以说了: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对近现代的科学认知的归纳,也是老子的道中一理,相互认证,古今不二。  

   

  

 

老子的大道政治大观和25原理永不褪色  

   

“政治二字”与每个人的苦乐息息相关,“政治之事”与每个人的祸福朝夕相依。不管你认不认识政治这两个字,感不感受到政治其中的事,你都必然要生存在一定的政治氛围之中。据说上世纪英国的巨星文学家C.S. 刘易斯有一句名言“政治是人类活动中唠叨得最多和最不科学的一句话”,意思是说“政治”对于每个人的人生很重要,但政治又是最容易胡弄人的。19、20世纪的中华民族人是最有切身体会的了,当然21世纪以后会依然如故。所以,古代希腊的伟人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在古代中国,也有一位与亚里士多德同时代的政治学伟人,他就是老子。老子则说:人是由天道所化生的万物之一,所以人世间的政治之事,亦必须遵循天道而治之,即所谓“圣人之治”。 2500年前的老子,他从开始对宇宙和生命起源的研究,对道的研究,直达于对社会和政治的研究,对领袖人物(圣人)素质的研究,从而在他的“五千言”中对“政治”给出一个最简明、公允、朴实、最逼近真理的定义,并且表述了大约25条政治原理。这是老子的大道政治观。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  

这是《老子》第57章的第一句,就是老子给出的“政治”的定义(也是25原理的第1条“以正治国”原理)。  

意思是:要以正道治国,正正当当,不搞邪门歪道;以奇巧智慧用兵和制立法令;以无事而平安(政通人和、国泰民安)为永恒政治目标。  

这里的“正”,指正道,大道,天道,指具有6种情态和10大功能的道。  

这里的“奇”, 指智慧,指奇、巧、秘等智慧之术。  

这里的“兵”,是广义的,涵盖兵器、兵事、治安法令与机构等一切“国之利器”。   

“无事”的意思是无为,不妄作为,不搞劳民伤财的工事和争战,要以安顿生命、滋润生活、颐养天年为中心。“取”就是取悦于民,爱民,不攻战,不争霸,以取得天下民心。“天下” 就是民心,就是“国”。  

   

老子说,他为什么知道“政治”一定是这么回事,一定是这样的定义呢?  

在同一章里他继续说,他通过社会调查发现:“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 发现:国家禁令越多,这不准经营,那不许买卖,则民众越是贫困;民间利器太多,轻易即聚众闹事,一定是社会基层的政治不清明而腐败;人们的伎巧越多,则假、冒、伪、劣的东西越容易滋长;法令滋彰,不准确,不正于道,则盗贼多有,社会多事,政治不稳定)。  

老子所以说,政治一定要合于道,才得法,才是世君、人主的大德,才可以引导民众自然归顺于政府。要遵循上古圣人的教导:“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执政者做到无为、好静、不妄兴工事与战争,民众才会自化、自正、自富、自朴)。  

   

稍作延伸领会,可以发现,老子在这里还有三点主张:  

一点主张圣人治世:主张国君、人主、侯王,应当具有如圣人一般的认知力,具有圣人之德,以引领民众,修齐民心。  

二点主张德治与法治和谐:他的第一句“以正治国” 注重在德治,第二句“以奇用兵” 注重在法治。老子总是把“国家”作为一种“生命神器”认定的,所以认定政治的构成也必须成“器”,正与奇,左与右,德与法,必然相倚相存,必须和谐而治。  

三点主张治国与爱民同一:治国的根本在于爱民(自化、自正、自富、自朴)。他在这一章的短短几句话里,连续用了6个“民”字,用了1个“人”字,似见得他在称呼其谓“民”这时候是特别赋予爱心的,而称其谓“人”这时候是一般性的指认。  

有文化探索者感悟:政治的这个定义,反映了老子的永不褪色的大智慧。  

   

可是,现代政治的研究却不曾见有近似的政治定义  

在“百度”搜索中提到:在我先秦诸子就已经开始使用“政治”一词。例如在《尚书-毕命》有“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在《周礼-地官-遂人》有“掌其政治禁令” 等提法,然而更多见是将“政”与“治”分开使用的。  

但是在现代政治研究中,由于人们在不同时代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需要政治发挥作用的侧重点和着力点不同再加上不同历史观的影响,所以在解释政治概念时所强调的内容也就不同,于是就产生了对什么是政治的各种各样的回答,形成了众多的关于政治的定义。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认为,“一切阶级斗争都是政治斗争”,“政治是经济的最集中的表现”,“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参与国家事务,给国家定方向,确定国家活动的形式、任务和内容”,“政治是一种科学,是一种艺术”。这些论述概括反映了政治的本质、属性、基本内容和特征,是研究政治现象和为政治下定义的指导思想。   

  西方的政治学家为政治下过许多定义,例如:①认为政治是国家的活动,是治理国家,是夺取或保存权力的行为。②认为政治是权力斗争,是人际关系中的权力现象。③认为政治是人们在安排公共事务中表达个人意志和利益的一种活动,政治的目标是制定政策,也就是处理公共事务。④认为政治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⑤认为政治是一种社会的利益关系,是对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   

20世纪80年代,中国政治学界对“政治”概念的主要看法有:①政治是各阶级为维护和发展本阶级利益而处理本阶级内部以及与其他阶级、民族、国家的关系所采取的直接的策略、手段和组织形式。②政治是一定阶级或集团为实现其经济要求而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活动,以及实行的对内对外全部政策和策略。③政治是主要由政府推行的、涉及各个生活领域的、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占主要地位的活动。④政治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阶级社会的上层建筑,集中表现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权力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分配和使用等。  

   

这样的一组资料可以表明两点:第一点,相信在我国,先秦诸子的政治观与老子的政治观是一脉相承的,并长久地影及后世两千余年;可能是,自西学东渐以后才很快地摒弃或丧失了这种政治认知。第二点,现代政治研究,在西方乃至在我国,之所以有如此之混乱,连个政治定义也不能达成共识,却又天天奢谈什么国际难题“谋求政治解决”,岂不是都在胡弄老百姓,忽悠老百性么??  

所以,有文化探索者疑虑,这究竟是现代政治学家、政治家们不曾研究到达这种水平呢?抑或是他们为了维护某种利益而不情愿作出这样高水平的表达呢?一般人不得而知。  

   

政治25原理是老子遵循道的10大功用而作出的表述  

就25原理可以集中些做如下归纳:  

圣人之治: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是谓政治之定义。守循大道,任万物以自宾、自均、自化、自定,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于江海。效法天地,视百姓如刍狗(指一种无需着意的草编的祭祀品),任百姓以自由、自在、自作、自息。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不妄施号令,任万物以自为、自富、自朴。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现可欲,使民不争、不盗、不乱。  

圣人之治:为实腹而不为目,使民众生活温饱,心神虚静,筋骨强健,不生幻想与贪欲。去奢泰,知“天下神器,不可为”,是以政治不可以骄纵,不可以奢侈,不可以居安忘危。哀用兵,知“兵者,不祥之器”,是以不得已而战,既胜战,当以哀礼处之。知民心,常以百姓心为心,以德善、德信,引领民俗民风。察下情,善知盗夸之所生,效正失道之政。  

圣人之治:方而不割,以正律令,直而不肆,光而不耀,亷而不刿。如烹小鲜,以谨慎治国,国事无有不大、国事无有不难,是以智慧不可离道缺德。交天下,大国宜为下(不逞强),小国亦宜下(要谦让),是以各得其所欲。坐进道以立天子,善或不善于道者,皆不可以弃于道。报怨以德,将妄大的事抚平,将纷繁之变理顺。  

圣人之治:善教育,不以(智)使民聪明伎巧,将以道使民质朴纯真,不以离道之智治国,将以循道之德爱民。深根固柢,重积德,方可以治人事天,长生久视。民不重,是谓办公事当以言下之,当以身后之,使民不感受重压、不感受毁损,故天下乐推而不厌。无狎居,谓之无逼迫民众家居安宁,无压制民众生存活计,否则将大威(畏)至,将政治顷危。执刑治,当先以德治使民风正,使民乐生恶死而不犯事,然后则刑治可施。  

圣人之治:厚民生,少食税,不妄为,不厚己生(不能只看重自己)。受国垢,担国难,有柔弱如水之德,有“攻坚强莫之能胜”(无坚不推)之能。抱一式,正道以治,以不变应万变,天下莫能与之争。小国寡民,乃天下盛世,国可小些但不攻战,节制人口可以寡民,使百姓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人生至老死,无两国攻战之忧患。圣人不积功名,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是以为而不争,以无事取天下。  

   

但是,在“百度”搜索到新近出版的由不同编著的三本书,也都叫《政治学原理》,粗看之下却是完全下不同的,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会这样呢?有文化探索得知,相对近现代流行的“法政治”来说,古代的这种叫做“自然法政治”, 现代政治学家和政治家们认为,那“自然法政治”已经远远落后了,过时了。这样的25原理,看来如此贴近现实,看来完全可以用于当前我国的政治实践和研究中作参考,怎么就过时了呢?有文化探索者大为不解。  

   

老子大道政治观的现代价值  

应该说,老子遵循大道而表述的政治定义和25原理,才是最真实具有普世而永恒价值的东西;它可以成为,当代各国各自考评本国政治的圭臬;乃至可以成为联合国用以调整国际关系的准绳,可以成为责之于世界各国的政治久久为之而奋斗的共同目标。  

如果反思我国历朝历代的政治,有可能它都在老子表述的政治定义和25原理之左右,若即若离地践行着潜行着,并不背离太远。而现当代的各国流行政治才是严重背离大道,背离了自然规律,并且故弄玄虚,故作高深。  

什么叫“流行政治”呢?这是一个相对于“大道政治”的暂时的概念。由于各国历代流行的政治,都是不同的利益集团,不同的政党,不同的阶层、阶级,操控国家权力为各自的利益需求服务,而做出的种种政治实践,种种解释。其解释五花八门,正确或错误没个准,没有参照系。谁操控了国权,有了话语权,谁的解释就正确。事实上,种种解释所具有的理性或真理度,都未及于老子的,都未达到老子所表述的高境界和全境域。那些政治家和学者们,或许并不理解老子表述的道,不理解老子表述的政治,却只是肤浅地指称它是复古的、原始的、自然的、朴素的、过时了等等。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6.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7.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8.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9.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10. 吴铭|舆论斗争或进入新的历史阶段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10.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