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短板理论到长根理论
王世荣
(政治学教授 文化复兴丛书主编)
(一)
短板理论,又称木桶原理由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提出。木桶原理是讲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构成它的最短那块木板。一只木桶想盛满水,必须每块木板都一样平齐且无破损。如果组成这只桶的木板中有一块的高度低于其它木板或者某块木板下面有破洞,这只桶就无法盛满水。一只由长短不等的木板构成的水桶能盛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这就是所谓的短板效应。木桶原理认为,任何一个组织都面临一个类似的问题,即构成组织的各个部分往往是优劣不齐的,而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个组织的水平 ,因此,为了整个组织的整个效能,应该找出自己的“短板”,并尽早补齐它。[1]
短板理论在管理学上富有启发性,并且得到广泛应用。常言道:“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能够及时发现和弥补管理上的漏洞和缺陷,对提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是非常重要的。比如产品质量、服务质量上的问题对企业发展是至关重要,如果不能及时加以解决,企业拥有的市场会逐步流失。一个人在性格方面存在严重缺陷,对一个人的命运和事业发展也是极为不利的,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此说,战胜自己的人是强者。“吃一堑,长一智”,能够认识自己的不知,完善自己的人,才会不断进步。
(二)
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解释的边界,超越了一定范围就会变成谬误。木桶理论也是这样,它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也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我国管理学者王微见首次提出了用长根理论颠覆短板理论的观点,他认为,“长根理论认为树能长多高、树冠多大,取决于最长的根,而不是最短的根,根有多长多深,树就能长多高多大。”[2]在强势项目上做大做强,扬长避短,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长根理论打破了木桶原理的机械论思维,揭示了一条个人和组织成长的重要法则。
王微见认为,“一个木桶的水容量取决于最短的板子,这一著名的木桶原理成为社会上使用的高频词,甚至成为一些个人和企业确定行动的指南。然而,对于一个有强项也有弱项的人,成就的高低往往取决于他的强项,而不是弱项,企业也是一样。如果一个人或者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补短板上,其结果常常是短板没有补起来,长处反而被消磨掉了。观察影响人类历史的众多杰出人物,会发现极少是没有‘短板’的完人,绝大多数是优点突出,缺点也很突出的人。伟大的企业,多数也只是在某些方面非常强大,而不是样样精通。企图追求在一切方面都很强大的企业,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每个方面都不强。”也就是说,把策略思维当作战略思维,企业就会误入歧途。
“木桶原理有两个主要缺陷,第一是解释性缺陷,即木桶原理无法解释诸如上文所提到的现象。究其原因,木桶原理是一种静态的机械论观点,将个人或者组织看成没有生命力的‘木桶’,而且将组成木桶的要素简化为同质化的,只有长度这一量的区别的木板。而现实是,一个人的构成要素是异质化的,例如有智力、情感、意志等。这些要素之间有着复杂的交互影响关系。相反,木桶的木板之间没有交互影响关系。人才学研究结果表明,许多有成就的人,在他们青少年阶段,学业成绩不并突出,甚至有点差,但他们却有超常的意志力,执着追求设定的目标,最后成功了。这就是‘扬长补短’和‘扬长克短’的现象。按照木桶原理,这些人的短板会决定他们的成就大小,但事实是这些人的‘长处’最终铸就他们后来的成就,他们的‘短板’并未成为制约他们成就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是导向性缺陷,即木桶原理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导到如何“补短板”上,而不是发挥特长和优势上。例如,在人才培养上,木桶原理让家庭和教育机构致力于培养没有“短板”的全能型人才,结果却培养出许多没有特长的人。又如,有的企业将主要注意力放在“补短板”上,而不是发挥自身优势上,最后结果是由于没有独特优势而在市场上败北。由于木桶原理存在这两大缺陷,需要新理论更好解释这些现象,并指导社会实践,而长根理论就是这样一种新理论。”[3]
(三)
长根理论,亦可称之为“长根原理”、“长根法则”或“长根定律”。长根理论认为,一棵树的根有长有短,短根不会影响树的高度,不会像木桶中的短板决定盛水量。但如果一棵树有烂根或者毒根就会影响树的正常发育生长,甚至会危及树的生命。对于一个人来讲,有能力弱项并不会必然影响这个人成就的高低,但如果有严重的道德或者人格缺陷,对这个人的发展则是致命的。对于一个企业,不讲诚信,坑蒙拐骗,就说明这个企业有了烂根或者毒根,这棵企业之树不但不会长大长高, 相反会很快走向毁灭。
长根理论认为,一个人成就的大小更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优势能力的发挥,而不是弱项的大小。一个作家声望的高低取决于其代表作的水准,而不是其一般作品的水准。一个企业的市场地位,是由其竞争力最强的产品和服务决定的,那些产品和服务决定了该企业能够长多大。与木桶原理主张补短板相反,长根理论主张应该尽量发挥优势,延伸长根。如果一个企业不断延伸自己的长根,就可以从大地吸收更多的营养,该企业就有希望长成参天大树。
其实,人类历史上,不乏“长根理论”的思想。例如,孙子、毛泽东、拿破仑和黑格尔都有类似的思想。孙子说:“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者,则吾所与战者,约矣。”(《孙子兵法·虚实篇》)[4]毛泽东一贯主张:“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与其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拿破仑说,“战争的真正秘诀,就在于在某一点上集中最优势的兵力”!黑格尔说过:“如果你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从事某一件事情,就会取得让自己震惊的成就来!”这些都是对长根理论的诠释。
一个企业要想从长计议、做大做强,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就必须修炼内功,产品的质量与信誉,以及与时俱进的适销对路产品,就是企业的长根。像中国的同仁堂、美国的苹果公司,长盛不衰的秘诀就在这里。长根理论并不忽视弥补企业管理的薄弱环节,而是主张把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放在培育自己专长的别人无法模仿的核心竞争力方面。
(四)
庞中华,以庞大的中华作为市场,专心致志开发“庞中华”系列产品,一手钢笔字,就上了中国富豪名单!自学成才的郑渊洁,以“皮皮鲁、鲁西西”一举成名,《童话大王》个人独稿,在火爆期每月发行几十万册,就有几十万的收入。姚明出身体育世家,凭借亚洲巨人的身高优势和技术,打进了NBA,成为全世界著名的篮球明星,也带动了中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谷歌和百度专注于搜索,取得了其它网站望尘莫及的经营成果。如果将综合门户网站的每一项服务看成一条根,这些网站的每一条根都是差不多的长度,每条根都能够吸收一点养分,但没有一条根可以到达非常远的地方。而谷歌和百度公司不断延伸自己的长根,不断让自己的长根伸得更长。谷歌公司甚至将整个地球作为自己的土地,让其根系扎到了每一寸土地上。由于不断延伸根系,谷歌迅速成长为一个全球性的巨型公司。
一位很有作为的企业家听我介绍长根理论后,在公司群中写道:“我们原来知道最多的是木桶理论,就是补木桶最短的那块板。但是我们仔细观察生活中各种有成就的人和企业,他们都不完美,但都是发挥了所长。所以,真正起作用的是长根原理,即一棵树长多高、树冠多大,取决于最长的那条根。长根理论与木桶理论有本质的不同,木桶原理使人去看缺点短处,很容易产生责备埋怨,就是有人所说的‘收脏’,而长根原理让人找好处,发扬优点,培养阳光心态。一个是求全责备,一个是扬长避短,你选哪一个?”
“按照木桶原理,一个人必须成为一个没有短板的人,才可能有较大成就。依照这个思路,人必须将关注点放在如何补短板上,而不是放在如何发展自己特长上。这样做的结果很可能是,这个人没有明显缺点和不足,但也没有突出特长。这样的人,在相对静态的农业社会,也许是合适的人才,但在当今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社会,更多需要有特长的人才时,就不合时宜了。”[5]
(五)
王微见认为,不论中国,还是西方,长根理论应用在用人之道上都有悠久的历史。在中国,长根用人之道至少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国历史上许多杰出的政治家秉持这一用人之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最为人们耳熟能详的是汉高祖刘邦和唐太宗李世民的用人之道。
刘邦在总结成功经验时指出,自己在攻城略地,战必胜、攻必取方面不如韩信;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面不如张良;在后勤管理方面不如萧何。但这些在某方面非常强的人才都能够团结在刘邦周围,将自己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最大限度发挥每位杰出人才的长处,是刘邦最大的长处。相反的例子也很多,在中国历史上,项羽和隋炀帝等人都是在某个方面能力非常强的人,但作为组织的领导者,却不能发挥组织中其他人才的长处而导致了失败。
作为贞观之治的开创者和大唐盛世的奠基者,唐太宗充分汲取了隋朝灭亡的教训,在用人之道上非常强调用人之长,容人之短。他提到聪明木匠使用木料时,直的做车辕,弯曲的做车轮;长的做大梁,短的做斗拱。他认为对于高明的木匠而言,不论直的和弯的,长的和短的木料都各有用处。他认为明智领导人使用人才与聪明匠人使用木料是一个道理。[6]
在国外,彼得·德鲁克在《有效的管理者》一书中提到美国南北战争时期林肯使用人才的案例。最初,林肯使用了三位看起来没有什么缺点的将军,但总打不了胜仗,而对手南方集团则使用了身上有很多缺点,但非常能打仗的人。这样,尽管北方集团在实力方面高于南方集团,但战争初期,北方在军事上总是败北。后来,林肯大胆使用了格兰特将军,这是一位具有非常突出指挥才能,但却有酗酒缺点的人。林肯容忍了格兰特将军的缺点,美国南北战争从此扭转了局面。[7]
德鲁克进而从三个维度提出了要使用人的长处的主张:第一,要使用部下的长处,不要老想着去弥补人的短处,因为人的改变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第二,人要管理上司,发挥上司的长处。第三,人要发挥自己的长处。林肯使用人才的实践和德鲁克的人才使用思想,与刘邦和李世民如出一辙,这些都是长根理论在用人之道上的体现。
(六)
王微见还认为,长根理论同样可以于城市、甚至国家发展战略上。他举出了瑞士这个小国成功的典型例子。瑞士虽小,却在世界上有三个响当当的品牌。第一是巧夺天工的制表行业,第二是对客户隐私提供最好保护的银行业;第三是永久中立国地位。
虽然手表已经不是主要的报时工具,但瑞士人没有放弃自己的优势行业,他们将手表行业与首饰等奢侈品行业融合起来,将手表变成首饰,变成礼品,变成收藏品,使瑞士的制表行业继续享誉全球。
瑞士银行由于对客户秘密的严格保护,使其成为许多富人保存自己财富的理想之地。这个优势让瑞士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永久中立国地位,不介入国际纷争,使瑞士成为许多国际组织总部的理想之地,成为联合国第二总部所在地。这为瑞士带来滚滚财富和源源不断的游客。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发挥到极致,这是瑞士在国际社会立足的资本,是瑞士卓尔不群的地方。瑞士国家发展战略可谓是长根战略。
王微见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但也出现了“千城一面”的问题,许多城市失去了自己的特色和个性。这种情况不仅表现在城市面貌上,而且表现在城市的产业上。对比许多城市的五年规划,会发现具有高度相似性。按照经济学原理,一个城市只有发展拥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时,才可能有竞争力。很显然,这些城市没有真正找到自己的优势,而是采取了最简单的跟风方法,什么流行就发展什么。对比瑞士的发展战略,可以看出他们在坚守自己特色和强项的同时,又能够与时俱进,跟上世界潮流,使瑞士保持了长久繁荣。
(七)
一个地区发展如何才能够取得成功,长根理论给出了明确的思路,这体现在国家对各个地区的不同的战略考量上。例如,习近平在谈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时,两次提到“三扬”:“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这是对“长根理论”的生动阐发。“扬长”就是要因势利导、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优势项目上做大做强。“避短”、“克短”,就是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扬长避短、扬长克短、扬长补短”既体现了“两优相权取其重,两劣相衡取其轻”的辩证务实思想,也可以从经济学的比较优势理论中获得解释。具体到经济发展上来说,扬长避短,就是要立足本地区的相对优势来发展经济,但对于本地区“劣势中的劣势“要坚决避开;扬长克短,就是说发展经济要通过自身的优势来克服劣势,通过发展优势产业来带动劣势产业,从而实现共享发展;而扬长补短,则是按照木桶原理,在发展优势产业的同时,必须要补齐影响经济发展的短板,不能只注重短期效率,还要解决民生问题。[8]
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老子曰:“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前后之相随。”(《道德经》二章)事各有别,物各有形。长和短是在相互比较中体现出来的,无长则无所谓短,无短亦无所谓长。
扬长避短是战略思维,扬长克短是策略思维,扬长补短是战术思维,长根理论居于主导地位,木桶(短板)理论居于次要地位,但也不是可有可无。实际上,扬长与补短可以并行不悖,相得益彰;人们在实践中应该把两个理论结合起来。
(八)
“如果人们能重新活一次的话,那么几乎一半人可以成为伟人!”这是一位西方著名牧师的墓志铭。这位牧师很受人尊敬,曾经给上万人做过临终祷告。他有一个写日记的习惯,把这些“临终的话”纪录下来,日积月累竟然有几十本。一位出版商在这里看到了商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出于好奇心,人们大概很想知道,别人在离开人世时都说些什么。大概是这些去世人的灵魂不愿意公开自己的秘密,日记在编辑过程中发生了火灾,全部日记被付之一炬。
但是那位出版商曾经浏览过部分日记,还是有一些故事留传下来。说是有一位先生,儿童时代绘画天赋极高,仿佛我们的神笔马良,画得栩栩如生。但是他兴趣广泛,总是不能专心致志于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一辈子竟然碌碌无为。而他们班一位没有自己天赋好的同学,由于全身心投入绘画,竟然成了全国知名画家。他临终时追悔莫及。牧师的墓志铭,就是写在日记本扉页上,是无数临终箴言的升华,乃惊世骇俗之言!
“如果人能重新活一次的话”,就会大彻大悟,明白自己需要干什么,自己能够干什么,真正做到扬长避短,尽展才华,“那么几乎一半人可以成为伟人”。比尔盖茨说:“兴趣是最好的学校”;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天才,是主动性的爆发,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是天才教育的真谛。
爱迪生,喜欢问这问那,被老师宣布是个大傻瓜,幸运的是他有一位伯乐式的母亲,把他培养成发明大王。卡尔·威特,生下来是个弱智儿,幸运的是他有一位充满爱心又懂教育真谛的父亲,把他培养成了天才,十七岁就拿了两个博士学位,一生有很多成就。[9]每一个孩子都是天才,都有兴趣爱好,都有特长天赋,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因材施教,扬长避短,目标专一,坚持不懈,都能自我实现,创造幸福人生。这是长根理论在教育学、人才学上的运用。
王微见认为,“一个人或企业都有长处和短处,有强项和弱项。在保证没有致命性缺陷的前提下,个人或企业为实现发展目标,应将主要精力和资源集中在有市场需求而自己拥有优势的领域,充分发挥特长,不断延伸长根,而不应分散精力和资源去追求十全十美,也不应将过多精力和资源投在补短板上。个人或企业只要将自己优势发挥到极致,最终能够达到扬长避短、扬长补短和扬长克短的理想状态,实现做强和做长的目标。”[10]
从短板理论到长根原理,是管理学理论的重要进展。长根理论是一种战略性思维,这符合毛泽东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略思想。是中国本土产生的一项重要原创性成果,闪烁着东方智慧的光芒;不仅对企业管理、而且对国家治理、人才开发、国防建设、城市规划、教育改革发展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木桶效应》,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
[2][3][5]《长根理论之一——之十》,《王微见的博客》(2014-05-11——05-18)http://blog.sina.com.cn/u/3526243590
[4]孙子著.陈曦译注:《孙子兵法》,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01页。
[6]李世民著.唐政释译:《帝范:中国最伟大帝王的沉思录》,新世界出版社2009年版,第95页。
[7][美]彼得·德鲁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许是祥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版,第53-73页。
[8]李宁:《为何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再提“三扬”》,中国经济网,(2016-05-28)WWW.ce.cn
[9][德]卡尔·威特著《卡尔威特的教育》,李萍等译,哈尔滨出版社2009年版,第1-3页。
[10]王世英:《长根理论:颠覆木桶原理的成长法则》,《现代管理科学》2016年第12期。
(本文刊于王世荣《文明大走向——文化时代与思想政治变革》,中国社科学出版社2017年版)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