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的社会成本及其管理
现在的P2P网贷平台处于野蛮生长状态,大部分的创业者都是80后,他们大多是赶时髦,缺乏专业素养和而经验。一个网站、一个“站长”就升帐开张,一般以高收益率为诱惑吸引一帮懵懂的民间投资者一哄而上。就投资者而言,他们为了是自己的收益高几个百分点,就丢了在银行存款的本金安全体系的保障,进行存款搬家;也因为几个点的高收益使得自己的本金被人觊觎,网站平台欺诈和卷款潜逃等等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即使最后能够追回本金,追索代价可能相当高昂。追索过程意味着追索者不得不放下其它对社会有增益的工作,寻求法律救济也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各种杂费;不过这还是为了降低损失的代价,如果历经磨难之后部分甚至全部无法追回,其中的损失也就自己承担;这些损失最终是社会性的,不过这种社会成本的承担会经过初始建立的借贷关系途径由众多的出资者承担。相对而言,那些觊觎客户和市场对手的违法行为,成本较低,比如网贷公司只要稍微做下小广告,就能在平台上聚集几百万元,网贷诈骗简单、隐蔽、并且仅需花点广告费就可能得手。今年前4月,据相关媒体披露,全国累计已有119家P2P平台“跑路”,涉及资金共计21亿元左右。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由于平台出现危机,投资人被套牢的资金约15亿元,2014年被套牢的资金已超6亿元。美国最大的网络借贷平台是Prosper,欧洲最大的网络借贷平台是Zopa,由于业务模式的差异,Prosper的损贷率在7%-8%之间,Zopa的损贷率大约在2%-3%。
于是如何转嫁损失和分摊社会成本的种种举措也就产生了。一些网站在接受了投资人的钱后,找一些人包括员工把钱借出来,因为利率比其他融资渠道如信托、银行贷款要低,比发债、上市也要低,它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别人融资。这种方式就导致出资人资本无形中被绑架,托管的资金通过这种方式被拿出去冒险,一旦出问题,出资人就成冤大头。据了解,目前投资人中间也产生了一种新的投资方式 “网贷团”,这是一种新型松散式投资联盟,由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投资者担任团长,负责考察各个P2P网贷平台情况,并利用集团资金量优势向平台争取更多“福利”。一旦一处P2P出现兑付问题时,网贷团就将其在其他平台的网贷投资同时撤出。
“本息保障计划”是指在平台每笔借款成交时,提取一定比例的金额放入“风险备用金账户”。当投资人投资的借款出现严重逾期时(即逾期超过30天),网贷平台将根据“风险备用金账户使用规则”通过“风险备用金”向投资人垫付此笔借款的剩余出借本金和本息。这是一种类似于贷款保险或者存款保险的机制,现实的损失向所有参与的出资者转嫁。而且这种社会成本通过市场组织体系而显性化,并且转化融资成本,加成到贷款利息中去。积木盒子平台CEO魏伟告诉记者:“一旦一个项目投资失败,我们现在的保障机制还是能覆盖一定比例的坏账。第一道防线是担保公司的赔偿,如果担保公司因为这个项目的赔款破产了,第二防线就是我们的保障机制,我们来承担第一道防线以外的损失,如果第二道防线也被打穿了,还有借款人自愿参与的联保机制。”
目前国内网贷平台中间资金账户普遍处于监管真空状态,资金的调配权仍然在平台手里。因此引入第三方托管机构进行资金监管的想法被一些网站实践,设立中间资金账户,中间资金账户通过监管资金流的来源、托管、结算、归属,详细分析信贷活动实际参与各方的作用,以及对中间资金账户进行“专户专款专用”监控,可以避免P2P网贷平台介入非法集资或者商业诈骗的可能性,也利于相关部门进行社会融资统计和监测分析。而资金托管方的普遍态度则是允许开户,但不承诺监管责任,也就是怕出了麻烦脏水泼到自己身上,银行出于自身声誉的因素收紧了跟网贷平台的合作。早在2011年9月,银监会曾下发《关于人人贷有关风险提示的通知》,警示金融机构要与P2P网络借贷平台之间建立防火墙,防止民间借贷风险向银行体系蔓延。这个通知更多的是针对整个行业而非人人贷一家公司。对一个尚未成熟的行业来说,放任自由的无政府主义必然会导致网贷行业的发展出现无序的格局。
2013年12月19日,上海金融信息服务员年会举行,全国首个《网络借贷准入标准》发布。去年9-11月,全国多地发生了逾40家P2P企业资金链断裂或关闭的事件,使得P2P的风险成为舆论的交点。《准入标准》对网贷行业进行了全方面规范,不仅涉及资金的第三方存管、清结算分离、风险管理制度、定期信息披露、出借人利益保护,还对高管任职资格、从业人员信息备案等内容做了详细规定。2012年,上海市成立网络信贷服务业企业联盟,使得网络借贷行业首次有了行业组织,联盟还率先推出借款人黑名单共享制度,紧接着该联盟又率先推出行业准入标准。不过,其意义恐怕也仅限于行业的“标准”作用。
此外,也有人提议建立信用体制惩治欺诈奖励诚信。百度建立P2P黑白榜单、网贷之家为P2P公司建立信用等级等等都是这方面的尝试。
银行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利用融资杠杆迅速发展壮大、达成对特定市场环节的垄断,避免被淘汰,是企业和资本在市场生存的必然要求,因此每一个中小企业都会对获得外来融资具有强烈的渴望。但是在市场中,私人占有的资本通过金融过程向产业领域融通和配置,却是以资本的本息回流为目标,以安全性作为基础,通过“马太效应机制”进行市场选择,趋利避害并且嫌贫爱富。国有银行业的资本也是资本,和西方银行也一样,同样遵循的是这种市场规则。国有银行的客户主要是以国企、上市公司、行业性垄断性企业、地方融资平台等大客户为主,对于市场中的中小企业经过严格遴选后也发放贷款。这是因为单位业务规模较大的客户能够在实现相同收入的情况下有效摊低人力、物业和设备等运营成本和社会成本,这些大客户自然成为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比如在人力上,一家担保公司的信审团队大概就10个人,每年也就能做三五十个单,银行同样如此;在信贷评审及日常管控过程中,1亿元的贷款业务和1千万元的贷款业务,其流程相似,但是相对于有限的专业人员数量而言,银行出于利润的选择却是不言而喻的。这也是银行天然不偏向中小企业的原因,因为实在不划算;因此中小企业能能够挤入银行贷款客户圈,只是因为银行给大额优质客户放宽之后,还有资金余裕,这些资金因为要支付存款利息,才不得不从中小企业中遴选贷款对象。迄今为止没有哪一个国家的银行实行撒胡椒面的贷款方式,对中小企业完全实行“普惠”。银行对中小客户的产品种类、服务深度不足,是资本的本性使然。
大数据处理属于传统银行业的内在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动力,银行对于大数据的期盼,更多在于社交网络、电商数据与金融数据的融合。如果解决这一问题的时机成熟、信息安全有保障并且成本适宜,借贷业务根本用不着互联网企业代劳(收购一家数据处理公司就够了)。银行通过对于融资方进行详细的尽职调查,审核借贷主体的资格,完成资金从资金融出方到资金融入方的转移;与此同时实现对社会成本的有效控制,保障现有的银行体系和机制的成熟稳定和有效。银行贷款业务也就不会像野蛮生长中的P2P行业那样,问题多多,陷阱重重,并且代价高昂。同样在P2P借贷行业中,无论是依赖网络审核还是线下审核,信贷员的经验和尽职程度都远比大数据重要,成本也更节省;也只有这种公司才可以脱颖而出。根据最新一期银监会公布的数据,今年一季度末,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相较年初有所增加,不良贷款率为1.04%。
P2P网贷能弭平麦克米伦缺口吗?
据不完全统计,当前中国具有法人资格的中小企业有1000多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创造了80%的城镇就业机会。调查还显示,全国有90%的小型企业和95%的微型企业,没有与金融机构发生任何借贷关系。此外,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巴曙松携其团队发布了《小微企业融资发展报告》,报告显示,有超过62%的小微企业目前没有任何形式的借款。而好贷网提供的数据也显示,在中国90%以上有贷款需求的中小企业里面,真正能获得贷款的不足5%。根据阿里巴巴平台的调研数据,约89%的企业客户需要融资。其中,融资需求在50万元以下的企业约占55.3%,100万元以下的约占87.3%。
以互联网技术为基础的P2P网贷的产生,让这些人似乎看到了弭平麦克米伦缺口的希望。传统的民间借贷更多地是依靠熟人之间的信任关系,借钱要么找朋友,要么找朋友的朋友,但不一定借到钱,所以在范围上很受限制。而相对于传统的民间借贷而言,P2P网贷多了一层担保。它作为一个中介的桥梁,起到了信贷质量把关的作用。投资人和借款人不需要认识,这就扩大了P2P网贷的适用范围。一边是借款人对资金的饥渴,一边是大量的闲置资本所有者在寻找投资目标,两者似乎一拍即合。据人人贷市场部提供的行业数据显示,近三年,国内P2P网络信贷交易总量逐年迅猛,2010年成交额仅为2400万元,2011年增长了20倍达到5.45亿元,到2012年成交额迅速增长到91.81亿元。其中2011年曾被中央电视台作为节目案例的人人贷,在2012年的交易总额为3.54亿元,增长率为803%。
毋庸置疑的是,P2P网贷业务对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资金问题是有帮助的,作为民间借贷的一种,尽管贷款成本较高,但资金到账时间快、贷款门槛相对银行更低都是企业选择的原因,特别对解决短期临时性资本周转有一定作用。截至2013年底,中国全国范围内活跃的P2P网络借贷平台已超过350家,累计交易额超过人民币600亿元。即使是在国家对P2P网络借贷平台的发展采取完全放任的政策的前提下,区区600亿元,和我国70余万亿的银行贷款相比,仍然微不足道。在西方发达国家,P2P网贷起步比我国还早,但是P2P网贷市场融资额在借贷市场中的占比,同样不及银行业贷款的一个零头,和我国的P2P网贷的情形类似。就引入银行或者担保公司的信贷评审机制的P2P网贷企业而言,它们在同行中同样凤毛麟角,而且被它们选上进行融资的企业,在中小企业的海洋中,不过是有限的几百个甚至几千个,可以明确一点的是,没有那么多合格信贷专业人员来从事这种难度高、收益有限的工作,而且即使是成熟的P2P网贷公司也会进行成本收益选择。在中小企业融资方面做得比较好的阿里小贷,也是经过信贷筛选程序对少数企业融资,这些企业的数量占阿里电子商务平台上有贷款需求的企业总数可能不到万分之二。
P2P网贷行业同样遵循“马太效应机制”。阿里金融的马云曾表示,无意与银行业抢蛋糕,只想做100万以下的小微企业客户。但是阿里小贷的信用放款利率高达18%以上,没有哪个银行的贷款客户放弃银行低利率的贷款,到阿里小贷来抽疯;马云讲的不过是废话。
那些指责国有银行“罔顾”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问题,认为它们低效率和不作为、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始作俑者和问题的源头的言论,是不负责任和故意抹黑银行。同样那些因为P2P网贷公司沾了一点互联网的边,就神奇起来而无所不能,由此互联网金融开启了“金融民主和普惠”时代、能够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个世界性难题的想法,也是毫无根据的。
P2P网贷潮背后的逆向淘汰机制
国有银行在市场中占据垄断地位,首先意味着因这些银行为骨干的信用市场体系或者金融的社会组织体系建立起来;形形色色的私人或者社会组织占有的资本,通过这种特有的金融过程向产业领域配置,从而金融资本的运动和产业资本运动构成市场这种社会化生存体系的内涵;同时国有银行在这个市场体系中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从而为保障13亿中国人民的生存体系的自主。其次,国有银行在市场中垄断地位的确立,还意味着这种金融的社会组织体系有效,其引发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意味着通过国有资本在市场中的自组织功能,形成的这种金融体系是一种相对低成本的体系。
社会成本的转嫁与分摊的一个后果就是多年前民间借贷狂欢中炒钱机制的魂灵重现,民间借贷的利率,通过互联网形成的信用链层层加码,走向产业领域,造成高利贷的死灰复燃。国外领先的两家网络借贷平台分别为Lending Club与Prosper。Ranger Alternative Management II给出的数据显示,贷款去除违约之后的收益率在4%到10%不等。而在国内市场,2013年行业总成交量预计在1000亿到1200亿左右,借贷余额约200亿到250亿。主流网站的投资者,年化收益率高达15%至18%。即使是号称低成本的阿里小贷,年化贷款利率已经超过18%,平安集团旗下p2p平台陆金所因银行的背景,在利息相对可观的情况下,造成了严重的抢标现象,放贷年利率超50%!
或许还有人认为,通过互联网进行的普遍性的民间借贷潮,社会大众能拣点高利息的便宜;这也是鼓吹互联网金融和金融自由化的人们玩弄民粹主义的出发点。他们以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应该“普惠”大众为由,策动存贷款搬家和羊群行为,在新型的民间借贷潮当中推波助澜。但是,羊毛还是出在羊身上,更高收益率或者利率的市场金融活动普遍发生,要么以出资者的本金及其他费用损失为代价,要么就是在资本循环顺畅、本息回流正常的情况下,利息进入产业领域,通过产业链向最终消费品价格累积,利息上升常常赶不上消费物价上升。
和几年前的民间借贷狂欢一样,中小企业面临两难困境;接受高利贷无异于饮鸩止渴,企业倒闭和老板跑路潮也会如影随形,不接受高利贷,又借贷无门,在残酷的市场淘汰过程中处于相关市场的边缘,生死两茫茫。相对于原来以银行信贷为主的社会信用体系,作为互联网金融一部分的P2P网贷,推动的高利贷的死灰复燃,也就加速了中小企业的市场淘汰进程,能活下来企业更加凤毛麟角,更多原本过得去的中小企业加入倒闭大潮,推动社会失业人群的扩大。
P2P网贷是民间借贷的网络变种。P2P网贷以及互联网借贷活动的发展,因为以大数据技术、云计算为内容的互联网技术仍然处于初期应用阶段,不足以替代借贷活动中人的专业性判断与决策,互联网金融背后的社会成本与代价也就异常的高昂;而这一点,也是极力吹嘘互联网金融的人们所讳莫如深的,他们片面吹嘘互联网技术和金融自由化的的优越性,却对互联网金融对人们的社会伤害和成本视而不见,受损的是提供这种利益来源的广大的普通百姓和国家;它们则从中谋取各种直接或者间接利益,摇唇鼓舌蛊惑人心。
通过利率的实际市场化带来的高利率诱惑,P2P网贷以及互联网金融开创了一种信用体制的逆淘汰机制,也就是社会成本和融资成本更高的所谓互联网金融模式,刻意地去策动存款与贷款搬家,造成对应于国有银行的信用脱媒,试图去淘汰原本稳定和具有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银行信贷体系,换上新的更不靠谱的P2P网贷媒介。信用资本由此建立新的资本循环路径或者关系链,高收益率的存款,经过“马太效应机制”的作用,以更高的贷款利率流向了在社会资本循环相对不顺畅、本息回流更无保障中小企业。P2P网贷这种总体上不成熟的信用链的建立,一方面伤害出资者更深,另一方面伤害中小企业更深;推动社会矛盾和纠纷的积累和社会乱源的增生,也推动着信用危机和经济危机因素的更快积累,进一步考验政府经济治理能力和威信。(续完)
参考文献:
《透视民间借贷市场的利率机制》,清湖渔夫;
《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安全》,清湖渔夫;
《信用,信用市场和信用资本循环》,清湖渔夫
《产业组织中的垄断》,清湖渔夫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