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争鸣 > 风华正茂

风华正茂

2000 篇文章

昆明各高校大学生紧急呼吁:救救正义大叔张正祥!

2013-12-03 何晓霞 卜俊森 互动:85

新华网头条:3元种棵“杨飞生命树” 拯救命悬一线支农大学生

这是一场爱心接力与生命倒计时的赛跑,也是23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支农大学生杨飞生的希望。
2013-10-22 刘娇 互动:22 救助支农青年杨飞

新华网头条:支农“90后”杨飞的理想与挫折:忧黎元 业未竟

新华网陕西频道10月20日电“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晨光熹微,十余青年诵读梁任公《少年中国说》待旭日东升……这不是影视剧中给“五四青年”的镜头,而是每逢周五,你就有可能在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土操场目睹的一幕。“朝话”的发起人叫杨飞。然而,年轻的他9月3日被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在记者的访谈中,“同志”这个略显土气且已多义的词语频频出现在杨飞的讲述中,在杨飞看来,称呼志同道合的朋友,没有比这个称谓更贴切的了。而他所谓的“同志”,是指和他一样,有着经国济世情怀,奔走在“支农”路上的一群人。据统计,自2008年至今,杨飞先后自费参加过20余次支农活动,他和他的同志们的足迹几乎踏遍陕西各市,服务人群覆盖1300余人次。

2013-10-22 互动:34 救助支农青年杨飞

救助杨飞 让梦飞扬——关于救助陕西支农志愿者、西安科技大学学生杨飞的倡议书(第2版)

杨飞多年来不但自己力行公益,还在校内成立恰同学少年读书会发动更多人共同参与……而此刻杨飞的生命正在向我们告急。据悉,杨飞同学于9月13日被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最终确诊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目前的标准疗法只有采取骨髓移植,此刻杨飞的生命已经在向我们告急。
2013-10-21 孙恒 互动:25 救助支农青年杨飞

接过改造世界的接力棒--《矛盾原理》农场版(1-2)

所以实际上告诉诸位,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为结果是要消失的,过程才是更重要的。我们做一个接力棒,世界留到我们这儿的时候可能不见得那么好,经过我们的手世界变得好一点了,这就叫改造世界!
2013-08-27 韩德强 互动:21

美国求学执教的见闻和感受

对我来说,在基础科学和理科高等教育方面,“中国速胜论”和“中国无法超美论”都站不住脚,但中国在跨越我一生主要学术期的未来30-40年的“持久战”颇有胜算。
2013-08-26 changshou 互动:23

钟雪萍:谁在营造西方大学“田园诗”

  这几天,上海的新闻里,每天都有关于上海纽约大学即将开学的消息。12号举行首个开学典礼,总算是开张了。  上海“新闻综合”电视台,特意报道中方校长“用英语”告诉学生,可以称呼自己“Lee”,或“Yu Laoshi”,或“Teacher Yu”,怎么方便怎么来。电视台说,真幽默。  而美方校长,电视台则特意剪裁了他的这句话: Until today, you&r

2013-08-15 互动:26

甘阳:一流大学还是三流大学?

2013-03-27 甘阳 互动:105

李明:从查韦斯的英雄梦中寻找答案

2013-03-20 李明 互动:110

李北方:重拾天下情怀

我们的文化中,可以很容易找出诸多的圣人名言,教诲人们要有责任感,要襟怀天下,不是“肉食者”才有这个责任,每个“匹夫”亦应如此。这个号召又是更多地面向年轻人的,年轻人是天生的理想主义者。让人惋惜的是,如今这种精神在年轻人里几乎消散不见了。我所接触的青年学生往往直接走向了政策建议的方向。因为视野的局限,社会调查沦为摄像机式的记录加上一点“政府应该如何如何”的老生常谈,看不到表象背后的东西,更缺少思想的火花。这样的调研报告读起来像极了都市报的社会版与时评版的杂糅。这种现象可以称为“天下情怀”的失落和“师爷心态”的兴盛。

2012-12-12 互动:15

深入工人群体开展调研的体会与思考

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学生,我认为,从实践上讲,马克思主义要求我们主动走入工人阶级,了解他们的境遇、困惑。走进工人阶级,可以帮助知识分子更清晰地认识现实,也可以使工人了解自身在社会化大生产中进而在历史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如列宁所言,把马克思主义灌输到工人运动中去,从而携手推动社会的进步,主动地而非被动地推动历史的进步。

2012-12-03 互动:14

为什么不读研

2012-11-29 yuanliang 互动:21

蝶飞燕舞闻稻香——暨荆门调查有感

回想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同成长的20多天,可谓是迄今人生中最难忘的20多天,这二十多天体会到中心的包容、开放和互帮互助。
2012-11-28 石峰枫 互动:21

从辛亥革命看80、90后

2012-11-26 孟倩 互动:16

韩寒的救世主是这个90后

2012-11-26 陆弃 互动:18

别让SNS社交网络毁掉中国青少年

2012-11-26 任群 互动:19

为什么只能在咖啡馆读《资本论》?

2012-11-25 攸川 互动:16

一位清华老师的自白

2012-11-15 程代展 互动:39

80后男女因支教相识结婚 欲用礼金买520套校服

2012-11-14 中国青年报记者 互动:25

梁启超:学生做课外学问是最必要的

2012-11-12 王世军 互动:17

一个80后对《鞍钢宪法》的认识

我们要建设世界一流,就得从管理上下功夫,就得拿出点儿不一样的管理思路,《鞍钢宪法》就是一条好路子。

总而言之,《鞍钢宪法》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加油站贵族”的产生,而且能够改变部分管理人员脱离一线的情况,这就为我们学习广东经验奠定了基础。我们是区外基层单位,必须结合实际情况来学习,而不能一切照搬。

2012-11-08 互动:29

萧武:被逼左转

从右到左,这样的转变不仅发生在我身上,也是很多年纪和我差不多的朋友的共同经历。
2012-10-31 萧武 互动:88

摩罗: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场学术讹诈

随着教育的普及,和网络文化的发展,知识分子的职业优势日渐减少。知识分子必须把自己的工作当做社会上相互依存的诸多工作的一种。
2012-10-30 摩罗 互动:20

曹豫生:我们的思想为什么会变?

我也经历了一个从右派转变的过程。我想我们转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对“平等”观念格外的重视,还有一个是“家国情怀”。
2012-10-24 曹豫生 互动:17

大学生,你为什么不抗争?

2012-06-05 马永红 互动:38

一个新青年的成长心路

2012-06-01 扫环宇 互动:24

大学校园被忽略的群体--后勤工人调研报告

2012-05-22 校园工人 互动:19

“高校宿舍乱得像狗窝”打了谁的脸

2012-05-19 毛开云 互动:21

“三年嫁个高富帅”的条幅折射了什么

2012-05-16 马广志 互动:22

大学,应该是有理想、有责任的地方

2012-05-15 修齐治 互动:17

我们这一代人的希望在哪里?

2012-05-08 华实 互动:20

昆明百名青年学子缅怀先烈 明志青春

2012-04-03 荆楚巨子 互动:107
1 9 10 11 12 13 14 15 40

最新专题

大国崛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