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经济 > 三农关注

解读兴十四传奇

nancb1126 · 2009-06-28 · 来源:
分田到户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本文根据2006年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兴十四传奇》节目实录整理而成,蓝字【批注-】部分是本人的体会

兴十四传奇

在黑龙江的一个村子里,200户人家在四年之内盖起了136栋别墅,这真实吗?这些别墅到底是怎么盖起来的?   

解说:清洁工王立中每天的工作都是从这里开始的,他要在人们上班前把他的责任区打扫完毕,他清扫得不是一条城市的街道,也不是一个旅游度假村的别墅区,而是一个村子的广场。   

这里就是地处黑龙江省西北部的兴十四村。12月初,《新闻调查》摄制组来到这里,说是农村,但在这里几乎看不到一点传统农村的影子。这究竟是一个怎样的村庄?我们走进了一个村民的家。   

记者:你好。   

张在臣(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你好。   

记者:我们来看看你们家 好吗?   

张在臣(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可以可以。   

记者:看这房子外面挺漂亮的。   

张在臣(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可以可以。   

记者:屋里这么干净。你们这房子我看全村都一样啊?   

张在臣(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格局不一样。   

记者:这房子是你们自己盖的还是村里建的?   

张在臣(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村里建的 我们花钱买的。   

记者:你们买的?   

张在臣(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对。   

记者:多少钱这房子?   

张在臣(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我们花了十四万三,造价是三十多万,我们村里负担一部分。   

记者:我们在你们家看看 行吗?   

张在臣(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可以可以。   

记者:挺漂亮的。   

解说:这是一栋二层别墅,总面积将近200平米,共有三个卧室,一个客厅,在一楼,还有一个车库。   

记者:你们村里有多少人有车?   

张在臣(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不少了现在。   

记者:是吗?   

张在臣(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挺多的。   

记者:你这车是什么呀?   

张在臣(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我这是本田。   

记者:哦 还挺高档的,生活真不错。   

解说:小张说他家搬进别墅已有三年的时间。它是村里的司机,他的妻子在村里的宾馆工作。   

记者:像你们家这一年的收入大概多少?   

张在臣(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大概收入四万多块钱吧。   

记者:这在你们村子里是个什么水平?   

张在臣(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我这是中等水平。   

记者:还不是最好的?   

张在臣(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对 还不是最好的。   

解说:小张说,从2002年开始,村里投资三千多万建起了136栋别墅。村里已经有80%以上的村民住了进来。   

记者:可能有一些人刚来到这个村子都会有疑问,就是这个村子真的这么好吗?  

刘书迎(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不用疑问 一看就行了,光说不行啊,它事实就在这儿,你说我住的这个别墅赶上省部级的待遇了吧,像我们老两口这样一年分福利待遇有吃的,过春节水饺 鱼 糖块还有啤酒,这是分的,不用你花钱买。   

解说:和村民们交谈,他们很愿意拿自己的生活和城里人做比较。   

记者:你现在去城里觉得城里人的生活跟你们有什么差别吗?   

张在臣(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差别好像很大,他们就是像我们县城,他们现在不都是下岗吗,很多下岗的。   

记者:不是你们跟他们差别很大,是他们跟你们差别很大了。   

张在臣(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对。   

记者:现在你们出去还羡慕城里人吗?   

张在臣(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现在不羡慕。不羡慕。他们都羡慕我。   

记者:是吗?   

张在臣(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羡慕我们的生活。【批注-这是否说明兴十四村已经消除了城乡差别?】   

解说:不仅仅是村民,村里的支部书记付华廷更是把和城市的比较挂在嘴边。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这儿就比城市好,我现在已经超过城市了,住的超过城市,环境超过城市,吃的超过城市。   

解说:付华廷介绍,现在兴十四村资产已经达到10个亿,全村200户人家,每家的公共积累已经达到500万。兴十四的面貌让我们对它充满好奇,村子地处黑龙江的西北部,距离最近的城市齐齐哈尔也要有70多公里,村边既不通铁路也不通高速公路,在周围黑土地的映衬下,这个盖满了红顶白墙别墅的村庄甚至显得有些突兀,兴十四究竟是靠什么走到今天的呢。   

解说:这里是兴十四村的村史展览馆,每当有人来访,总会到这里来看看。这些照片记载了兴十四村建村的历史。1956年,国家号召内地居民移民边疆,兴十四的村民就是在那个时候从山东临沂来到黑龙江的,村里75岁的张维良是最早一批的移民。他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   

张维良(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会计):这个兴十四村就是一个楔了一个木头橛子,上面插个小红旗,上头就写着一个兴十四村。   

记者:那个时候这片是个什么样子?   

张维良(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会计):一片荒原 来的时候非常荒凉的,风又大,那时候也没有树也没有村庄,住的那个草架子搭窝棚的,睡觉起来耳朵眼里都是沙。   

解说:原本希望到东北过上好日子的移民不仅要捱过一个个风沙严寒的日夜,甚至连生存都成了问题。   

记者:那时候吃什么呀?   

张维良(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会计):吃什么,吃代食品。   

记者:什么意思?   

张维良(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会计):代食品就是不是粮食。   

记者:不是粮食是什么呢?   

张维良(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会计):就是曲米菜,再一个吃草籽。   

记者:这草籽这东西能吃吗?那没有粮食怎么办?   

张维良(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会计):所以兴十四村的人干不动都得了浮肿病。   

解说:在那种情况下,很多移民又踏上了返乡的路。兴十四村的400多移民最后只剩下不足100人。穷日子让兴十四人饱尝了歧视的眼光,如今的副村长王振玲给我们讲起他上学时的情形。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我中学时代是在双河农场度过的,包括我的同学和个别老师对我们非常歧视,老乡村就是老乡村的吧,但是他不这么说,他说我们是蛤蟆屯的,山东棒子。   

记者:这都是什么意思?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山东棒子我们是山东人,这我也可以理解,但是这个蛤蟆屯我到现在也没理解透,连队里的同学都带着葱花饼 馒头和花卷什么的,我们就带着一个大煎饼,里面包点咸菜疙瘩,想放棵葱都不敢,因为产生口气,同学之间更得骂你,我这人那时候我也要强,我就不当着同学的面吃这个大煎饼,我都到走廊里走着到房后 房头,赶紧地把它塞到嘴里,所以那时候就有这种想法,我们兴十四村啥时候能赶上他们。   

解说:1972年,25岁的付华廷当选了村书记。【批注-这即是说兴十四村发展的转折点是在1972年,也就是中国现代庸俗经济学家和自由派最痛恨“十年动乱”经济停滞濒临崩溃的时期,有趣啊,有趣,只是对习惯造假扯谎的中国庸俗经济学家来讲可不有趣,甚至是很可怕。】王振玲当时只有12岁,但付华廷上任时给大家的承诺让她记忆深刻。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他说乡亲们,现在选我当村书记了,就是一把手了,说我要向你们许个愿,不久的将来咱们也早上吃面条,中午吃馒头,晚上吃米饭。   

记者:这对于你来讲那意味着什么?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对我来讲当时我就馋得流口水。   

记者:那时候吃过面条米饭吗?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没有,那个白米饭根本就没见过。   

记者:那当时你对他说这话相信吗?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当时我 怎么说呢,我就盼,我也没有相信不相信,在那儿盼我就瞅着他,瞅着他就把他看作是面条 米饭 馒头,真的,有的时候瞅着他在大街上,礼拜天蹦蹦达达玩的时候看他忙忙活活的,瞅着他就想起了面条米饭和馒头。   

解说:要吃上馒头面条,就要开垦更多的荒地,打出更多的粮食,但面对一望无际的荒原,人拉马犁的力量显得太过单薄。   

张维良(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会计):要想多开荒就必须得是机械化,得有拖拉机,那时候拖拉机人家国家重要物资,不卖给老百姓,付华廷他就想办法。   

记者:你怎么能拿到这个拖拉机呢?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我一看咱买拖拉机买不着,这不眼红吗 看人家有,开地想吃饱肚子有钱花,我说咱自己装一台【批注-穷则思变,势在人为,过去“越穷越革命”的说法也许有点极端,但在兴十四村发展史上这种说法不是没有道理的】。   

记者:那你会这个技术吗?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技术倒没问题,技术找个老驾驶员,对着目录能装出来,查查目录一个拖拉机零部件是1130多件,我说我去买零部件,买完以后咱就回来自己装。   

解说:那一年,付华廷带着乡亲们剪羊毛凑齐的八千块钱,跑遍了周围的农技站,硬是把1000多件拖拉机零件背了回来。【批注-拿钱购买拖拉机零件然后组装成拖拉机,标准的市场行为,不知道中国的庸俗经济学家如何解释,在他们笔下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看来真正僵化的不是计划经济体制,而是庸俗经济学家的头脑。】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轻的玩意儿我就背回来了,大的玩意儿弄个牛车马车就拉回来,再小一点儿的有自行车驮回来,一个多月就把这个件全买回来了,四五个人一个多月就装成了,装出来了。   

记者:还真装出来了。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装完了以后一打火,噌家伙着了 呼呼的着。   

记者:那你当时装了这个拖拉机没人管你呀?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装的时候不知道,装完了有人管了,听说县农技科来个副科长来四个人要收拾我。   

记者:怎么了?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第一 说你犯国法了,这是计划经济,你怎么随便装呢,得处分我;第二 得没收,没收入国库,这时候把我吓坏了,这个官我不怕他,这是乡亲们的血汗钱,我就连哭带嚎的,我害怕这个钱没了,我说你怎么处分我都行,只要不没收就行,我这么一说这几个人心也软了,这些人第二天就回去了,回去开党委会,第三天来了,来总结经验来了,说付华廷一不等,二不靠,三不伸手向上要,自己动手搞配套,我成经验了还。【批注-一个头脑灵活的村支部书记加上几个开明的领导,似乎这只是个偶然事件。但购买拖拉机零件的钱不是靠兴十四村全体村民劳动所得集体凑出来的吗?如果农技站没有全套拖拉机零件出售,化零为整组装拖拉机就是想得到也做不到。偶然中存在着必然,集体经济制度和国家工业的发展提供的物质基础,才是组装拖拉机成功的根本原因。而中国庸俗经济学家对集体经济的发展,只能搬出“能人经济”来进行解释,所有的庸俗经济学家都是唯心的,他们的所谓经济学毫无科学性可言。】   

记者:这就变了。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变了,政策往这么变也行,往那么变也行,这么变了。   

解说:原本要受处分的付华廷第一次当上了典型,他又带领村民改装农机具,兴十四在70年代就实现了机械化耕作。如今,当年那台富有传奇色彩的拖拉机放在村子的村史展览馆里,成为兴十四人抚今追昔的物件。   

记者:你现在还常来看看这个拖拉机吗?   

周普然(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长):经常看,这是兴十四的 老付第一个干,也是最大的一个事儿了,没有拖拉机也可以说没有兴十四今天的发展,发展到现在这个程度。   

记者:现在看来这个东西对你来说?   

周普然(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长):欣赏的事了。   

记者:欣赏的事。   

周普然(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长):很重要。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打下家业了汗马功劳,这是老祖宗可以说,过年过节都来看看,都有灵气这个,一天就开200多亩地,比劳动力能顶500个劳动力【批注-使用现代农业机械使劳动效率有了飞跃性发展,真正的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就是咱兴十四村的元老了,第一元老,有它才干到今天。   

解说:有了拖拉机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兴十四的垦荒面积由过去的四五百亩一下子扩大到两千多亩,村民在当年就吃上了馒头面条。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一人50斤小麦。然后是60斤,逐年增加。   

记者:你们村有大米白面了,那个时候其它村呢?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其它村没有,他们只是吃玉米,什么大饼子 大煎饼的。   

解说:当年来到齐齐哈尔的山东移民,共组成了16个村子,从兴一一直排到兴十六,率先实现机械化的兴十四不仅走在了移民村的前面。而且很快闻名黑龙江省,1980年,他们还得到了国务院的嘉奖,到了1983年,兴十四又作了一件让全国瞩目的大事,村集体给每户农民发了一台彩电,兴十四成为了全国第一个彩电村。   

记者:你怎么就想到非得要给老百姓都要买一台彩电呢?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我是因为争口气,很多人来说这农村买不起彩电,顶多看黑白的了不得了。   

记者:在你心里是不是还憋着为农民争口气啊?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对呀,彩电村我当时就这么想的,别看不起农村人,叫他向往农村 向往农民,一提农民,光荣好。【用集体收入所得给全体村民买彩电可看做兴十四村为消除城乡差别所做的具体行动】   

解说:十二月东北早已是天寒地冻,走出兴十四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北方农村的形象,我们也到当初和兴十四一同来到齐齐哈尔地区的移民村作了走访,虽然这些村子和兴十四只有几里之遥,但面貌上和兴十四相比却有着不小的差距,有的人家甚至还住着六七十年代盖的草房子。   

记者:在这周边好像兴十四显得很突出,它怎么能到今天?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小农经济八百年也发展不起来,你非得打破打碎了坛坛罐罐,砸的稀碎稀碎的,只有发展产业才能做大做强,只有发展产业农民才能有实惠【批注-真正的实践出真知,受学习条件的限制,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知识不多,但他们从实践中所领悟出来的,比教条主义更接近马克思主义真理】。   

解说:付华廷介绍,兴十四的今天,是靠发展工业挣来的钱,而兴十四的工厂是在70年代末就建立起来了。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机械化以后百分之七八十的人力在田间就解放出来了,解放出来人干什么,上哪儿去呀,想办法赚小钱吧。   

记者:那时候村子里,其它的村子里会有办企业这一说吗?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一个都没有。   

记者:那你怎么会想到呢?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我是被逼出来的,人没有地方去了,机械化虽然好,倒出来人没有地方去,干啥呢。   

解说:兴十四的第一家工厂是罐头厂,但当时,办工厂的提议并没有得到村民的一致赞同。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我说再有一个月咱能生产罐头,大伙都撇嘴,那是工人的事,那是咱老农民能整出罐头来,整出罐头也是马尿臊味,说马尿臊味,我说你别管啥味儿,咱能整出来就行,结果在齐齐哈尔请一个工程师来帮我忙,帮了一个多月,做完以后,我说罐头生产出来了,一户分两瓶,大伙一吃,说不是马尿臊味,挺甜的,和那个城市卖的没两个味儿,挺好面糊的,一个罐头能挣两毛钱,初见成效了。   

记者:这下子没想到。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没想到。   

记者:老农民也能生产罐头了。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说工人能干的咱们也能干,城市能干的咱也整出罐头来了。【批注-把农业实行机械化产生的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工业生产上,农民转变成了工人,兴十四村的工业化过程是那么的自然,没有西方资本主义工业化中的“羊吃人”,血腥残爆的原始积累。在集体经济下实现工业化,农民阶级自我转化成现代工业无产阶级,这是中国农业无产阶级的伟大壮举。】   

解说:就这样,兴十四又先后办起了酒厂、油坊等村办企业,在70年代末,依靠企业,村里每年就能有10多万元的收入,给村民发彩电就是当时办工厂赚的钱。之后,兴十四企业不断壮大,如今,兴十四村依托原有的村办企业成立的富华集团拥有企业30多家,资产已经达到了10多亿元【批注-近三十年的时间从每年10万元的收入起步,到10多亿的资产积累,不靠投机取巧,靠实打实的生产创造财富,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都望尘莫及的,真正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远远胜过私有制经济。】。   

记者:感觉兴十四的发展很顺利,是这样吗?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一点儿不顺利。   

记者:好像您想要得到什么的时候就能得到什么。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想得到的时候很艰难。   

解说:老付告诉我们,当初为了建甜蜜素厂,他曾经有过盖149个公章的经历【批注-官僚主义才是公有制经济发展最大的敌人】。而只上过小学三年级的他在办工厂过程中聘请人才更是费尽心力。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我每建一个工厂都得请能人,我是不会啊。   

解说:1994年筹建柠檬酸厂,但到哪里能找到发酵用的菌种却成了建厂的最大障碍。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说中国有这个菌种的,就是上海                                       生物发酵研究所叫朱亨正教授,有这个菌种,说这个老头儿可犟了,上你那儿去你整不出来的,我说试试看吧。   

解说:为了请来专家,付华廷亲自从东北赶到了上海。   

这老头儿拿出全国地图来,戴老花镜 在比划看,看了10来分钟没找到兴十四村,说这是一个什么地方,这是国外啊,他说你这村我不能去,不通铁路不通高速公路,地图都找不着,能不能把我冻死,怎么说也不行,第二天他上班 我上班,他下班 我下班,跟他家去了,就他老两口子,这60多岁了,比我大10多岁,长辈人也行,我在家 我说朱工,你要能帮我这个忙,给我菌种 帮我设计,我拿你当爹伺候,你是我亲爹。   

记者:就这么说?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对 我趴地下,咣咣的那水泥地我给他磕三个响头,那是真使劲的磕出响来,磕完以后,他老伴儿把我拉起来,我掉眼泪,他家的阿姨也掉眼泪了。   

记者:为什么要这么费劲来做这个事情?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我为了就干成这事,父老乡亲希望都寄托你身上了,就想赚大钱,面子值多少钱呢,当时我身价也不低了,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委员的身价,那趴地下叫爹磕头,干成事这是主要的。【批注-公有制经济体领导人是公有制生产关系的人格化,他们一大使命就是促进公有制经济的扩大生产,因此他们才会不计较个人荣辱,这是资本家所无法做到的】   

解说:最终,老专家还是被付华廷打动,随他来到了这个偏远的农村,在大城市也要十个月建成的柠檬酸厂,在兴十四只用了半年时间【批注-公有制的优越性,在公有制下任何奇迹都可能发生】。   

解说:发展过程中的酸甜苦辣都已成为过去,如今,农民尝到了发展的甜头。12月的东北早已进入了农闲时节,就在很多农民在家里躲避寒冬时,兴十四的村民却走进了他们自己的工厂。今年,富华集团投资一个亿资金建设的生物制药厂已经投产,从哈尔滨聘请来的技术人员这样描述企业的未来。   

袁君武(黑龙江省富华生物制药厂车间主任):投产达销了之后,年可实现销售收入约10亿元,药厂我个人认为会成为兴十四村,包括富华集团会成为它的一个支柱产业。   

解说:药品企业将成为兴十四村的新的增长点,但其更多的产业依托的还是是农产品。这些食品添加剂都是从玉米中提炼出来的,粮食的价格相当低廉,但经过深加工之后,附加值大大提高,我们到达兴十四的时候,村里的柠檬酸和甜蜜素厂都在改造。这两个曾经给兴十四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老厂将依据市场的需求调整产品结构,创造更大的效益。而到明年,兴十四一个占地5万亩的富华生态科技园区还将投入建设。   

记者:也有人可能会说,那农民都发展产业了,农田都没有了,将来国家的安全怎么办呢?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农田不能没有,说我们现在立足农业,围着农业办工业,围着加工办企业。   

记者:到今天兴十四的耕地面积一分没有减少。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一分没减少,我们是2%的人种地,98%的人在二三产业。   

解说:调查中我们得知,兴十四村共有土地16000亩,在大部分农民走进工厂之后,由村集体统一把这些土地承包给了18户农民,刘书迎就是承包户户之一,他承包了村里1800亩地【批注-兴十四村也搞家庭承包制,但兴十四村的家庭承包跟单干的小农经济不同。在农业生产机械化,集体经济工业化的基础上,兴十四村的承包户已经不是用农田给自己生产生活资料了,而是在给集体工厂生产工业原料,兴十四村的农民已经不是传统小农了,而是现代农业工人。兴十四村的承包制是集体经济工业化生产下进行社会分工的产物,形式上的家庭承包只是历史惯性使然。对于小农经济借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复活,必须要深入调查研究改革开放前农村的实际生产制度才能找出真正的原因,简单的归咎于某些政治人物所为,只会陷入历史唯心主义】。   

记者:这一片都是你的地?   

刘书迎(黑江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这片都是。   

记者:这1800亩地每年的收成能有多少?   

刘书迎(黑江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每年收成要是纯的,纯的也就是70多万。   

记者:70多万?   

刘书迎(黑江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刨去雇工,人工费钱【批注-中国庸俗经济学家攻击集体所有制企业有雇工,对雇工进行剥削,然而真要把集体企业的职工工资福利和“血汗工厂”职工工资进行比较,谁在搞剥削那是一目了然。剩余价值规律揭示了劳动创造的价值高于劳动力的价值,那是否不把劳动者所创造的价值全部交给劳动者支配就是剥削呢?这种想法显然是小生产者平均主义的幻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剩余价值规律的扭曲,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扩大再生产将如何实现,生产无法发展,社会又如何进步?对于集体所有制企业的雇工,只要支付给工人的报酬足以保障劳动力再生产,就不应视为剥削。同样对于社会主义国家在历史上为了加速工业化发展而采取的措施,也不能简单的当做国家对工人农民的剥削。】,也还撇个二三十万吧。   

记者:你这个收入不错呀。   

刘书迎(黑江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种地还行,老百姓只要有地他就富。   

解说:老刘告诉我们,每年的土地的丰收,得益于村里对农业的投入。因为兴十四的土质并不肥沃,大部分土地10几公分以下就是鹅卵石,为了保证粮食的丰产,村里早在70年代就 修建了水利设施。   

刘书迎(黑江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我们这个地方离了水它不丰收,有水才丰收,所以我们对水利重视,在全县我们是第一家,认识最早的。   

记者:实行这个喷灌以后比喷灌以前收成差多少?   

刘书迎(黑江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收成得差三分之二吧。   

记者:差这么多呀?   

刘书迎(黑江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这么多 差三分之二。   

解说:而对于农业设施的投入就来自村办的企业。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6我几年来往农业的投入三千多万元,要没有产业化来的钱,工业不反哺农业,上哪儿弄三千多万,产业化做大做强了,挣着钱了来反哺农业 反哺农民。   

记者:在你这一个村子就实现了反哺。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反哺了【批注-不等不靠,凭自己的劳动实现工业化,并自己反哺农业,可敬的中国农业无产阶级】。   

解说:除了农业、工业外,让兴十四人最骄傲的村边的一片松树林,这片林子是付华廷1972年上任后开始栽种的,每年兴十四的村民都要栽种五百亩,如今,林子的面积已经达到了13000多亩。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95年专家评估是三个亿,每天增值10万元,睡一宿觉一闭眼 一睁眼涨10万块钱,天天涨钱。   

记者:人家都来北大荒开荒来了,你干嘛种树?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栽树以后,没有因为风沙毁过地,还形成小气候了,下雨我这地方比别的地方多两场雨,这个云彩在上面摇晃摇晃摇晃就落在咱这块儿了,刮风绕道下雨戴帽。   

解说:如今,这片当初为了防风固沙栽种的林子已经成为兴十四的生态银行,第一批栽种的松树已经生长了30多年,很多树木已经成才。   

记者:你对这片林子有什么打算?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这片林子将来以后这是子孙后代的小银行,一年造500亩,一年间伐500亩,50年轮一茬 50年轮一茬,良性循环了。【批注-现在又要对集体林权进行改革,80年代曾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引入林业,结果出现严重的滥砍滥伐现象,很多实例证明只有在集体经济公有制下,林业才能真正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新的集体林权改革是林业公有制的自我完善,还是会被引入私有化歧途?未来是有无限可能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解说:来到兴十四村,最引人注目的就是100多栋别墅,但我们发现在别墅的旁边还有不少的砖瓦房,我们走进了一家。   

记者:我们在村里看了看那边有好多别墅,你们家怎么?   

村民:我们家有别墅。   

记者:你们家也有啊。   

村民:我妈在这儿有病,我在这儿伺候她呢,要不俺们都上别墅。   

记者:是吗。   

村民:孩子都在那边,一般都是岁数大的,都不愿意睡床,在那边住不习惯,就上这边住。   

解说:村民告诉我们,2002年村里统一盖了别墅,而这砖瓦房也是由村里在1979年统一盖的,当年,他们村是黑龙江第一个实现房屋砖瓦化的村庄。为什么在几十年前兴十四就会想到统一规划村庄呢?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我记得那年黑龙江电视台来两个记者采访,说兴十四村是挺富的,太埋汰,这啥也不能照,人畜都在一块儿,背着机器走了,对我感触挺大。   

记者:当时周边的村子是不是也这样?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都这样,现在周边的村还那样。   

记者:当时你就是想把这些都分开。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我想分开,1979年开始 把土房草房全推倒了。   

解说:早在79年,兴十四就开始了第一次规划村庄的建设,而住房的改造还只是第一步,改变村民的面貌也让干部们煞费心思。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一开始我们就组织一支非常庞大的一支队伍,10多个人,就是挨家挨户检查卫生,我们检查卫生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他的碗架子,里面的碟子碗 筷怎么放的,包括他衣柜里的衣服怎么放的,是叠着的呢 还是堆着呢,还是挂的着。   

记者:这都管啊?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都管。   

记者:那村民能理解你们这种做法吗?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一开始不理解,给我们起了非常不雅观的外号给我们这支队伍。   

记者:叫什么呢?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叫女土匪,我显然就是土匪头子了。   

记者:农民千百年就这么生活下来了,为什么我们村非得要这么要求呢?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新农村就得有个新农村的样子,生活在尘土飞扬的那种环境当中一是对身体不利,也不符合现在时代的发展。   

记者:你觉得现在改变农民的生活习惯 生活面貌很重要吗?比致富更重要吗?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得说它俩相辅相成吧,光有钱 你不会生活,土财主 没啥意思。【批注-物质文明不会自动产生精神文明,但文明精神文明要以物质文明为基础,有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发展精深文明就不是做不到问题,而是肯不肯去做的问题】   

解说:如今的兴十四村,再也不用村里的干部去检查和督促,到处都是干净整洁。走在村里,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良好的环境,还能感受到兴十四人的友善和平和。今天的兴十四人,不仅住房改善,收入提高,村里的各项事业也得到了大发展,儿童入学免费,老人享受退休补贴,村民全部实现合作医疗。几十年来,兴十四村发展壮大的同时,也得到了不少的荣誉,在村委会的会议室里,挂满了各种奖状以及各级领导来村里考察的照片。   

记者:有人说付华廷是不是就利用这种关系然后发展到今天?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也不是这样的,我跟你说实话,他帮你忙 你得干事,你要败家子,贪污盗窃 吃喝嫖赌抽,败家子,这领导不会支持你的。   

记者:有人可能说付华廷是不是给一些领导送了钱 送了礼。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凡是领导都比我觉悟高,别说送礼,我也没钱送礼,凡是支持我的没沾我一分钱的光,顶多来吃顿大煎饼不要钱,都看我可怜,看我干事,所以他支持我就等于支持农民群众。【批注-中国庸俗经济学家自由派对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歪曲,污蔑是卑鄙的,但注定是徒劳的】   

记者:付华廷真的能代表兴十四的群众吗?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不说百分之百代表吧,代表百分之九十九点九。   

记者:这么自信?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不是自信,是做到那块儿了。   

解说:调查中,我们得知,自1972年当选以来,付华廷一直干到今天,这届支部是在2003年选举产生的,在村支部我们见到了选举的选票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我们是50名党员,因公事外出的是7名,在家的是43名。   

记者:就是在这43名党员当中选?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对 对 对。   

记者:有不一样吗?我怎么看着好像每一个的几乎委员上有差异 是吧?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对对,委员上会有差异,总支书记和副书记上没有差异。  

记者:百分之百的当选。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百分之百。   

解说:这次选举共有43名党员参加,付华廷获得了42票,其他支委也是高票当选。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付书记他自己没投自己,43人他得票42。   

记者:你们当时这个选举有人在现场监督吗?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有 有我们乡镇的党委,有一个组织委员。   

记者:这些选票都是有效的。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对。   

记者:这三十多年来基本上?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基本上都是我们这帮人当选。   

解说:如今,在兴十四,无论是村支部还是村委会的选举,从不设候选人,只发一张白纸,但每次现任班子都是高票当选。   

记者:这些干部怎么取得群众的这些信任?   

刘书迎(黑江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一是不偏亲向友,他还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第三个是方便让给老百姓。【批注-大公无私的精神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支持,对于把自私当做人的天性的庸俗经济学家和自由派是永远无法理解的。】   

记者:这些都确实吗?   

刘书迎(黑江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村民):确实,你当领导的弄得乱七八糟根本也干不到今天这个程度。   

记者:现在这个村子这么富裕有没有可能干部拿的钱比你们要更多,然后他们占了更多的利益?   

村民:没有,像我们付书记,他的工资一半都捐给小学了。   

记者:你听谁说的?   

村民:这是事实,我们村民都知道。   

解说:村民的说法是否确实呢?我们到村财务作了求证。   

记者:比如说如果职工来领工资了,他想知道村里干部领多少,他能看到吗?   

张维良(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会计):能看着,能看着【批注-跟四年一投票相比,这才是真正的民主】。   

记者:都能看到,这边的就是付书记的。   

张维良(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会计):对,这边是付书记的,交村里1600。   

解说:会计张维良还告诉我们,付华廷从没在村里多拿钱,在早年间,因为在外跑项目,经常自己倒贴差旅费,每到年终分配时他根本拿不到钱。   

张维良(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会计):人家都领一把钱他领一把白条子回家。   

记者:他领了多少年白条啊?   

张维良(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会计):反正有好几年白条。   

解说:赢得群众信任的班子一干就是几十年,除了支部书记付华廷在任30多年外,在兴十四的领导班子当中,最短任期的干部也已干了20多年。【批注-对自由派来讲,这分明是专制,民主一定要轮流坐庄,选举怎么能没有反对派?自由派永远无法理解,只要站在人民的利益一边,人民自然会把选票投给代表自己利益的人。用私有制的眼光来看公有制,自然觉得千奇百怪。】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我们这个班子是越干越有劲,越干越有奔头,这个路越走越宽。   

记者:兴十四是一个富起来的村子,中国还有那么多贫穷的农村,你觉得它们贫穷的根源在哪儿呢?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关键是这个班子,团队得干事 想事,一心为公,第二个 得有长远建设,不能当年红现点利,干两年要政绩 要形象就完了,把农民坑了,啥也别要,就要老百姓的实惠,我认为就能干好。   

记者:那也许有人说兴十四发展到今天可能是有一定的特殊性的。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我这儿没有特殊性,就是一条 认准了,认准这条路就得干到底,我自己编的口号,使圆劲 拼命干。   

记者:什么叫圆劲啊?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就是喝奶的劲都使出来,浑身的力都使出来了,这是使圆劲。   

解说:但使圆劲干了一辈子的付华廷如今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多年积劳成疾患上的糖尿病已经出现并发症,现在的他每天要靠注射胰岛素和服用大量药品过日子。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早餐前 早餐后 午餐前 午餐后 晚餐前 晚餐后,再加上两次中药,喝两次中药。   

记者:这是你每天都需要吃的药吗?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每天都吃 每天的,19种 19种药,再打两次胰岛素。   

记者:这主要是治糖尿病?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糖尿病的合并症,合并症合并眼睛了,这眼底大面积出血,四期了,肾尿蛋白两个加号,肾病五期了,不吃药不行了。   

记者:现在是能治疗还是只能维持?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维持了 治不了了。   

记者:这就意味着以后生活当中就离不开这些了。   

付华廷(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党支部书记):这辈子一直吃到死,什么时候死了,什么时候算不用吃药了【批注-真正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向真正的共产党员付华廷致敬!】。   

解说:但即使如此,并不妨碍他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就起床工作,村里的干部也习惯了在睡梦中被他叫醒。   

王振玲(黑龙江省甘南县兴十四村副村长):他这种敬业精神都是非常出名的,都知道他苦干实干,我们也习惯了,所以我们工作对自己要求上劲 上劲 再上劲,就像过去那小闹表似的,上到顶点。   

解说:从去年开始,黑龙江省的基层干部培训班就在兴十四设立了培训基地,我们在兴十四期间,来自鸡西地区的乡村干部正在培训。休息的间隙,几位干部向我们谈了他们的体会。   

鸡西地区乡村干部:光听说过咱们黑龙江第一村有这么个兴十四村,眼见为实吧,通过这次来确实给我们感触很深,因为我是最基层的一个农村的党支部书记,通过我这个村的情况到这儿一看,简直是没法比,搞得确实好。   

记者:这种差距的来源是什么呢?   

鸡西地区乡村干部:就是咱们付华廷书记的创业精神 开拓精神使我的感触很深。   

鸡西地区乡村干部: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首先要抓住怎么样让农民致富,付华廷一生就做好了一件事,带领农民过上好日子,我认为我们今后的工作,不管在我们哪个村 哪个地面也要实实在在把这一件事做好,带领农民致富。   

记者:像这样的话我们说了很多很多年,也可能每届班子都在说,为什么在很多其它的地方,好像做得并不够好。   

鸡西地区乡村干部:这就是啥呢,就是干部要有连续性,工作更要有连续性,尤其正确的蓝图和规划,一定要有恒心,加大力气保持它的连续性,这样就会把新农村建设在中国各处都开花。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shijian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欧洲金靴|教育之乱,祸起萧墙
  2. 日本女优横宫七海自杀身亡——畸形的社会还要逼死多少人?
  3. 司马南:公开丑化河南人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4. 以前那么“穷”,为什么大家还怀念从前?
  5.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6. 星话大白|越南
  7. 《邓选》学习 (十)
  8. 对菲律宾斗争的关键是,让它的挑衅得不偿失
  9. 影评:电影《熔炉》看资本主义特权
  10.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4.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5.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6. 这是一股妖风
  7.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8.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9.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10. 朝鲜领导落泪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