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减负之我见:学校减负,家长增负,培优致富
这学期开学没几天,孩子就回来报告了两个消息。一是学校将放学时间改为下午三点半,如果不要求托管的,三点半就得离校;即使要求托管的,托管时间内老师也不上课辅导学习,只能在教室自由活动,说这是上面的要求。二是接连几个老师与之谈话,推荐到某某大型培优机构学习,说是不培优将来恐怕很难考上重点学校。
听到这两个消息,虽说也是见怪不怪,但心里觉得不是滋味。一方面学校打着减负的名义,缩短学生在校的学习时间,另一方面又积极推荐学生参加社会上的培优学习,明明是增加学生的负担,两者如此的互相矛盾,却是当今很多学校和家长面临的现实。近年来,关于学生减负的口号喊得很响,可到底减了谁的负,增了谁的负,老百姓的心里清楚然而又无奈。人们实际上也不愿恶意揣测制定政策的教育主管部门,怀疑其减负政策的初衷,却不得不面对绝然相反的结果。
我就有一个疑问,为什么提倡减负就要缩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也不让老师辅导学生的学习。记得笔者小时候,每个星期从周一到周六上午上课,每天七节课,下等五点放学,并没有觉得学习非常吃力。那时候也没有什么培优,一放学除了做家庭作业外,基本上就是无忧无虑的玩耍,或者帮家里做一些家务,也没有感觉像现在的学生那样压力非常大。如果一说减负,就缩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早早地把学生赶出学校,是不是有绝对化一刀切之嫌。学校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不就是教育辅导学生学习吗?以减负之名,把学生早早赶出学校,或者用所谓托管的方式即使留在学校也不辅导学习,这是不是与学校本应奉行的原则宗旨相违吗?试想,每天下午三点就放学,从放学到晚上的时候还有好几个小时,老师不辅导学习,学生的时间就白白浪费了。另一方面,大多数家长要上班,实际上也没法在放学时的三点就去接学生,只有花钱让学校托管。这样既耽误了学生的正常学习又让家长增加托管的经济负担,等于是学校和老师减了负,却让家长和学生增了负。
更何况,在当今应式教育没有改变的前提下,仍是以分数排队。加之教育资源的极度不平衡,普通家庭的孩子要想读好学校,就必须考出好成绩。怎样能考出好成绩呢?学校在所谓减负的名义下,实际上推托了自己本应承担的责任,指望不上了,那就只有求救于社会上的培优机构,这就是那些社会培优机构生意越来越红火,参加培优的学生越来越多的原因。因为你的孩子不培优,别的孩子在培优,起点不一样,考试起来成绩就肯定会有差距。怎么办?家长也只能忍痛争先恐后送孩子去培优。因为虽然培优不能保证将来孩子就能考上好学校,但不培优,那希望几乎就绝对没有。所以尽管培优花费昂贵,而且价格还不断上涨,家长们也只有咬牙花这个钱。必竟还是要一切以孩子的前途为重。所以当今的教育,虽说是所谓的义务教育,理论上家长不花钱或花钱很少,而实际上负担比以前没有义务教育时还重得多,学校的伙食费、托管费是一项固定的支出,参加培优更是一项没有谱的昂贵支出,少则每月上千,多则上万。即使一般中等收入家庭也得节衣缩食供孩子参加培优学习,而没有一定经济承受能力的家庭则只能望洋兴叹!可以想见,在这种畸形制度安排下,虽说国家实行了统一的义务教育,但穷人和富人家庭的孩子根本就不可能在同一起跑线上,通过这种制度淘汰,穷人家庭的孩子越来越难以升上重点中学,考上重点大学,从而获得较好的就业和经济社会地位。而这些优势资源则为家庭富裕的孩子所独占,长此以往,整个社会阶层的流动将进一步滞塞,社会阶级固化更严重。
现在,教育主管部门很大程度上是打着减负的名义,实际上推卸自身的教育责任,一方面将这一责任推给家长承担,另一方面家长为了孩子的前途又不得不花费昂贵的培优费用。实际上是学校和教师减负,家长和学生增负,而社会养优机构乘机牟取暴利致富。在这种政策的概念偷换下,把大众教育的基础进一步虚化和掏空,为精英教育大开绿灯。当然整个现行教育制度的改变,也是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所决定的,是资本主义进一步深化的时代特征所决定的。就如前不久,上海市也是打着减负的名义,将小学一年级语文教科书八首古诗一律删除,引起很多网友异议。现行教育制度已经不可避免地走上了一条畸形之路。一切假改革之名,行图谋不轨之实的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正是“特别是”之本义。
2014-9-9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