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张桂梅真实事迹改编的电影《我本是高山》,随着公映,不但没赢得创和观众的共赢,反而让电影陷入巨大的争议之中。总结争议的焦点在于:
第一,电影中对于山区女性的形象塑造问题。比如女学生被塑造成贪玩、逃课、不想学习;原型中酗酒的父亲,变成酗酒的母亲;不理解张桂梅的女教师,背地里贬低张桂梅;就连张桂梅,也被刻画得“不近人情”——比如她因女教师怀孕或孩子生病请假而大为光火……
第二,共产主义信仰表达问题。张桂梅校长办女校、拯救女学生的根本动机或信仰源泉,实际上是心中奋斗不息的信念,是共同富裕、“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平等、人尽其能的共产主义信念,是扶贫路上一个都不能落下的社会主义信念,被电影塑造成了因病去世的丈夫。在张桂梅办学过程的每一个困难时刻、在她每一个想要放弃的时刻,张桂梅脑海里闪现的都是与丈夫温馨生活的影像,是丈夫对她一直以来的鼓励与支持……
从这两个争议的焦点我们可以看出,《我本是高山》犯了几个致命的错误:
第一,犯了没有解决好“为什么人的问题”的致命错误。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一个根本的问题,原则的问题。“电影的创作,必须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审美和实际需求,张桂梅老师的事迹早已深入人心,对其进行艺术创作,必须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就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
第二,犯了没有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问题。就像一些为创辩解的人说的,”电影的改编之所以出现这些争议性的桥段,不是主创者立场“歪”了;相反,可能是主创者太想去“迎合”观众了。“主创者并无恶意,他们只是“天真”地以创作一部电影的心态去拍摄张桂梅,但他们忽略了张桂梅的“特殊性”——这是一个真实的、拥有广大民众基础、健在的、伟大的女性,不同人在张桂梅身上有不同的立场寄托。编剧很努力地想讨好两方面的观众,反而“背离”了公众心中的张桂梅形象。实话说,张桂梅老师的真实事迹就足以激励人,鼓舞人心,只要如实表达,并不需要像这些人说的去”迎合“大众的需求和胃口,好的文艺作品,只要走进生活深处,在人民中体悟生活本质、吃透生活底蕴。只有把生活咀嚼透了,完全消化了,创作出来的作品自然能激荡人心。这样的作品,不管是表达社会的莺歌燕舞、花团锦簇,还是一些丑恶现象,一定都能够鼓舞人民前进。都能够实现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倘若不去这样做就是坐在办公室读读资料,去当地聊聊天,访谈下,就以为是很了解了,创作的东西,人民群众也不买账的。”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电影创也需要市场,也需要生活,但是不能只顾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尤其是在拍摄以张桂梅老师为原型的主旋律题材上。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不要沾满了铜臭气。优秀的文艺作品,最好是既能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成功,又能在市场上受到欢迎。被资本市场牵着鼻子走,迟早要万劫不复。
第三,没有处理好”共产主义理想信仰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最高境界“。张桂梅老师之所以去支教的动机根源就是在于其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而不是简单地对亡夫的思念。也就是说不能把一个基于伟大信仰的故事矮化为基于爱情的故事,当然需要表达爱情,因为张老师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共产党人也是有情有义的人,并不是无情冷血铁面獠牙的人。共产党人就是讲大情大义的。观众的批评并没有将张桂梅老师的的形象设定为“圣人”。但是张桂梅老师她不是我们所理解的普通人,有些人不能用你的蝇营狗苟,吃得好穿得好,过着小资产阶级的生活情调就去解构、否定她的伟大和崇高。张桂梅老师这类人,她们把共产主义信仰落实在行动中,把世间人类的苦难装在自己的心里,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他们真正的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电影创作,通过这类主旋律的电影,必须去挖掘和弘扬这一价值观,起到对社会风气的引领和对人心的触动。我们不能认为电影创作可以随意篡改一些细节,美其名曰为艺术想象,甚至觉得这些都是小问题,不影响整体。这是一种错误且在当下普遍的思想观念。"一些人价值观缺失,观念没有善恶,行为没有底线,什么违反党纪国法的事情都敢干,什么缺德的勾当都敢做,没有国家观念、集体观念、家庭观念,不讲对错,不问是非,不知美丑,不辨香臭,浑浑噩噩,穷奢极欲。现在社会上出现的种种问题病根都在这里“
社会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社会风气坏了是用钱买不来的。如果一切都靠金钱来衡量,那么这个社会还能有什么发展呢?我看是不会有太大进步的。钱学森先生说:“一个国家的经济落后了,并不可怕,我们可以用十几年赶上去,如果风气坏了就是几代人也难恢复。"
钱学森老人家说:“如果丢掉了毛泽东思想和公有制,中国就完蛋了!”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就应该像蓝天上的阳光、春季里的清风一样,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人生,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因此,观众批评电影创作的这些问题,有什么错呢,没错,反而有益。
第四,没有处理好“人民评价”的问题。电影《我本是高山》从电影开始,就遭到来自观众的批评和评价。创及其一些人面对批评不是直面和反思,而是一副傲慢和不屑的口吻来侮辱批评者乃至压制批评者的声音。”观众对于电影的批评,并不是从文艺创作的视角出发,而是从他们原本的立场出发、从他们心中已经确定了的张桂梅形象出发。当公共事件的讨论走向了立场决定论,往往也就走向了自说自话、上纲上线、一地鸡毛。“你看,这就是一种傲慢,一种偏见。电影创作只谈”文艺创作视角"吗?人民群众的批评只能是懂“文艺创作”才能批评,才有资格批评吗?不然就是立场决定论了,再说社会主义文艺本身就是在反映无产阶级立场,反映社会主义立场,抛开立场不谈,谁都可以说自己是好的。
还有编剧对于观众批评的回应,诸如“你奶奶我生来就是高山!”,这不仅仅是失态的问题,这就是立场有问题,就是一副精英的傲慢嘴脸,一副资本市场的奴才相。
作为文艺工,应该懂得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圈内你们玩“红包厚度等于评论高度”的把戏,但是人民群众没有拿你们的好处,我们的批评不会庸俗吹捧、阿谀奉承。不会低头不见抬头见,抹不开面子,就不敢批评。更不会找人给你抬轿子。人民群众的评价就是像鲁迅所说的那样,要做“剜烂苹果”的工作,“把烂的剜掉,把好的留下来吃”。
真理越辩越明。尤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真理那就更不怕辩和批评,否则就不是真马克思主义。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因此人民群众批评这部电影,绝不是什么鸡蛋里面挑骨头,而是在大是大非问题上敢于表明立场,敢于亮剑的勇气和斗争的精神。是大道理,不是什么可有可无,无伤大雅的小道理。
最后,也是第五,没有处理好“文艺与时代”的问题。张桂梅老师生在毛泽东时代,价值观人生观也成型于毛泽东时代,发展实践于新时代,也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创作以张桂梅老师为原型的主旋律电影,不反映这两个时代的传承和发展,不去处理好文艺与时代发展的关系,不去重视和充分发挥文艺和文艺工的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作用。那这样的主旋律电影一定是要遭遇滑铁卢的。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生在这样一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生活于这个时代下的个人,我们都有属于时代的烙印。“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彰显信仰之美、崇高之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朝气蓬勃迈向未来。”而不是什么就像表现张桂梅老师不是“圣人”,是一个更具“人性化”的形象,这就是贬低信仰之美。
以上这五个致命的错误,实际上还是反映出我们在文艺创作上虽然有成就,但是却“精品”。“有数量缺质量、有“高原”缺“高峰”,抄袭模仿、千篇一律,机械化生产、快餐式消费。甚至在一些作品中,有的调侃崇高、扭曲经典、颠覆历史,丑化人民群众和英雄人物;有的是非不分、善恶不辨、以丑为美,过度渲染社会阴暗面;有的搜奇猎艳、一味媚俗、低级趣味,把作品当作追逐利益的“摇钱树”,当作感官刺激的“摇头丸”;有的胡编乱写、粗制滥造、牵强附会,制造了一些文化“垃圾”;有的追求奢华、过度包装、炫富摆阔,形式大于内容;还有的热衷于所谓“为艺术而艺术”,只写一己悲欢、杯水风波,脱离大众、脱离现实。凡此种种都警示我们,文艺不能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迷失方向,不能在为什么人的问题上发生偏差,否则文艺就没有生命力。”
当前文艺最突出的问题是什么?就两个字:浮躁。一些人觉得,为一部作品反复打磨,不能及时兑换成实用价值,或者说不能及时兑换成人民币,不值得,也不划算。这样的态度,不仅会误导创作,而且会使低俗作品大行其道,造成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低俗不是通俗,欲望不代表希望,单纯感官娱乐不等于精神快乐。
“文艺要赢得人民认可,花拳绣腿不行,投机取巧不行,沽名钓誉不行,自我炒作不行,“大花轿,人抬人”也不行。”
要拍好《我本是高山》这类主旋律电影,必须读懂中国,读懂时代,读懂可爱的共产党人,读懂中国大地上努力生活的中国人民。
要赢得人民、赢得口碑和票房,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即便是“衣带渐宽”也“终不悔”,即便是“人憔悴”也心甘情愿,最后达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领悟。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