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
通常的货币发行一般而言是通过市场金融体系或者信用体系进行的。我们将中央银行向信用体系提供货币资本的的行为称为货币发行,而将中央银行从信用体系中收回货币资本的行为称为货币回笼,比如中央银行收回给商业银行的再贷款或者在国债市场抛售政府债券(解除信用关系)。我们将市场信用膨胀过程所导致货币发行数量始终超过货币回笼数量,从而引起社会货币总量持续增长的过程,称为通货膨胀过程。通货膨胀过程首先是因为垄断资本势力集团通过中央银行对货币发行权的独占,因而垄断资本势力集团也就独占了对市场信用掺水的利益,通货膨胀过程其次是因为因为资本对市场信用掺水的利益动机和行为在市场信用膨胀过程中经常地发生作用,垄断资本运用这些凭空增加的货币资本,参与社会分配过程并获得一部分社会产品的份额。通货膨胀过程是市场信用持续膨胀过程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
中央银行新发行的货币,通过市场借贷关系所构成的信用体系资本化,并且向产业资本融通和转化,在产业网络体系的不同环节或者产业资本循环体系的不同环节成为货币资本,并且因为它的占有者用它来谋取利润或者增殖,同时到达产业资本循环或者信用资本循环的起点。
货币资本与市场分配——产业领域
所谓价格或者物价上涨,是指处于不同市场环节以及交易关系维度上的交易价格上升,而不是所谓的“均衡价格”的变动。在某一个商品的市场中,市场价格的形成是以特定的买卖双方为市场主体的,每个市场价格背后都有着特定的交易关系内容,不同的市场价格之间因为交易关系内涵的各自特殊性(时间和空间位置、信息传递特点、交易数量和各自报价)而彼此区别。在同一地点上,不同资本特点的人先后到达市场,并且达成交易匹配,或者完成交易后退出,或者等待下一个交易对手到来;在同一个时点上,处于不同地点的交易者具有不同的行为状态和市场交易特征,形成的市场价格彼此存在差异。因此,市场中的价格存在非一致性,市场价值存在于在某个期间不同地点上的一组价格之中,而且这一组价格因为各自交易关系的特殊性而存在差别。如果说市场中价格存在价格趋同的现象,那也只是因为市场主导资本对市场价值的操纵,使市场价值中贯穿垄断资本的意志,比如某种商品在某个区域垄断市场的企业报价整体划一,并且市场交易对手不得不按照这个报价成交;不过即便是垄断报价,在不同的地域市场也会存在差异。
在以人格化资本为主体的市场中,垄断资本始终是市场的主导者,市场过程是主导资本控制和操纵的以人与人的交易关系为内容的行为行为过程,这个机制是由资本循环与投机推动的,市场价格机制在空间或者资本投机的环节上表现为价格波,而是时间上表现为题材价格模式。在产业领域,经由金融过程的这些新增的货币资本虽然扩张了某个企业或者某一批企业的资本来源,仅仅意味着预付资本的增加。而在实际的企业行为中,出于扩张利润的需要,企业的作为市场卖方的对象选择,在多个买方存在并且卖方能够对他们进行比较的前提下,是从低报价的卖方向高报价的买方依次选择的;而在垄断条件下,垄断企业利用市场强势刻意压低自己的买方报价并且要求卖方屈从自己的意愿。处于资本循环第一阶段的货币资本并不足以促动企业在购买过程中的提高报价,而且价格的形成不是与货币资本数量有关,而是取决于占有资本的人的利润意志。货币资本可能增加了,获得资本融通的企业的资本实力增强了,更多的是增加商品或者原料储备的可能性,资本的预付向生产出来的产品分配同样是由控制企业的人来进行的,同时凭借这些物质基础对人的劳动进行吸收,而作为购买者出现的企业也就更有能力去压低而不是提高市场价格,以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而在资本循环的第二阶段,亦即商品卖出的阶段,因为资本循环过程的具体特点不同,资本增殖却是通过商品销售过程中的交易关系形成而实现的,一方面这里的劳动吸收发生了,但是劳动的社会评价却是由商品的买方来认可的,另一方面,增殖部分及其多少不是由吸收劳动的企业本身来进行,而是由在生产出来的产品上形成的交易关系来认定。货币资本的价值转移是分期分批进行的,资本循环周转时间和频率也就各不相同,并且在卖出商品时不仅货币资本的价值转移部分或者全部完成,而且带来利润的价值部分。只要没有其他因素干扰,利润动机会将企业的垄断卖方报价扩展到市场的买方所能够容忍的最高限度。在这里是作为“供给”方的商品卖方反而在要求提高销售产品的报价并且力争按照高报价成交,商品的买方则与此相反,而不是按照西方方经济学所谓的“需求”推动“价格上涨”。
就资本的增殖动机而言,在企业的客户群既定并且市场处于垄断的前提下,企业利用自身的垄断地位提高自身的报价更多地取决于资本的主观意愿或者利润欲望的膨胀程度,而不论预付资本是否增加或者减少。物价上涨的根本动因在于资本在循环与投机过程中的利润扩张动机,而与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或者货币资本扩充无关。
货币资本与市场分配——金融领域
中央银行新发行的货币并不限于产业领域并且参与产业利润的分割,同样也参与金融领域的资本再分配。我们知道,对企业获得的利润的分割,必须服从资本的占有关系或者所有关系,以金融过程中的具体借贷关系或者金融过程的特点为依据,这个过程也就是我们通常而言的信用资本或者金融资本的循环回流过程,归属于个人或者家庭的资本,最终能够从资本循环过程中获得多少增殖,不仅依赖于产业过程中利润与工资如何分配,而且依赖于金融资本的以何种方式和特点进行回流;它们都是通过市场进行的。劳动者的最终所得不仅取决于他们在产业过程中获得工资,而且也受储蓄参与金融过程并资本化的影响。利润资本化和储蓄资本化也就是资本的社会积累过程,它们共同构成新的社会资本来源。
持续走向垄断的局面在金融或者信用市场同样存在,金融市场的垄断资本同样主导这些市场的运行。因发行新增的货币资本同样会参与以产业利润与工资分配为基础的资本之间的二次分配,也就是垄断资本通过金融市场对中小资本的绞杀过程;而且因为资本循环“双重马太效应”,因发行新增的货币资本同样加入在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垄断资本一方,扩大它们的资本实力和市场控制与操纵能力,进而对市场中的中小资本进行绞杀与剥夺,将中小资本的损失转化为自己的利润;同时维系金融或者信用市场体系本身的运行。
垄断资本势力集团通过中央银行和银行体系推动的信用掺水过程,导致了社会资本循环系统中货币资本的增长,而这些增长的货币资本首先强化的是社会生产与消费过程的生产方面,而不是消费方面,也就是在扩张整个资本循环系统,其次,在市场中不同资本主体的阵营中,这些增长的货币资本强化的是市场垄断资本或者主导资本的市场地位,一方面增强了在商品市场的主导资本操纵价格的能力和通过扩大了资本的投机差价获得利润的能力,另一方面也增强了垄断资本对商品市场的非垄断资本的淘汰能力和在金融市场对非垄断资本的绞杀能力,使得社会产品与财富更快更大量地向垄断资本集中,同时强化垄断资本对市场中所有人的生存的控制。这是资本推动的信用掺水过程和信用膨胀过程的根本动因,也是通货膨胀过程发生的根本动因。
通货膨胀仅仅是垄断资本势力集团推动市场信用膨胀过程伴随现象,它意味着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不过是垄断资本势力集团利用货币进行信用掺水机制参与社会分配,这种参与分配过程是体系性的或者系统性的,在金融过程和产业过程中以不同的方式存在。
工资、就业与物价
在资本主导的市场体系中,在产业领域中资本对劳动者的雇佣关系,资本获得利润和劳动者获得工资,是这个体系中最基础的社会分配关系,其他的社会分配方式无不以此为基础展开它们的具体形式。资本在市场中力量被不断强化的后果在于,一方面因为垄断资本在市场具有更强的生存与获利能力,从而使得它们在既有的技术条件和市场格局中维持既有的雇佣人数或者就业人数,相对地,在产业过程中的市场非垄断资本也就被淘汰得更快,这些非垄断资本所雇用的失业人数反而会加速增加;另一方面在产业链各个环节上的垄断资本的利润幅度持续扩张,意味着在最终消费品市场的消费价格只能依据更高的垄断卖方报价产生,而相对应地就是作为社会人群中绝大多数的劳动者在市场的地位弱化和相对贫困化;这两方面都会在经济收缩期使得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更快凸显,社会资本循环更快地形成阻滞,危机也就来得更快,萧条也就走向更深的谷底。
作为劳动力价格的工资,不过是在各个产业环节资本循环过程中资本预付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这个价格的形成,是劳动者与资本雇佣者相互谈判的结果。垄断资本操纵的最终消费物价的上涨如果过快过高,很快就使这些劳动者的工资收入相对缩水,或者是同样的收入在更高的物价上能购买回的生存资料的数量更少,或者是以更高的价格购买消费品使得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生存的持续时间更短。
在劳动者及其家庭的生存而言,他们的收入也是动态的,并且总体上趋于下降之中,一方面缘于垄断资本操纵的物价上涨,另一方面缘于他们将储蓄投入信用市场并且资本化,他们因此成为小额资本所有者;在此方面不要怀疑资本主导的信用系统的强大组织功能,比如代发工资业务的推行和在证券市场更小额的股票与债券账户的设立。他们作为小额资本所有者成为金融市场的中小资本所有者的一部分,构成市场本身最广大的人群,从而在这些市场成为垄断资本的交易对手并被绞杀。显而易见,工资劳动者的储蓄一方面通过进入信用过程或者金融过程而资本化,壮大了社会资本的循环体系与规模,在产业领域反而成为垄断资本强化剥夺自己的工具;另一方面,来源于工资的这部分收入也成为垄断资本继续吞噬的对象。在早期的银行信用领域,小额储蓄的灭失是因为资本推动的银行信用膨胀机制的崩解,也就是银行挤兑和倒闭风潮;而在纸币时代,这种储蓄的毁灭现象虽然在国家存款保险制度和中央银行制度产生之后已经消失,但是却向更高的商品物价和证券及金融衍生品领域更惨烈的中小资本被绞杀等两个方面转移。
在经济收缩期,随着新产品行业的产品价格持续下降,既有老产业的商品物价,特别是最终消费品物价被垄断资本操纵而重新上涨,工资劳动者提取存款的间隔时间更短,频率更高,银行存款的流逝速度更快,在垄断资本支撑其信用膨胀规模的情况下,中央银行新货币发行的速度与数量也就相应得被迫增长,替换小额银行存款的减少,并且在对应的产业资本循环结束后回笼货币。因此,在经济收缩期,社会生产与消费的矛盾会更加激化;在生产领域或者资本循环领域,资本一方面掌控了人类生存的物质条件和各种生存资料,另一方面也占有了社会货币总量中的绝大部分;在消费领域,社会绝大部分的劳动者因为失业和工资与储蓄的更快速消耗,渐渐被驱离出市场体系之外,因为资本的私人占有体系和制度,他们的劳动所创造和积累的用于人的生存的一切,如果不能成为雇佣他们的劳动条件,就再也和他们不相干!
货币价值尺度本身的变动与市场价值体系的不断重置
在市场关系体系作为人类的生存的基本组织方式的情况下,虽然在这个被资本控制的体系的运行中,资本的利润目标优先于人的生存目标本身,但是人的生存毕竟是经济活动本身的终极目的或者基础。如果市场运行的最终结果与人的集体生存目的最终背离,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么市场体系的瓦解也就指日可待。资本产生于市场,并且也只能在市场体系中存在并且循环。为了维持资本自身生存,资本也有必要在最低的限度上维持市场体系的存续,构成市场最基本关系的劳动者与资本所有者的雇佣关系也就直接牵涉到社会生产与消费矛盾的两个基本对立面。从这个意义上,尤其是在经济危机与萧条正在发展的时期,为了避免生产与矛盾的冲突发展到毁灭整个市场体系本身,资本在工资的形成上具有对劳动者让步的条件。而在劳动者方面,因为物价上涨对自身的生存的时时威胁,工资这种价格的重定对广大劳动者而言也就具有动力,相同际遇的人们会以各种方式联合,要求提高工资,或者以集体谈判、罢工的方式迫使某个或者某一批企业在工资谈判上让步,或者通过游行展示力量,迫使政府立法提高社会最低工资标准,从而推动在产业资本循环链上各个环节的工资次第上涨。在物价和工资的交替上涨中,物价在越来越多交易维度上的上涨因为垄断资本在市场的主导地位而领先,工资调整则以物价已经上涨、劳动者的生存条件和质量相对恶化为依据,因为劳动者的市场从属地位以及讨价还价本身的社会组织过程而滞后。工资的调整虽然短期内压缩了资本的利润空间,但是却扩展了市场体系运行及资本循环的余地。
市场不仅是一个资本循环体系,同时也是一个社会性的劳动产品的评价体系。在垄断资本主导市场体系运行的前提下,市场价值的变动是被垄断资本操纵的,资本操纵市场价值的目的无外乎资本在整个社会分配中获得更大的份额,由此操纵市场价格的形成,从而构成一个市场价格分配体系;物价的上涨首先是由垄断资本推动的,并且在整个社会产业链的链条上具有倾向性。这个体系存在是以交易关系为基础的,货币价值尺度的变化虽然因为垄断资本的操纵而变成单方面的报价,得由它的买方(就整个体系而言要由最终消费市场的买方)来接受,进而形成交易价格或者市场价格。工资上涨又是市场价格整体上涨的一部分,其意义在于,资本推动的物价上升得到了作为社会生产与消费中消费一方的劳动者的承认和接受,尽管这种承认与接受是被迫的。就单个的商品而言,作为商品价值标准的货币,而物与物的对比数量上发生变化,同样的商品需要更多的货币价值尺度来衡量并且换位;那么单个货币的价值尺度本身被变格了;如同一个尺子的定格规定,将半尺的长度重新规定为新的一尺,那么用新的标尺去衡量同一个物品的长度,原来就尺度的一尺也就变成新尺度的两尺。一个个市场交易关系的形成和以新的价格成交,进而扩张到整个市场体系的几乎所有交易关系的维度,市场价值体系也就在人们的交易行为中逐渐变迁,货币的价值尺度本身同时发生变化。
纸币在进入市场之前,只是一种单纯的自然物;一旦进入市场领域,与千千万万种商品发生商品交换关系,就被赋予了观念化和社会化的意义。国家作为货币发行者,它印刷和发行纸币,只不过是一种制造流通工具的印刷工厂,这个工厂中作为印刷品的纸币,尚在市场之外。纸币通过国家信用被市场中的人们所接受,其自身价值却不是国家信用所规定,而是依赖于资本通过投机主导的市场过程。一个商品的价值通过纸币来衡量,体现为商品价格,资本通过投机主导的市场大众行为过程将商品价值发现于一组变动的价格之中,通过一个个交易行为来表现。在这里,纸币本身的价值尺度和商品价值在这种交换过程中被相互界定,两者均内涵于价格体系之中。
结语
在信用领域,垄断资本持续地推动信用掺水和信用膨胀过程,直接导致通货膨胀过程;而在产业领域,垄断资本出于牟利的需要,持续推动产业网状体系的各个环节的物价上涨,并且导致物价与工资交替上升的过程。这两种过程都具有经常性,是同一个系统中的两个现象,但是没有直接或者因果关系。这样,伴随着信用膨胀过程和商品市场价值体系变动过程的通货膨胀过程也就持续下去。货币始终是被人掌握的,作为人的市场工具或者资本的工具被社会资本循环系统吸收,并且被人用来推动这个社会资本循环系统运行。(续完)
参考文献:
《国债持续膨胀机制》,清湖渔夫;
《从金银本位制到纸币本位制》,清湖渔夫;
《金融市场的资本绞肉机》,清湖渔夫;
《产业组织中的垄断》,清湖渔夫;
《论经济周期》,清湖渔夫;
《企业与产业资本循环》,清湖渔夫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