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化与问题化

程广云 · 2015-03-25 ·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我们不必将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化,而应将历史唯物主义问题化。这就是说,不可用固定不变的体系来限制灵活多变的问题,而要用问题来导向,体系只能在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路径中展开。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中,存在着诸多不同甚至是观点尖锐对立的理解,实际上,我们只有把握了这些称谓的实质,才能理解它们之间的关联,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道路。我们认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称谓中,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三位一体”亦即一个整体,只不过,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更应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尤其是不能体系化而是要问题化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理解的历史溯源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统定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但是,历史文献表明,“辩证唯物主义”一词,马克思、恩格斯均未提及。它是狄慈根《一个社会主义者在哲学领域中的漫游》(1886)和普列汉诺夫《黑格尔逝世六十周年》(1891)首先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一词,马克思未提及,它是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892年英文版导言”首先提出的;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中提出“实践唯物主义”。因此,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中,便有三个称谓可以表征它的根本属性:一是“辩证唯物主义”,二是“历史唯物主义”,三是“实践唯物主义”。究竟哪个称谓更切近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哲学的本质特征?我们不能仅仅从词源学角度来考证,还须梳理整个思想史或哲学史的历程,把握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哲学在其中的巨大贡献和深远影响。

  按照传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包括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恩格斯指出,辩证法是黑格尔的“合理内核”,但他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因而,马克思将黑格尔“用头立地”的辩证法倒转过来,“重新用脚立地”,粉碎其保守的唯心主义体系,拯救其革命的辩证方法;唯物主义是费尔巴哈的“基本内核”,但他的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即“下半截”(自然观)是唯物主义,“上半截”(历史观)是唯心主义,因而,马克思对作为“上半截”的唯物主义加以改造,创立了新唯物主义。这样,基于黑格尔辩证法的“头脚倒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贯彻到底”,马克思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而将这一世界观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则是历史唯物主义。斯大林在《苏联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历史简明教程》第4章第2节(《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中对此作了全面分析:“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党的世界观。它所以叫作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它对自然界现象的看法、它研究自然界现象的方法、它认识这些现象的方法是辩证的,而它对自然界现象的解释、它对自然界现象的了解、它的理论是唯物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就是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推广去研究社会生活,把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应用于社会生活现象,应用于研究社会,应用于研究社会历史。”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两大块(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四小块(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历史观)”体系的由来。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中国学者试图重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体系,如有些学者提出的“主客体对立统一体系”、“《哲学笔记》辩证法范畴体系”等。“主客体对立统一体系”代表了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哲学笔记》辩证法范畴体系”代表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当时还出现了第三种理解方式,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方式。

  客观来讲,依据斯大林的界定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科书体系,对于人们认知并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但是,仔细研究会发现,这一体系存在诸多问题,如,将理论(唯物论)和方法(辩证法)、世界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观(历史唯物主义)先割裂开来,再拼凑起来,搞成一个“拼盘”。这既不符合马克思的思想逻辑,因为唯物论既是理论也是方法,辩证法既是方法也是理论;也不符合历史事实,因为马克思并非先创立辩证唯物主义,再推广、应用进而创立历史唯物主义,而是始终研究社会历史问题。

  实践唯物主义更贴近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属性

  这里,我们应当注意汉娜·阿伦特的一个表述:“连接亚里士多德与马克思的这条线,远比从马克思到斯大林的那条线紧密。”这是因为,实践哲学与形而上学的分立源于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划分了两种哲学:第一哲学是指他的形而上学;第二哲学是指他的实践哲学,包括伦理学、政治学。亚里士多德关于两种哲学的划分,是与柏拉图关于两个世界的划分相对应的。柏拉图所谓两个世界是指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可见世界是事物世界,是意见王国;可知世界是理念世界,是知识王国。亚里士多德提出两种实体:第一实体是独立存在的个别事物,第二实体是个别事物的属、种——普遍本质。这些划分都有两个方面:一是经验领域,二是超验领域。实践哲学是关于经验领域亦即生活世界的哲学;形而上学是关于超验领域亦即本体世界的哲学。

  形而上学具有两种含义:在与实践哲学相对应的意义上,它指一种超验的和抽象的思维方式;在与辩证法相对应的意义上,它指一种孤立的和静止的思维方式。两种含义亦有一定关联,相比经验的和现实的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变动不居而言,通常人们所设定的超验的和抽象的本体便是孤立的和静止的。但是,相比第二种含义(与辩证法相对应),第一种含义(与实践哲学相对应)是形而上学的根本含义。据此我们可以判断,马克思哲学是实践哲学、历史哲学。换句话说,马克思最早或最早之一地“拒斥”或“超越”了形而上学。毋庸置疑的是:马克思对形而上学的批判推动了一场影响深远的哲学革命。这就是从“现实的人”出发,把“人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视为一切观念、思想产生的根源。因此,相比辩证唯物主义表述,实践唯物主义表述更切近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哲学的本质属性。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全部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在科学上的基本贡献是“两个伟大的发现——唯物主义历史观和通过剩余价值揭开资本主义生产的秘密”。在对人类社会历史认识的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这样一来,唯心主义从它的最后的避难所即历史观中被驱逐出去了,一种唯物主义的历史观被提出来了,用人们的存在说明他们的意识,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用人们的意识说明他们的存在这样一条道路已经找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是历史唯物主义思想的萌芽;《德意志意识形态》标志着历史唯物主义的正式形成;《共产党宣言》标志着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正式形成。马克思不仅提出历史唯物主义,而且应用于资本主义社会研究,反过来证明历史唯物主义。《资本论》及其系列政治经济学批判的手稿是这一应用的典范。而《人类学笔记》、《历史学笔记》则显示了马克思试图将历史唯物主义应用于资本主义社会以前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研究,应用于西方社会以外东方社会研究这一宏大计划。

  恩格斯认为,马克思学派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派别”。根据阿伦特的观点,马克思和亚里士多德的对立是由于时代的变化。马克思时代的“两个新的主要问题”——“劳动问题与历史问题”出现了。如果按照传统理解方式,从辩证唯物主义引申出历史唯物主义,将哲学基本问题所指存在和思维的关系理解为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从这种关系引申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那就不是“在劳动发展史中理解全部社会史”,而是“在物质演化史中理解全部社会史”,那很可能违背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在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哲学的视域里,不存在社会存在以外的一般存在,正如不存在社会意识以外的一般意识一样。这个存在(物质)正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劳动和交往活动,这是一个现实生活过程。这个过程表明,人总是通过自身社会实践不断生产和再生产自然界和人本身。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唯物主义既不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里的应用,也不是实践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里的应用。历史唯物主义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也是它的世界观;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也是它的方法。总之,历史唯物主义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是它的全部。

  应整体性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哲学的表述中,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三位一体”亦即一个整体、三个层面。从马克思“拒斥”或“超越”形而上学来考察,辩证唯物主义是其表层表述,它以联系的和发展的辩证思维方式批判了孤立的和静止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形而上学Ⅰ);实践唯物主义是其中层表述,它以经验的和现实的实践思维方式批判了超验的和抽象的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形而上学Ⅱ);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是其深层表述,“历史的”=“辩证的”+“实践的”。因此,相比辩证唯物主义、实践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既批判、超越了形而上学Ⅰ,又批判、超越了形而上学Ⅱ,是最切近马克思主义或马克思哲学本质属性的表述。

  恩格斯指出,黑格尔对世界的理解由“事物的集合体”转变为“过程的集合体”。但是,黑格尔用概念的辩证法取代了事物的辩证法,被马克思重新倒转了过来。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表述。但是,正如黑格尔的概念的辩证法实质是抽象的精神活动的辩证法一样,马克思的事物的辩证法实质是现实的物质活动的辩证法。马克思揭示了比黑格尔揭示的精神现象更为本原的物质现象,这种现象不是自我意识的抽象异化,而是人类劳动的现实异化。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唯物主义表述。更进一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表述核心在于,将对象世界理解为人类本质力量和社会关系的表现。在思想史或哲学史的历程中,这是马克思的巨大贡献。

  在理论和现实的互动中发展历史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是理论和方法的统一,是世界观和历史观的统一。近来,许多分支哲学、部门哲学或领域哲学的研究时兴起来,如人学、社会哲学、历史哲学、价值哲学、文化哲学、经济哲学、政治哲学等,它们都可以列入历史唯物主义总框架之下进行研究。历史唯物主义是一个问题域,不管人的问题、社会问题,甚至自然界的问题,都可以置于历史唯物主义总视点之下进行考察。任何问题都有两个方面:一是“是什么”和“为什么”,这是“解释世界”的问题;二是“将如何(怎样)”和“应如何(怎样)”,这是“改变世界”的问题。历史唯物主义真正实现了哲学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历史转向。通过对历史规律和趋势的把握,决定我们的历史选择和设计,这是一种科学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工程思维方式。历史唯物主义是建立在科学思维基础上的工程思维。当然,作为实践哲学,它与具体的科学和工程又有分别。

  因此,我们不必将历史唯物主义体系化,而应将历史唯物主义问题化。这就是说,不可用固定不变的体系来限制灵活多变的问题,而要用问题来导向,体系只能在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路径中展开。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文明的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的活的灵魂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这一切都生动地体现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和现实的互动中。

  (单位: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执中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2.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3.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4.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5. 一个王朝是怎样崩溃的?
  6. 近20年中国社会分层剧变的特征与趋势: 一位清华教授的直言不讳
  7.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8. 就算明着不要脸,你又能怎么办呢?
  9. 中日合作:是该扒扒绝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的日军美化师了
  10.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1.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2.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3.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4.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5.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6. 李昌平:我的困惑(一)
  7.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8.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9.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10.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郭建波:《文革论》第一卷《文革溯源》(中册)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和文化大革命
  3.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4.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5.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6.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7.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 张殿阁:在十大开幕式上执勤——记伟人晚年几个重要历史片段(二)
  2.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5. 不顾中国警告,拜登出尔反尔,解放军发出最强音:绝不手软!
  6. 判处死刑,立即执行,难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