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黄山论剑:郭松民评《邓》剧
一清大师一开始就说他是邓的粉丝。我觉得现在网上有一些人对邓进行全盘否定,这是不对的,因为邓在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做出过非常重要的贡献。我现在在看文革以前的这段历史,他在文革前当了十年总书记,改革开放以后这段历史就有意无意被淡化了,不提了,因为他在总书记的位置上处理的很多重大事件,到改革开放以后就变成负面了,比如说反右、大跃进、中苏论战,在他任总书记的这段时间内,他亲自参与领导了这些工作,实际上很多人对这些年代中邓小平的地位不太清楚,总书记这个位置,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有点相当于清朝的首席军机大臣,因为当时毛主席在八大设立总书记这一位置时说的很清楚,大政方针在政治局,具体执行在书记处,书记处就是要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通通都要管,发文用中央的名义,不仅是管党务。比如像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军委工作的副主席彭德怀,这都是要向小平同志报告工作的,所以当时他担任军队的反教条主义领导小组的组长,彭德怀为副组长,当时叶剑英都是在会议上做检讨的。所以我们现在看这个邓剧当中,叶剑英对邓小平的态度其实也就可以理解了,就是邓在党内、军内的地位早就高于叶剑英了,所以叶剑英说“小平同志是不授衔的老帅,是我们老帅的一个领班”,他这句话是有来历的。
那么到了文革当中小平同志第二次复出,毛主席又给了他很大的权力,他当时是国务院副总理,当时周总理生病住院,实际上国务院的日常工作由他来主持,然后又是党中央的副主席,在军队里面担任总参谋长,实际上是把党政军所有的重要权力都交给他了。这样一个人物长时间受到毛主席这样的信任,所以他不可能是完全负面的,所以我对网上一些朋友对邓的全盘否定,我是不太认同的。
具体我们说到这样一个重要人物拍这样一个戏,我感觉没有达到戏剧的策划者、编剧者预期的效果,我想他们在邓小平诞辰这样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里推出《邓》剧,就想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个是政治认同,第二个是情感认同。但我觉得这两点都没有达到,为什么呢?首先,这个戏他描述的历史都是把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初期做出的很多重要决策,然后当时的“凡是派”通通是边缘化,被打下去了。为什么政治认同没有达到?我认为这个戏其实是生不逢时,虽然是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这样一个时间播出来,但是他要拍大决战中的邓小平,或者说是长征或者其他时期的,可能这个争议就少的多。我感觉最主要的是三十多年改革开放以后,改革开放的负面效果已经充分的显现出来了,那么在社会上要求对这样一个改革开放进行反思的声音非常强烈,但是这个戏不仅没有任何的反思,反而把改革开放说成是完全正确的,这就不容易在民间引起认同了这个道理是非常简单的,你比方说,当时改革开放最主要是反对平均主义,那现在中国还是平均主义吗?显然不是了。中国现在是贫富差距太大,贫富差距是改革开放造成的,但是这个戏没有任何反思。比如说像腐败的问题,像环境污染的问题,包括生不起病、上不起学的问题,像中国经济殖民化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负面效果。所以我认为政治认同的目的性没有达到,就引起了众多争论。
还有一个就是情感认同,这个戏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小平同志的家属、子女大量的入戏,尤其是前几集,参与机要,很多重大事情他们都首先知道了,刚才大家也都说了,这个戏邓家有很强的背景,我觉得他们把这样一个戏隆重推出,可能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获得大众的对邓家的情感认同,但是我觉得这个目的也没有达到。因为这三十几年,可以说是邓家非常顺利的30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们家实际上是发了大财的这个情况没有正式报道,但是大家心里都有数,就是说你们已经收获了很多的金钱,收获了很多的权力,然后你们还要收获老百姓的感情,我觉得这是非常困难的,你发了大财再让大家情感上认同你这就很困难。最主要是你这个发财,比如说像乔布斯或者马云这样的发财也可以,但是很显然你们家没有什么科技创新就赚了这么多的钱,还要让大家感情上认同你,这就是非常困难的,而且这个戏里带了一种很强的炫耀的感觉,就好像说你看一切都归到我们家掌握了,这个炫耀的感觉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反感。前面几集我看了以后就有点看不下去了,这样炫耀的心理是非常刺激别人的,尤其是刺激那些在改革开放中被边缘化的那些人,整个戏里面弥漫着像【马一成、黄普平】这种洋洋得意的人物,我觉得这是这个戏没有把握好的。
其实邓小平作为政治人物是可以拍的,但是从策略上来说,邓家要是聪明的话,这个戏他们家的人就不要出来了,老太太出来露一下脸就可以了,【郑世柔】还是把邓小平作为政治人物来拍而不要把他作为一个家长来拍。其实邓家本来在公共舆论当中不成为焦点已经是很多年了,这对他们家来说其实是一个好事,结果这个戏出来以后,第一他们家成了大家议论的中心,第二隆重推出他们家的孙子当副县长,摆出接班的架势,而且铁流出来抬轿子,说是要把邓家捧成政治世家,结果话说出以后没多久他自己因为寻衅滋事被抓了,所以我觉得这从政治上来说是非常不明智的。
我看的主要是前半部分,我觉得在处理新中国改革前30年和后30年这样一个历史,也是采取了一个“断裂”的做法,这个我们知道习总书记明确的表态,就是前30年、后30年不要互相否定,实际上应该是现在都是在提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什么什么样的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样一句话说的比较少了我觉得在宣传上落实了习总的这样一个看法,但是邓剧还是把这两个给断裂开了,最主要的就是当中对“逃亡者”这样一种描述,做一个完全正面的、弃暗投明的描述,有人去追究一个细节,说大逃亡是在78年的,戏中给安排到了1976年,我认为这个不是特别重要,很可能真正的大逃亡是发生在78年,但是我们知道在新中国前30年逃港的人士确实是存在的,这个细节我觉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表现这些人,因为你表现的完全是正义的,那就是说前30年其实是人间地狱,那就像过去红色的电影里面群众逃到解放区的那种感觉,那这样就把新中国前后30年的历史给断裂了。我认为创的意图是想把新中国的道统从毛的那里移到邓的那里,但是这样一来对共产党本身的合法性就构成的严重的质疑,在政治上非常有害的。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