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狼图腾》当初看了一部分,这次借电影的放映,认真地读了一遍。
这个小说,应该是继承苏联小说的风格,叙述冗赘,看起来很吃劲,在苏联文学已经式微的情况下,竟然还能凭着苏俄文学的叙事风格轰动市场,不能不说是奇迹。
的遣词造句还有相当功力的,他提出的狼性原则,从小说的封闭性架构来说,也能自成体系,具有某种合理性。对于积贫积弱的中国,提出强权哲学,不妨是一种救命稻草,姑妄言之,姑妄听之。是以形象塑造见长的,而他的理论则是见缝插针地穿插到小说中的,把所有的他能想象到与见识到的现象,都归结到狼的启发,包括“孙子兵法”等等,都看成是狼的启蒙,的确反映出的一种牵强附会的思维方式。甚至把西方文明也看成是游牧文化的一种延伸,甚至用“海狼”来偷梁换柱拿过来,作为草原狼的分支,来说明游牧文化摇身一变成了西方文明的内在精髓。这种为了自己的立论成立,采取了一种胡弄过去、比划一下的手段,从逻辑学上是一种典型的偷换概念。但这些蒙混过关的叙事手腕,在小说里尚能得到原谅,因为小说的强大的形象气势,能够遮掩掉的理论框架。这也是历史上很多小说在思想上是反动的,但并不影响它能凭借着形象而不朽。比如《飘》反黑奴解放,但并不影响其形象上的可取之处。
《狼图腾》的小说里一个鲜明特征,是表层上不涉及政治,而是把它的立足点放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不过是的一种回避策略。其实在小说里始终在进行着一种非此即彼、非白即黑的“二元对立”式价值认定,用游牧文明的狼性文化,来否定农耕文明中的所谓羊性文化,思维方式相当的单一,并没有在这之间建立一种中和地带,的这种绝决的价值判断,是很令人觉得奇怪的,为什么要执拗地用他认定的一种文明来否定另一种文明呢?其实的思维方式,结合他的个人经历,就不难理解。据介绍,姜戎在插队的时候,就因为反林彪而犯事,被关数年,后来又参加民主墙事件、八*九年风波,而八*九年还因此被关了一年半。看看在答记者时的回答:“我被关了一年半,罪名是‘反革命’”。
可见一直没有离开政治,《狼图腾》之所以从表面上给人远离政治,是获得话语权的一种策略。因为用的话来说,他在受控制期间,连出国都不可能。但在小说里把他的强烈的明暗判断,转换为文明的对比上来,用一种文明来否定另一种文明,来遮掩掉政治立场的过分裸露的外包装,但透过文学描写,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一贯游走在政治漩涡中的思维习惯来,这就是只要坚守地认定一种理念,便是蛮横地暴力性地宣扬出来,也许这正是他当年曾经参与的红卫兵运动及之后的各种运动所酿成的习惯思维孓遗。
《狼图腾》里有一个核心的故事,就是“养小狼”的故事。但这个故事的核心内涵,是与小说的主题是相矛盾的。因为这个小狼的故事,证明了狼是永远没有人性,永远无法与人性相合拍的,所以小说里小狼只能死路一条。但到了电影里,却把小狼放走了,这无疑是照顾到拼命地鼓吹狼的精神的溢美环境,不然,倒像是自己打了自己的嘴巴。
然而,如果纵深地看下去,《狼图腾》并不是孤立的,它的背后,竟然有众多的文学作品圈定神秘的身上。
姜戎在小说《狼图腾》发表之后,一直没有露面。但是,他的形象却在其它的书里,并不寂寞地亮相着。
首先在杨沫的儿子老鬼的《血色黄昏》里,姜戎提供了他文革期间被迫害遭受酷刑的原始资料。
而姜戎的第一任妻子张红军,以野莲的笔名写成的《落荒》里,则完整地交待了《狼图腾》背后的现实生活。
与《狼图腾》不同的是,姜戎的第一任妻子完全注重的是人事。它基本完整地交待了插队的前因后果。
在《狼图腾》电影版改编的时候,我们看到了小说里没有的片头,电影用较大的场面,表现了知青们下乡时的镜头,其中还有在穿越长城、进入草原的场面。
这样的描写,在《狼图腾》中是没有的。《狼图腾》只有狼以及与狼相关的事。而在姜的前妻张红军的作品里,我们却看到小说描写了知青们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来到内蒙古的,又是为什么来到最边远的牧区的。在《落荒》中,我们可以看到《狼图腾》电影版里未予交待的来龙去脉,比如穿越了长城,逐渐下沉到牧区。很难让人不想象一下,电影《狼图腾》有没有参考过《落荒》,因为没有《落荒》里的人事的交待,《狼图腾》里的没头没尾的人物走向便让人搞不清楚。
值得称奇的是,姜戎的插队队员、同样是一个女人的张华,也用逍遥的笔名写了一部纪实小说《羊油灯》。
在姜戎前妻与前队员的两部小说里,都把姜戎定位在相同的判断上:他野心十足,投机政治,出卖朋友,虐待妻子,在性取向上,都有一点变态的倾向。
这两部小说出版于2001年,但是却遭到了被禁的命运。
然后在2004年,姜戎的《狼图腾》出版了。
与前本部女人的作品销声匿迹并被禁的命运相比,《狼图腾》却一鸣惊人,一飞升天。
《狼图腾》里提出了狼性文化,但事实上,恰恰是推崇的狼性文化,战胜了前两部女人的可能只属于“羊性文化”的文学作品,从这里可以看出姜戎再次在文学创作上,比那些受他伤害的女人们技高一筹。
姜戎的亲身经历,证明了他自己创造的狼性精神理论的放之五湖四海而皆准,至少他以狼的文化打开了自己的生存天地。
张华在谈到她们之所以写作揭露姜戎的文学作品,是“因为知青发现他的表现不好(如果他不是重蹈覆辙的话),才有了2001年《羊油灯》《落荒》的出版。”
她还提到姜戎在八*九年时,知青们对他的看法。“89年时,知青正看着吕嘉民表演,大家洁身自好,从不会落井下石。”说明在姜戎危难关头,知青并没有揭出姜戎所谓丑恶面目。直是到了之后,大家看到了姜戎的进一步的丑恶表演,才写书揭发他。
这时候,姜戎还没有出版《狼图腾》。估计是两个女人的书刺激了姜戎必须进一步发愤图强,埋头写作,如果他不写出《狼图腾》,他永远无法咸鱼翻身,并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九十年代姜戎从牢狱里放出后,一直没有工作,而他的前妻、前友、前亲人,都在各种文字留下他的卑劣的形象,于是,他的唯一出路,就是写一部小说。
在明确了这样的动机后,姜戎另辟蹊径,不去纠缠人事矛盾,而是写人与自然的冲突,杀出了一条血路。他巧妙地回避了政治与是非的泥沼,通过自然与人类的关系,来演绎他的雷同的政治思维模式,这就是必须踩住一个、力顶另一个,就像文革时期他惯用的一样。不过,《狼图腾》是不是纯粹动物小说?这是很值得怀疑的。里面的群狼围捕军马的描写,其实完全是虚构的,但这种狼的把对手逼到预定的陷阱的政治手腕,结合姜戎一生在政治风潮中的经历,我们能够隐隐地找到某种寓言的味道。所以姜戎一直声称《狼图腾》是一个体系。一生关注政治并投身政治的姜戎,可能正在这里为小说注入了醉翁之意。
现在看来,当我们深入到《狼图腾》的匪夷所思的背景幕后,会发现一个更加阴暗的深渊。这里是一个阴暗的人性的深渊,我们无从判断谁是谁非,谁对谁错。
即便在姜戎前妻的小说《落荒》里,我们也对对姜戎的形象塑造,感到一种不可思议的贬损与丑化。小说里弥漫着一种强烈的不能原谅的恨。但他们已经于1977年离婚,离2001年出版小说的时间,也已经24年,这么长的时间,仍然无法化解心中的对前夫的仇恨,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恰恰反映出姜戎前妻心里挥之不去的对姜戎的留恋,如果没有一种爱,是不可能产生持续二十多年的仇恨的。
那么,姜戎这个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品质?他是一个卑鄙的小人,一个厚颜无耻的性*虐待狂,一个玩弄女人为能事的投机分子?
姜戎1984年与张抗抗结婚,那么,我们能不能从张抗抗的文字里,寻找到姜戎的真相?
这是网上搜索到的一段姜戎(真名吕嘉民)的哥哥的文章片段,介绍了姜戎是如何与张抗抗认识的:“1982年10月,黑龙江作家张抗抗因小说获奖到京领奖。在京期间她认识了北京“民主运动”的一些青年人,并邀请他们到香山游玩,这期间由人介绍她认识了吕嘉民,吕早就在物色有名利地位的女人,所以在香山时拼命缠住张,主动向她讨好接近。张自视名流,看不上他,对她较为冷淡。吕毫不止步,即往中国青年出版社招待所对她单独拜访,又以他的所谓“反林”事迹、“狱中斗争”和“感人经历”以及“伟大事业”来招摇撞骗,又大谈对张抗抗小说的评论,来表现自己的“高见”,他这故计重演的手段果然见效,两人竞谈的非常投机,感情关系火速发展,张回哈尔滨后,他俩书信来往频繁,不到二个月张就给吕写了三十多封信,给吕寄200元前供他享用,又在信中画好她的住处图示,写明邻居上下班的时间,通知吕到哈尔滨与她幽会,并关照吕去时携带好避孕药品,吕即以考察市场为名到哈尔滨,用马列所研究生院的毕业证书作证明住在张处附近的旅馆里,趁邻居上班时与她幽会。不久,他即向李南(第二任妻子)宣布,他已与张抗抗确定了爱情关系”。
张抗抗生于1950年,较1946年出生的姜戎小四岁。
姜戎与张抗抗相识的时候,张抗抗身边已经有一个的女孩。这实际上意味着张抗抗之前有一段婚姻。
于是,我们找介绍张抗抗情感经历的书。
在《女作家的情和爱》一书中,收有张抗抗的《他还是他》,谈到她如何与姜戎,也就是吕嘉民的相识过程:“认识他,是在北京站的月台上。我们都是去送一个朋友。……朋友介绍说:他就是吕嘉民。我看见一个高而挺拔的男子向我伸出手。”当时这个时间是秋天。此文接着介绍,几天后,他们一起骑车去香山。这一段的叙事顺序,基本与姜戎的哥哥回忆是一样的。反方向证明了吕的哥哥所述基本是事实。
在香山之旅中,据张抗抗的叙述,“见到我他显然十分欣喜。众多的青年朋友中,我感觉出他默默的兴奋中有一种非常独特的气质吸引着我。”可以看出,张抗抗还是注意到了姜戎,并不是像姜戎的哥哥所贬低的那样,“张自视名流,看不上他,对她较为冷淡。”
张抗抗继续写到他们在香山之旅归来的时候进一步接近着,“骑车回城的途中,不知怎么的,骑着骑着就只剩下他和我的自行车并排走着;骑着骑着我们就与朋友们拉下了很远。”“朦朦夜色下,我望着他稳沉而宽厚的肩膀,觉得他很有力量。后来我们在城里一条街道的红绿灯下分手,……想着自己也许是遇到了一个很好的朋友。是我一直希望得到的那种真正可以原以为精神朋友的人。”
可见,张抗抗对姜戎的印象是不错的。姜戎自有他的魅力所在。
张抗抗接着回顾了两个人的再次见面,这是她准备回东北之前,姜戎骑车来看她,“我没想到他真的会来找我。”可见,她的心中已经对他产生了欲罢不能的印象。她当时住在一家出版社的招待所,正是姜戎的哥哥的回忆录中所说的中国青年出版社。这些细节,几乎与姜戎的哥哥所述完全一致。
姜戎的哥哥说二个月后,姜戎到哈尔滨私会张抗抗。在张的文章中,继续有着如实的交待:“那个冬天他穿一件军大衣走进了我哈尔滨的小屋。”
在这里,张抗抗提到了自己有一个女儿。姜戎“以为我至今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他相信一个独立坚强的女人才能与他共同度过人生。至于‘名女人’,对于他既不是媒介也不是障碍,他不会受任何世俗观念的束缚。”
张抗抗对姜戎的评价是相当高的,她想说明的是,姜戎看重她,不是她的名,而是她的个性坚强。
但是在姜戎前妻、前友人、他的哥哥的笔下,姜戎完全是出于攀附张抗抗之名,才绞尽脑汁,抛弃前妻而与张抗抗走到一起的。
同样的男人,还不同的女人眼里,却显现出完全不一样的质地。
姜戎投奔张抗抗得到了什么好处?他有没有一个打算,依靠张抗抗的名气与地位,打入上流圈?我们不得而知。但一个勿庸置疑的事实是,《狼图腾》一书的责任编辑安波舜,正是张抗抗的众多作品如《情爱画廊》、《牡丹的拒绝》的责任编辑,从某种意义上讲,《狼图腾》这种沉闷的小说,如果没有张抗抗的社会背景,是很难能够进入出版程序的。从这个角度讲,姜戎在退休后的最后一搏,的确是借助了他的妻子的力量,正变相地应证了反对他的力量所声言的姜戎追求张抗抗的动机所在。
张抗抗对姜戎的溢美之词,与姜戎之前的熟悉的人否定评价,几乎还到一个天、一个地的巨大差距。看看张抗抗对姜戎的评价:“他严峻的外表内里热情与浪漫的艺术气质使深深感动并喜欢。”他“真诚而又激情”。“我景仰他的坦荡磊落、执着与丰富。”更为奇特的是,他还是一个能够制造出一个女人的男人,“独身生活11年来,他真正唤起了我窒息而失望的爱火,将我重新还原为一个女人。”
张抗抗笔下的姜戎,善于关心人,对她有求必应,对张抗抗与前夫的孩子关怀备至,孩子主动称他“爸爸”。这哪里是其他的女作家笔下的具有病态的性*虐待狂的男人?
关于张抗抗的第一次婚姻,我们也只能在零星的书籍中找到零星的记载。在《奇人韵事》一书中,写到张抗抗在文革后,曾经向一家红卫兵刊物投稿,虽然张抗抗因家庭出身问题,背有黑锅,但那个主编并没有嫌弃他,为她发表了,给她留下好感。后来两人一起到黑龙江插队,到了新地方,那个男人很是失落,一度消沉,张抗抗觉得拯救他的办法就是与他结婚,但终是裂隙无法弥补,结婚一年多,也是1972年4月离婚。当时应该生下一个孩子。后来张抗抗与姜戎见面的时候,曾经说起她的孩子已经十二岁。
姜戎一直有着强烈的政治欲望,他是如何与张抗抗之间获得一种平衡的?其实,我们看一下张抗抗的文学作品,会发现她也有着对政治有着强烈的关注,在中国三个最知名的同辈女作家王安忆、铁凝三个人中,张抗抗是对政治最感兴趣的一个人。张抗抗后来凝固地在她的文学作品中张扬的是一种自由精神,她对姜戎在八*九年的遭遇也时有激烈的看法,对姜戎的遭际表达强烈的不满。在《赤彤丹朱》里,她在叙述父母遭受到的遭遇的时候,还念念不忘地联想到丈夫身上的冲击。P403:父亲“一生所受的苛虐也可算是终于结束了。但那并非是一个时代的终结。就在我写这部小说的时候,新的冤情和莫须有之罪,依然在我身边此起彼落地生长蔓延。然而宇宙本不知何以为初,又安知何以为末呢?也许在终结之前很久,另一种开端,其实已经正在发生着、替代着、演化着了……”也许在这部关于家族的传记文学中,流露出的是她与丈夫姜戎之间理念上的相似。其中的反思:“革命者或是同情革命的人,到头来统统被革命所‘革命’,那么革命究竟是为了什么呢?难道她年轻时所希冀的那个平等、民主和自由、富足的社会,只是一个虚妄的梦么?”P379:“在‘革命’这个神圣伟大而崇高的旗帜面前,‘人’显得何等渺小、卑贱而微不足道。假如人们为了‘革命’而原以为非人,那么革命究竟又是为了什么?”P398:“如果社会理想的实现需要以人的价值丧失作为代价,那么这种社会理想的‘价值’究竟何在呢?”P402:当革命给予了他们关于自由平等的理想时,‘组织’却需要他们用个人自由作出抵押。革命与自由本互为因果却又互不相容,这大概是许许多多知识分子革命者,所始料不及之处。”
我们由此看出《狼图腾》从文本上引起了对中华文明的思考,而在文本背后,我们却看到了更为恐怖的丧失人性的罪恶与卑鄙,而这种恐怖在一个著名作家的笔下,又是以一个完美男人的姿态出现的。我们无法去考证这后面究竟哪一种说法的真假,但在中国当代文学中,能有一部作品像《狼图腾》这般故事后面还有故事的作品,可能《狼图腾》是一个鹤立鸡群的一部。它让人们思考,究竟哪一个是人性的真实?人格的魅力是否会导致文字的力量的差异?我们作为无辜的受众,迷茫在《罗生门》般的各自为阵、相互歧异的说法中,令我们在文学的虚无的迷障中,越来越觉得真正的现实离我们更加遥远。
小说故事梗概
1陈阵与蒙古老人守候着山口,看狼伏击黄羊。想起两年前,路遇狼群包围骑马的自己,幸好用钢蹬吓跑了狼群。后来又与老人的儿媳合力捕杀了冲进了羊圈里的狼。今天伏击,却见狼暂时撤退了。
2
猎人打黄羊,蒙古老阿爸带陈去看狼围捕黄羊,耐心设伏,放走头羊,把其它狼逼入雪窝子。
3老人带领大家来捉羊,用雪筏进入雪湖中,放了母羊及小羊,老人提到大命之说,认为狼是维护了自然的大命。、
4老人留下了一些冻羊,回走。陈又调查飞狼入石圈之墙的原委,去查看天葬,春时,一群外地人套出了雪湖地点,取走了所有的黄羊。(都知道的雪窝子,怎么还要套出来?)
5
以巴图视角,描写他卫护军马的事。因为掏狼窝,狼群暴戾,而白毛风又起,狼群趁此袭击军马群,巴图驱马赶狼,狼逼马入沼地,巴图百般阻挠,狼舍命赶马,马一路损失,赶入泥沼。巴图失败。(此处渲染狼的残暴,歌颂马的勇敢,与前面的站在狼的立场有矛盾,的观点一直在游移。)
6马被逼入沼泽,巴图冻伤,被同伴相救,包世贵带人来勘察现场,看到了狼道围着马尸。又见死马在雪地里,承认了狼的凶暴,宽待了巴图,分析是因为掏狼激怒了狼(强调狼启发了人,开启了游牧民族的智慧,丑化汉人。)
7
队里决定围狼,而陈阵干的是放羊,有一次,发现一狼潜伏在坑里,猎去了小羊,他觉得了解狼,必须抓一头小狼,与杨克商议云掏狼窝。(提到放羊时看名著,打发时间)
8
老人叫我过去,原来是与他一起到沼泽地里放夹子,目的是狼产生误解,以为人在此设伏,让狼麻木,其实是借此机会围猎狼。放夹子的时候,又反思人的残酷,是否是取自于狼。(老人一片信奉狼,一边在套狼,这种矛盾性,继续不能自圆其说。)
回来后,告诉老人想云掏狼窝,巴图讲起小时候钻进狼窝抓狼的事,巴雅主动要求前去。
9陈阵与杨克来到狼处,找到了一个洞,狼从洞里出击,差一点就套到,后用炮仗熏,后面的一个洞里冒出烟,才发现狼已经从那个洞里逃出。二郎狗追之入苇丛。另一只狗继续寻找,找到了一个洞,陈阵爬了进去,但中途被卡住,只得回来。
10在请教了老人之后,大家再去寻找,果然用狗找到了狼的一个小巢,挖了土后,很快抓到了小狼,带了回来。
11陈阵以研究狼为借口,留下了一只最大的公狼崽,放在地洞里,并放入母狗窝内,小狼抢奶吃很凶,这时,队部命令,明天去打围捕狼。
12老人带着陈阵来到沼泽地里,果然狼在那里吃死马,临天亮时,展开了包围,把狼群逼到包围圈,队长伏在山上,展开了狼与狗的大战,猎人套狼,终于消灭了大狼,大家趁兴而归。(这里的真实性值得怀疑,老人带队去围狼,怎么知道在那里吃马的?为什么没有踩到夹子上?而伏在山后的人,又是如何知道狼会进去的?这种包围圈与狼逼羊的时候很想象。描写到狼与狗的战斗,也觉得有一点太神异。)
13巴图汇报头狼逃到了苇丛里,包代表(军代表)命令烧苇,但并没有见到狼,只见用来配种的牤牛被烧死了。陈阵回来,照看小狼。
14
狼皮制成了狼旗,小狼一放下就逃走,陈阵放羊。
15巴图为洗雪昔日的败绩,和另一人去伏击狼,发现三狼,追之,打伤一腿,狼瘸腿脚逃到边境外。
16老人和陈阵去寻找新牧场,看到黄羊在此,狼打围杀死了许多黄羊,认可了此牧场。
17
乌场长被免职,包复员,继任,两人一路行,谈到要开垦农田,乌表示反对。
18老人反对养狼,后包场长来,送乌场长住宿处,同意陈做养狼的实验。
19来到草场,包顺贵想杀白天鹅,杨克多次阻止,最后他还是枪杀了天鹅。发现了两只老狼,公狼摔下山崖,母狼自杀,扒垮了山洞。
20
同是知青的在养马的张继原来,大谈马经,介绍马群里的儿马如何抢母马,又发现了鸭蛋,用蛋喂小狼(认为西方文明用是游牧文明,大段议论。
21
新牧场上,陈阵放羊,试狼烟无效,遇道尔吉,两人谈话间见狼袭羊,道尔吉用羊换狼,待狼吃饱后追之,杀狼一只,并说他当初与陈阵一起抱回的小狼,因咬其子而被打死了。
22
天热,小狼自己自己挖了洞,有牧人想杀小狼,被阻。
23
杨克遇到了农区的蒙人老王头,打死天鹅,用羊油换了天鹅蛋,放回巢内,但第二天,农区来的盲流又去杀了飞禽,但老王头的牛却被狼咬死了。
24夜,群狼夜嗥,小狼也叫了起来,老人认为小狼可引来降狼,避免马群伤害,鼓励陈阵继续养小狼。
25
张继原当马倌来,带来昨晚被袭的小马肉,讲述狼偷袭马驹的传闻,认为狼训练了马。
26包场长让陈阵用小狼引群狼至,但小狼回声,野狼不懂,终于撤走了。受到包场长的赞扬。
27
一日,陈带小狼出,遇狼迹,拉小狼回,小狼怒咬陈阵,陈求医生打针,方才免祸,遮掩了此事。
28
蚊群至,陈阵割艾草熏蚊,一户新来的放羊户的新媳妇入睡,羊跑出驱蚊,被狼咬死,大家都分了死羊。
29蚊灾起,马只好赶至沙地,狼趁此设伏,趁雷电之夜,扑入马群,大伤马群(在点重复上面的内容,对狼只是猜测的想象,而没有统一的反派。)
30场团改制为兵团,要杀狼,张继原捉来一只野兔,施予小狼,小狼才第一次吃了野物。
31
兵团参谋开车来,请陈阵当向导去猎狼,来到沙地,车与狼行,忽近狼射击,打死了群狼,陈阵感到有罪,预感到草原即将无狼。
32回来时,射手们又绕路而行,两车逼一狼,使狼奄奄一息而死亡。草原上到处掀起了灭狼的人民战争。
33
营包迁移,小狼死活不走,拉扯成伤,后放入车上才运至新营地。道尔吉在旧营盘里设夹子施毒,被老人破坏。
34老人发现老王头正在山中毁灭性的捕獭子,一网打尽,转而又见道尔吉带领射手枪杀獭子,伤心不已。
35冬天至,小狼又被搬迁,狼群被灭,残狼从蒙古那边回来,小狼疯狂应和,拉伤了喉管,奄奄一息。老人劝陈阵给其尊严而死,陈阵杀之。
尾声:
四年后老人去世,要求天葬,多年后,陈阵和杨克到草原,已经面目全非,沙化严重,见到边境处的巴图一家,依然感到农区的压力。
最后是陈阵与杨克对狼图腾的议论。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