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证明”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童 雨
过去,我们常说“历史证明...”,比如,历史证明统一战线是我党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战胜敌人的法宝;历史证明我党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方针是正确的,是对马列主义的发展和丰富;等等。
已经发生的、不可更改的事,都是历史。当历史以她的真实和确凿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时候,这样的事实无疑将给人们以借鉴和启示。这就是历史的证明。
每逢空中电闪雷鸣之后就要下雨了,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因为历史证明了,只要有电闪雷鸣的情况就一定会下雨。无论今后气象怎么变化,历史一直重复着历史的证明。
黄河经九曲八弯,浩浩东去。千百年来,黄河沿岸的地势地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河道也多次变更,但依旧不变的“奔腾到海不复还”。这也是历史的证明,证明了尽管有很多因素改变了黄河部分河段的走向,但黄河总的趋向是不变的。
历史的证明并不总是具有一致性。现在考古工挖掘出不少阿房宫的砖木和遗迹,证明阿房宫曾经的存在,但历史的证明,却无法挽救阿房宫的宿命,战火和大自然的侵蚀,抹去了原本历史所希望赋予她的未来。同样遭此厄运的还有圆明园。
历史就是历史,历史是超然的。历史的证明的生命力取决于事物蕴涵的持久性。历史的证明确认的是昨天,离历史越遥远,历史的证明就越飘渺。只有当事物本身具有历史的惯性的时候,历史的证明才会把昨天送到现在和未来。“两个凡是”(即“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的说法就走得远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不是死的教条,实事求是才是其活的灵魂。毛主席是“历史”,我们是“未来”,我们既要实事求是的看待历史,也要实事求是的面对未来。
“历史证明...”的哲学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但后者的提更具普适性。
在这个提法中,“实践”是抽象概念,可以任意解释。否则,将成为哲学的庸俗,就好像说,“只要不被抓住,就可以杀人”一样。对邓小平著名的白猫黑猫论的理解,不正是这样被庸俗化了吗?这里的实践,是人类的总体的实践,不是个人或者某些人的活动;是历史积累的实践,不是短暂的尝试;是一定客观条件下全局的实践,不是部分的实践。当然,个别性的,一个时期内的,特定的实践,也可以得到和检验不完全的“真理”。这样的“真理”,没有了真理的普遍性生命,只有折射的真理的局部光晕。
顺带再提一下,从实践的角度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被历史证明了的;被历史证明的还要继续经受历史和实践的考验。因而从哲学角度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不能例外(就是说,理论上讲,这个提法和观点可能是错误的),只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正确的真理(有错误的真理吗?.^.)。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