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在比较文化视域中理解中国
——在“孔子研究院翻译中国”图书发布会
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学术研讨会的发言
田辰山
安乐哲儒学大家团队核心成员、国际儒学联合会荣誉顾问
2023年9月25日
首先,感谢孔子研究院领导安排我作为安乐哲儒学大家团队的成员出席这个重要场合。此时此刻感到很兴奋、很荣幸!我就借这个机会对安乐哲教授的比较哲学阐释方法论和“翻译中国”这个项目讲点心里话,是一些切近心中的感受,希望在有些点上可与领导及同事们切磋。
我们的“安乐哲儒学大家项目”是2016年建立的,是孔子研究院领导对安乐哲老师2017年荣获山东省“儒学大家”称号场合的前期准备工作。我被邀请参加了孔子研究院领导到北京大学拜访安老师之时有关建立儒学大家项目的商讨。那时候安老师同我探讨一共商定了八个项目,“翻译中国”是其中之一。其他还包括翻译安乐哲、罗思文等比较中西哲学家的著作、出版比照中西哲学阐释的儒学词典、拍摄比照中西文化阐释的文献片等项目。
“翻译中国”是一个“国内当代儒学及中国哲学杰出代表著作”翻译计划。它是在八个项目之中取得显著进展与可喜的成就的。我最知道“翻译中国”是安老师极力主张和倾注很大精力的。在安老师影响下,我们“儒学大家项目的”团队的初心是要为改变人类历史最古老与最持久中国文化尚未被世界充分了解的局面做出自己贡献。安老师常以切肤之痛提起,到任意一个欧洲或美国书店或图书馆,去寻找即使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学术著作,都发现竟然是寥寥无几。我们“儒学大家”团队在安乐哲老师主持下决心担负起这一使命,要对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传统文化研究专家的代表性著作进行翻译,因为这些代表作,最能体现当代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水平,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最好窗口。
我现在借这个宝贵发言机会想说的,是这个“翻译中国”项目的重要意义是在于它努力实现的是在比较中西哲学阐释视角“阐释为主、翻译为辅”方法。这样一个视角是与安乐哲老师本人发挥的比较中西哲学家的身份紧密相连的。安老师已被中国人熟知,但流行的只是将他视为一个汉学家,这是不准确的。其实,安老师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研究与翻译,是汉学家领域不能同日而语的。
我现在发言的重点是在这里。我想谈一点我的心理感受。我与安老师已有30多年师生关系,不夸张说,是有点学术思想灵犀相通的师生关系。在我眼里,安老师俨然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他是属于西方“现代-后现代”的一位革命哲学家。他的学术是人类宝贵的思想财富。我感受到的是,他的比较中西文化语义阐释域境方法论,他自己称之的“阐释域境”(Interpretive Contexts)对中国与世界、对人类来说,可以说不亚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珍贵程度。大家不要以为我是安老师的学生,我这是学生对老师的恭维之词。
不是的,这是我发自内心的话。我当然会想到一定有人认为因为师生关系我不免有些过于夸张,但是我愿意与期待与这样想的同事随时做更细节的交流,而且有满满的自信力,期待今后数十年乃至百年时间的检验将证明我现在讲的话不是妄言。因为我的自信来自这样事实,即没有别人像安乐哲老师为代表的一批比较哲学思想家,如葛瑞汉、郝大维、罗思文等,提供如此一套系统且极其有效的比较中西哲学思想体系和方法论。它已然是人类哲学思想的制高点。
我自觉清醒地意识到,只有用这样一套比较哲学阐释体系,才能看透人类思想领域的形形色色、斑驳杂乱乃至意愿、价值、行为的纷争。它能为我们清晰地阐释所谓“现代文明”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中华文化传统”是什么,等等。要是谁想做或成为柏拉图的“理想国”中设想的“领导人”,我想说这样的比较哲学体系才是应该必备的胸襟的博大视野、博大格局。我自己是比较中西政治哲学专业,我获知,古希腊柏拉图那里虽然早已有“哲学王”的概念与期待,但是印欧传统一个“哲学王”也没有产生,由于它是一个以形而上学假设为前提形成的系统,也根本不可能产生人类经验事实可见的“哲学王”。“哲学王”如果就人类经验事实范畴而言,尤其对中国这样一个可以发挥世界作用且历史悠久的大国,倒是值得好好考察与发现一下的。别的不说,只拿《资治通鉴》来说,凡是对治国理政有一番切身经历而且可以总结出宏论可编入《资治通鉴》的帝王,他的水平恐怕都不亚于柏拉图的“哲学王”层次。我也想到一点可以探讨,即中华民族5000多年延绵不断的文化或许有一半是因为有这些“哲学王”的根本原因。
中国的“哲学王”不是在于柏拉图设想的那个“一多二元”式哲学,而是在于安乐哲比较哲学阐释域境的与西方对照出来的“一多不分生生哲学”。因此于今天而言,在中国领导国家的高端干部人才乃至领袖人物,势必要有安乐哲比较哲学阐释方法提供的在与“一多二元”比照域境之下中西格局的“一多不分”博大视野。对于中国视野而言,重要的是安乐哲学术方法论提供的从“一多不分”视域比照理解的西方“一多二元”视域,这是解决中华民族在今天遇到的信息量与思考方式上产生的难点的有效启示。容易说清楚,在中国担任治国理政、领导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实现与世界大团结的关键高端干部,如果没有来到比较中西格局的大视域,就难以在治国理政能力上具有恰到地使中国在文化上的崛起;甚至达到维持中华文化被世界认可的地位也会相当困难。
自然而然延申出的情况是,如果没有安乐哲方法论提供的“一多不分”与“一多二元”比照哲学阐释的博大视域,特别于今天是如此,中国将不会产生顶尖、前沿、具有引领作用的学术成果。可以说,当今中国哲学文化及学术发展遇到受阻的瓶颈,其实根本上不是翻译中国与翻译世界问题,不是仅仅缺少话语体系,而更是缺乏主体思想的问题。这是说,我们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话语等于被放马南山、闲置不用。而是让西方“一多二元”哲学话语充斥在我们社会意识形态话语之中。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严重缺失用中国话讲中国文化和社会问题的队伍,更谈不上比较中西格局的队伍,我们是因为在一定意义上失去主体和主体意识,造成失去中国话语体系、讲不出中国故事的局面。因此要想扭转这种局面,当今最关键的是培养一批种子师资,接下去不断地培养具有比较中西文化阐释视域的接班人、干部队伍和学术队伍。
我们现在总在说“讲好中国故事”和“建设自己话语体系”,我们现在要阐释“中国式现代化”、“文明新形态”等等自己特色思想、行为和叙事话语。可以决断地说,如果我们不去用“一多不分”比较哲学阐释视域的方法论,不是在中国本身的文化语义视域与“一多二元”视域进行对照式的阐释,是说不清楚中华文化是什么的,是说不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个结合”的问题的,是难以将二者在底层逻辑上的融洽性与溶合性阐释清楚的。很容易理解,我们做不到这点,接下来的必然状态,就没有中国话语,就没有中国故事,就没有在西方流产的“启蒙运动”来到今天世界势必要有的“新启蒙”,中国就不会有真正的文化自觉与自信,就不会有文明新形态。
根据以上我自己跟随安乐哲老师学习比较中西哲学阐释视域方法论30余年的切身经验与体悟,我今天借此机会殷切地表达的愿望,是希望党和国家、有关社会团体、组织与机构大力支持“安乐哲儒学大家团队”培养青年接班人的教学项目。谢谢!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