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国际 > 国际纵横

世界银行主导印度水资源私有化——印度水荒及社会崩溃

印度ABC电台 · 2012-02-29 · 来源:印度ABC电台
国研中心与世行毒药 收藏( 评论() 字体: / /

印度供水短缺问题已经愈演愈烈。

物理学家凡达纳•希拉博士是一名环保主义者,他认为印度并不缺水,问题在于(政府)如何管理好水资源。

“印度的水资源历来充沛,但是这块产生充足水源的土地却正在发生供水紧张。”

希拉博士认为,伴随工业化进程的迅猛发展,却没出台任何保护水资源的措施甚至想法。这使得在过去的20年里,供水系统已经遭到破坏。

“在今天,无论是城市污水还是工业废水,都在污染着每一条河流。”

“与此同时,几条主干河流被筑坝拦截,导致河水不再流向下游,从而使得下游井水无以补充,灌溉用水不足。于是,河流改道和水污染产生了极其严重的水资源匮乏。”

希拉博士认为“破坏生态”的行为已经将水资源从印度人民手中夺走,这种行为还包括水资源的私有化,譬如可口可乐这样的公司对地下水资源的开采。

她说到:“当前的供水机制正在剥夺农村及城镇穷苦百姓的公民权,这种机制不能延续下去”


新德里贫民区面临的问题

无论在农村还是城镇,供水短缺带来的问题正在影响印度社会的方方面面。

印度城镇中相对富足的中产阶级大概有3亿,可他们中绝大部分人每天只有两个小时的供水时间。

尽管如此,遭受水资源短缺之苦最甚的还是穷人们。许多贫民区居民吃水都依赖水泵,可是供水时间毫无规律。

在德里的Chanaykapuri外交使馆区,一个生活在贫民窟里的妇女说,她们会时常让自己的孩子带上空罐头瓶,骑车去外面去寻找能用的水龙头。

“我们面临着很多困难”一名妇女说到。“绝大部分情况下,本应能抽出饮用水的水泵却抽不出水来”

“我们这里是有负责供水的运水船,可是如果它们能来,并且即使真的来了,它们也无法带来“合适”的水。要不就无法饮用,要不就只装有半载,如供给每一个人则根本不够。”

一位来自牛津饥荒救济委员会的发言人布哈迪.巴特尔说,尽管政府允许贫民窟的人口无偿使用水资源,这些穷苦百姓却不得不经常依靠非法途径获取水资源。


“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国度:在这里水本应是公共财富,属于每一个人,可是人们说他们不得不违法,靠触犯法律来争取最基本的人 权。

水资源私有化不可避免?

当前的关键问题是:印度政府是否具备管理好本国水资源的能力?或者说,水资源的私有化是否不可避免?

批评家指责政府机构管理不善、铺张浪费、相互包庇、腐败成风、人员过剩并且缺乏责任感。诸多水务部门自己也承认改革的确迫在眉睫。

世界银行正一马当先地推动水资源私有化,于是世界最大的水务公司认为他们能够通过运营印度的水资源系统获利。

尽管如此,世界各地的水资源私有化运动并不成功,况且绝大多数印度百姓并不希望它进行下去。

2005年底,当得知世界银行提议将拥有1300万人口的德里的某些部分水资源私有化后,德里的居民纷纷走上街头游行以表抗议。

世界银行的提议声称完成私有化后会实现全天供水,每天都会有水喝,不过前提是水价上涨。

至少是目前,民众抗议的呼声已经迫使政府暂未同意该提议。

德里市水资源管委会(水务部),即德里贾尔管委会,已经拒绝接受世界银行提供的贷款。尽管如此,激进分子相信新提议的产生仅仅是时间上的问题。

私有化后果堪忧

私有化就是解决之道?

伦敦的PSIRU对世界各地水资源的私有情况作了全面的调查与研究。

该研究中心的大卫·豪尔表示,当各大跨国公司因效益欠佳等原因,纷纷从发展中国家撤资时,印度广阔的市场就尤具吸引力。

尽管如此豪尔却坚持认为,有证据表明国营机构的效率并不比私营企业的低,他对新的私有化模式给印度带来的前景表示疑虑。

豪尔先生说:“我认为,执行大多数私有化模式,其不可避免地后果是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角度上都只会付出惨重的代价而失败。更主要的是,这会延缓正处于发展中的印度城市水务机构前进的步伐,而印度的经济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也足以保证这些机构的改革与发展。”

“我个人认为今后在印度尝试(水资源)私有化场纯属浪费时间,并因此会阻碍印度国有的水务机构真正地服务于印度广大民众。”


问题无法在短期内解决

这个国家由于不平等造成的差异实在太大,没人能够轻松回答究竟如何缔造一个公正无私的水务系统。

针对水荒,雨水收集是当前印度倡导最多的解决办法。

很多住宅楼都用排水管将雨水排入地下水层,试图以此来提升地下水位。

但是有关评论家认为这种尝试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来自印度国家遗产委员会的发言人曼努·哈特纳格认为,更大规模的节水项目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途径。

为此他举了德里鹿园湖的例子:当地的废水经过处理后通过泵站输送到市里的其他地方进行回用。该项目被认为是一个成功的“宏观项目”。

该发言人说:“当地的地下水位线已经得以回升,曾经干涸的管井和手动泵如今都又重新投入使用”

在两年内,该项目已经使得1亿5千万立方米水注入地下蓄水层。

尽管如此,城市规划顾问A.K·门农却提出了警告,他认为这是一个触及到“许多方面”的问题,并不存在一个能在短期内解决的办法。

“首先,必须搞清楚问题涉及的方方面面,而其中一方面就是问题不可能轻易得到解决”,门农先生说到。

他认为社会上存在一种骄傲自满的情绪,认为光靠科技就能够解决问题,但这实际上是一种误导。“一方面是因为科技并不是最终答案,另一方面是因为这其中还包括人的方面—我们存在着腐败,并且管理无方”

“我认为解决之路并不平坦—还有许许多多的事情要做。”

自由化浪潮冲击印度农业 

日本《每日新闻》记者西尾英一

  印度经济在迅速发展,但另一方面,印度的农民中却不断有人因为债台高筑而自杀。印度农业面临的问题是经济全球化负面影响的一个典型。所谓全球化,是指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美国主导下推进的贸易自由化,以及跨国企业对世界的支配。一个印度农民组织的负责人说:“农民借债的原因显而易见。一个是从跨国企业引进的杂交品种及化肥 、杀虫剂等增加了农业经营的成本。另一个原因是世贸组织主导的贸易自由化导致农产品价格下跌。”

  农业经营成本增加是从80年代开始的。为扩大生产,印度开始引进杀虫剂和化肥,90年代以后又开始引进杂交品种。过去农民都是用前一年收获的粮食当种子,而现在大部分种子都要从种子公司购进。棉花的价格从90年代中期开始下跌。在世贸组织前身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寻求扩大农产品出口的印度曾批评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政策,强烈要求推行农业贸易自由化。在1994年的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有关国家就发达国家取消农业保护政策等达成协议。这个协议原本对印度有利。

  农民组织负责人指出:“实际上恰恰相反。”发达国家的农业保护政策实际上并没有取消,美国等至今还在向农户提供补助金。另一方面,贸易却自由化了,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出口农产品方面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他说:“最终导致农产品的国际价格下跌,乌拉圭回合给贫困的发展中国家的农民套上了绞索。”印度某科技组织负责人去年5月发表声明说:“在世贸组织及世界银行的强迫下,印度政府想把农业变成大企业主导的工业型农业。政府的政策在逼迫农民自杀。”他强烈要求政府不要急于推行贸易自由化,停止引进由跨国企业垄断的转基因种子。

  由于国内工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印度农业的地位相对低下。尽管印度的信息技术产业在拉动经济增长,但在2002年因气候干旱,印度的经济增长率大幅度下降。农业对印度整体经济增长仍有很大影响。

 

【背景资料】:

印度面临全国性日益严重缺水问题

记者: 帕斯里恰

照片:印度民众为获饮用水排起长队

印度正在发展经济,人口也在持续增加。印度正面临全国性的、日益严重的缺水问题。专家们呼吁印度采行更完善的用水管理制度。

*争夺用水成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在一个平常的早晨,德里一个靠近富裕的外交官区域的贫民窟里,男人、妇女和儿童在排队等候运水的卡车来供应日常用水。

卡车一到,人们就开始忙乱起来。人们争先恐后。有些人甚至爬上卡车,把水管插进水槽,想要把他们带去的水桶灌满。

在一旁没有参加争水的居民说,争夺用水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这种日子并不好过。

一名年轻妇女说,大家都推挤的这么厉害,拼命抢水。她担心有一天会出事,有人可能会被撞伤,甚至死亡。

这并不是一个特殊的场面。德里地区的水荒同时也在印度全国几百个城市的贫民窟里出现,那里的水龙头流不出水。手动水泵也不管用,人们全靠卡车每天来供水。但是,卡车开到的时间不固定,有时人们只好耽误工作或是孩子们耽误上学。全家人都得轮流排队,等候珍贵的用水。

最近几十年,缺水越来越严重,在城市和乡村都是如此。政府提供的水不能满足快速提升的需求。人口膨胀和工业扩张每天都需要更多的水。

遭遇到这种困难的不仅仅是贫民,在中产阶级的城市住宅区,用水供应也经常不稳定。

*基础设施差 水资源管理差*

但是专家说,这种住家和农庄的水荒现像并不是水源不足单一原因造成的。

世界银行说,这个问题的恶化是因为缺少基础建设,例如储水的水坝。他们举例说,印度平均每人的储水量只是中国或墨西哥的五分之一。

其他人呼吁印度采用更好的水资源管理办法。都市计划顾问梅农指出,印度不能像其它国家那样用下水道和废水循环使用的方法,因为印度没有处理废水的工厂。

梅农说:“德国莱因河的水要循环使用六次。他们将废水处理过后送回河里,然后再使用。而在这里我们只用过一次就把它浪费了。我们没有处理用水正确计划和再使用的观念。因此,由于水资源的供应有限,需求增大了,供应就短缺。”

印度的环境保护活跃团体--科学与环境中心的负责人那拉因说,残破的基础建设导致缺水问题的恶化。

那拉因说:“我们的基础建设系统非常缺乏效率,因此,水流失的比率很高。几乎有50%的供水都流失了。大部分人都认为是在供水系统的管道中漏失了。我们必须检讨这些系统。”

专家们指出,印度的存水量已经明显下降,并且,除非能有新的策略来应付这个问题,缺水会更加恶化。


印度每年失踪儿童数以万计 都到那去了?

  记者郭传信新德里特稿

官方坦承每年失踪儿童近五万人的印度,自上月二十九日首都新德里近郊发现近三十具惨遭强暴杀害的儿童和少女残尸之后,媒体十日又报导,在西北部旁遮普省又发现四具儿童半裸残尸,在东北部比哈省,警方也逮捕到一名近一年内已残杀九名儿童的集团首脑。


印度国家人权委员会稍早表示,印度每年失踪儿童人数约略有四万五千人之多,但这项数字遭到搜寻失踪儿童事务的非政府组织驳斥说,实际儿童失踪人数至少是官方公布数字的十倍以上,甚至可能达百万人。印度警察研发总局局长贝狄也坦承说:“在生命线上报案失踪的儿童人数,远超过警方的实际记录。”
据国家人权委员会人士表示,失踪儿童显然都是遭有组织的诱拐和绑架,可能有人已成为犯罪集团的牺牲品,包括遭强迫或截肢成为街头乞童,也有可能遭杀害被取出器官买卖,但这项犯罪行为至今并未获得证实。这位匿名人士仅强调,诱拐儿童已成为犯罪份子一项“获利颇丰”的行业。

至于印度观光业者近年在国外积极鼓吹赴印医疗旅游,强调百病丛生的印度是治疗疑难杂症的医疗天堂,是否与儿童失踪并惨遭分尸案件频传有关连,这位人士拒绝置评。 

新德里近郊的诺伊达镇,在上月二十九日为警方查获一起骇人的连环凶杀案,一名为邻里尊敬的商人和一名男佣,在过去一年半先后诱拐、强暴和杀害至少三十名儿童和少女,并将尸体肢解后包装丢弃或埋在住家附近的沟渠里。警方循线找到的尸体都只有头颅和下肢,不见上身躯干。

直到目前,警方工作人员仍在诺伊达案现场挖掘失踪儿童残骸,九日又挖出一具大腿骨和若干人体残片。参与调查的印度中央情报局官员已证实,肢解儿童尸体的手法应是出自熟练的外科手术人员,并且在涉案商人家中查获一把手术用刀,因此不排除全案涉及人体器官买卖勾当。

但尽管发生如此残酷骇人的残杀儿童事件,诺伊达当地在最近一周,仍至少有六人失踪,包括一名十八岁少年。诺伊达所在的北方省首席部长亚达夫一位担任省议员的兄弟,在代兄前往凶杀地点观察时,面对媒体毫不讳言的表示,不仅是北方省,印度各地每天都有儿童失踪,不胜枚举。

联合国毒品暨犯罪办公室驻印度代表奈尔表示,印度大多数儿童失踪后,下落从此不明,主要在于警方懒于尝试找寻,而失踪人口案件也很少披露。

至于诺伊达失踪儿童的父母,面对警方长期以来无能找寻失踪儿童而导致数十儿童和少女惨遭杀害肢解的命运,一名女儿可能也在遇害名单上的家长,在悲痛之余,已开始面对现实,准备等北方省政府发下所谓的死亡抚恤金之后,再买个女儿回来。

就在诺伊达全案案情仍在发展之际,印度媒体普遍报导,九日晚在新德里西北方的旁遮普省木克札地区,为地方宗教庆典维持秩序的两名保警,在进入当地执政党国大党前国会议员巴拉尔的一座据称已废弃五年的谷仓,准备觅地休息时,赫然发现角落有四具已半烧焦的半裸尸体,三女一男,年龄在九至十三岁之间,最初研判应是当地受雇的童工。

但警方随后调查,发现四肢都遭反绑杀害的四名儿童,都有亲属关系,家人在去年十一月就已报案失踪。目前警方已成立专案小组展开调查。至于谷仓主人巴拉尔,正在首都新德里为月底的省议会选举热身,立即否认知悉久已废弃的谷仓中隐藏儿童尸骸,并愤怒表示在选举时刻出现这种事情,是政敌陷害他的诡计。

警方迄至目前并未将巴拉尔列入调查对象,显然顾及选举在即,避免招致政治干预,仅表示,将等待验尸以确定遇害儿童的器官是否失踪,并记取殷鉴不远的诺伊达连环凶杀案,已扩大调查邻近地区,追查也在失踪名单上的另外四名儿童踪影。

“印度论坛报”十日也报导,七日晚间,在印度东北部比哈省首府巴特纳,警方也是在偶然间,以非法拥有枪械罪名逮捕一名自称“宾拉登”的男子。但在连续两天的侦讯后,这名男子坦承伙同三十四名手下,包括一名扮演掩护角色的女性,在过去一年已绑架和杀害至少九人,其中多数是儿童。

报导说,比哈省首席部长库马已下令警方组成专案小组,进一步调查案情。据警方初步调查,“宾拉登”一伙专干绑架勒索和杀人,即使受害者家属付了赎金,肉票依然遭到杀害,常是一枪击中头部死亡,死后又遭肢解分尸掩埋。

对于营养不良比例已高居全球之冠的印度儿童,仍难幸免此种残酷的遭遇,据印度全国失踪儿童访查中心和印度儿童基金会等非政府组织估计,印度每年离家或失踪儿童人数约一百万人,大多是贫困或下层阶级人家的子女,少有人注意或关切,因此很容易成为不法集团绑架诱拐的目标,但最严重的问题是:“这些儿童最后到那去了?”

印度儿童基金会执行长梅农说:“他们幼小的身躯暴露在所有可能发生的危险之中,在他们遭到人口贩子、乞丐集团、街头黑帮甚至器官贩子的毒手前,政府和警方应当全力找寻他们。但诺伊达连环凶杀案的曝光,显露了这些儿童的下场和警察的无能,人们应该开始睁大眼睛,尽快找寻其他失踪的儿童。”
印度人对苦难的集体冷漠,让人心惊

中评社
[中时电子报]网路主笔张慧英今天表文章说,我要是住在印度,最近可不敢随便上医院,因为医生们这阵子心情很坏,闹着要绝食抗议。没有比一个心情坏又饿昏头的医生更可怕的了。

原因呢,是印度政府打算提高低等种姓阶级的入学比率,医生们认为这会影响医学院的学生品质,降低医学水准。一怒之下上街示威,还有人绝食抗议。话说从头,印度深受种姓制度的影响,社会划分成上千种种姓,而且是世袭的。低阶种姓包括了劳工、农人和仆役等等,这些低下阶层大部分生活在赤贫中,教育程度低或根本是文盲,因此更加缺乏翻身的管道。但是,低阶种姓人数超过人口半数,在这个全世界人口最多的民主国家里,票数还是非常有影响力的。加上近来印度经济起飞,贫富差距扩大,享受不到经济果实的人怨怼渐生,导致社会上的不安紧绷益趋严重。 印度政府在压力下,于是决定增加低阶种姓学生的入学比率。如果按照公平竞争的原则,大家应该各凭本事,但低阶种姓享有的社会资源远不及高阶种姓,一开始的立足点就不公平了,只能靠不公平的垫高入学比率来实现社会公平,这和台湾给予原住民或侨生加分很像。因此,尽管医生闹绝食,印度政府至今似乎仍不打算让步。
    

而这,对于整个印度贫富不均问题来说,只是小小一步罢了。   

张慧英在文章中说,去年到印度采访时,我对印度的种姓制度及贫富差距,是有心理准备的,但对于那里对他人苦难的冷漠,却完全始料未及、也无法想像。追着车子讨钱的乞丐,瘦弱而黝黑,马路边单薄的帐篷下住着一大家子人,没一个看起来洗过澡。孟买绵延不断的贫民窟里没水没电,入夜后各自燃起柴火煮饭,一片漆黑中如鬼火荧荧。这些人,有些是连种姓都排不入列的“贱民”(dalit)─或被称为“不可触碰的人”(the untouchable),有些则是低阶而贫穷的种姓。他们的日子苦吗?农民的日子更苦!   

套句印度人的形容,大部分农民是“生于债务,活于债务,死于债务”,因为利润几乎都被地主、钱庄榨走,很多苦不堪言又了无希望的农民干脆自杀,以致于印度农民自杀率极高,而债务就转移到孩子身上,代代相传,永远摆脱不了债务。   

在印度,日子过得这么苦的人这么多,但整个社会却有一种集体的冷漠,冷到让人心惊,好像许多人眼睛都瞎了一样,看不见在四周处处可见的悲惨不公。种姓制度相信人本来就生而不平等,既是天意,日子好的人就不会对旁人的苦难有歉疚感,也不觉得自己有义务伸出援手,或进一步作制度上的改革。而且,相信轮回来世的存在,更可以让受苦者忍耐、旁观者无动于衷。虽然也有慈善机构或不相信印度教种姓制度的人,但整体而言,种姓的影响力仍然深远。像印度这样的社会文化,要改善贫富差距减少社会不公,实在是一条非常漫长的路,调整入学比率其实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张慧英说,但是,我来自台湾,看到一群人可以对同一国度中的苦难视而不见,热闹缤纷的电视节目和广告里也看不到那块世界,仿佛那一大群人口完全不存在一样,我只觉得不可思议,很想问:“你们瞎了吗?就在你们眼前耶!” 可能是因为外有强敌及长期孤立,让我们必须相濡以沫相互取暖吧,台湾再怎样吵,彼此之间还是有命运分享与危难相扶的义务感,听到有人受苦总是不忍,多少觉得自己该帮点忙。台湾人也许缺点很多,但真的是蛮可爱的。如果有人觉得台湾人其实也很冷漠,相信我,你还不知道什么是冷漠。
-----------------
[资料] 印度种姓制度:

印度人口众多,百分之八十二为印度教徒,其中分为不同等级的社会集团。种姓制度主要存在于印度教中,对伊斯兰教和锡克教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印度的种姓制度将人分为四个不同等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及七千万不可接触者.

婆罗门即僧侣,为第一种姓,地位最高,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
刹帝利即武士、王公、贵族等,为第二种姓,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
吠舍即商人,为第三种姓,从事商业贸易;
首陀罗即农民,为第四种姓,地位最低,从事农业和各种体力及手工业劳动等。后来随着生产的发展,各种姓又派生出许多等级。
除四大种姓外,还有一种被排除在种姓外的人,即“不可接触者”或“贱民”。他们的社会地位最低,最受歧视,绝大部分为农村贫雇农和城市清洁工、苦力等。


种姓制度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就开始萌芽。后来在阶级分化和奴隶制度形成过程中,原始的社会分工形成等级化和固定化,逐渐形成严格的种姓制度。

种姓是世袭的。几千年来,种姓制度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风俗习惯方面影响很深,种族歧视至今仍未消除,尤其广大农村情况还比较严重。

独立后,印度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来消除种姓歧视。首先是制定了有关法律规定。1948年国会通过了废除种姓制度的议案。后来宪法和各邦法律也都做出相应规定,保护低级种姓利益。政府还在教育、就业、福利等方面对低级种姓者提供大量帮助。

随着社会的进步,印度的种姓制度也在发生变化。如种姓制度中的内部通婚制受到冲击,如高种姓的女子现在也同低种姓的男子通婚了。人们对职业的看法也有所改变,衡量职业高低不再以宗教思想为基础,而以金钱、权力为基础。在城市里,各种姓人们之间加强了来往与交流。
变质的绿色革命

印度主要农业邦面临严重环境危机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 2000年7月8日    德温德尔·夏尔马

    印度又一次受到干旱的困扰。该国西部和中部有超过5000万人缺水,数以千计的牛死去。因为粮食贮备比较充足,有2600万吨,比正常年份的需求高出1100万吨,干旱才没有引起饥荒,然而这可能是印度最后一次平安渡过如此严重的危机。未来的干旱完全可能导致饥荒,因为东北地区号称印度粮仓的主要农业邦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正面临着一场严重的环境危机。  

集约农业惹的祸

    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是60年代末、70年代初绿色革命的前沿阵地,在这次革命中,农业机械、杀虫剂与化肥、灌溉技术以及用高产作物替换传统作物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目前印度余粮的80%是由这两个邦提供的.

    但是土地越来越无力承担集约农业的重荷。作物产量和水资源正在令人担忧地减少,有些地方差不多要成为不毛之地。许多农民因投资新的农业设备和依赖农药而背上沉重的债务,农村地区的失业率在增长。这些都是农业经济恶化的不祥征兆。

    这场危机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在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引种水稻,而水稻并不是这两个干旱邦的传统作物。灌溉技术使种植水稻成为可能。水稻被当成一种经济作物种在麦子的旁边,可它吸干了土地中的水分。水稻生长季节的过度抽水使得地下水层的高度以平均每年0.5米的速度下降。在某些地区,农民的深管井根本够不到地下水,或者地下水变成了咸水。

    其他集约耕作做法——尤其是水稻和小麦耕作法——事实上从土地里吸走了养分。给庄稼施化肥时,庄稼不仅仅吸收化肥里的氮、磷、钾,还从土壤里吸走成比例增加的微量元素,包括锌、铁和铜。天长日久——大约经过10年左右,土壤就变得缺乏这些微量元素。土壤缺乏这些微量元素会降低植物吸收氮、磷、钾的能力。

    于是,为了补充土壤中缺乏的微量元素,阻止产量下降,农民们不得不施用越来越多的常规化肥。这样,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的农民们要想赚钱越来越难了,而且该地区的许多土地严重缺乏微量元素。

    大量使用化肥还有另外一个后果:多余的硝酸盐渗入地下水中。在旁遮普邦中部的卢迪亚纳小麦产区及其周围地区,地下水的硝酸盐污染已经显著加剧。

    并非杞人忧天

    耕地因为化肥的过度使用而变得贫瘠,可是印度政府还在鼓励农民们增加使用化肥。这是一个没有希望的短视做法。

    印度政府正致力于推动工业的全面发展,农业部门也和别的部门一样。农业发展的重点在于从事蔗糖生产之类行业的新型的农业综合企业。但是这些企业采用的是与绿色革命农业相同的集约耕作手段。考虑到旁遮普邦面临着严重的地下水问题,我一直认为在那儿建造更多的蔗糖工厂不是个好主意。旁遮普的土壤也不适于种甘蔗,然而现在该邦有20家蔗糖工厂,而几年前只有6家,而且该邦正准备申请再建50家。

    与其说这些企业从事的是农业,倒不如说它们干的是政治勾当,它们极具破坏性。经济利益被少数人占有,而长期的恶果将影响千百万贫穷的农民.

    实际上,似乎是农民们自己在承受绿色革命的代价。旁遮普邦农村地区的负债为500亿卢比——大约相当于7.45亿英镑。在过去两年里,有250多个农民自杀。

    在不久后的某个时候,旁遮普邦不切实际的农业将会崩溃,届时印度的粮食产量会急剧减少。印度的粮食保障很不稳定。由于人口日益增长,加上长期粮食产量的前景每况愈下,我担心这个国家的粮食供应又会像绿色革命前那样需要依赖进口,当时印度曾进口大批的粮食来养活千百万饥饿的国民

    要想不让这种情况发生,印度政府应停止主要依赖这两个邦提供大部分粮食供应的做法。自70年代初以来,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每年共生产1.5亿吨小麦和1亿吨大米,但是这些产量完全是依靠化肥获得的。要打破这个怪圈,政府应鼓励两个邦的农民种植不大需要集约化耕作的替代作物,如高粱和小米,并在其他地方发展小麦和大米的生产。而保持现状将招致环境和社会的灾难。

全球饥饿指标印度排名第24

 中央社记者郭传信新德里十四日专电

据华盛顿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今天公布全球饥饿指标显示,贵为国际投资人眼中“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在全球一百一十九个国家当中名列前二十五名,排第二十四,是全球儿童营养不良比例最高的国家之一。


印度五岁以下儿童有百分之四十七点五体重不足,较诸战争、干旱肆虐而民不聊生的非洲次大陆更为严重。在非洲撒哈拉大沙漠南部国家,儿童营养不良或体重不足的比例平均在百分之三十左右。

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是在十六日“世界粮食日”前夕发表上述报告。在全球饥饿指数最高排行榜方面,报告指出,亚洲地区仅有四个国家名列前二十五名,依次为柬埔寨第十一、塔吉克第十二、孟加拉第十八及印度第二十四。其余二十五名内的国家都是非洲次大陆国家。

另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二00六年营养报告指出,全球儿童体重不足总人口,仅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三个南亚国家就占了一半,其中印度平均每三名成年女性就有一人体重不足,换言之,体重不足的母亲产下体重过轻婴儿的风险也愈高。

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的报告是根据一九八一至二00三年的多次统计,其中印度在一九八一年的饥饿指数是四十一点二三,一九九二年下降至三二点七三,但自一九九七至二00三年一直停留在二十五点七三未变。

印度邻国孟加拉则从一九八一年的四十四点四,下降到二00三年的二十八点二七。

这份报告调查涵盖一百一十九个国家,包括九十七个开发中国家及二十二个转型期国家,但未纳入高度工业化国家以及若干资料不足的国家如阿富汗、伊拉克和索马利亚。
印度农业发展不景气 农民自杀率居高不下

---2003年全国有17107个农民自杀

 [山西晚报]


据美国媒体报道,印度经济迅速发展似乎并没有给农民带来多大收益。相反,由于庄稼歉收、债务缠身,很多农民纷纷选择了自杀。这反映了印度农业发展中某些根深蒂固的问题。

庄稼歉收 绝望棉农吞毒自杀

在一个灰色的星期三早上,一名绝望的印度棉农吞下一瓶杀虫剂,倒在自家泥土小屋的门口。

这位农民叫阿尼尔.申德,今年只有31岁,他有个漂亮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儿子,还有一块21亩大的棉田,这是他家唯一的收入来源。然而,他今年连续3次播种,没有任何收成——前两次是由于干旱,第三次则是雨水过多。绝望的申德再无法承受这个打击,于是服毒自杀,留给妻儿的是巨大的悲痛和一笔债务。

申德的妻子前几天回娘家照顾生病的弟弟,当她闻讯赶回来时,丈夫已经气绝身亡,静静地躺在一块薄布下。她看着丈夫的尸体悲痛欲绝,把脸埋在一块不值钱的蓝色纱丽里号啕大哭,然后对依在身边、表情呆滞的小儿子说:“你爸爸死了”。

危机严重 农民自杀率居高不下

不管死亡的原因是债务、羞耻,还是贫穷,申德的死在印度农村都不是唯一的。根据当地警察的记录,这已是今年6个月来第8次农民自杀事件,而这也再一次提醒人们:印度农民正处在危机之中。

印度政府最新统计的数字表明,近年来农民自杀率仍居高不下。2003年全国有17107个农民自杀;在中部产棉地区,从2004年7月到2005年8月的一年时间里,非官方统计的农民自杀事件有767起。

印度经济正在腾飞,但农业就像阿基里斯之踵,是印度经济致命的弱点。农业是印度几亿人的谋生之道,但在国民经济中却只占一小部分。粮食生产曾经是印度的骄傲,现在则正向相反的趋势发展。过去10年里,粮食生产已落后于人口增长。

农民危机是任何一届政府都无法忽视的问题,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更把这个问题描述为“剧痛”。他认为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已成为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两年前,农村高自杀率和普遍的绝望情绪推翻了前政府,并帮助曼莫汉.辛格成为印度总理,而面对这一棘手的问题,辛格总理似乎也无能为力。

高投低产 农民常常债务缠身

印度全国农民委员会主席斯瓦米纳坦说,自杀事件是困扰印度农业发展的某些问题的极端反映,具有经济性和社会性。印度的经济改革已经有15年了,改革使得印度农民与世界接轨,去面对全球竞争,并使他们有渠道购买昂贵的生物技术,然而改革并没有帮助他们高价出售农产品,或得到银行贷款,或在发生干旱、虫害和洪水时得到赔偿。

两年前,印度以美国同盟国的姿态出现,现在则是美国农业政策的最主要批评者。美国政府每年拨巨款补贴本国棉民,迫使包括印度在内的产棉大国棉花价格下跌。面对全球化的到来,印度农民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参与竞争,要么退出。

要竞争就就不得高价购买基因改良种子、化肥和杀虫剂,这些东西即使在最小的乡村商店里也能买到,棉农申德种植的就是美国生物科技的巨头孟山都公司研制的转基因棉,称作Bt基因棉,它能有效预防棉铃虫危害,使杀虫剂的用量降低25%。

优质同时带来的是普通种子两倍的高价,这就迫使农民必须投入更多资金,向银行贷款无门的他们,最终只能选择高利贷。在农民自杀倾向严重的地区,靠高利贷买种子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放债者先向借债农民征收高额利息,还要求额外的保险费,然后迫使农民以低于市场价把棉花卖给他,再从中获利。

钱德拉卡尔.阿加瓦尔是放债老手,他说:基因改良棉种和杀虫剂市场生意兴盛,使得放贷人大获其利,而农民就倒霉了。事实上,遇到一两次农作物歉收、家人生病、或女儿出嫁,底子薄的农民之家就会岌岌可危。

政府紧急采取措施

阿尼尔.申德死前至少背着四笔债务:一笔是银行贷款,两笔是他姐姐为他借的钱,一笔是高利贷。自杀前的晚上,他又借了最后一笔债:大约9美元,刚好买1升杀虫剂,并用它结束了生命。

在目前情况下,像申德那样只有少数财产的人极易受到伤害,甘地发展与研究学院的一份研究结果表明,在自杀的农民中,一半以上拥有的土地不到30亩,86.5%债务缠身,40%以上农作物歉收。

但拥有大量的土地也不能让他们高枕无忧,马诺.昌杜拉尔有430多亩的棉田和高粱地,但他说自己每年也是靠运气。每年播种后,他都要祈祷风调雨顺,棉苗不要遭到棉铃虫危害。现在他有3笔债,加起来有1万美元,在当地这是一大笔钱。

印度政府去年的调查表明,40%的农民不愿继续经营农作物,只有4%的农民给农作物投保,大约60%的农民完全依靠雨水。

为了应对农业面临的危机,辛格政府已采取一系列措施,如增加农村信用贷款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此外,还采取了紧急补救措施,包括在自杀倾向严重的地区发放价值1560万美元的救援物资,并且承诺放弃现有的银行贷款利息,惩治不法高利贷商人。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许多人更希望政府在农作物歉收或全球价格下跌时帮农民一把。

-------------
印度新德里:天天在“等”水到来


 国际周刊  

  
一方面印度的降水非常充沛,每年夏天都在闹洪灾,但另一方面印度居民却面临着缺水的威胁,印度任何一座城市每天为市民供水的时间都只有数小时,有7亿多人缺乏下水道设施,一场水资源危机正在全面侵袭印度,连最富裕的首都也不例外。水资源问题可能会成为制约印度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

家庭主妇辞掉工作专职等水 找水也可以让一个女人疯狂。

这事儿问问丽图·普拉舍就可以了,这位居住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一个中产阶级社区的家庭主妇每天早晨6:30就爬起来开始为找水而烦恼。

一天早上,水管竟然罕见地滴出了水,而更为常见的是一点水也不来,因此丽图不得不打电话叫私人送水车,等候水车到来,同时担心着要是什么水也不来,浴室里储存的水还够不够用。“你整天盘算着的事情,就是如何得到水,”45岁的丽图满脸疲惫地说,“你任何时候都得这样紧张兮兮的。”

比丽图更糟糕的是住在贫民窟里的居民,那里根本就没有供水管道,供水局只往那里派水车,那儿的妇女们要耗上好几天才能等到水,水一来街道上就挤得不可开交。为了确保自己的那份水,卡玛尔·克里希南辞掉了工作。她以前每周有5天去邻近的居民点打扫卫生,然后每天晚上一回到家里,发现一滴水也没有,水桶一直空着。最后,丈夫命令她辞职,天天等水。“我想出去工作,但我没法去,”她闷闷不乐地说,“我等水都等疯了。”

没有一座城市供水完全正常

新德里的水荒在印度很有典型性。在全国范围内,由于城区的供水网络严重失修,任何一座城市每天为市民供水的时间都只有数小时。比供水更重的问题是污水处理。 新德里既不能消解自己的缺水问题,也不能充分处理其产生的污水。有约45%的市民的住所不与公共排污设施相联通。

在全国范围内,这些问题更为严重。有7亿以上也就是差不多占总人口2/3的印度人,没有足够的下水道设施。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印度每年有210万名5岁以下的儿童主要因为缺乏干净水而死亡。“除非政府管理水资源的方式发生显著的变化,而且这种变化迅速到来,”世界银行在其去年十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总结说,“印度将既没有资金来维护或者新建基础设施,也无法为经济发展和民众提供必需的水。”

水危机潜伏了数十年

印度的经济正以令人艳羡的速度阔步前进,但就算是在新德里这座印度最富裕的城市里,像丽图这样的中产人士也落到了四处找水的窘境。

这场危机已经潜伏了数十年,随着人口激增、城市大大扩张,这已经为脆弱而疏于管理的公共供水与净化网络带来了新的压力。所有这些因素已经导致一些地方水资源太少,一些地方水受污染,另外还有数百万人每年饱受洪水侵袭之苦。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它不仅危及印度的经济发展,也影响其国家和政府形象。

位于新德里的“科学与环境中心”负责人苏尼塔·纳雷因说:“我们这个国家无论是变得贫穷还是变得富裕,那都是因为水的缘故。”围绕水资源而产生的种种冲突,体现着目前印度正面临着的众多恼人的变化:城市和乡村之间的需求冲突,根深蒂固的贫富分化,日益兴盛的经济和脆弱的环境之间的平衡。

圣河也遭到了严重的污染

印度久负盛名的亚穆纳河的遭遇,可以作为研究印度所面临的水资源管理危机的一个典型案例。新德里在2000多年前就诞生在这条大河的岸上。而在印度教神话中,亚穆纳河被认为是一条从天堂流到人间来的圣河。但在新德里城区内,亚穆纳河本身也可以说已经死去了。

从喜马拉雅山脉流淌了400公里的亚穆纳河在流入首都前,仍然相当干净,新德里公共供水局每天从这条作为该城最大饮用水源的河流里,汲取近87万立方米的水。但在亚穆纳河流过市区时,它就变成了新德里最大的排水沟。居民每天向这条河里倾注近360万立方米的污水。亚穆纳河宛如一条黑色带子。一团团未经处理的污水浮在表层。沼气泡在水面上升腾。

这水已经无法让鱼生存,更别说让人去游泳或者饮用。

据官员们估计,新德里的人口在过去15年里增长了大约41%,达到1600万。随着人口剧增,他们倾注入亚穆纳河的污水中,平均有一半以上没有得到处理。更为糟糕的是,新德里的许多居民点甚至没与污水管道连通,露天排水沟分布于贫民窟的窄窄里弄,每一个弄堂都臭味弥漫。一些沟渠里由于充满了垃圾和淤泥,结果完全变成了一条条墨绿色的垃圾带。这些沟渠汇入了一条宽阔的下水道,它流过该城的东部边缘地带,汇集了更多的污水和垃圾,然后与来自两家污水处理厂的水流汇合,最终流入亚穆纳河。

背负着从首都接纳来的重重污物,亚穆纳河向南蜿蜒流往马图拉和阿格拉(举世闻名的泰姬陵所在地)。新德里下游的邻居们不得不对水进行深度处理。

“这条河受到人们的崇拜,”24岁的市民萨尼·弗马说,在看到亚穆纳河时,弗马无比震惊,他现在不遗余力地提醒别人污染问题的严重性。他加入了一个名为“我们拯救亚穆纳河”的环保组织。“如果你想崇拜这条河流,就应当给予它更多的尊敬,”他说,“你就应当正确对待它。你应当质询政府。应当要他们为这条河流做点什么。”

地下水都被过度抽取

印度居民普拉希很不幸地居住在新德里供水缺乏的南部城区。城里的供水在流经长达5600英里的破破烂烂的公共管网时,有25-40%的水白白漏掉了。到普拉希这里时,水几乎从来不够用。普拉希每月得到的自来水平均不到13加仑,而从供水局拿到的费用帐单从6至20美元不等。她抱怨说,因为供水局从来不看水表,水费也就这样变幻无常。

这意味着她不得不寻找其它水源,同时殚精竭虑地节约用水,以满足家人用水需求。她每月还从私人供水车那里购买265加仑,费用大致为20美元,此外她还付给从一口私人水机井里汲水的工人2.5美元,水井是她和其所在住宅区的其他居民们一起打的。

据由印度政府委托编写的《德里人类发展报告》介绍,新德里有近1/4的居民至少在一定程度上依赖这种水井。这也就是新德里的地下水比该国其它地方干涸得更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有78%的地下水被过度开采。

但一幢幢簇新而时髦的公寓楼正在新德里各处拔地而起,郊区楼盘就以确保24小时供水来促销,不过这通常是通过打深井来实现的。一处新楼盘在报纸上打出的广告词就是这样说的:“想想24小时都不干渴的滋味!”

今年8月新发布的一份报告警告“一场空前的水危机”在迫近,报告指出25%的新德里居民根本得不到自来水,另有27%的人每天供水不到3小时,有近200万个家庭根本没有抽水马桶。

根本原因在于设施和资金

新德里居民日复一日的找水行动只是加大了对公共供水系统的压力。比如说,为了弥补公共管道里水压不足的问题,普拉希和邻居们几年前开始用一种所谓的增压泵,直接从公共总水管里吸水,每户人家都在汲取尽可能多的水。这是一种面对公共资源有限而且不可靠时出现的一种“我优先”的策略,它在这座人人希望“我优先”的城市里到处兴盛起来,而每一个增压泵都在进一步让供水管里的水量减少。

新德里和全印度的供水形势预计将更趋恶化。印度现在每年用水约6338亿立方米,但这种需要正在跳跃式增长。官方的估算表明,用水需求到2050年将不止翻一番,超过印度可支配的1.07万亿立方米。不过新德里水危机中一个最为显著的乖违之处就是该城并不完全缺乏水资源。供水局首席执行官阿伦·马苏尔说,真正的问题是因基础设施破败和资金缺乏而导致配水效率低下。

据供水局估计,消费者支付的费用只有实际供水价格的40%。但马苏尔很明白,现在要提高水费是不现实的。他说:“如果我们能让供水充足,要让人们支付更高消费就会容易一些。”去年曾有提议将一些居民点的供水民营化,但因遭遇到强烈反对,而最终流产了。这样一来,该城的管道网也就持续在一团糟的境地。

官方調查:印度自来水致癌成份超过标準五倍 

[中央社]   记者郭传信新德里十一日专电

几乎每位初抵印度的外国旅客都有喝水拉肚子的惨痛经验,而印度人却安然无恙,如今似乎有了答案。据印度政府中央污染物控制委员会今天公布首都地区自来水含毒成份研究报告指出,自来水中含有各种致癌成份,浓度较世界卫生组织的标準还要高出五倍。

中央污染物控制委员会这项骇人的发现也说明了,无怪乎自出娘胎就饮用自家自来水的印度人安然无恙,似乎每个人体内的毒素早已经累积到百毒不侵的地步。

污染控制委员会的这项评比,是根据自来水中所含「总三卤甲烷」的程度而定,也就是自来水在净水场加氯消毒过程中,水中有机物和氯会反应形成三卤甲烷,其主要生成物包括水中的氯仿(CHCl3)、一溴二氯甲烷(CHCl2Br)、二溴一氯甲烷(CHClBr2)、溴仿(CHCBr3 )等四种的合称,也都是致癌物。

据委员会表示,这项调查是在过去六个月对首都新德里地区三十个自来水区进行抽测的结果。世界卫生组织容许「总三卤甲烷」在自来水中的安全标準是每公升六十微克,在美国是每公升八十微克。

委员会一名要求匿名成员表示,自来水厂的处理过程疏失不当要负部分责任,此外,自来水输送过程当中造成氯与铁管產生毒素,也是造成污染的原因。

据新德里医学协会医师班沙勒表示,当水中的「总三卤甲烷」超过零点四六毫克(四百六十微克)时,将会导致结肠癌、直肠癌、膀胱癌和女性流產等,而世界各国研究也早已指出,不仅是喝下「总三卤甲烷」的水,就是用来淋浴,也有害人体健康。

这是印度官方首次发表有关印度居民用水的研究报告。据委员会人士透露,这也是印度政府在德国开发署协助成立国家有机物追踪实验室后,进行的初步研究工作。
印度粮仓快空了
    吃光6000万吨储备   面临粮食危机 


   旁遮普邦是印度的“粮仓”,但现在很多农民都改种利润更高的作物了。

  单就发展农业来说,印度一直让亚洲其他国家很羡慕:拥有面积最大的耕地,气候条件优越。作为世界第二人口大国,印度也一直为本国能够自给自足和拥有丰厚的粮食储备而骄傲。但是现在,印度的粮食却不够吃了。印度政府日前宣布,计划进口小麦300多万吨,这是印度多年来首次进口小麦。印度专家称,此举可能会暂时缓解印度面临的粮食危机,但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印度的粮食安全。

  进口小麦本周就运达

  就在去年底,印度粮食集团主席还信誓旦旦地说:“印度进口小麦的几率为零。”然而本周内,从澳大利亚进口的两船小麦就要抵达印度港口了。据印度《经济时报》7月26日报道,另外13船进口小麦也将在8月底之前陆续到岸。

  印度著名经济学家派·潘南第卡遗憾地对媒体说,“我们过去一直对6000万吨的粮食储备感到沾沾自喜,但现在储备粮仓就快空了。”印度“绿色革命之父” 斯瓦米纳坦认为情况更为严重。他分析说,现在有将近40%的农民时刻想着、准备着从农业中“撤离”,这样下去,“粮仓还会更空”。

  很多人对粮食危机无动于衷

  从上世纪60年代建立粮食储备以来,这项制度在印度国民经济中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粮食储备主要由缓冲库存和经营库存组成。经营库存是为了解决正常年景两个收获期之间的粮食供给问题;缓冲库存是指在经营库存之外再储存一部分粮食,为了缓冲由于年度性粮食减产带来的短缺。印度储备制度规定,缓冲库存的临界值为500万吨,最佳数量为1200万吨(相当于粮食产量的6.3%)。而根据印度高级智库RPG基金会发表的一份报告,现在无论是大米储备,还是小麦储备,都只有200万吨了,远低于规定的最低储备标准。该报告认为,印度面临粮食危机,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面对粮仓的空虚,印度多数人无动于衷,这是最让那些关心粮食安全的专家学者们痛心疾首的。潘南第卡说,粮食储备严重不足的现状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他们还整日沉醉于GDP高速增长的迷梦之中。联合国2005年《人类发展报告》称,印度有一半儿童营养不良,每年250万儿童死亡,其中大部分源于饥饿。还有媒体指出,印度普通民众对粮食安全缺乏忧患意识也就罢了,因为他们现在还没有为一日三餐担心,但政府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此也没有清醒的认识。要不是斯瓦米纳坦等专家学者的一再呼吁,印度政府根本不会下定决心采取措施充实粮库。

  粮食消费增加,产量却在减少

  印度粮食储备严重下降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印度政府向来对农村重视不足。《印度时报》称,印度政府最近几年实施的经济政策多以城市为中心,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农业生产力日益降低,粮食生产利润很低。新德里一位长期研究农村经济的学者米特拉对记者说,农民为了多赚点钱,大量转产利润更高的经济作物,生产粮食的人更少了。

  其次是粮食连年减产所致。印度农业基本上还是“靠天吃饭”。雨季来得早些,就能有个好收成;雨季来得晚些,印度农民就只能“跳舞求雨”。最近几年天公不作美,粮食年年减产。而印度还是全球变暖的最大受害者,粮食产量损失最严重。

  最后是粮食消费增加所致。在粮食减产的同时,印度人口在增加,相应的,粮食消费在增加。印度一位经济学家对记者说,印度的人口政策和农业政策一样,都是一种“放任自流”的政策,印度人口的迅猛增加无疑加剧了本已严峻的粮食危机。

  进口粮食治标不治本

  对于通过进口小麦来补充库存、平抑粮价的做法,印度有许多不同意见。潘南第卡认为此举是“不现实的”,因为进口价格太高。印度政府现在进口的小麦价格是每100公斤21.3美元,但从国内农民的收购价是每100公斤15美元。他认为,进口粮食只能是权宜之计,长远来看,还是要提高本国的农业生产力,这才是治本之道。

  数十年前,印度通过“绿色革命”,由一个连年缺粮的“饥荒之国”变为自给并出口的“余粮之国”。印度很多专家建议,应该再来一次“绿色革命”来解决当前的粮食危机。印度农业占到全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2%左右,劳动力也占到全国劳力的70%。但眼下,印度8%的经济增长率中只有1个百分点来自农业。如果政府还是重视不够,不仅粮食要出现危机,恐怕经济也“危险”了。


印度严重缺水 20年后11条河流可能干涸

 [世界新闻报]
  
现在,印度各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缺水困扰。在用水高峰的夏季,情况就更严重了。

在班加罗尔,每星期只定时供水两次;在博帕尔,每天供水时间仅为30分钟;在海德拉巴的一些地区,每3天供水一次;在晨奈,250个巨型供水箱不停地兜着圈子来应付居民的需求;即使在首都新德里的富人区VasentKunj,每天也最多供水30分钟。

由于供水量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因此印度不得不动用40万个供水箱为缺水城市补充水源。无论在哪个城市,只要供水箱一到,马上就会被焦急等待的人们围个水泄不通。

奥兰嘎巴德的一位中学教师多年坚持健身,问其缘由,他的回答令人忍俊不禁:为了能在供水箱到来时有足够的力气挤到前面去。

缺水引发“水战”频仍

缺水已经成为印度面临的最大资源危机。目前,全国每3人中就有一人的生活用水受到严重威胁。虽然印度已连续十几年雨季降水充沛,但依旧难以解除全印数亿人口的焦渴。

据印度水资源部测算,全国35个主要城市的日最低需求总量与实际供应量之间的缺口达30%。其结果很有可能引发大规模的“水战”。

其实,为水而争斗的群殴事件目前就在各地频频发生着。2003年5月中央邦的尼莫吉镇因抢水引起的那场纠纷,甚至导致1人死亡、6人受伤。

地下水已快被挖光

为什么情况会如此严重呢?印度媒体分析指出,上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政府和市政部门只是一味地铺设供水、输水管道,可是水源这个根本问题却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

印度的大多数城市都离江河较远,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使得周边本来就不多的湖泊逐渐干涸。班加罗尔原有大大小小 262个水溏,现在181个已经见底。

晨奈市民瑟罗嘉每星期两次往返位于15公里外的姐姐家,为的就是洗个澡、洗洗衣服,因为她家每天得花15卢比买一罐饮用水、花50卢比买其他生活用水,已不堪重负。她丈夫说:“几十年了,我们从城东搬到城西,又从城西搬到城南,现在只好住在城北,这都是缺水造成的。”

城市用水危机的征兆早在上世纪80年代已有所显现,但当时大多数城市的市政当局急功近利,只靠掘取地下水来解一时之急,导致缺水问题日益严重。

如今,整个德里市赖以生存的,就是1250眼管井;南方的晨奈,更是得从附近农村的约300口井中取水;其他地方也大同小异,只要有可能,人们就自行挖井,政府对此睁一眼闭一眼,没有加以管制。如此一来,地下水位骤降,南印度的管井里,200米以下方可见水,晨奈及附近地区抽取地下水的水泵,每年得下移3-6米。目前,全国管井的平均深度已 10倍于掘井之初,已达300余米。

德里虽然坐落在亚穆纳河畔,但由于用水量过大,现在只得“借用”流经附近哈里亚纳邦和乌德兰恰尔邦的恒河水;班加罗尔的大量生活用水,更是从相距100公里的高韦里河运来的。德里和班加罗尔还算是幸运的,其他不少城市即使跑到 100公里以外,也找不到一条可“用”之河。

20年后11条河流可能干涸

据印度水资源部统计,印度20个主要河谷地区已有8个地区缺水。在卡纳塔克邦以北的啤马河畔,农户森巴·高里一家拥有12000平方米耕地,他们和周围的农民一样“靠水吃水”,从前既可以种地也可以捕鱼,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但这条河现在已经干涸,如今,他们只能“靠天吃饭”了。

在玛尔瓦和奔特垦德河谷地区,不仅河水流量已严重不足,地下水位也在持续下降,为了全家老小和自己的牲口不至于渴死,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纷纷背井离乡,拖儿带女地去寻找新的水源。

在印度,水的管理涉及农村发展部、城市发展部、农业部、水资源部、粮食部和环境部等6个政府部门,很难协调。而印度宪法还规定,水的问题属于各邦“内政”,中央政府可以通过协商就相关问题作出决议,并给予财政拨款,决议的具体实施则由各邦自行负责。由于各邦只顾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争争吵吵一直没完没了,更延缓了问题的解决。

印度水资源部和农业部预计,到2025年,全国将有11条主要河流干涸,恒河的水量也会大幅度减少。届时全印 10多亿人口的生活将因此而陷入困境。
印度水危机中的"输水专列"

许力伟 译 孙磊 校对         

斋普尔讯:随着火车汽笛声响起,印度拉贾斯坦邦各个村庄的庆祝活动也正式开始了。各村的老老少少纷纷带着各种盛水容器朝这列火车奔去。这是一辆专用输水列车。在拉贾斯坦邦的这个一直被缺水危机困扰着的沙漠地区,这列运水的列车对于这些居民来说意味着一条生命线。每当夏季到来,这里的每一滴水都彷佛要被炙热的太阳灼干。
在最近几年中,输水专列的供水已取代雨季成为每年的特点。“输水专列”是由拉贾斯坦邦政府联合印度西北铁路公司共同资助的,其覆盖范围包括阿吉莫尔地区和巴利地区这些缺水危机甚是严重的地区。
5月3日,第一列满载着饮用水的火车从阿吉莫尔地区的纳丝罗巴特站出发。这列火车途径七个站,为成千上万的村民们提供饮用水。与此同时其他的列车正运行在焦特布尔市的巴利地区。
早上4点30分左右,这列25节车皮的“输水专列”抵达纳丝罗巴特站。从桐克地区的贝斯阿普路尔大坝引出的水将会在这里把所有车皮注满。每个车皮容量为3500L。9点30分左右,满载的列车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驶向各个村庄。
每到达一站,车皮里的水被倾倒在一个靠近铁轨的大水罐中。这些特殊的大水罐是由公共卫生工程局监制的。之后,村民们把他们各种容器装满,满载而归。偏远的村镇就是靠这些大水罐供给饮用水的。在炙热的夏季,村民们不再祈求上天,而是盯着意味着生命的铁路线。
皮普利亚村的萨娜提迪芙意是运水列车的最后一站。“这列火车维系着我们的生命。如果有一天这列车没有来,那我们的生活将会彻底乱了套。在这个村子里,除了这列火车以外很难再找到其他水源。”在最近四年里一直开着这列火车的驾驶员阿里·阿斯加觉得自己很幸运,他动情的说,“感谢全能的真主阿拉!是他拣选我从事如此高贵的工作。”这是一段让我含羞的经历。没有什么能比为成千上万饥渴的人送来救命之水更重要的了。每次祷告,我都感谢真主阿拉的仁慈。”
西北铁路局总经理兼高级代表甘地说,这种列车将会往返900多趟,并且在整个夏季不间断运行。据他所说,州政府已经为这种火车的运行支付了600万卢比。虽然由于这种列车的运行,西北铁路局在资金上担负了额外的负担,因为他们不仅要为列车安排足够的车皮,而且要为这一工作分配火车司机;尽管在这项服务上投入的资金是竹篮打水,但是,铁路官员仍声称,正如向公众所承诺的一样,他们每年都会不间断的提供这种服务。
印 度 水 荒 严 重
---隔天供水,配给制,水罐车供水,水质很差 ,仅50%的人饮水有保障 ,连接河流? 雨水接收.
记者张保平)
印度是个缺水国,大部分降水集中在雨季。今年,由于印度洋季风推迟登陆,更加重了印度各地的水荒。许多地方的居民开始为日常饮水发愁。
在印度,大部分地区每天都在演绎着同样的故事:供水严重不足,一天仅供水一两个小时,而且水质很差。许多大城市的水线快速下降。印度亚洲通讯社援引一位非政府组织负责人的话说,印度只有40%到50%的人能够得到饮水保证。
很多城市每隔一天供应一次水,实行着严格的配给制。西姆拉的一位家庭主妇说:“我们每隔一天才能接到水,我不得不把家里的盆盆罐罐都接满。”有的居民为了等到水罐车来,整夜不能睡觉。水车来的时候,大家一拥而上,场面比较混乱。
首都新德里是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部分城区的居民必须早晨4点半起床,排队等候水罐车供水。然而水罐车供水能力有限,难以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
在南部的卡纳塔克邦,除了“硅谷”班加罗尔的供水能够得到保证外,全邦208个城市的水龙头隔一天才能流出水来。有的地方甚至每隔3天才能供应一次水。
在北部山城西姆拉,尽管冬季降雨比较充沛,水龙头仍然流不出水。市长索含·拉尔说:“目前供水不足,不得不限量供应。”甚至到那里消暑的游客用水都受到影响。
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首府钦奈多年来水荒严重,一些城区已经没有自来水供应,大部分地区用井水和水罐车解决饮水问题。
号称“印度的上海”的金融中心孟买的情况比新德里好不了多少。据估计,孟买每天需要40亿升水,而供应量只有30亿升。孟买的一位家庭主妇说:“我们现在每天能有三四个小时的供水。有时候一点水都没有,不得不用小瓶的矿泉水。”
印度总理辛格今年初同每一位部长单独谈话,商谈实施“河流连环”工程的可能性,希望通过连接印度境内的河流,从根本上解决印度的用水问题。但是由于耗资巨大,“河流连环”目前仍然停留在设想阶段。
为了解决燃眉之急,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出台了限制用水的措施。即使在没有闹水荒的富裕的旁遮普邦和哈里亚纳邦,在两邦的共同首府昌迪加尔,政府仍然禁止用水洗车和浇草坪。南部的马哈拉施特拉邦已经禁止农民浇地。喀拉拉邦在建筑物上修建了雨水接收装置。在新德里,市政当局要求人们不要浪费雨水。
看印度环境崩溃对社会的巨大冲击
土地干裂收成差 105名印度贫困农民集体自杀
---今年印度农民自杀总数上升到814人
---五年来,印度南部已有数千农民因还不起债而自杀
---印度总理辛格说:“这是个棘手的全国性问题,必须寻找解决的办法。”
 
【星岛网讯】  06-09-11
印度媒体近日爆出惊人消息,今年8月底,印度西南部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买有105位农民集体自杀,致使今年印度农民自杀总数上升到814人,不堪重负无法偿还债务导致了印度农民纷纷自杀。印度农民也是在没有政府农业补贴的情况下参与市场竞争,一旦收成不好,不仅衣食无着落,还欠一屁股债。
据《光明日报》报道,印度经过15年改革开放,其社会和经济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已形成约三亿人的中产阶级,人均收入已逾七百五十美元,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八千亿美元。预计到2008年,印度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一万亿美元。由于改良土壤、优化种植技术的“绿色”和“白色”革命,印度农业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并基本解决了十亿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什么在经济高速发展、农业稳定增长的今天,还有那么多农民自杀?印度媒体称这是“成长中的烦恼”,印度总理辛格视察六个旱灾严重邦后,曾就农民自杀事件说:“这是个棘手的全国性问题,必须寻找解决的办法。”
印度农业现代化虽然有长足进展,但仍未摆脱“靠天吃饭”,每年夏季季雨为主要水源。最近五年季节雨很不规律,有时倾盆大雨,连续下半个月甚至一个月,把庄稼和棉花冲得干干净净,颗粒无收。有时,却接连干旱无雨,河水干涸,土地干裂,农民的投入血本无归。由于实行了农业市场化和商品化,政府对农业的补贴先后被“减免”。绝大多数印度农民在没有政府农业补贴的情况下参与市场竞争。如果运气好,收成好,可能皆大欢喜。一旦收成不好,不仅衣食无着落,还欠一屁股债。
印度国有银行已根据总理辛格的指示,安排给农民8.15亿美元的农业贷款,给农民部分偿债优惠,即减免所有债务利息,但问题还是得不到根本解决,因为多数农民连本金都还不起,还款期一到,即使免除利息,仅偿还本金,这些农民也要倾家荡产。
对棉农而言,五年前,印度市场棉花收购价格是每吨六百美元,然而,棉农要保证收益的最低价格为六百五十美元,大量棉农早已入不敷出。五年后,这种情况持续恶化,棉花价格持续爆跌,已从每吨六百美元下降到现在的三百七十美元,这样的低价把一些棉农逼上绝路。此外,由于工业高速发展,电价和化肥价持续攀升,不少农民交不起费用,转而求助高利贷商,到年终,一旦没收成,一些农民被逼得无路可走。
五年来,印度南部的安德拉邦,马哈拉施特拉邦、卡纳塔克邦等地,已有数千农民因还不起债而自杀,并因此引发严重社会问题。一些社会学家指出,国家要实现经济腾飞,仅有速度不够,还需要注意发展中的各种社会问题,尤其是农民、农村、农业等三农问题,农业稳步发展中的印度连连出现农民集体自杀,已引起印度社会越来越多的关切。
布朗先生关于印度地下水危机的警告
摘自莱斯特.布朗《地球不堪重负》  2004  P96
弗雷德.皮尔斯在[新科学家]杂志上发表了最近对印度水状况所做的调查,指出在这个堪称全球打井之冠的国度,2100万口水井使全国大部地区的地下水位都有所下降.政府给打井用电以不少补贴,于是更加快了地下水位下降的速度.印度古吉拉特邦北部的地下水位以每年6米的速度下降.在一些邦里,一半的电力消耗在抽水上.
印度南部的泰米尔纳德邦有人口6200万, 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井几近干涸.据泰米尔纳德农业大学的帕拉尼萨米说,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小农拥有的水井有95%已经见底.这使该邦的灌溉面积在过去的10年中减少了一半.
尽管地下水位下降, 印度仍在借用油井钻探技术打井找水,在某些地区已打到上千米深.一些地区由于地下水资源完全枯竭,农业只能靠天吃饭,连饮用水也需要从外面运进来.国际水管理协会古吉拉特地下水监测站负责人图沙阿尔.沙是这样评价印度的:“一旦泡沫破裂,整个印度农村将陷于史无前例的无政府混乱”英国《新科学家》发表报告警告
     水泵正汲干亚洲大陆
党琦   (新华社) [新民晚报]   2004年8月26日
即将发行的最新一期英国《新科学家》周刊发表报告警告说,由於农民使用的管井一刻不停地汲取亚洲的地下水储备,大功率电泵也在以远远超过雨水补给的速度抽取地下水,亚洲大陆地下水位正在大幅度下降,地下水资源有被抽干的危险。
地下水位下降
《新科学家》发表的报告基於科学家上星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第14届国际水研讨会上公布的研究结果。
报告警告说:“这种少见预兆的危机正在整个亚洲重复,有可能在数十年内造成大饥荒。”
报告说,过去十年间打钻的管井多达数百万口,其中不少未受到官方任何管制。与此同时,大功率电泵也在以远远超过雨水补给的速度抽取地下水。虽然钻井和电泵使不少国家的水稻、甘蔗等作物获得丰收,但这种繁荣注定是昙花一现。
报告援引科学家们的话说,地下水位正在大幅度下降,在短时间内,一些风景如画的地方有可能变得乾旱贫瘠,甚至转变为沙漠。
印度最为严重
目前情况最严重的当属印度。
过去,印度农民用牛将水桶拉出手挖的水井。可是现在,他们早已将这种传统的水井废弃不用。利用石油工业的改良技术,印度农民已经打钻了2100万口深达地下数百米的管井。
现在,印度每年都有数百万口管井投入运营,一刻不停地灌溉水稻和甘蔗等农作物。《新科学家》报告说,虽然价值600美元的电泵给不少印度农民带来了短期繁荣,并且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内使得印度成为主要大米出口国,但其“後遗症”将是可怕的。
《新科学家》报告说:“(印度)农民已在新型水泵上投入了大约120亿美元,但他们必须不断打钻更深,以跟上正在下降的水位。”
“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设在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地下水站负责人图沙阿尔.沙阿说,印度农民每年从地下抽取大量地下水,但只有极小部分得到雨季降雨补充。
大量使用电泵带来的後果是电力管制。在印度一些邦,一半电力用来从深达千米的地下抽水。
问题正在重演
《新科学家》说,印度的问题正在亚洲其他国家重演。在巴基斯坦和越南等水资源短缺国,数以百万计的管井正在抽取宝贵的地下水。
过去十年间,越南的管井数量翻了四番,现已达到100万口。而在生产全国90%粮食的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地下水位正在骤降。
《新科学家》报告说,为应对水资源危机,印度一些邦正在河床上修建小型水坝,试图以渗透方式补充地下水资源。印度一些宗教人士也在组织农民挖水塘囤积雨季降水。
干渴的地球
“食物泡沫”终将破裂,“问题不是它是否会破裂,而是何时破裂”、地下水最终不可避免的耗尽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它是一场缓慢发展的旱灾,有朝一日将影响成百上千万人口....
弗雷德•皮尔斯    
   按传统标准来看,农场主吉特巴伊•乔杜里堪称模范他使用有机肥和天然杀虫剂,在其苜蓿地的边缘种植果树,细心照料奶牛。他每天挤出25升牛奶,并把它送到邻近古什尔村的奶站,从那里牛奶再被运往古吉拉特邦奶制品厂。正是因为有了像他这样的人,印度人才能免于挨饿。
    然而,尽管它有种种好处,里占地2公顷的农场正在播撒全球灾难的种子。在种植喂奶牛的草料时,乔杜里完全依靠从地下深处抽取的灌溉用水。在一年时间里,他的小小电泵从地底抽取的水是地面降雨量的两倍。这座村子的地下水位现在下降到地下150米深,而且每年下降6米,也就不足为奇了。
    全球有成百上千万像乔杜里这样的农夫——从中国到阿根廷,从澳大利亚到美国,人们日益依赖于以不可持续方式从地下深处抽取的“化石”水。我们的集体行动可能使近40年来无人认真担忧过的问题——全球大饥荒——死灰复燃。
全球用水量激增
    在上世纪60年代,全世界都深受马尔萨斯描述的噩梦困扰地球人口将在一代人的时间军翻一番,谁也不知道该如何填饱他们的肚子。斯坦福大学生物学家保罗•埃利希在其畅销书《人口炸弹》中写道:“数亿人将要饿死。”
    但可怕的灾难并未发生,这主要归功于新一代高产作物。相比之下较鲜为人知的是,“绿色革命”的成功是建立在对灌溉系统的巨大投资之上的。今天,世界粮食产量是二三十年的的两倍,但它种植这些粮食所用的水是过去的三倍。从自然环境中抽取的水有三分之二用来灌溉庄稼。这种用水方式极度不可持续,许多人已得出结论说,灾难并未避免,只是推迟了而已。
    在大多数地方、灌溉作物意味着修建堤坝并将河水导入灌溉沟渠。这对河流及其生态系统来说并非好事,不过河水至少在雨后会重新变满。但在一些地方、河水也不够满足灌溉用水的需求,于是农民们已经开始自力更生。
    最触自惊心的例子是印度-在过去10年里,印度经历了一场不同寻常的“赤脚”水文革命。农民利用租来的钻机和买来的电泵,开采地底下数千年都未曾受到侵扰的水资源。如今,2100多万印度农民利用地下水浇灌田地,印度三分之二的作物都是用地下水灌溉的。地下水正在耗尽。与河水不同,它不会很快恢复。而世界其他地区看来也要步印度的后尘。
    关于印度农民每年从地底抽取多少水,没有可靠的统计数字。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最近估计,这里每年抽取的灌溉用水约达250立方千米、这比雨水所能补充的多出至少一百立方千米。国际水资源管理研究所的图沙尔•沙阿说:“这是极度的无政府状态,是通向灾难的单程旅行。”农民无疑在葬送其子孙——如果不是他们自己——的未来。
    这并不属于坏人做坏事的情况。远非如此。沙阿的研究人员说,乔杜里是当地最为高效也最注重环保的农场主。但是,细究之下,乔杜里的高效率更反映出这里用水经济学的疯狂。他的电泵每小时抽水12立方米,而他每年需灌溉农田24次,每次要连续抽水64小时。也就是说,为了种植喂奶牛的草料,每年需要18万立方米的水,最终挤出刚刚超过九千升的牛奶。折合下来,每升牛奶需要两千升水。据说这样的产出好于当地平均水平,被某些人称为“白色革命”的乳制品行业正是古吉拉特邦水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陷于无政府状态
    其他地方已经在重演印度的地下水无政府状态。从中国、伊朗、印尼到巴基斯坦,受不断采水和气候变化影晌,河流逐渐干涸。数以百万计的小农场主买了水泵,从自己的田地底下抽水。沙阿估计,印度、中国和巴基斯坦这三国一年抽取的地下水可能总计约四百立方千米,大概是雨水所能补充的两倍之多,这三个国家占据了世界用于农业的地下水总量的-半以上。
    这些国家居于华盛顿特区地球政策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所谓的“食物泡沫”的核心。他说,近年来农产品产量之所以能创下记录,只是因为对水这种迅速减少的资源的不可持续的掠夺他说,泡沫终将破裂,“问题不是它是否会破裂,而是何时破裂”、地下水最终不可避免的耗尽可能带来灾难性后果、它是一场缓慢发展的旱灾,有朝一日将影响成百上千万人口,但到目前为止政府或援助机构却尚未注意到它。
    当然,它不会在世界各地同时爆发。它也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的危机、我们中许多人对生产食物需要多少水毫不知情。一些统计数字令人震惊。种植1公斤大米需要2000至2500升水(这比许多家庭一周的生活用水还多),1公斤小麦需要一千升水。一个四分之一磅的汉堡包需要11万升水,l升牛奶需要两至四千升水。折算下来,一个喜食肉类和乳类制品的普通西方人每天消耗的水是他自身体重的一百倍。如果现在你觉得你的购物筐有点沉重,或许你该把那袋1公厅重的白糖留在货架上、生产它用了三千升水。
    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印度政府最近经常谈起要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水,办法是连结现有的河流,创造一个全国性供水网络。但是这样做的实际收益并不确定,因为印度大多数河流已行将干涸而工程成本据估计高达两千亿美元。事实上,还有另一个办法。印度水资源的一个特点就是许多水既不进入河流也不在地下蓄积。季风雨水往往在太阳下蒸发,或成为暴洪流走。因此,目前广为讨论的一种解决办法是蓄积雨水。
“采集雨水”成运动
    在古吉拉特邦的偏僻农村,我遇到了印度退休警官哈拉德夫辛•哈德贾,他通过蓄积雨水让自己居住的拉杰萨马迪亚村大为改观。这里原来田地干裂,井里无水.形同沙漠,现在却变成林木葱宠、作物茂盛、池塘遍布和井水满溢的喜人景象。该地区其他村子大多依赖政府的运水车来获得饮用水,没有多少水来灌溉庄稼。但在拉杰萨马迪亚村就不是这样。哈德贾说:“运水车已经十多年没来我们村了。我们不需要。”
    哈德贾重新设计了村子的排水系统,以减缓季风雨水的流失速度,使它得以在专门挖掘的池塘中蓄积。水缓慢地从一个池塘流进另一个池塘。村民不直接使用池塘里的水而是让它慢慢渗入到土里,补充地下水和井水。哈德贾说:“雨水并不比从前多。我们只是更好地加以利用。我们不让它流走。”就这样,村子里的水比过去多了一倍;打井时只需7米深就有水而过去一度要打到30多米深。
    关于这座不同寻常的村庄的消息传遍了印度,并已经传到国外。“采集雨水”正在印度成为一场社会运动(据估计印度现在有2万个村庄在蓄积雨水),而它或许能为更为广泛的地区提供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墨西哥、秘鲁、中国和坦桑尼亚等国,政府和社区正在试验类似项目,以避免建设大型基础设施,帮助村庄获得用水控制权,并在一定程度上恢复生态平衡。沙阿说,这场运动或许是“解决世界各地面临的一项环境挑战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wuhe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2.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3.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4.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5. 我对胡锡进和司马南两个网络大V的不同看法
  6.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7. 菲律宾冲撞中国海警船,中国会打吗?
  8. 2001年就贪污23亿后出逃,如今被抓回国内,也叫认罪悔罪减刑?
  9. 否定了错误,并不代表问题不存在了
  10. 张志坤|“先富”起来的那些人将向何处去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送完一万亿,再送一万亿?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紫虬:从通钢、联想到华为,平等的颠覆与柳暗花明
  5. 李昌平:县乡村最大的问题是:官越来越多,员越来越少!
  6. 朝鲜领导落泪
  7. 读卫茂华文章:“联想柳传志事件”大讨论没有结果,不能划句号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房地产崩盘,对经济的影响超出你的想象
  10. 司马南|南京市政府通告里面没讲的内容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郝贵生|如何科学认识毛主席的晚年实践活动? ——纪念130周年
  3.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4.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5.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6.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7.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8.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9.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0.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1. 77年前,2583名英雄儿女踏上北撤之路
  2. 大蒜威胁国家安全不重要,重点是他为什么会那样说
  3. 相约12月26日,共赴韶山!
  4. 关于推出纸质阅读资料的公告
  5. 欧洲金靴|“一切标准向毛主席看齐!” | 欣闻柯庆施落像上海福寿园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