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历史 > 历史视野

谁在说谎?——共和国史怪说举例

胡胜华 · 2008-11-04 · 来源:
文革回忆作品系列 收藏( 评论() 字体: / /
  "高饶事件"是共和国第一次重大的党内斗争。全剧以权力斗争始,以权力斗争终,实际上,它开了建国以后斗老同志的先河。按说在政场上,权力斗争是司空见惯的,但是高饶二人,都是有功劳的老同志、老党员,最后竟一个自杀身亡,一个坐穿牢底。(饶漱石1955年4月,因包庇"反革命"等问题被逮捕审查。1965年8月,被最高人民法院判有期徒刑14年;同年9月,被假释。1967年重新收监。1975年3月,因患中毒性肺炎死亡,尸体火化。)党内斗争的残酷,固我们惊心动魄;党内斗争的微妙,亦令我们叹为观止。惊叹之下,我们又复发现,共和国史内幕太深而怪说频出,实在令人眼花撩乱。但是,如果我们读书心细的话,仍然可以通过对公开的资料,进行互勘和对比,对波澜诡谲的真相,虽或不能完全洞悉,但至少可以知道什么是不可信的怪论,此亦读书得间之乐者也。

  且以安子文私拟名单事件为例。"高饶事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安子文私拟名单一事;高饶二公,正是揪住这个辫子,讨安伐刘(少奇)的,所以这根"麻花辫子",自然令我们注目。

  安子文当时任中央组织部副部长,饶漱石是他的顶头上司,而刘少奇是分管中组部的中央领导。1953年底,毛泽东提出中央分一线二线,政治局委员面临改组。这时,安子文突然私自草拟政治局成员和中央各部主要负责人的名单,并拿给高岗看,此举至堪玩味。安子文是副部长,按理在草拟名单后应呈部长阅示,不此之图,却拿去给高岗看,岂非咄咄怪事?据前国防大学教授林蕴晖《高岗发难--高岗事件始末》(《百年潮》1999年第8、9、11期),有这样的说法:

  "……安子文将名单拟好以后,就给高打电话,高当即来到安家。安子文将名单给高看时,说明是个人的想法,作为高向毛主席谈话时参考。安子文依次介绍了名单,最后提醒高岗说,高原来提到的两位是七大的候补中央委员,还不可能进入政治局。免得高岗在毛主席面前提出来。高岗将这个名单看了好久,没有表示什么意见。只是说,他也考虑过了,主席要找他谈时,他是要表示意见的。并说,他原来提的两人是候补中委,无论如何不能提。高岗走后,安子文就将这个名单烧了。后来,安也向饶漱石谈过这个名单。但并未向其他人提起过。"

  再据张聿温(空军中将)《死亡联盟--高饶事件始末》(北京出版社,2004年1月)的生花妙笔:

  "中央组织部副部长安子文被请进了高岗家的会客室。

  高岗没有马上进来。他历来如此。有客人来访,他总要让客人在会客室里等一会儿,

  他才慢吞吞地踱着步子出来,以示自己身分的高贵。

  但这次是安子文来访,中组部管干部,是核心部门,非同寻常,因此,高岗没有让

  安子文久等,很快就出来会客了。

  "子文同志,对不起呀,有个电话,让你久等了。"高岗一边伸出手来同安子文握手,

  一边表示歉意地说。

  "哪里,哪里。高岗同志工作忙。"安子文谦逊而又热情地说。

  "怎么样,最近还好吗?都忙些啥呀?"高岗满脸堆笑,一边递过一支香烟,一边说。

  "上次您向我转达了毛主席的意图,我作了些考虑,想向您汇报一下。"

  安子文指的是前不久,高岗找他谈过一次话。高岗向他转达了毛泽东同他高岗的

  谈话内容,说中央政治局成员要改组,要加强中央各部机构。

  高岗听安子文这么一说,就很关切地问:"你是怎么考虑的?"

  安子文打开皮包,从里面拿出几张纸,说:"我拟了个名单。"

  高岗把纸接过去,用手推了推眼镜,聚精会神地看起来。

  他看到,安子文拟的是两份名单,一份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名单,一份是中央各部主要负责人名单。

  政治局委员名单分成两组写出。一组写有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以上书记处成员)、高岗、林彪、彭德怀、邓小平、饶漱石、薄一波、邓子恢(以上各中央局书记);另一组写有董必武、林伯渠、彭真、张闻天、康生、李富春、习仲勋、刘澜涛。

  对中央各部,列了组织部、宣传部、政法统战部、农村工作部、财经工作部负责人名单和中央正副秘书长名单。

  高岗盯着名单反复看了好几遍,心想:'你安子文好大胆,竟敢拟定政治局成员名单!这个名单,准是刘少奇授意安子文来向我进行试探的。'

  安子文见高岗半天不说话,就问:'您看如何,是否体现了毛主席的意图?'

  高岗没有正面回答,却问安子文:'这个名单给谁看过?'

  安子文说:'刚刚拟出,不见得合适,因此就谁也没有给看。不过,我向饶部长谈过。'"

  这两段文字中,最大的不同是:林蕴晖说"高当即来到安家",但张聿温说的却是"安子文被请进了高岗家的会客室"。我认为张的说法应是正确的。高岗的位阶比安子文要高很多,按照情理,安要汇报工作,不可能打电话要高来他家、不可能我不去你来。不过,在不同之中,也有最大的相同,就是两段文字都说安子文私拟名单后"也向饶漱石谈过这个名单"、"向饶部长谈",这可值得追究。追究之中,我们发现,几乎所有的书都说安子文向饶漱石报告过,试举四书为例:

  一、辛子陵《毛泽东全传》:"安子文将这个名单给高岗看过,也向饶漱石谈过。"

  二、萧心力《毛泽东与共和国重大历史事件》:"这个名单安子文曾给高岗看过,也向饶漱石谈过。"

  三、鲁彤、冯来刚《刘少奇在建国后20年》:"安子文写出名单后,曾经给高岗看过,也和饶漱石谈过。"

  四、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安子文同志将这个名单给高岗看过,也向饶漱石谈过。高岗又疑神疑鬼,认为这个名单准是刘少奇授意向他试探的。于是,他抓住这件事在高级干部中大做文章,编造说,政治局委员名单中'有薄无林',连朱总司令也没有了。"

  以上四书,虽出版地有海内外之别,但皆异口同声,可是,事有可怪者,根据张聿温《死亡联盟--高饶事件始末》(以下简称《始末》)的披露,饶漱石却说他事先一概不知:

  "高岗的脸色也变得严肃起来,他声音低沉地问:'你以前看到过吗?'

  饶漱石连连摇头:'没有。我这是第一次见识这个神秘的宝贝名单。'……

  '正常个屁!'饶漱石恼怒的引信终于被高岗点着了,他的火气一下子爆发了出来,'他安子文是个副部长,怎么能瞒着我这个部长,私自拟定政治局委员的名单呢!谁给他这么大的权力?毛主席知道吗?中央知道吗?他想干什么?简直是胆大妄为,无法无天!'

  '按说,安子文从七大后就担任中组部副部长,时间也不短了,基本的规矩,他应该懂嘛。'高岗不紧不慢地说。

  '我看他是利令智昏。'

  '这个名单,不光从组织纪律上看有问题,从政治原则方面看也有问题。'高岗说,'华北的同志不适当地多了些,同某位领导熟悉的人也不适当地多了些,不那么公道。'

  '由他安子文来拟定政治局委员名单,怎么公道得了!'

  '不光是政治局委员,还有中央几个主要部门的负责人。'高岗提醒说。

  '真让人震惊。我看他安子文是不想要党籍了。'

  不过,这话你可不能说早了。我看安子文背后,怕有人给他撑腰。"高岗深不可测地说。

  "你是说……"饶漱石刚想说出刘少奇的名字,但话到嘴边,他止住了。

  高岗也不便说出刘少奇的名字,只是虚与委蛇地说:"要不,他哪来那么大的胆子。"

  饶漱石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看来对安子文这种错误的东西,得针锋相对地斗。不抵制,不斗争,会助长他的错误。"

  高岗一拍茶几:"对!毛主席早就说了,凡是错误的东西,你不打,它就不倒。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但是,斗,要讲究策略。不斗则已,斗就要斗出影响来,斗出真理来,斗出胜利来!"

  饶漱石咬牙切齿:"是该有这么个决心。"

  高岗沉思片刻,阴沉沉地说:"很快就要召开全国财经工作会议了,这是个机会。"

  饶漱石点着头补充说:"财经工作会议之后,还要召开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这又是一个机会。"

  两人的目光一碰,立即闪现出了会意的光芒。

  饶漱石掏出笔记本,把安子文拟定的名单抄了下来。

  高岗指着名单点拨一句:"名单的炮制者最害怕人们知道内幕。"

  饶漱石狡黠地回应道:"他们不是自认为掌握真理吗,我们不妨做他那个真理的传播者。义务传播!"

  说罢,饶漱石先哈哈地笑了。

  高岗也哈哈地笑了。

  两人的笑声,透着一股诡异。"

  张聿温在前面说安向饶报告过,这里却又说饶漱石"这是第一次见识这个神秘的宝贝名单",显然是有问题的。

  高饶密谋后不久,机会来了,一九五三年九月,第二次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召开。会议的主题本是研究如何加强干部工作,结果安子文私拟名单事件,被端上了台面,引起了强烈的震动。安子文受到猛烈了的批判。《始末》里写道:

  "发言人端起茶杯,润润嗓子,环顾全场,这才以更加洪亮、激愤的口气说出来:

  '安子文同志甚至背着党中央,背着毛主席,私拟政治局委员名单!同志们啊,有党以来闻所未闻哪!简直吃了豹子胆了!不经过党中央,不经过毛主席,居然大笔一挥,谁可以进政治局,谁不可以进政治局,他一个人就可以拿方案。……是不是有人授意?我看这是一种反党行为!这是企图篡党夺权!'"

  可见问题的严重了。由于会议上对责任问题的追究,充满了"讨安倒刘"的火药味,刘少奇一时间被影射为第二被告,相当被动。在这种内斗的情势下,中央决定会议暂停,先举行领导小组会议,解决中组部内部的团结问题,以防事态扩大。《始末》接着写道:

  "(在领导小组会议上)饶漱石脸色铁青,继续说:'比如,你(安子文)私拟政治局委员名单,就是瞒着我的嘛,不给我通半点气嘛。再比如,你直接找少奇同志反映问题,实际上就是打小报告嘛,是告我的状嘛。这次,明明是下面来参加会议的同志对你有意见,批评你的错误,结果你又是老虎屁股摸不得,越过我向少奇同志反映,说我组织人斗你,还不是告我的状嘛。这个样子,团结怎么能搞得好呢?谁又能和你搞得好呢?'"

  这里明明说饶漱石"就是瞒着我的嘛"、"不给我通半点气嘛",无疑又一次否定了安子文"我向饶部长谈过"的话。再看安子文的答复:

  "我这个人工作有缺点、错误不少,尤其是私拟名单这件事,漱石同志怎么批评都行。"

  这里可以看出安子文自承错误,并且在与饶漱石当面对质的情况下,安子文并没有否认、并没有反驳饶漱石所说的"就是瞒着我的嘛"、"不给我通半点气嘛"等话,显系默认无疑。况且,根据常情判断,在那样山雨欲来的情况下,在关键的过门上,安子文若真事先通气,岂有不为自己辩解之理?相对的,假若饶漱石事先知情,那岂不是扶同为恶、自失立场了吗?一旦安子文当堂对质,饶漱石又将何以自处?由此可见,张聿温的行文,根本就是前后矛盾的。

  一九五五年三月,毛泽东在全国党代会上谈高饶反党事件,提到名单问题时,说:"问题不在提名单的人身上,而是要追查散布名单的人。散布者恰恰就是高岗饶漱石两人。他们会上会下广为传播这份名单,造谣惑众,以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高饶二人,散布名单,目的固然不可告人,但是,这份名单,却是来得蹊跷。安子文不但私拟政治局委员名单,且拿去给高岗看,这真是耐人寻味的事情,难道只是单纯的违纪而已吗?还在一九五三年一月七日,安子文在中央一级直属机关干部会上作了《为消除党组织内的消极的和不健康的现象而斗争》的报告,就提出要"对无组织无纪律的现象进行坚决的斗争,不放松任何一件事来进行纪律教育,严格党的各项制度。"不料,言犹在耳,他这个副部长却干下了这样目无组织与纪律的事情,以致引起高饶的"坚决的斗争",虽然这一"坚决的斗争",或如毛泽东所言,别有目的,但对照起安子文的报告来,高饶二人,岂不正是持之有据、顺理成章乎?

  虽然安子文目无组织与纪律,但在高饶事件中,他只是受到党内警告处分而已。我循《中国共产党组织史资料》第五卷,找到1949年建国以后中组部部长副部长名单:

  部长:彭真(1949﹒10--1953﹒04)

  饶漱石(1953﹒04--1954﹒04)

  邓小平(1954﹒04--1956﹒11)

  安子文(1956﹒11--1966﹒05)

  副部长:安子文(1949﹒10--1956﹒11)

  可见安子文从1949年10月一直到1956年11月,做了7年副部长,再从1956年11月至1966年5月,做了10年部长,一共是17年,成为共和国史上任期最长的"吏部尚书"。并且,在不久后召开的"八大"上,安子文还被选为中央委员;而在此之前,他既非中央委员,甚至也不是候补委员,由此可见,安子文纵然受到党内警告处分,但在高饶事件解决后,他倒是一路官运亨通呢!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heji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邓论学习 (十二) 是四人帮搞的“血统论”吗?
  2. 星话大白|越南
  3. 你搞一次个人崇拜试试,看看有多少人会崇拜你?看看你搞得出来吗?
  4. 李昌平:我的困惑(五)
  5. 是右就必须反,必须批
  6. 谭吉坷德|决战,或许正在悄然开始
  7. 胡锡进为什么总改不了阴阳怪气的老毛病
  8. 为什么批评西方的他们都“意外死亡”了?
  9. 到底是谁在夸《新闻女王》?
  10. 痛心,反华润人丁一多因强奸被捕,哈哈!
  1.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2.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3. 湖北石锋:奇了怪了,贪污腐败、贫富差距、分配不公竟成了好事!
  4. 弘毅:警醒!​魏加宁言论已严重违背《宪法》和《党章》
  5. 这是一股妖风
  6. 美国的这次出招,后果很严重
  7. 公开投毒!多个重大事变的真相!
  8. 司马南|会飞的蚂蚁终于被剪了翅膀
  9. 亵渎中华民族历史,易某天新书下架!
  10. ​吴铭:为什么不从所有制角度分析问题呢
  1. 张勤德:坚决打好清算胡锡进们的反毛言行这一仗
  2. 吴铭|这件事,我理解不了
  3. 今天,我们遭遇致命一击!
  4. 尹国明:胡锡进先生,我知道这次你很急
  5. 不搞清官贪官,搞文化大革命
  6. 普京刚走,沙特王子便坠机身亡
  7. 这轮房价下跌的影响,也许远远超过你的想象
  8. 三大神药谎言被全面揭穿!“吸血鬼”病毒出现!面对发烧我们怎么办?
  9. 祁建平:拿出理论勇气来一次拨乱反正
  10. 说“胡汉三回来了”,为什么有人却急眼了?
  1. 在蒙受冤屈的八年中,毛泽东遭受了三次打击
  2. 大快人心,知名“电子宠物”在美落网
  3. 铁穆臻|今年,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要理直气壮纪念毛泽东!
  4. 《邓选》学习 (十一)发展速度
  5.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6. 司马南|对照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大家给评评理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