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群体性事件
内容摘要: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然而随着我国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社会转型进一步加快,社会矛盾也愈来愈尖锐,各类社会冲突与群体性事件也随之而来。大学生群体作为高校中最活跃、最敏感、最易动、最不稳定的特殊群体,是高校和谐、稳定的基石。近年来,高校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且都以人们难以预见的方式或不经意的诱因爆发出来。那么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处理这类突发事件,就成为了有关各方工作的重中之重了。本文归结出近年来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特点,分析其诱因,进而提出防范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 群体性事件 社会和谐
2011年2月,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以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突出问题为突破口,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维护人民群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持社会良好秩序,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但在过去的几年当中,我国相继发生了像2009年6月17日的石首事件及多个城市的出租车罢运事件,2010年发生的温州乐清事件等一系列群体性事件。而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和精神生产的主要组织,近年来也频频发生以学生为主体的群体性冲突事件,严重影响了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建设。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了一个重要而特殊的历史时期。一方面,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极大地唤醒和激发出了社会的活力。中国克服了重重障碍,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财富加速积累;另一方面,社会结构转型和社会利益格局的剧烈变动,使社会积累的各种矛盾激化,其中某些矛盾迅速尖锐化,导致群体性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全国发生的群体性事件,已由2000年的4万起增加到2009年的11万起,增长了近3倍。同时,群体性事件的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参与群体性事件的人数平均增长17%,由2000年的163万多人,增加到了2009年的572万多人,其中百人以上的群体性事件由3200起增加到了8500多起(图表1)。这些群体性事件的规模之大、影响之广,使得老百姓的正常生活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图表1.2000-2009年群体性事件发生频率(单位:万起)
近年来,高校发生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同样呈急剧上升的趋势,并且规模大,破坏程度深,影响广。例如,2005年6月25日晚,发生在江西九江学院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据悉,九江学院的数千名大学生因强烈不满学校滥收费用,在6月25日(星期六)晚上举行示威,而且燃烧横幅以示抗议。当晚参与该事件的学生约有2000多人,从凌晨2点左右聚集在第五、六教学楼前示威,一直持续到天亮,示威队伍捣毁了食堂旁的公共设施,其中包括1辆汽车、公用电话亭和2号服务楼超市,关于当时现场的照片和文字很快上传到网络上。后来学校和市政府主要领导相继赶到现场做学生的思想工作,答应退还所欠的水电费,事情才慢慢平息下来。
当前高校中的群体性事件,是整个社会发展变革过程中所产生的深层次问题在高等教育机构的集中体现。随着高校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校大学生的不断扩招,大学生数量的迅猛增加,使得高校学生管理问题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焦点问题,尤其是大学生群体事件的发生,有的时候会让我们措手不及。因而若能够正确预防和妥善处理大学生群体事件,对于维护高校安全稳定、创建平安校园、构建和谐社会和维护国家政治安定具有特殊意义。为此,必须认真分析大学生群体事件的性质、特点及成因,进而从不同角度提出正确预防和妥善处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有效对策。
大学生群体事件一般是指由各种矛盾或问题引发,参与学生人数较多,自发地或通过一定联络组织方式聚集在一起,准备实施或已经实施非法集会、游行示威、静坐、罢课等,可能或已经严重妨害社会正常秩序和公共安全的学生群体性行为。大学生群体事件的性质总体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因此,处理大学生群体事件要用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办法解决。要有效地做好预防和处置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必须研究事件的规律和特点。
(二)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特点
1.突发性。由于高校学生聚集,有时事件的起因涉及多数学生共同的切身利益,因而事件发生突然,群体凝聚迅速,来势较猛,波及面广,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学生往往会因小事情(停电、停水、停网络),情绪突变,从而发生起哄、砸酒瓶、砸窗户等群体行为。
2、扩散性。群体性事件的出现通常不一定与学生群体所追求的目的完全吻合,只是在某一点上符合学生比较偏执的认识与感受,刺激他们通过群体性事件来解决问题,助长一些人的不满情绪,使许多最初是仅仅旁观的人,经过鼓动而参与到事件当中。
3、从众性。在群体性事件发生之初,规模较小,但由于“从众心理”的作祟,学生思想上存在着“法不责众”,加之受到为首者的诱感或胁迫、盲目服从。自觉不自觉地加入群体行动、使事态扩大。
4、破坏性。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破坏了高校正常的教学工作秩序,损害了高校良好的公众形象,不断出现的群体性事件可能使社会和广大师生对学校的信任产生怀疑和动摇,还损害了高校管理制度的权威。
三、不同视角下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
(一)非制度化政治参与下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
古往今来,普通的平民大众从事某一项活动以期获得社会的关注和比较圆满的解决,一般都是通过两种途径,概括起来讲就是: 第一,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指旨在对政治系统的决策和行为施加影响的普通公民或公民团体的活动);第二,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指公民在违背特定政治体系中的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对政治活动进行的非法参与,如游行示威)。
1、大学生非制度化政治参与形成的原因
群体性事件就是属于公民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活动,部分公众参与并形成有一定组织和目的的集体上访、集会、静坐请愿、聚众闹事等群体行为。这些活动都是与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相抵触的,不是正当的表达意愿的途径。公民之所以采取这种激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是有许多内在和外在的原因的。首先,内在的原因是由于部分公众在思想观念方面认识的偏见,他们不相信通过司法途径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他们只相信只有引起政府领导的关注才有解决的可能性(图表2),正所谓“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 外在的原因在于社会缺乏相应的完善的利益诉求渠道和机制,解决渠道不畅,他们只有通过这种激进的方式来引起社会以及政府的关注。
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作为特殊的群体性事件,有着比普通群体性事件更为鲜明的特点。作为该群体性事件的主体——大学生,他们具有敏感、容易冲动的特点,这就直接导致了一旦他们集合起来引发群体行为那将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大学生采取这种激进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正是由于他们缺少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途径,他们无法和有关方面进行正常和有效的交流,学生会作为大学生与校方进行交流的桥梁,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校方赋予学生会的相应的权利实在是难以让他们履行自己为广大学生维护他们的相关的权利责任,这也就直接导致了学生利益诉求渠道的狭窄,进而为学生在特定的时候发起群体性事件奠定了基础。大学生通过这种激进的方式来表达他们的利益诉求其实也就是通过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来实现他们自己的既定目标,是社会和校方缺乏给予他们正常的表达方式的结果。
2005年河北省某高校二级学院毕业生因为毕业证问题对学校违反当初承诺强烈不满而集体静坐示威并包围学校行政楼事件,形成典型的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从这个案例我们可以得到非常多的信息。学生为什么要闹?学生为什么会采取这种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这是因为缺少正常的渠道供他们去维护自己的利益。既然合法的有序的制度化的政治参与的条件不具备,那么他们也就只能采取无序的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的方式,这是必然的。
那么该如何从制度化政治参与的角度来解决这一问题呢?
(1)外在的解决方式
1建立和完善学生工作队伍。加强学生辅导员的培训和主要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提高学生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2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疏导。加强学生安全稳定教育和法律法规学习,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和纪律意识,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状况、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深人了解学生群体所关注和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及时做好学生的沟通交流和疏导工作。
3拓展畅通表达的渠道。可依托各类学生组织,发挥其与同学联系紧密的优势,提高其为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成为学生“反映正当诉求、满足现实需求、解决实际问题、参入学校事务”的有效平台,成为学校和学生各种矛盾冲突的缓冲带。据媒体报道,华东师范大学建立有“学生参议制”,高校学生每月以专题形式组织参议会,配合相关职能部门、院系,对学风建设、后勤服务、学生党建、数字化校园建设等进行参议;贵州师范大学学生模拟人大常委会会议参政议政,献计建言关注民生。高校学生可以自己组织社团,通过类似做法,培养自己的责任意识和民主政治意识 。
(2)内在的解决方式
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提到“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外在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从内因方面找解决机制。首先,要增强自我分辨能力,学会辩证分析,从多个角度来思考问题。其次,学生要充分利用正式组织和社团等,表达诉求、培养民主政治意识,多跟老师、家长或同学沟通交流。
对于非制度化的政治参与角度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我们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从内外两方面来分析它,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它,从内外两方面来解决它,既要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也要为他们的利益诉求提供合理的渠道,从而尽量避免他们采取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方式来化解矛盾。
(二)从“从众心理”的角度分析大学生群体性事件
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俗话说“人多胆子壮,恃众好逞强”、“众人拾柴火焰高”。通常情况下,当人群中有一部分人持某种坚决的意见或态度时,其他人往往会在此情况下向其他人妥协,加入到共同活动当中去。群体性事件中,由于参与人数众多,学生思想上存在“法不责众”的观念,认为人多力量大,更容易引起校方的重视,从而更容易解决问题。一些大学生对行为合理性、合法性存在认识上的偏差,这些因素给群体性事件的解决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下面就以一个案例来探究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原因以及如何调节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从而减少恶性群体事件。
网闻背景:江西九江学院的校内论坛近日异常火爆,由于361度公司与学院的共建协议,原住在较好寝室的学生将搬到条件差的寝室,学生们针对学校领导不与学生协商,强行指令学生必须在6月底前搬迁,否则后果自负的行为极为不满,5月30日凌晨遭遇10栋女生的抵制,凌晨1点钟,该学院女生在宿舍楼大声吼叫、将饮水机等物品扔到楼下,对学院行为表示抗议,学院领导发口头通知,查带头女生,举报者奖励500元。这样,事情越闹越大,九江学院论坛上满是关于361度的这起事件,跟帖、灌水不绝如缕,各种激烈言论更是迅速传播,为此,九江学院论坛曾一度关闭。
从九江学院发生的这起群体性事件来看,我们可以深刻地体会到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在事件爆发的过程中所起的重要影响。那么,大学生的“从众心理”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为了全方位地剖析这一心理产生的原因,我在对部分大学生进行采访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该事件与其它群体性事件,之后得出了下列原因:
外部因素:
1特殊的社会大环境,受学校周边社会环境影响。学校周边社会环境复杂,一旦学生与外界发生冲突或矛盾,很容易酿成恶性事件;网吧及其他娱乐场所(如KTV、酒吧等)在大学校园附近日益兴盛,大学生对于网吧及娱乐场所的热衷以及对于虚幻的网络世界的沉迷,既影响正常学习和生活,也容易跟社会闲散人员产生摩擦和冲突,增加了发生群体事件的几率。
2特殊的群体生活,高校学生居住空间集中,大家朝夕相处,再加上同龄群体共性强的特点,因此大学生群体对个体的从众压力要比其他群体大,个人往往会放弃自己的观念而采取与大家相一致的行动。
3网络的普及使得信息畅通无阻,也使得交流没有障碍,学生们在网络上对一些社会热点话题的争论也很容易导致问题的升级和恶化,甚至会出现群体过激行为。
4家庭学校教育环境。在现代的家庭生活中父母对自己的子女往往有较高的要求,从小让孩子在自己的安排下学习生活,这种“过度保护”致使很多青少年缺乏自主性,无法独立承担责任,进入大学后则表现为过度依赖他人,受他人影响大,容易盲目从众。而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也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放松了对大学生世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内部因素:
1 发展心理学中,青年时期被说成是疾风怒涛的时期 ,遇事易激动,情感强烈,往往只凭直觉的心理体验而不顾一切地从众。如在上述事件中,该校学生因强烈不满学校调动寝室而冲动地采取破坏公物的方式表示抗议,而不去考虑此举后果的严重性。
2情感归属的需要。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处在成年早期的人的的社会化需求主要是在家人之外寻求情感归属对象,青少年有强烈的被他人理解和尊重的需要(学生希望学校能尊重他们的情感与利益),特别重视群体评价。因此为确保所采取行为的安全性,不被排斥惩罚,很多大学生在同宿舍或同班级的大多数人的意见面前通常会选择 “随大流”。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心理辅导。这样既可以防患于未然,把由于心理问题而诱发的大学生群体事件扼杀在萌芽之中。
2开展课余文化活动,通过学术讲座、心理健康讲座、海报、团队活动等形式以及班级建设和校园建设等活动教育学生敢于批判和拒绝从众心理引起的恶性群体事件和不文明行为。
3辅导教师可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有效平台,拓展沟通交流集道,定期或不定期的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与学生交流,切实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近年来,高校越来越接近社会,高校不断扩招,大学生特殊的群体生活,使得大学生在从众心理驱使下的群体性事件愈演愈烈。我们必须随时替惕,毫不松懈,在了解从众心理的成因的基础上,创造良好的心理辅导环境,有效地预防和及时地处理恶性群体事件,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校园环境.
引起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原因错综复杂,其中,校方在群体性事件的发生过程中也或多或少地产生了一些作用,这些作用是不能被我们所忽视的。学校合并、后勤社会化、食堂价格波动、学生公寓调整、宿舍能源收费等,都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妥善处理,都会导致群体性事件发生。下面,将就校方在群体性事件中所扮演的诱因角色加以说明,分析原因,并尝试性从中找出一些可供参考的解决措施。
2004年11月26日夜晚21:30分左右,在川大北圆校区发生了一起严重的车祸。后勤集团东三食堂管理员钟俊酒后驾车撞伤计算机学院马凯后逃逸,被撞的同学当即倒地不起.司机撞伤同学后蓄意逃跑,后被同学将车拦下。肇事者被拦下后仍然没有悔悟之心,甚至面对在场同学的责问仍然没有好的态度,情绪激动的同学开始与学校职工发生推搡,参与进来的同学越来越多。大约3个小时后,学校有关领导赶往现场,说要先调查事件经过,一定会给同学们一个公正交代,同学们仍然情绪高涨,强烈要求肇事司机出来当面道歉,期间又将肇事车辆砸烂···
从这个事件来看,学校在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诱因中扮演者不可缺少的角色。这一起事件本来就是学校职工行为不当对在校大学生造成的伤害,我们现就其失职不说,即使事情已经发生了,学校职工却相互包庇,不承认错误,学校领导又迟迟不肯出面,导致学生的心情悲愤到了极点。其具体原因主要从以下几点分析:
(1) 学校相关领导重视不够,管理不力
有的领导只是口头强调稳定压到一切,但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稳定的重要性,没有把师生利益放到首要位置,这引起了学生的极度不满,上千人聚集在事发地点并将肇事车辆砸烂。
(2)校方和师生缺乏沟通
同学们之所以由校园撞车事件发展到恶劣的群体性事件,还是归结到学生对学校食堂等部门的长期不满诉求得不到解决引起的。试想一下,如果学校可以及时地听取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学校的一些意见以及建议,并能够出台一些政策,满足大学生的需求,我想,这次事件也不至于搞到如此地步。所以,学校出台一些民主的政策、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是相当必要的。
(3) 对学校周边治安隐患整治不到位
许多学校对校内的学习生活环境高度重视,但却忽略了周边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比如房屋非法出租现象严重,不少大学生在校外长期租房,不但影响了学业,还易沾染上社会不良习气;比如道路拥挤,交通混乱,很多学校相继发生车祸致学生伤亡事件;比如学校周围网吧、酒吧、舞厅林立通宵营业,为招揽生意便在其所提供服务中参杂大量淫秽色情内容,常常引发各种纠纷。这些情况都使得学校周边隐患巨大,治安形势严峻,很有可能引起暴力的群体性突发事件。
从上述三大原因可以看出,高校在如何让有效应对和正确处理学生群体性事件中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那么学生对目前高校出面解决群体性事件有何种评价呢?为了弄清楚这一疑问,我们专门对有关大学生进行了采访,结论如下(图表3):
图表3.对目前学校出面解决群体性事件的评价?
有56%的学生认为学校的干预力度不够,觉得校方在应对群体冲突时未能起到应有的作用;而只有15%的学生觉得学校干预度适当,这就意味着学校应该在应对和处理学生冲突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1)前期预警体系
处理任何事情都应该未雨绸缪,所以,前期预警机制的建立显得尤为重要。所谓前期预警机制主要是资料收集、整理、制定行动计划以及其它一些预防措施。其中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是整个前期预警机制的关键,在群体性突发事件萌芽时及早收集有效的信息。
(2)现场控制体系
在这里,我们把对群体性突发事件从爆发到平息的阶段定义成现场控制阶段,事件既然已经发生那我们就应该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
1创造畅通的互动沟通渠道
很多矛盾的引发都是由于沟通不力造成的,群体性事件爆发后畅通的沟通渠道显得更为重要。学校保卫部门应该为矛盾双方提供良好的交流空间并在其中起到协调作用,使双方信息、愿望得到充分的表达,通过双方的沟通了解以消除误会。同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用真情换回矛盾双方的理智,还可以让矛盾一方参与另一方的工作,使之换位思考达成谅解。
2理清矛盾、分清主次矛盾
很多群体性事件都不是由单一的矛盾引发的,因而对于这类事件的处理,学校保卫部门应该认真分析其成因,分解矛盾,弄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可调和矛盾和不可调和矛盾,理清思路,按照主次和先后顺序,逐个加以处理。
3主动控制事态发展,运用适当的打击措施
在处理群体性突发事件现场时,一般不主张现场采取打击等暴力行为,避免不明真相的学生或敌对分子借机煽动情绪,激化矛盾,扩大事态。但如果出现大规模的抗拒局面,出现打、砸、抢、烧等行为以及其它一些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行动,学校保卫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强制措施,对带头骨干成员予以适当的打击,确保法律的威严,维护学校的稳定。
(3)后期处置体系
群体性突发事件得以平息后,相关部门并不能放松警惕,还要做好思想稳定工作,妥善解决遗留问题。必要时由党政领导牵头,对事件参与群体进行耐心的政治思想工作和法制教育工作,使肇事者真正认识到自己的行为对自己和学校造成的严重危害。待事件平息后,要尽快使学校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参与者尽快回到自己的位置学习和工作,积极消除事件带来的不良后果,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另外还要总结经验教训,寻找管理中的漏洞及时弥补,切实做好各项工作,杜绝群体性突发事件再次发生。
我们必须随时警惕,毫不松懈,在切实关心师生利益的指导思想下,认真分析其成因,做好充分准备,有效地预防和及时地处置群体性突发事件,以创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和谐校园。
1、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学生与校方的博弈
从某方面来说,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其实就是学生与校方等相关方的博弈过程。一方面,校方的某些政策损害了学生的既得利益,而另一方面,学生方面的抵触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校方的利益;为了维护双方各自的利益,双方在这一事件的过程中的相持以至于不能高效而又快速的解决,进而导致了事件不断向负面发展。通俗的讲,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就是大学生群体与校方及相关方就各自利益而展开的博弈。
2、对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博弈分析
在这里我们可以用一个矩阵模型来描述博弈的3个基本要素,并应用它来分析学生与校方的博弈(假设该事件是学生与学校之间的事件)。先来看一下该矩阵模型(如下图),在图中,大学生的两种策略写在左边,校方的两种策略写在右边。图中的每一格表示对应于大学生、校方的一个策略组合的一个支付组合,每格中的第一个数字表示大学生的利益,第二个数字表示校方的利益。例如,图中的第一格当大学生采取合作策略,校方也采取合作策略时,大学生的利益是10,校方的利益也是10.仔细分析一下矩阵模型可发现,如果大学生、校方都选择合作的策略,则总利益最大为20,双方都得10;如双方中有一方选择合作而另一方选择不合作,则不选择合作的一方可得12,而选择合作的一方只得6;如果双方都选择不合作的策略,则总利益最小为16,双方都得8.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一方想获得最大利益,那么他必须选择不合作,而同时另一方必须选择合作。大学生爆发群体性事件和校方对抗就是抱着这种侥幸的心理,企图通过己方的这种大规模的、严重的不合作来逼迫校方合作,以实现己方利益的最大化。
校方
合作 不合作
6 12 |
10 10 |
合作 大学生 不合作 |
8 8 |
12 6 |
占优策略的定义:无论另一方采取什么策略,某一方的唯一的最优策略就是他的占优策略。在此,我们仍以上图以及占优策略均衡来分析大学生为什么会爆发群体性事件。分析大学生一方的策略选择,可以看到,可以看到,当校方选择合作策略时,大学生若选择合作策略可得10;大学生若选择不合作策略可得12.于是,大学生选择不合作策略(因为12>10)。当校方选择不合作策略时,大学生若选择合作策略可得6;大学生若选择不合作策略可得8.于是大学生肯定选择不合作策略(因为8>6)。这就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很清楚,不管校方采取合作策略还是不合作策略,大学生都会采取不合作策略。于是,我们说不合作就是大学生的占优策略,也即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必然性。
博弈均衡指博弈中的所有参与者都不想改变自己的策略这样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显然,在我们分析的例子中,(不合作,不合作)这一对策略组合(前者表示大学生选择的策略,后者表示校方选择的策略)下的博弈状态,就是一种均衡状态。此时,任何一方都不想偏离各自的不合作策略。由于在均衡时双方选择的都是自己的占优策略(即不合作),所以这就导致了事件有时候持续较长的时间较长。
我们可以在矩阵图中用加粗的方法来寻找占优策略均衡。具体做法如下,先看大学生的策略选择。当校方采取合作策略时,大学生会选择不合作策略,得到利益12,则我们把利益12加粗。当校方采取不合作策略时,大学生仍会选择不合作策略,得到利益8,则我们把8加粗。类似地,再看校方的策略选择。大学生选择合作或不合作时,校方都会选择不合作策略(只是理论上),则我们分别把相应的校方的利益12和8加粗。最后,矩阵图中唯一的两个数字都被加粗的那一格利益组合(8,8)所对应的(不合作,不合作)的策略组合就是该博弈的占优策略均衡,即事件有时候持续的时间较长。
纳什均衡的定义:在一个纳什均衡里,任何一方都不会改变自己的最优策略,如果其他方均不改变各自的最优策略。同样我们来用纳什均衡来分析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为什么会爆发。如图:
校方
L R
7 10 |
3 5 |
U 大学生 D |
6 8 |
8 9 |
图中的矩阵表示大学生有两个策略U和D,校方有两个策略L和R。对于大学生的策略选择而言,当校方选择L时,大学生会选择U(因为7>6);当校方选择R时,大学生会选择D(因为8>3)。显然,大学生没有占优策略,大学生的最优策略随着校方的最优策略的改变而改变。类似地,对于校方的策略选择而言,当大学生选择U时,校方会选择L(因为10>5);当大学生选择D时,校方会选择R(因为9>8)。同样,校方没有占优策略,校方的最策略随着大学生的最优策略的改变而改变。尽管如此,我们仍可以注意到,在以上的博弈过程中,对于(U,L)策略组合而言,只要大学生选择了U,校方就不会改变对L的选择;同样,只要校方选择了L,大学生也不会改变对U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策略组合(U,L)达到了一种均衡。根据纳什均衡的定义,矩阵模型博弈中的(U,L)和(D,R)这两对策略组合都是纳什均衡。而另外两对策略组合(D,L)和(U,R)都不是纳什均衡。因为,以,(D,L)的策略组合而言,当大学生选择D时,校方就会改变策略选择R而不是L。所以,(D,L)的策略组合不是均衡的。从这里可以看出,大学生的行为是受校方的相关政策的影响的,大学生之所以爆发群体性事件其实是对校方的损害己方利益的相关政策的抵触,是在和校方博弈。
因此,从博弈论的角度来看,解决好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最好方法就是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防范于未然。
1、最大因素理论
y=max(a,b,c,……),y表示某人进行的某项活动,a,b,c,…… 表示对该人进行活动的利益的影响因素。该理论表示一个人进不进行一项活动取决于对该人进行活动利益影响最大的因素;如果a因素对该人利益影响最大,那么y活动就是与a因素相关的活动;同理,对于b因素、c因素、……因素,那么y活动就是与b因素、c因素、……因素相关的活动;即y的性质取决于对y影响的各因素中最大的那一个。
在最开始,我国是实行绝对公有制,大家都是吃大锅饭,你干多干少都是一样的,国家都是平均分配,基本上没有个人的私人利益,那么他们所关注的也就只有国家利益、民族利益了;而在改革开放政策实施后的市场经济时代,国家鼓励和支持私人经济的发展,是实行多劳多得的政策,这就为私人利益的出现和增长提供了关键性的基础,从这以后大家都是各顾各以寻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此时的大学生也是在这种社会氛围的影响下由以前的关注国家利益转向关注集体利益,以至于校方或者社会的某些不合理的规定损害了其利益,大学生就会发起相应的集体行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来维护自己的利益。用以上是公式来表示大学生群体性事件=max(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此时个人利益的影响因素>国家利益的影响因素>集体利益的影响因素>……,故此次活动(大学生群体性事件)是由个人利益决定的。
人们在决定进行某项工作之前一定会对他所要从事的该项活动的成本进行测算,不说一定会拿出纸笔算或者用电脑计算,起码一定会先在心里面进行一个简单的成本测算。按照成本模型,任何一方选择规则都存在着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类成本。一类叫做决策成本,指的是在该规则下通过某项行动方案(亦即作出决策)所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决策的形成需要参加者之间不同程度的讨价还价。随着人数的不断增加,讨价还价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将成倍增加,从而决策成本也将成倍增加。另一类是外在成本,指的是在该规则下通过的某项集体行动方案与某些参与者的意愿不一致而给他们带来的损失。当通过的某项集体行动方案与某些参加者个人的实际偏好一致时,这些参加者个人承担的外在成本就等于零;而当两者不相一致时,他们承担的外在成本就大于零。显而易见,随着这种不一致的人数和程度的曾加,外在成本的总量也将增加。
大学生之所以参加群体性事件,是因为他们觉得他们一起参加所承受的外在成本比他们不采取什么措施而放任校方的不合理的政策损害他们的利益的外在成本要小;就像人们认为的“法不责众”的思想观念是一样的。
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来解决;同样,对于解决影响社会和谐发展的不和谐的社会问题,要树立和谐为本的理念,加强大局意识。
社会发展,和谐先行,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就要在观念上树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大学校园内为什么会爆发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就是因为当今的大学校园内存在严重的不和谐;因此,营造一个良好、和谐的校园气氛是解决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根本之举。大学生群体性事件作为教育发展进步中出现的问题,就需要学校及相关方和相关群体以和谐理念为指导,在发展中不断面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归根到底要校方主要领导人加强大局意识,每个人也都应该为和谐校园的建设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1]高鸿业主编.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4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黄建钢:《大学生群体特征与大学生思想教育和管理》[J].《高等教育论坛》,1989年第一期
[3]黄建钢:《政治民主与群体心态》[M].中信出版社,2003.8
[4]胡联合,胡鞍钢,何胜红,过勇《当代中国社会稳定问题报告》[M]红旗出版社,2009.8
[5]麻宝斌:《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群体性政治参与》[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9
[6]王四新:《表达自由——原理与运用》[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1
[7]魏亚,李继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的动因分析及对策》[J]. 教育与职业,2008,(33).
[8]杨启富.《大学生群体性事件诱因及干预机制研究》[J]. 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6).
[9]赵会民.《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群体性事件研判与预警的重要性》[J]. 河北法学,2010,(10).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