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时政 > 时代观察

刘飚|《毛泽东时代研究》第四册 第七章 以思想领域革命带动各项斗批改

刘飚 · 2024-05-20 · 来源:
《毛泽东时代研究》 收藏( 评论() 字体: / /
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对于“斗 批改 ”给出了准确的内涵 。

  毛泽东亲自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 对于“斗 批改 ”给出了准确的内涵 。一斗就是斗垮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二批就是批判 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 ,批判资产阶级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意识形态 ;三改革就是改 革教育 ,改革文艺 ,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 以利于巩固和 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老人家明确提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就是为了要使人的思 想革命化 , 因而使各项工作做得更多 、更快 、更好 、更省 ”。当群众刚刚发动起 来 ,毛泽东就高兴地指出 :“这个运动规模很大 ,确实把群众发动起来了 ,对全国 人民的思想革命化有很大的意义。”并指出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一场触及人们 灵魂的大革命 ”。之所以这么说 ,是因为当社会发生变革 ,新的政治经济制度刚刚 建立以后 , 旧的政治经济制度还没有远去 , 旧的剥削阶级在政治经济领域失去了阵 地 ,他们反抗的阵地只剩下了文化领域亦即思想意识形态领域 。因此 ,意识形态领 域的阶级斗争也就异常尖锐起来 ,新文化与过去的旧文化之间的斗争也就异常激烈 起来 ,失败的阶级必定要用制造舆论的办法在文化 、意识形态领域与胜利的阶级争 夺民众 ,试图伺机推翻新政权复辟旧制度 。毛泽东曾明确指出 ,在舆论阵地 ,在文 化领域 、意识形态领域 ,无产阶级不去占领 ,资产阶级就一定要去占领 。几千年来 形成的剥削阶级思想又由于统治阶级历史悠久的灌输 ,在民众的意识中已经根深蒂 固 ,亿万人的旧习惯势力是个很可怕的力量 , 因此 ,新生的无产阶级必须在文化领 域 、意识形态领域与阶级敌人做坚决的斗争 ,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 ,用无产阶级思 想 、共产主义道德等社会主义文化武装民众的思想 , 以争取民众的力量 ,最终战胜 剥削阶级的旧思想 、旧文化以及其派生的旧风俗习惯 。否则 ,新生的无产阶级政权 就不巩固 ,终究会被旧的反动文化所淹没 ,直至被颠覆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 ,毛泽 东已经明显感觉或意识到文化 、思想领域阶级斗争的水深浪激 ,为了无产阶级政权 的巩固和人民的利益 ,他毅然决然地发动和领导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毫无疑

  问 ,文化大革命目的就是要用社会主义的新思想 、新文化去战胜剥削阶级遗留下来 的旧思想 、旧文化 ,而反修防修也就当然在其中了 。毛主席曾强调 :“要文斗 ,不 要武斗 ”,所谓文斗 ,就是发动群众在文化领域通过口诛笔伐彻底批判各种剥削阶 级思想 , 以社会主义思想和共产主义道德武装群众的头脑 ,大大压缩资产阶级等各 种剥削阶级思想和修正主义路线活动的市场空间。

  从一定意义上讲 ,“思想上政治上的路线正确与否是决定一切的。”党的思想路  线的准确表述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 ,理论联系实际 ,实事求是 ,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和发展真理 。它包含着四个依次递进的关系 ,反映了我们党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 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基础 ;理论联系实际是根本要求 ;实事求是是核心 ;在实践中检  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标准 。四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反映了我们认识真理的全  部过程 ,不可分割 ,也不能断章取义 。思想路线是根本观点 、根本方法 ,是政治路  线的基础 ,它的正确与否决定了革命事业的成败 。长时期以来 ,人们对党内斗争性  质的认识就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 ,在正确路线占统治地位的时候 ,认识比较统一; 在错误路线占上风时 ,分歧就特别明显 ,也特别混乱 。因为当错误路线占上风的时  候 ,错误路线的提出者和拥护者都不敢也不愿意承认党内存在的斗争从本质上说是  不同路线之争 , 以掩饰其所推行的错误路线 。正因为如此 ,一向光明磊落的毛泽东  在共产党内 、新中国里发动了一场旨在思想领域中触及亿万中国人民灵魂深处的文  化大革命 ,并以此为契机推动中国政治思想领域的斗批改。

  第一节  思想革命重在斗私批修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要解决的是政治 、文化 、哲学乃至国家机器等上层建筑方 面的问题 ,要确立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方式 。在生产力的三要素(生产工 具 、生产资料形式 、劳动者) 中 ,劳动者是最积极 、最革命 、最活跃的要素 。在我 国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的革命基本完成后 ,解放劳动者就是最重要的问题 。无产阶 级文化大革命是亿万人民为主体的群众运动 ,是一个劳动者自我教育 、 自我提高的 过程 。因此 ,积极开展思想革命推进“斗私批修 ”则自然成为这场运动的根本纲领 与中心环节 。“斗私批修 ” 自“兴无灭资 ”中延伸出来 ,“兴无灭资 ”是“兴无产阶

  级思想 ,灭资产阶级思想 ”的简称 。“斗私 ”,自然是要斗掉私心 ,就是铲除腐败的 根源 ;“批修 ”,就是批判修正主义 、批判资产阶级 ,就是不改变国家的社会主义性 质 。“兴无灭资 ” 口号出现并流行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 义改造完成和大跃进运动兴起之际 ,“斗私批修 ” 口号则广泛流行于文化大革命期 间 ,它既简练而有精确地体现了人们进行思想革命的真谛。

  一九六七年九月二十五日,《人民日报》 报道说 ,毛主席最近视察了华北 、中  南和华东地区 ,沿途发表重要谈话 。毛泽东指出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形势一片大  好 ,两派革命群众组织要实现革命的大联合 ,要团结干部的大多数 , 同时明确提出  要“斗私批修 ”。这是“斗私批修 ” 口号首次与广大干部群众见面 。社会是由无数  的人群构成的 ,心源混浊 ,社会必定肮脏 ,毛泽东为什么强调要“斗私批修 ”?正  是因为万恶“私 ”为源 ,私心一大 ,就必然人欲横流 ,膨胀到一定程度 ,党和国家  就要变“修 ”。所以 ,毛泽东要从不良意识的源头灭起 ,“斗私 ”是为了防止变修, 只有“斗私批修 ”,才能保证执政的官员能做到自觉地“为人民服务 ”,真正当人民  公仆 ,才能保证党和国家政权的人民性质 。全国人民都“斗私批修 ”,坏事就不容  易出来 。毛泽东讲“斗私批修 ”,深意在于使党和国家不变质 ,不变修 ,领导人不  搞特权 ,不艳羡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一句话 ,就是为了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危  险性 ”。解决天下人的人心向往与向背问题 ,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难题 。作为  集各大家先进思想精粹于一身的伟大人民领袖毛泽东 ,倡导“斗私批修 ”,向英雄  人物学习 ,搞文化革命 ,评法批儒 ,批林批孔 ,这一切都是为了改造中国人的人  心 。正是由于不少人的私心杂念 ,瓜分了毛泽东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创造出来的  建设成果和累积的财富 。 由此我们可以充分领略到“斗私批修 ”的深远意义 ,艰难  程度 ,乃至人民领袖那愽爱苍生、推进人类永恒正义的浩瀚胸襟。

  《人民日报》 在十月六日发表的社论 《 “斗私批修 ”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 根本方针》 中明确指出 :“斗私批修很精辟 ,很科学地概括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的基本内容 ,概括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时期批判资产阶级的基本内容 。它是保证我 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全面彻底胜利的根本方针 ,是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加强 和巩固无产阶级专政 、把全国办成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的根本方针 ”。社论 还说 :“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在哪里? 最本质的是旧在一个‘私 ’字上 ,就是从为

  自己 ,为‘私 ’的观点来看世界 。剥削阶级的利己主义 ,是滋长资本主义的天然土 壤 ,是产生修正主义的重大因素 ,是瓦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颠覆无产阶级和无 产阶级专政的思想毒菌 。修正主义是资产阶级旧的思想体系在工人阶级内部最集中 的代表者和最顽固的维护者 。隐藏在无产阶级专政机构内部的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 义道路的当权派 ,就是一些披着马克思列宁主义外衣 ,而实际上企图变无产阶级专 政为资产阶级专政的修正主义分子 ”。

  十月十二日的《人民日报》再度就“斗私批修 ”发表社论《全国都来办毛泽东  思想学习班》, 要求以“斗私批修 ”为纲 ,普遍举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把全国工  厂 、农村 、机关 、学校 、部队都办成红彤彤的毛泽东思想大学校 。十一月六日, 《人民日报》《红旗》 杂志、《解放军报》 联合发表编辑部文章 《沿着十月社会主义  革命开辟的道路前进》。这篇经过毛泽东仔细修改的重头文章 ,根据文化大革命的  实践 ,概括出“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六大要点的第五点指出 :“无产  阶级文化大革命在思想领域中的根本纲领是‘斗私批修 ’。无产阶级要按照自己的  世界观改造世界 ,资产阶级也要按照自己的世界观改造世界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是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 ,是要解决人们的世界观问题…… ”经过如此大规模 、高  频率的宣传 ,“斗私批修 ”在口号丛林中拔地而起 ,成为思想领域中的纲领性口号。

  此时此刻 ,毛泽东提出开展“斗私批修 ”的另一重要原因是 ,群众运动在全国  范围内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之后 ,干部和群众中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也暴露出来 。如  解放军在支左工作中有这样或那样的毛病 ;红卫兵打派仗 ,互相揪住对方的问题不  放 ;有的人站错了队 , 当了保守派 ,消极悲观 ;有的“老造反 ” 自封为领袖 , 以我  为核心 ,忘乎所以等等 。针对这些问题,《人民日报》 在社论中进一步指出 :“我们  每一个无产阶级革命派 ,每一个革命同志 ,既要把自己当做革命的一份动力 ,又应  当把自己看作革命的对象 ;既要做批修的先锋 ,又要做斗私的闯将 。如果不斗私, 不革自己的命 ,那么 ,批修也是搞不好的 ,而且可能会被修正主义的东西所蒙蔽, 甚至跌入修正主义的泥坑 。同样 ,也只有积极地投入批修的战斗 ,才能深刻触及灵  魂 ,狠狠地斗私 ”。所谓“斗私 ”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同自己头脑  里的“私 ”字作斗争 。所谓“批修 ”,就是用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去反对  修正主义 ,去同党内走资派作斗争 。两者是互相联系的 , 只有很好地斗掉“私 ”,

  才能更好地把反修斗争进行到底 。由此可见 ,毛泽东提出的“斗私批修 ”是反修防  修的强大思想武器 ,是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 ,革命者自身如何改造主观世界的创  举 。毛泽东提出的“斗私批修 ”得到全国人民的热烈响应 ,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 用生动的语言表达斗私批修的决心:“狠斗私字一闪念 ”,“在灵魂深处爆发革命 ”等  等。毛泽东不但提出了“斗私批修” 的纲领 ,而且还制定了相关的具体措施如下:

  其一是办学习班 。一九六八年二月 ,毛泽东提出 :“办学习班 ,是个好办法, 很多问题可以在学习班得到解决 ”。(《毛泽东年谱》 第 6卷 150 页) 根据毛泽东的  指示 ,全国各地普遍开办了毛泽东思想学习班 。开始参加学习的主要是运动初期受  到群众揭发批判的各级领导干部 。他们“靠边站 ”了 ,但思想并没有通 。办学习班  就是给他们提供了一个集中学习 、思考 、斗私批修 ,真正提高路线觉悟的机会 。学  习班一般由军宣队负责开办 ,有革命造反派的代表参加 ,把这些干部集中在一个地  方 ,过军事化生活 。在学习班里 ,不论原来官多大 ,都以学员的身份参加学习 ,不  少人打掉了官气 ,焕发了革命朝气 。通过听报告 、开谈心会 、写学习笔记 、认真开  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很多人弄清了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和内容 ,开始转变了立场, 端正了对待群众运动的态度 ,消除了“冤气 ”“怨气 ”“不服气 ”等等 ,提高了执行  毛主席革命路线的自觉性 。学习班结业时 ,有个人总结 ,小组鉴定 ,鉴定里既有群  众组织的意见 ,也有军宣队领导的评语 。很多参加过学习班的干部至今回忆起当年  仍感慨万千 ,成为他们终生受益的一页。

  其二 ,创办“五·七 ”干校 。一九六八年初 ,黑龙江在省直机关中的斗 、批、 改任务基本完成以后 ,如何安置一大批由机关精简下来的干部 , 已成为当务之急。 为体现毛泽东一九六六年五月七日给林彪信中所说的“这个大学校 ,学政治 、学军  事 、学文化 。又能从事农副业生产 。又能办一些中小工厂……又能从事群众工作  ……又要随时参加批判资产阶级的文化革命斗争 ”的精神 ,黑龙江省革命委员会决  定在省委机关安庆县柳河农场原址上建立一所新型的干部学校并定名“ 五·七干  校 ”。至此 , 中国第一所“五七 ”干校——柳河“五七 ”干校随即诞生 。它为改革  上层建筑 ,促进机关干部思想革命化走出了一条新路 。相关的经验材料经毛泽东批  阅 ,于十月五日以《柳河“五七 ”干校为机关革命化提供了新的经验》 为题在《人  民日报》 上发表 。姚文元在加写的编者按指出 ,黑龙江“五七 ”干校关于干部下放

  劳动的经验很好 ,建议各级革命委员会的同志和广大干部 、知识分子认真读一读 。 我们已经有了精简机构方面的经验 ,再加上关于干部下放劳动的经验 ,对如何实现  机关革命化 、干部革命化 ,认识就比较完整了 。文章引用了毛泽东关于柳河“ 五  七 ”干校经验的批语 :“广大干部下放劳动 ,这对干部是一种重新学习的极好机  会 , 除老弱病残者外都应这样做 。在职干部也应分批下放劳动。”(《毛泽东年谱》 第 6卷 200 页) 编者按认为 :这对于反修 、防修 ,对搞好斗 、批 、改 ,有十分重大  的意义 ,应引起我们各级革命干部和广大革命群众的高度重视 。希望广大干部(除  老弱病残者外), 包括那些犯过错误的干部 ,遵照毛主席的指示 ,在下放劳动的过  程中重新学习 ,使自己的精神面貌来一个比较彻底的革命化 。在革命委员会中工作  的新老革命干部 ,也要执行毛主席的指示 ,分期分批下放劳动 ,使自己不脱离劳动  人民 ,既当“官 ”,又当老百姓 。新干部要特别注意不要沾染上脱离群众 、脱离劳  动 、一切依靠秘书 ,做官当老爷的剥削阶级坏作风 ,要保持无产阶级朝气勃勃的革  命青春 。此后 ,全国陆续推广了这一经验 ,很快 ,“五·七 ”干校迅速地在全国各  地出现 。参加学习劳动的有新 、老干部 ,学校教师和各文化机关的知识分子 。不少  干部到干校后 ,亲临三大革命的第一线 ,接近了基层群众 ,增强了对劳动人民的  思想感情 ,学到农业和各种技能 ,从思想到体力都得到很大的锻炼 。实践证明, “ 五·七 ”干校是改造和培养干部的好地方 ,是实现机关革命化的好办法 。“五 ·  七 ”干校实际上是把社会主义时期干部和知识分子参加生产劳动的风尚 ,用学校  形式加以制度化 ,为迈向知识分子工农化的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黑龙江省  的统计 ,到一九七四年一月 ,该省已有十五万余名干部到各地“ 五七 ”干校下放  劳动 ,其中县以上领导干部两千多人 。另外 ,在农村插队的干部也有两万多人 。 到一九七六年五月 ,全省各地干校共轮训了二十三万余名各级干部和六万四千余名  理论队伍骨干。

  其三 ,推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在长期的革命生涯中 ,毛泽东根据自身体验, 认为知识分子光有书本知识不行 ,还必须经过实践锻炼 ,必须向工农兵学习 。建国  初期 ,根据当时的新情况 ,毛泽东进一步探索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新途径 ,号  召知识青年到农村 、到边疆 、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去工作 。他在一九五六年十二月  亲自主编的 《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 一书的相关按语中号召 :“一切可以到农

  村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 ,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 ,在那  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毛泽东年谱》 第2卷 495 页) 一九五七年初 ,毛泽东再  次强调 :“城市青年 ,或者学校 ,或者到农村去 ,或者到工厂去 , 响应党的号召, 踊跃上山下乡 ”。国家开始鼓励部分城镇知识青年支援农村和边疆建设 ,共青团中  央先后在北京 、天津 、上海等十多个省市组织了青年自愿垦荒队 ,到当年底 ,城市  上山下乡青年已近八万人 ,开了上山下乡的先河 。在这些人中 , 曾经涌现出像邢燕  子 、董加耕 、侯隽等一批知识青年回乡的模范 ,成为一代青年人的学习榜样 。正是  这批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 ,为农村 、边疆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献 。在文化大革命中 ,毛泽东出于反修防修的需要 ; 出于在大风大浪中培养千百万  革命接班人的长远打算 ; 出于在美苏两霸虎视眈眈企图对我国发动核袭击 ,保护这  一代青年避免战争牺牲的考虑 ; 出于改造农村这一广阔天地的艰巨任务 ,毅然作出  了带有战略性的部署 ,再一次发出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的号召。《人民日报》 一  九六八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转载《甘肃日报》 一篇关于会宁县城镇居民到农村安家  落户的报道而发表的编者按中 ,用黑体字引述了毛泽东的一段话 :“知识青年到农  村去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很有必要 。要说服城里干部和其他人 ,把自己初  中 、高中 、大学毕业的子女 ,送到乡下去 ,来一个动员 。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  他们去 ”。(《毛泽东全集》第 49卷 348页)这个指示一发表 ,立即在全国引起极大  的反响 ,知识青年 、家长 、农村的同志都积极地响应 。为了搞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工作 ,周总理主持召开了解决知青问题的专门会议 ,毛泽东亲自审阅了中共中央转  发的 《国务院关于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会议的报告》, 在各行各业的支持  下 ,全国约有四百万“老三届 ”中学毕业生率先闯路 , 以后每年都有几十万或几百  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先后约有一千八百万知识青年参加了这一运动 ,形成了二十  世纪最壮阔的青年革命浪潮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主要采取三种形式 :一是到农村插  队落户 ;二是参加生产建设兵团或军垦农场 ;三是建知青国营农场或集体农场等。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与工农兵相结合 ,亲身参加三大革命的实践磨炼 ,一方面培养  了能吃苦 、能战斗 、乐观坚强的精神 ;另一方面 ,深入了解了中国国情 , 明确了自  己对国家应尽的责任 ,为成为国家有用之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千百万知识青年上  山下乡 ,不管是在农村 、在农场 、在边疆 ,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的

  贡献 ,有的还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当年推进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工作 ,尽管的确出 现过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但大方向是正确的 ,主流是好的 。知识青年的群体中产生 了一大批党和国家的栋梁之才 ,有举世闻名的政治家 、科学家 、企业家 、经济学 家 ,如习近平 、李克强等等 ,特别是知识青年在生活实践中还涌现了一批作家 , 比 中国最著名的几所大学中文系培养的作家多得多。

  “斗私批修 ”是无产阶级思想领域中的根本纲领 ,是推进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 重要指导思想 ,是毛泽东晚年最重要的思想实践与坚持继续革命的宏伟战略 。毛泽 东最善于调查总结 、把握问题的核心 ,老人家用一生的革命实践为我们指明了社会 主义核心的根本就是“斗私批修 ”,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主体的思想 、以大众为依归 的政治 。苏联模式之所以会演变为修正主义的基础 ,就在于他们所谓的精英层后来 逐步脱离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毛泽东一眼就看出了斯大林的苏联模式与真正以人 为本的社会主义之间的差距 ,社会主义实际上就是为大众服务的一种发展模式。

  毛泽东一贯注重践行时时体察民情 、处处以群众为本的“主权在民 ”思想 ,老 人家晚年曾一再严厉地批评党员干部队伍中的官本位思想 。他斥责道 , 当了大官 了 、脾气大了 、架子大了 、房子大了 、车子大了 。他们比过去的剥削阶级还要厉 害 ,所以要整他们 ,不能任由这一帮人 ,真的这样下去 ,那是要比封建社会还要差 的 ,就完全背离了社会主义的宗旨了 ,让老百姓受苦受难了 。他要改变这种倾向的 方式就是“批修 ”。毛泽东才是真正懂社会主义的 ,他一向善于发现问题看到最本 质的东西 ,他发现党的干部队伍官本位太严重了 ,所以要去整顿 ,这也是毛泽东发 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思想根源之一 。毛泽东进一步想到了人的官本位化的源 头 ,就在于个人的私心杂念 。仅有公有制的形式还远远不够 ,作为共产党人不彻底 改变个人的私心 ,就会逐渐因此而丧失公有制的发展基础 ,这才是问题本质 。他找 到了问题的核心是人的私心 ,而这就比同剥削阶级斗争的理论更进一步了 ,是自我 的革命性突破 ,是一种扬弃式的发展。

  毛泽东让人们在思想灵魂深处闹革命 , 同自己的剥削阶级思想与自私自利做坚 决的斗争 ,要大家继续革命 、时时讲阶级斗争 。而这一切的目的就只有一个 ,那就 是把人的“私心 ”赶出人的灵魂深处 。“斗私批修 ”才是发展社会主义的最基本的 长期战略 。批修是为了斗私的 、是保证斗私的 。苏联修正主义倡导的仍然是精英政

  治模式 ,那同大众政治是完全相反的 ,精英政治根本不可能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主 义路线 ,它更多的是考虑利益集团的利益 ,所以必须批修 、必须去反对它 。我们 说 ,过去的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好是好 ,但是因为人的私心难以彻底去除 ,而 只要由人去管理社会 ,那么自私的又掌握权力的人是不会轻易去割掉自己的尾巴 的 ,这就是为什么那些久经考验过来的革命同路人终究还是难以逃脱儿女私情 、拜 倒在“私 ”字上面 。而只要有人参与管理 ,那么在人私心的作用下是难以让水完全 变清的 。革人家的命容易 ,革自己的命可难啦! 因为自己脑子里有阴暗面和光明 面 , 阴暗面就是小资产阶级的东西 ,如果不革会掉队的 ,就会走到反面去的 。头脑 里的“私 ”字 ,个人主义 ,再大一点 ,就是小团体主义 、本位主义 , 以至发展到无 政府主义 ,发展到谁也不听 。在私欲泛滥的今天 , 回过头去看 ,我们的确需要按照 毛泽东所阐述的那样 ,逐步建立由先公后私 ,再到大公无私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节  坚持反潮流的马列主义原则

  毛泽东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曾掀起了一场又一场号召群众自己起来解放自 己 ,敢于同执政党领导错误路线进行斗争的“反潮流 ”革命思想浪潮 ,并涌现了一 大批具有“反潮流 ”精神的代表人物 。其中较为突出的有李庆霖 、张铁生 、黄帅 等 。先说李庆霖 ,他是给毛泽东写信“告御状 ”而出名的 。李庆霖原为福建莆田县 一中学校长 ,一九五七年被划为右派 ,受到降职降薪处分 ,被分配到莆田县城郊公 社下林小学任教 。一九七二年底 ,李庆霖给毛泽东写信 ,反映他儿子下乡插队 , 口 粮不够吃 ,没钱看病等问题 。李的信全文如下:

  尊敬的毛主席:

  首先 ,我向您老人家问好 。我是个农村小学教员 , 家住福建省莆田县城厢镇, 家庭成分是贫民 ,我的教员生涯已有二十多个寒暑了 。我有个孩子叫李良模 ,一九  六八年初中毕业 ,一九六九年他听从您老人家关于“知识青年到农村去 ,接受贫下  中农的再教育 ,很有必要 ”的教导 ,毅然报名上山下乡 ,经政府分配在莆田县山区

  荻芦公社水办大队插队务农 。在孩子上山下乡后的头十一个月里 ,他的口粮是由国  家供应的 ,每个月定量三十七斤 ,生活费是由国家发给的 ,每个月八块钱 ,除了医  药费和日常生活中下饭需要的菜金 ,是由知青的家长掏腰包外 ,这个生活待遇在当  时 ,对维持个人在山区最低限度的生活费用 ,是可以过得去的 。 当国家对上山下乡  知识青年的口粮供应和生活费发给断绝后 ,孩子在山区劳动 ,和贫下中农一起分  粮 ,一连串的困难问题便产生了 。首先是分得的口粮年年不够吃 ,每年里都要有半  年或更多一些日子 ,要跑回家吃黑市粮过日子 。在最好的年景里 ,一年早晚两季总  共能分到湿杂稻谷两百来斤 , 外加两 、三百斤鲜地瓜和十斤左右的小麦 , 除此之  外 ,就别无他粮了 。那两百来斤的湿杂稻谷 ,经晒干扬净后 ,只能有一百多斤 。这  么少的口粮 ,要孩子在重体力劳动中细水长流地过日子 ,无论如何是无法办到的。 况且孩子在年轻力壮时期 ,更是能吃饭的 。在山区 ,孩子终年参加农业劳动 ,不但  口粮不够吃 , 而且从未不见分红 ,没有一分钱的劳动收入 。下饭的菜吃光了 ,没有  钱去再买 ;衣裤在劳动中磨破了 ,也没有钱去添置新的 。病倒了 ,连个请医生看病  的钱都没有 。其他如日常生活需用的开销 ,更是没钱支付。

  从一九六九年起孩子在山区务农以来 ,他的生活一切花费都得依靠家里支持。 说来见笑 ,他风里来 , 雨里去辛勤种地 , 头发长了 ,连个理发的钱都挣不到 。此  外 ,他从上山下乡的第一天起 ,直到现在 ,一度没有房子住宿 ,一直是借住当地贫  下中农的房子 。 目前 ,房东正准备给自己的孩子办喜事 ,早已露出口音 ,要借房住  的上山下乡知识青年另找住所 。看来孩子在山区 ,不仅生活上困难成问题 , 而且连  个歇息的地方也成问题。

  毛主席,您老人家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我完全拥护,叫我把孩子送到山区去  务农 ,我没意见 。可是 , 当孩子上山下乡后的口粮问题 ,生活中的吃油吃菜问题, 穿衣问题 ,疾病问题 ,住房问题 , 学习问题以及一切日常生活问题 ,党和国家应当  给予一定的照顾 ,好让孩子在山区得以安心务农 。今年冬 ,我又一个孩子又将初中  毕业了 ,是否再打发他去上山下乡呢? 前车可鉴 ,我真不敢去想它 。在我们这里已  经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中 ,一部分人并不好好劳动 ,并不认真磨炼自己 ,并不虚心  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却倚仗他们的亲友在社会上的政治势力 ,拉关系 ,走后门, 都先后优先被招工、招生、招干去了,完成了货真价实的下乡镀金的历史过程。

  不少在我们地方上执掌大权的革命干部的子女和亲友,纵使是地富家庭出身,他  们赶时髦上山下乡才没几天 ,就被“ 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调用出去, 说是革命干部子女优先安排工作 , 国家早有明文规定。这么一来 ,单剩下我这些农村  小学教员的子女 ,在政治舞台上没有靠山 ,又完全举目无亲 ,就自然得不到“ 国家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发展的需要 ”而加以调用了 ,唯一的资格是一辈子在农村滚一身泥  巴 ,干一辈子革命而已。面对我们这里当今社会走后门成风 ,任人唯亲的现实 ,我并  不怨天 ,也不尤人 ,只怪我自己不争气。我认为 ,我的孩子走上山下乡务农的道路是  走对了 ,我们小城镇的孩子 ,平常少和农村社会接触 ,长大了让其到农村去经风雨和  见世面 , 以增长做人的才干 ,是很有必要的。但是 , 当孩子在务农实践中碰到的许多  个人能力解决不了的实际困难问题 ,我要求国家能尽快地给予应有的合理解决 ,让孩  子能有一条自食其力的路子可走。我想,这该不至于是无理取闹的苛刻要求吧。

  毛主席 ,我深知您老人家的工作是够忙的 ,是没有时间来处理我所说的事 。可 是我在“ 叫天不应 ,叫地不灵 ”的艰难窘境中 ,只好大胆地冒昧地写信到北京“告 御状 ” 了 ,真是不该之至!

  谨此致倾大安!

  福建省莆田县城郊公社下林小学李庆霖敬上 一九七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一九七三年四月二十五日 ,毛泽东看到了这封“人民来信 ”,不禁潸然泪下。 他对李庆霖敢于大胆实事求是地反映农村知识青年生存状况的勇气十分赞赏 ,毛泽  东就喜欢这种敢说真话的人 , 因为直言说出这样的话需要极大的勇气 。毛泽东让汪  东兴从自己的稿费中取出三百元寄给李庆霖 ,还问汪东兴 :“李庆霖是不是党员? 如果是党员 ,可以考虑推举他为‘十大 ’代表 ;如果不是党员 ,可以让他出席‘ 四  届人大 ’”。毛泽东还说 :“可考虑把李庆霖的信编入课本。”一九七三年五月六  日 , 邮递员给李庆霖送来一个牛皮纸大信封 ,上面印着“ 中共中央办公厅 ”字样。 李庆霖胆战心惊地打开信封 ,里面是毛泽东回信的打印件(原件留存中央办公厅档  案室), 李庆霖不敢相信毛泽东会给他回信 ,激动得泪流满面 。毛泽东在信中说: “李庆霖同志 :寄上三百元 ,聊补无米之炊 。全国此类事甚多 ,容当统筹解决 。毛

  泽东 , 四月二十六日。”(《毛泽东年谱》 第 6卷 476 页) 五月十日 ,李庆霖又收到 毛泽东寄给他的三百元钱。

  一九七三年四月二十九日 ,周恩来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时 ,宣读了李庆霖的 来信和毛泽东的回信。周恩来说:“一定要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这项工作做好 ,不能再 让毛主席操心。”国务院很快成立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领导小组”,由周恩来亲自主 持 ,并吸收李庆霖为领导小组成员 ,在各省、市、县也成立了相应的办事机构。国务 院同时做出指示 ,放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政策规定 ,制定改善知识青年生活的具体 措施 ,并且成立调查小组 ,调查全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实际情况。中央开始调查之 后 ,全国各地有关迫害知识青年的案件相继揭露出来 ,其中最恶性的案件是黑龙江建 设兵团十六团团长黄砚田、参谋长李耀东两人合伙奸污和猥亵数十名女知识青年。对 此国务院、中央军委文件发出一九七三年(一〇四号)文件《关于黄砚田、李耀东奸 污迫害女知青的通报》,该通报写道:“黄砚田 ,黑龙江建设兵团十六团团长 , 四十九 岁 ,江苏泗洪县人 ,一九四三年入伍 ,一九四四年入党 ;李耀东 ,十六团参谋长 , 四 十八岁 ,河北迁西人 ,一九四三年入伍 ,一九四四年入党。两人奸污、猥亵女知青达 数十人,有的被黄奸污后 ,又被李奸污。判处两人死刑,立即执行。”

  毛泽东给李庆霖的回信 ,一下子使李庆霖身价百倍 ,他很快入了党 ,并成为国 务院知青办成员 、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当时 ,李庆霖是作为“反潮流英雄 ” 出现的 。李庆霖在介绍他的“反潮流经验 ”时说 ,有人说“反潮流危险 ,随大流保 险 ”,这是十足的利己主义的表现 。有了这种思想 ,不可能为争取革命事业的胜利 而“鞠躬尽瘁 ”,到革命队伍里来寻找个人的功名利祿 ,来混饭吃 ,其面目实在可 憎!更有一种人 ,他们自己不敢反潮流 ,看到别人反潮流 ,就忙着把自己装扮成饱 经风霜和深明世故的“识时务 ”者 ,似乎很关切地说“你敢反潮流吗?历史上敢于 反潮流的人 ,到头来都落一个身败名裂的可悲下场。”不过后来的历史似乎是在跟 李庆霖开玩笑 ,反过来应验了李庆霖批评的“识时务 ”者的话 。一九七六年十月粉 碎“ 四人帮 ”后不久 ,李庆霖被逮捕 ,判处无期徒刑 。不过 ,后来李庆霖在狱中表 现较好 ,减为有期徒刑十年 ,于一九九四年提前出狱。

  毛泽东提倡“反潮流 ”,本质上是要求人们敢于站出来抵制不把人民群众的利 益放在心上 ,只会当官做老爷的领导 。李庆霖在写信给毛泽东“告御状 ”之前 , 曾

  有过漫长的上访经历 。李庆霖先到儿子插队的荻芦公社 , 向公社党委反映情况 ,但 没有结果 ;然后他又去上一级的莆田县革命委员会反映情况 ,仍无结果 ;之后李庆 霖又到再上一级的莆田地委反映情况 ,但还是毫无结果 。上访无法解决问题 ,李庆 霖最后才决定给毛泽东写信诉说自己的不满。

  再说张铁生的“反潮流 ”。他也是向上面写信“告状 ”,诉说自己不满的 。张铁  生“不满 ”的对象 ,是新的大学入学考试制度 。文化大革命前中国的教育体制 ,是  照搬苏联的做法 ,把大学分成文科 、理科 、工科 ,进行全国统一的高等学校入学考  试 ,按照分数的高低择优录取 。这种高考体制 ,有利于文化水平较高的知识分子子  弟 ,而不利于文化水平较低的工农兵子弟和革命干部子弟 。所以文化大革命的目标  之一 ,就是改革高考制度 。一九七〇年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开始试招“工农兵学  员 ”。新的招生办法无须进行入学考试 ,而是由群众推荐 、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 一九七二年全国高校开始按照工农兵大学生的招生标准 ,大面积招收工农兵学员, 但随之而来也产生了新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走后门 ”问题 ,有人利用特权 ,照顾亲属与特定关系人入学。 第二个问题是工农兵学员的文化水平差距太大 ,为了照顾文化水平低的学员 ,有的  大学教师不得不补讲中学课程 ,这样就降低了大学生的质量 。针对后者 ,在周恩来  总理的主导下 , 国务院发出 《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七三年招生工作的意见》 指出: “在政治条件合格的基础上 ,要重视文化程度 ,进行文化考查。”一九七三年夏 ,各  省都进行了高校入学统一考试 。这次入学考试 ,虽说不是工农兵学员入学的唯一条  件 ,但必然会把一些文化水平较低的工农兵学员排除在外 , 当然会引起他们的不  满 。来自辽宁省的考生张铁生是一九六八年初中毕业后在当地农村插队落户的 ,后  来担任生产小队长 。一九七三年 ,二十三岁的他被县里推荐考大学工农兵学员 ,在  文化统考中的物理化学考试时 ,大部分考题不会回答 ,于是就在考卷背面写了《给  尊敬领导的一封信》。该信如下:

  尊敬的领导:

  书面考试的进行就这么过去了 ,对此 ,我有点感受 ,愿意向领导上谈一谈 。本 人自一九六八年下乡以来 ,始终热衷于农业生产 ,全力于自己的本职工作 。每天近

  十八小时的繁重劳动和工作 ,不允许我搞业务复习 。我的时间只在二十七号接到通 知后 ,在考试期间 ,忙碌地翻读了一遍数学教材 ,对于几何题和今天试卷上的理化 题干眼瞪着 ,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我不愿没有书本根据的胡答一气 ,免得领导判 卷费时间 。所以自己愿意遵守纪律 , 坚持始终 ,愿意老老实实地退场。

  说实话 ,对于那些多年来 , 不务正业 ,逍遥法外的浪荡书呆子们我是不服气 的 , 而有着极大的反感 ,考试被他们这群大学迷给垄断了 。他们的自由生活和为个 人的努力 ,等于了我的为人民热忱忘我的劳苦工作和诚恳的心 。人们把我送到这里 来 ,谈些什么呢? 总觉得实在委曲 。在这夏锄生产的当务之急 ,我不忍心放弃生产 而不顾为着自己钻到小屋子里面去 ,那是过于利己了吧 。如果那样将受到自己为贫 下中农事业的事业心和自己自我革命的良心的谴责 ,有一点我可以自我安慰 ,我没 有为此而耽误集体的工作 ,我在队里是负全面、完全责任的 。喜降春雨 ,人们实在 的忙 ,在这个人与集体利益直接矛盾的情况下 ,这是一场斗争(可以说) 我所苦闷 的地方就在这里 ,几个小时的书面考试 ,可能将把我的入学资格取消 ,我也不再谈 什么 , 总觉得实在的有说不出的感觉 ,我自幼的理想将全然被自己的工作所排斥 了 ,代替了 ,这是我唯一强调的理由。

  我是抱着新的招生制度和条件来参加学习班的 。至于我的基础知识 ,考场就是 我的母校 ,这里的老师们会知道的 ,记得还总算可以 。今天的物理化学考题 , 虽然 很浅 ,但我印象很浅 ,有两天的复习时间 ,我是能有保证把它答满分的 。 自己的政 治面貌和家庭社会关系等都清白如洗 , 自我表现胜似黄牛 ,对于我这个城市长大的 孩子 ,几年来真是锻炼极大 ,尤其是思想感情上和世界观的改造方面 ,可以说是一 个飞跃 。在这里我没有按要求和制度答卷(算不得什么基础知识和能力), 我感觉 的并非可耻 ,可以勉强地应付一下嘛 ,翻书也能得它几十分嘛!? 没有意思 ,但那 样做 ,我心是不太愉快的 。我所感到荣幸的只是能在新教育制度之下 ,在贫下中农 和领导干部们的满意地推荐之下 ,参加了这次学习班 。我所理想和要求的 ,希望各 级领导在这次入考学生之中 ,能对我这个小队长加以考虑为盼!

  白塔公社考生张铁生

  一九七三年六月三十日

  张铁生这次考试的成绩为 :语文三十八分 、数学六十一分 、物理化学六分 。一  九七三年七月十九日《辽宁日报》 以《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 为题刊登了张铁生的  信 。八月十日,《人民日报》 转发了 《辽宁日报》 刊登的这篇文章并配发编者按: 这里刊载一位下乡知识青年的信 。这封信提出了教育战线上两条路线 、两种思想斗  争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确实发人深省 。张铁生同志是一九六八年的下乡知识青年, 共青团员 ,现任白塔公社枣山大队第四生产队队长 。他对物理化学这门课的考试, 似乎交了“ 白卷 ”,然而对整个大学招生的路线问题 ,却交了一份颇有见解 、发人  深省的答卷 。大学招生 ,在群众评议 、群众推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文化考核是需  要的 。但文化考核的目的 ,主要是了解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是检查记住  多少中学课程? 录取的主要标准 ,是根据他在三大革命运动实践中的一贯表现 ,还  是根据文化考试的分数?是鼓励知识青年积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努力完成本职  工作 ,还是鼓励他们脱离三大革命运动实践而闭门读书?今天 ,我们发表张铁生同  志的信 , 目的就在于请大家讨论研究这些问题 ,欢迎关心教育革命的同志发表自己  的看法。

  张铁生的信发表之后 ,大学招收工农兵学员的文化考试又取消了 。一九七三 年秋 ,张铁生被铁岭农学院录取 ,并破格发展为党员 ,并在四届人大上当选为全 国人大常委会委员 。一九七五年 ,张铁生升任铁岭农学院领导小组副组长 、党委 副书记 。一九七六年粉碎“ 四人帮 ”后张铁生被捕 ,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 ,一九 九一年获释。

  接着说另一位“反潮流 ”的风云人物是北京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十二岁的学 生黄帅 。她给《北京日报》 写了一封信 ,如下:

  我是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二班的学生 。九月听了红卫兵节目报道的兰州十四 中学红卫兵帮助老师的事迹 , 受到启发 , 随后我给老师写了三篇日记提意见 。顿 时 ,师生的关系紧张起来 ,老师批判我“拆老师的台 ”“打击老师威信 ”“恶意攻击 老师 ”。我认为 ,老师是“压制民主 ”“打击报复 ”。这星期班上可热闹了 ,老师上 课的主要任务就是鼓动同学训斥我 ,我去上课就是准备挨整 。老师拍桌瞪眼在班里 说:“直到现在 ,我还是公开号召同学们和黄帅划清界限 ,跟黄帅一起跑的人立场

  站错了 ”。班里还出了板报 , 点名批判我的日记 。最近 , 班里同学在老师的率领  下 , 不断对我嘲笑讽刺 , 大轰大哄地进行围攻 ,甚至个别同学提出把我“批倒批  臭 ”的口号 。我是红小兵 ,热爱党和毛主席 , 只不过把自己的心里话写在日记上, 也表示了日记中是有缺点的 ,如个别用词不当影响了老师的尊严 ,可是近两月老师  一直抓住不放 。最近许多天 ,我吃不下饭 ,晚上做梦惊哭 ,但我没有被压服 ,一次  又一次地提出意见 。究竟我犯了啥严重错误? 难道还要我们毛泽东时代的青少年, 再做旧教育制度“ 师道尊严 ”奴役下的奴隶吗?

  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五年级二班学生黄帅 一九七三年十月二十一日

  据黄帅的语文老师齐鸿儒回忆说 :“在我的记忆中 , 当年的黄帅是个开朗的学 生 ,但不怎么爱说话 ,也不是学生干部 。在她给报社的信公开发表之前 ,她在学生 中并不特别惹眼。”黄帅之所以要写的日记 ,是因为语文老师齐鸿儒要求学生们每 天写日记 ,并且把每天写的日记给他看 。齐鸿儒说 :“其实我的目的主要是训练学 生作文 ,并不特别看重内容 。每天看完后只是批个‘ 阅 ’字 。但我也注意到黄帅在 日记里向我提了意见 。她后来给报社写信 ,可能是觉得自己受了委屈 ,其实我并不 是在‘报复 ’她 。 自己当时年轻气盛 ,批评方式简单粗暴了一些。”黄帅在日记中 写了批评齐鸿儒的话 ,又把这个日记给齐鸿儒看 ,引起齐鸿儒对她的批评 ,完全可 以理解 。按照中国的传统思维 ,下级批评上级是不可以的 ,学生批评老师当然也是 不可以的。

  一九七三年十二月十二日,《北京日报》 发表了黄帅的来信和日记摘抄 ;十二 月二十八日《人民日报》 转载了黄帅的来信和日记摘抄 ,并加写编者按 :这个十二 岁的小学生以反潮流的革命精神 ,提出了教育革命中的一个大问题 。黄帅同学提出 的问题虽然直接涉及的主要是“师道尊严 ”的问题 ,但在教育战线上修正主义路线 的流毒远不止于此 , 旧的传统观念还是很顽强的 。黄帅敢于向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 流毒开火 ,生动地反映出毛泽东思想哺育的新一代的革命精神面貌 。像她这样的青 少年 ,在我国何止成千上万。

  事后不少人怀疑黄帅的日记以及写给报社的信 ,并不是她本人写的 ,而是她父  母代替她写的 。因此在粉碎“ 四人帮 ”后 ,黄帅作为未成年人没有追究刑事责任, 而黄帅的父亲受到了开除公职 、开除党籍的处分 。黄帅在一九七九年考上北京工业  大学 ,一九八六年赴日本留学 ,一九九八年回国 ,后在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工作。

  在“反潮流 ”的思想浪潮中还有两个典型也值得一提 。一个是河南省唐河县马 振扶公社中学初中二年级的女学生张玉勤 ,时年十五岁 。一九七三年七月十日 ,张 玉勤在期末考试英语考卷背面 ,写了一个顺口溜 :“我是中国人 ,何必学外文 。不 会 ABC,也当接班人 。接好革命班 ,埋葬帝修反。”第二天 ,校长罗天奇批评张玉 勤说 :“你这个妮儿 ,考不好算了 ,还写顺口溜顶撞老师 。老师让你写检查 ,你也 不写 。如果没有外文这个工具 ,怎能让毛泽东思想传播到全世界?”校长又在会上 批评了张玉勤 ,要求各班对此事进行批判 。七月十四日 ,在附近水库里发现了张玉 勤的尸体 ,系自杀身亡 。事后 ,校长罗天奇和班主任杨天成被开除公职 ,张玉勤被 追认为 “革命小将 ”,并给她立了碑 ,碑文是 “胸怀朝阳战恶浪 ,敢把青春献给 党 ”。一九七七年张玉勤自杀事件被平反 ,撤销对罗天奇 、杨天成的处分 ,恢复他 们的职务和原工资待遇。

  另一个是福州军区政治部副主任钟学林的儿子 ,主动申请退学的钟志民。一九六 八年钟志民中学毕业后 ,上山下乡到江西瑞金县沙洲坝公社插队。不过插队不到三个 月 ,他就通过“走后门”参军入伍了。一九七二年 ,在部队当步兵班长的他,请求父 亲帮他上大学。于是又通过“走后门”顺利地进入南京大学。开学前 ,父亲问他想读 什么专业 ,钟志民说想学哲学 ,于是他成为南京大学政治系哲学专业的一名学生。然 而在一年后的一九七三年九月,钟志民却向学校提交了一份退学申请报告:

  敬爱的校党委:

  我是一个通过“走后门 ”来上大学的学员 。去年大学招生的时候 ,在我自己的  多次要求下 ,爸爸打电话给军区有关部门指名调我 ,把我送上了大学 。来到学校以  后 ,通过一年多来的学习 ,我开始感觉到自己过去的很多想法都是不正确的 ,逐渐  地认识到“走后门 ”并不是无关紧要的小事 , 而是涉及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这  就是把人民给予的职权 , 用来为人民服务 ,还是用来为自己的私利服务的问题。

  “走后门 ”这种做法 ,是利用人民所给的职权 , 为自己的私利服务 。为了让自己的 子女上大学 ,不经过群众推荐、选拔 ,不经过党组织的正当手续 , 而凭着自己的职 权和势力 ,凭着私人之间的感情和关系来解决问题 。有的甚至把大学的招生名额当 “礼品 ”,送来送去 ,拉拉扯扯 ,却把真正的工农兵的优秀代表关在大学门外 。这种 做法难道是为人民服务吗? 不 ,这是资产阶级的东西!

  这种不正之风像瘟疫一样地侵蚀着我们的党 , 它破坏党和人民的联系 ,损害党  的优良传统 , 它是同无产阶级的党性根本不相容的!“立党为公 ”还是 “ 立党为  私 ”,这是一切真假共产党员的试金石 。为什么总是想着把自己的孩子往大学里  送 , 而不是想到让他们去农村、去工厂、去部队呢? 无非是以为社会主义的新型大  学还跟过去一样 ,是成名成家的阶梯 ,上大学可以“有出息 ,有知识 ”罢了 。过去  我总感到自己家庭出身好 ,爸爸从井冈山时期就跟着毛主席干革命 ,参加过长征, 参加过抗战……出生在这样一个对革命有“功劳 ”的家庭 , 受到一点特殊照顾有什  么不应该的呢?

  不 ,这种想法错了! 我们为人民做了一些什么呢? 我们有什么权利去享受照 顾? 凭着一个电话就来上大学 ,这是不合理的 。特别是那种以为出身好 ,好像在人 格上就比别人高贵 ,享受“特殊化 ”理所当然的人 ,思想更危险 ,发展下去 ,很容 易走向“特权阶层 ”,很容易成为修正主义 。人民给予的权力 , 只能用来为人民服 务 , 而绝不能用来谋自己或少数人的私利 。只有遵循了这些原则 ,才能保证我们的 国家不改变颜色 ,才能保证我们的干部不变成修正主义 ,才能够将我们的社会主义 革命进行到底。

  我说这些话当然是包括我自己的 ,首先是对我自己而言的 。在我们身上出现修 正主义 ,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啊! 父亲、母亲 ,革命的前辈用鲜血打来的江山 ,难 道就在我们面前断送掉吗? 不 ,决不能! 我们在生活上不应该依靠父亲、母亲 ,在 政治上却一定要继承他们的事业 ,把他们没有完成的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 。要做 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就要有决心彻底地改造自己 。“走后门 ”这种做 法 ,对我们的世界观改造是不利的 , 它帮助我们逃避火热的斗争 , 它引导我们去走 个人主义的道路 , 它的的确确是一个误人不浅的、通向资本主义的“鬼门关 ”。

  敬爱的校党委 , 以上就是我对于自己“走后门 ”上大学的认识 。这些想法 ,暑

  假以前就逐步形成了 ,假期我把自己的想法跟爸爸、妈妈都谈过了 ,他们都支持我 的想法 ,都同意我对问题的认识 。我没有经过推荐 ,也没有经过选拔 ,没有按照招 生手续入学 。所以 ,我向校党委申请 ,把我退回部队去 。我决心回到部队去 ,虚心 接受工农兵的再教育 ,努力改造自己的非无产阶级思想 ,在三大革命运动中锻炼自 己 ,改造自己 ,做一个真正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顺致革命敬礼!

  政治系哲学专业二年级学员钟志民 一九七三年九月二十八日

  一九七四年一月十八日《人民日报》 以《一份退学申请报告》 为题 ,刊登了钟  志民的退学申请报告 ,马上引起一阵轰动 ,钟志民的名字立即传遍全国 。很多人出  于感动 ,纷纷给他写信 。钟志民本想在退学之后回部队 ,可是在部队当兵也是通过  “走后门 ”的 ,最后钟志民决定一退到底 ,退回到插队的农村去当农民 。钟志民将  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母 ,震动了全家 。父母认为他的想法是好的 ,但不一定退到农  村去 。钟志民则说 :“干部子弟不去农村 ,说明马列主义都是说给别人听的。”钟志  民父亲无言以对 ,最后表示 :“家里出一个农民也好。”一九七四年春节后 ,钟志民  回到当年插队的江西瑞金沙洲坝公社百花园生产队 。一九七七年 ,钟志民成为生产  队长 ,一九七八年成为村支部书记 ,之后又成为南康县委副书记 。一九八七年钟志  民被任命为江西省驻深圳办事处主任 ,负责招商引资 。一九九七年 ,他辞去公职, 下海经商 , 曾任一家集团公司的总经理 。钟志民说 :经历了这么多 ,他才能说无悔  于自己当初的选择。

  毛泽东之所以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 ,一再树立“反潮流 ”的学习榜样 ,就 是为了培养与造就千百万经风雨 、见世面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 ,要努力实现 在修正主义者当政企图改变国家颜色 ,将人民群众重新打入地狱之时 ,有人敢于起 来“反潮流 ” 的革命目标 。当年不少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积极响应毛泽东的号 召 ,对后代耳提面命的是要立志报效国家服务大众 ,此类事例举不胜举 。一九六九 年 ,在大力倡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关键时刻 , 中共创始人之一的中央政治局委

  员 、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就把最小的儿子董良翮送到乡下务农 ,并为此而感到自豪。 后来 ,董良翮由于真正生活在农民之中 , 了解到了群众的困苦 ,锻炼成长为全国著  名的知识青年典型 ,并先后担任了大队村支书 、公社书记 、县委副书记等职 。这就  是为什么毛泽东在文化大革命中 , 曾专门组织人批判刘少奇提出的党员要无条件服  从党组织的“驯服工具论 ”的目的所在 。老人家曾明确提出“共产党员对任何事情  都要问一个为什么 ,都要经过自己头脑的周密思考 ,想一想它是否合乎实际 ,是否  真有道理 ,绝对不应盲从 ,绝对不应提倡奴隶主义。”(《毛泽东选集》 第 3 卷, 827页) 毛泽东认为那种“只埋头拉车 ,不抬头看路 ”,缺乏无产阶级思想意识与脱  离基层生活实际的人 ,最容易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成为别人复辟资本主义的工具。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与人民监督政府

  不断推进党和国家的政治体制改革 ,是毛泽东发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重要    原因之一 ,而指导这场革命的伟大理论是被誉之为毛泽东思想精髓之一的无产阶级    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实际上 ,这种不断革命的理论不完全是毛泽东个人的    首创 ,它也是马克思 、恩格斯和列宁等马克思主义先驱者的观点和主张 。马克思和    恩格斯在总结欧洲一八四八年革命的经验时 ,就提出了无产阶级应当“不断革命 ” 的口号 ,并指出 :“我们的利益和我们的任务却是要不间断地进行革命 ,直到把一    切大大小小的有产阶级的统治都消灭掉 ,直到无产阶级夺得国家政权 ,直到无产者    的联合不仅在一个国家内而且在世界一切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内都发展到使这些国家    的无产者间的竞争停止 ,至少是直到那些有决定意义的生产力集中到了无产者手里    的时候为止。”(《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 385页)

  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的上述思想发展成为由民主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的完  整理论:(一 )无产阶级必须积极参加和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不要避开资产阶  级革命 ,不要把革命中的领导权让给资产阶级 ,而要为彻底的无产阶级民主主义、 为把革命进行到底而奋斗。(二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完全胜利就是社会主义革命  的开始 。民主革命不会直接越出资产阶级社会经济关系的范围 ,但社会主义革命和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之间没有隔着一道万里长城 。“资产阶级革命进行得愈充分 ,愈

  坚决 ,愈彻底 ,无产阶级为争取社会主义而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就愈有保证。”(《列 宁选集》第 1卷541页)“我们将立刻由民主革命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我们主 张不断革命 ”。(《列宁选集》 第 1卷 634页)(三)确定了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民主 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政策。

  毛泽东把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统一起来 ,指出中国革命包括民主革命 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阶段 ,“这是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过程 , 只有完成了前一个革 命过程才有可能去完成后一个革命过程 。 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 备 ,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而一切共产主义者的最后目的 ,则 是在于力争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最后的完成。”(《毛泽东选集》 第2卷 651 页) 显然 ,不断革命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一般基础性理论 。但是 ,毛泽东不同于 马克思和列宁 ,他通过自身的实践把不断革命理论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这就 是用以指导文化大革命的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全部理论 。“不是东 风压倒西风 ,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在路线问题上没有任何调和的余地。”毛泽东在 晚年一再谆谆告诫人们 ,要坚持继续革命 ,不断革命 。从文化大革命曾采取的一些 具体措施来看 ,可以说“斗私批修 ”这个口号 ,精炼 、准确地概括了社会主义时期 国内从高级干部到普通群众进行不断革命的手段和方法。

  毛泽东曾尖锐地指出 :“因为胜利 ,党内的骄傲情绪 , 以功臣自居的情绪 ,停  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 ,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 ,可能生长 。 因为胜  利 ,人民感谢我们 ,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 。敌人的武力是不能征服我们的 ,这点  已经得到证明了 。资产阶级的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 。可能有这  样一些共产党人 ,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敌人征服过的 ,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  雄的称号 ;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 ,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 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毛泽东选集》第4卷 1438页)毫无疑问 ,毛泽东的这  种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 。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事实就印证了毛泽东的这种担心 。无  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是否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我们一是要看其是不  是具有毛泽东自己的创新内容 ;二是看其是不是科学正确 ,而且意义非凡 。所谓精  髓 ,就应该是最具有价值和意义的内容 。显然 ,毛泽东在当时的环境条件下 ,发动  了文化大革命 ,这种具有全新内容的不断革命理论 ,虽然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不

  断革命理论为基础的 ,但的确有其独特的目标 、价值和意义在内 。开展文化大革命 所体现的革命理论与思想远远超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般不断革命理论 。但是否 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所在 ,应看其是否得以成功实现 ,并符合客观事实。

  从“斗私批修 ”这一文化大革命主要精神与做法的精确描述上看 ,文化大革命  已远非一般的革命斗争 ,它更是对人心中的自私性的斗争 ,更具有一种直奔理想的  共产主义大同社会的含义和要求 ,是对人们无私奉献精神上的一种磨炼与要求 。毛  泽东的目标很明确 ,就是要“斗私 ”,要与人民内心之中的那个基本无所不在 、无  时不有的私心作斗争 ,往往还是一种经常性的自我的内心的思想斗争 ,全世界有史  以来也只有毛泽东这种雄才伟略之人才能想得到并做得出这样的战略行动来 ,才能  有如此庞大规模和如此彻底的文化大革命运动 。毛泽东倡导狠斗“私心 ”的目的, 毫无疑问的就是要实现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 。当普遍开展的一般政治运动都已无法  让中国向理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不断推进时 ,毛泽东便把深入开展自我革命以较为彻  底的解决人们思想道德问题提到了日程上来 ,他敢与天斗 、与地斗 、与人斗 , 区区  私心又怎能不斗 。老人家就是要通过“斗私 ”的形式与过程 ,最终为实现理想的共  产主义社会而不断奋斗。

  实际上 ,“斗私 ”也是有一定理论基础的 。 因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设想, “在一个集体的 、以共同占有生产资料为基础的社会里 ,生产者并不交换自己的产  品 ;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 ,在这里也不表现为这些产品的价值 ,不表现为它们  所具有的某种物的属性 , 因为这时和资本主义社会相反 ,个人的劳动不再经过迂回  曲折的道路 , 而是直接作为总劳动的构成部分存在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72年版第 3卷 10页)。 同时 ,“在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上 ,在迫使人们奴隶般地  服从分工的情形已经消失 ,从而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对立也随之消失后 ;在劳动  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而且本身成为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之后 ;在随着个人的全  面发展生产力也增长起来 ,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  时候 ,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法权的狭隘眼界 ,社会才能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上 :各  尽所能 ,按需分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972年版第 3卷 18页)毫无疑问 ,只  有在人民群众普遍具有无私奉献精神时 ,马克思设想的这种共产主义高级阶段才能  实现 。而私心 ,显然就是这一切的大敌 ,“斗私 ”显然就是使人们普遍培养具有共

  产主义情操的根本做法 。毛泽东认识到这一点 ,所以才以“斗私 ”的方式来实现这 一点 。毛泽东之所以在晚年还毅然决然的发动文化大革命 ,就是出于将这一根本目 的和理论运用于革命实践。

  毛泽东一生追求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 ,他时常担心自己亲手建立的社会主义国  家 ,在国际国内环境与局势的不良因素影响下 ,会发生资本主义复辟 。一个独立自  主的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 ,根本就难以在国际上美苏两个强大的帝国主义集团  的夹缝中生存 。所以毛泽东有压力 ,有雄心 ,也有魄力 。他也想不到为实现最终的  共产主义目标 ,还有什么别的事物是障碍和阻力 ,还有别的什么可行 、可做而不能  做的事情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当时中国的环境与局势下 ,遵循共产主义思想  理论 ,促使中国社会继续迈向共产主义新社会的最佳方式 。毛泽东是一个真正的马  克思主义者 ,他要克服一切艰难险阻 ,一直沿着马克思指出的共产主义方向前进, 绝不后退 ,绝不半途而废 。要沿着这条道路前进 , 只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还不行, 还必须与传统的私有观念彻底决裂 ,才能防止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复辟资本主  义 。要与私有观念实现彻底决裂 ,就必须搞意识形态领域的阶级斗争 ,从这个意义  上讲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从文化领域开始的政治大革命。

  早在延安时期 ,毛泽东就提出了以无产阶级的大民主来防止官僚主义者的再  生 。让人民来监督政府 ,使政府才不敢松懈 ;让人民起来负责 ,不至于人亡政息。 建国之后不久 ,毛泽东就提出“三反 ”,即反贪污 、反浪费 、反官僚主义 。在“三  反 ” 中又派生出“五反 ”。“三反 ”是防止当权的共产党人变坏 ,“五反 ”就是要把  坏的资本家整好 。这场运动虽然延缓了周期率的到来 ,但对官僚主义触动不大 。一  九五七年初 ,毛泽东又提出再次开展共产党的整风运动 ,整党内的官僚主义 、宗派  主义和主观主义 , 防止共产党的领导干部由好变坏 。 由于党内外的压力 , 即 :党外  有极少数人要求改变社会主义制度 ,要共产党下台 ,并来势凶猛 。这就给共产党内  反对整风的人们找到了根据 ,他们强烈要求反对右派们的猖狂进攻 。在党内外的压  力下 ,毛泽东也只得同意反右派 。当时反对右派的猖狂进攻是应该的 。但由于反右  扩大化 ,转移了整风的大方向 ,整风基本上走了过场 ,“三个主义 ”不但没有完全  整掉 ,而且还有所发展 ,这就为后来埋下了祸根 。六十年代初 ,毛泽东又提出在农  村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在城市搞“五反 ”,并不断警告说 :“要警惕出修正主义,

  特别是要警惕在中央出修正主义。”以上这些举措 ,基本上是由上而下地防止执政 的共产党人由好变坏的方式 。然而 ,这种方式也往往容易为某些当权派所利用 , 以 转移斗争大方向 ,反而将矛头对准了不同意见的基层群众 , 因此收效甚微。

  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实践使毛泽东深刻认识到 ,不能把实现共产主义的 希望 ,完全寄托在领导干部阶层 。早在一九六五年八月三日 ,毛泽东在接见法国事 务部长马尔罗时的谈话就明确地说 ,“土地改革 , 民主政治 ,多打一点胜仗 ”是共产 党夺取政权赢得民心的重要保证 。老人家认为 , 当时的苏联主要领导人代表的已是 一个特权阶层的利益 ,不是代表广大人民的利益 ,缺少真正的民主政治 。党是可以 变化的 。 中国也有两个前途 :一种是坚决走马列主义道路 ,一种是走修正主义道 路 。我们有要走修正主义道路的社会阶层 , 问题看我们如何处理 ,我们采取了一些 措施 ,避免走修正主义道路 。但谁也不能担保 ,几十年后会走什么道路 。他清醒地 告诫说 ,现在中国修正主义阶层存在相当广泛 ,人数不多 ,但有影响 。反对修正主 义也是我们国内的目标 ,我们反对贪污 、盗窃 、投机商人 ,反对修正主义的一切基 础 ,不只是在党外 ,党内也有。(《毛泽东全集》第48卷 117页)正如马克思主义经 典作家在描述社会主义的时候总是彻底坚持民主那样 :在他们看来 ,经济当然是建 设社会主义的必要条件 ,但并不是充分条件 。只有人民直接当家做主 ,而不是由新 的统治集团来统治的社会 ,才称得上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不是换新的一群人做主 人 ,而是要彻底改变权力的概念 。所以 ,无论是马克思 、恩格斯还是列宁 ,都一再 高度评价“ 巴黎公社的原则 ”:一是普选产生公职人员 ;二是一切公职人员的工资相 当于熟练工人的工资 ;三是人民群众监督并可随时罢免公职人员 。恩格斯认为 ,只 有坚持这些措施才能够可靠地“防止国家和国家机关由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

  毛泽东生前试图参照“ 巴黎公社的原则 ”,再开辟一条新路来跳出执政者由好 变坏的周期率 ,这就有必要发动史无前例的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归纳起来 讲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是毛泽东发动领导的 , 当时中央集体讨论一致同意通过 的 ,运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动员亿万群众 ,用大鸣 、大放 、大字 报 、大辩论 、大揭露 、大批判的方式 ,公开地 、全面地 、由下而上地来揭发共产党 的黑暗面 ,评判各级领导干部的功过是非 ,批判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用马列 主义的新文化触及人的思想灵魂 ,改造人们的世界观 ,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主

  义觉悟 ,与传统的私有观念实行彻底决裂 ;用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可以监督管理领导 阶层的社会主义大民主来防止“ 和平演变 ”,特别要防止位居执政党中央的领导人 蜕化变质 , 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毛泽东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推动了全新的政治体制改革 ,它完全不同于有  些人所要求的与西方接轨的政治体制改革 。那些人无非是要实行西方的多党制 、三  权分离和普选那一套 , 以便他们有机会上台执政 。这种政治制度再好也只是少数人  对多数人的统治 。毛泽东要建立的政治体制是人民自己当家做主的政治体制 。新中  国成立后 ,毛泽东建立的政治体制 ,既不同于苏联的一党制 ,也不同于西方的多党  制 ,而是一种特殊的多党制 ,这才是中国真正的特色 。但毛泽东对他自己建立的政  治制度仍不满意 ,老人家认为这个国家制度仍然是没有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国家。 也就是说 ,这个国家制度还不完全是人民当家做主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国家  制度 。他要逐渐建立一个完全由人民当家做主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由人民  参与管理的和由人民参与监督的国家制度 。从一定意义上讲 ,文化大革命可以说是  “彻底改变权力的概念 ”的一次伟大的尝试 ,是对官僚垄断权力的一次前所未有的  冲击 ,是同西方的精英民主根本不同的人民民主的一次伟大实验 ,文化大革命中各  级各地普遍建立的革命委员会 ,就是这种政治制度的试验 ,尽管建立“革命委员  会 ”这种组织形式也可以溯源至红军时期建立的人民政权 。总体说来 ,无产阶级文  化大革命在政治体制改革方面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实现了五大创举:

  第一大创举 ,彻底实现了无产阶级的大民主 。按照毛泽东所倡导的自由地运用 大鸣 、大放 、大字报 、大辩论等各种方式 ,公开的 、全面的 、 自下而上的揭露执政 党和政府的阴暗面 ,客观评判各级领导的功过是非 。这是文化大革命前乃至古今中 外都没有过的民主 。其权利的核心就是个人张贴大字报的自由 。大字报的最大特点 是拆除了表达权的全部门槛 ,无论是地位 、财产 、文化水平等 ,都不再构成表达的 障碍 。在此之前 ,表达权一直主要被所谓“领导(精英) 阶层 ”所垄断 ,“四大自 由 ”的出现使得即便是最底层的群众也可以在不经过许可的情况下 ,直接行使表达 权 。他们因此拥有了监督“领导(精英) 阶层 ”的有效舆论手段 。这种自由在人类 历史上是空前的 ,它把中国式民主推上了世界人权发展的最高阶段 。如今站在互联 网时代回望 “ 四大自由 ”,就更能体会到它的伟大意义 。互联网上的 “ 大鸣 、大

  放 、大字报 、大辩论 ”等无时无刻不在进行当中 , 网上的舆论对中国政治生态及公 共政策的影响是十分深刻的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载有赋予人民群众“ 大鸣 ,大 放 ,大字报 ,大辩论 ”等四大自由权的一九七五年版中国 《宪法》, 是人类历史上 一份空前伟大的法律文件 ,它超越了 《拿破仑法典》, 也超越了被中国“精英们 ” 视为圣物的“五月花号文件 ”。运用“ 四大自由 ”对执政党进行监督 ,一个最被人 诟病的方面是有些批判或指控并没有事实根据 ,这也就成了它后来被取消的一个主 要借口 。但事实上 , 由于劳动群众和领导干部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 ,所以 “举证责任倒置 ”就成了群众监督干部时的一种必然选择 ,而官员在民众的质疑面 前有义务自证清白 ,这也是当今政治文明的一个通例 。一味强调“谁主张 、谁举 证 ”,则在客观上保护了拥有绝对信息优势的领导(精英) 集团 。这种极为广泛的 政治大民主 ,是使当官的人不敢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 ,欺压百姓 。使当官的人必 须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 ,否则 ,人民群众就有要求他“下 课 ” 的权利 。这种民主是全新的 、前无古人的 , 同时也是人们还不熟悉 ,不够完 善 ,需要不断改进的 。因为人们在运用这种民主的过程中 , 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是 难免的 , 即使出现过严重失误也是可以理解的 。改进与完善它需要有一个过程 ,也 需要一定的时间 ,不可能一蹴而就。

  第二大创举 ,让人民群众拥有了空前的结社自由 。有组织的少数永远可以战胜 无组织的多数 ,这几乎可以说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真理 。从奴隶时代开始 ,代表统治 阶级的“精英 ”在总人口中一直是居于少数 ,他们之所以能够长期统治占总人口绝 大多数的大众 ,也不外乎是因为他们是有组织的 ,而大众只是一盘散沙 。从某种程 度上说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尤其是最初的三年 ,是人类历史上社团自由程度最高的 时期 。不用申请 ,也不用注册 ,几个人一商量 ,一个新的政治社团就产生了 。如果 考虑到只是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 ,一些最为宽容的北欧国家才刚刚达到成立社团无 须注册的程度 ,我们就能够意识到当时中国人民所享有的社团自由是世界上所仅见 的 。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群众组织 ,其雏形和灵感应该是来自于井冈山时期的“士兵 委员会 ”,如果假以时日 ,它或许能够成长为人民群众自我管理 、 自我教育 、发育 自身的政治主体性 、训练政治参与能力的主要组织形式 ,并成为人民群众监督执政 党和政府的主要抓手和行使“对一切事务管理权 ”的主要平台 ,它将使社会主义中

  的“社会 ”二字名至实归 ,为创建一个真正的社会主义的“小政府 ,大社会 ”国家 创造条件。

  第三大创举 ,创立了劳动群众可以直接参与行使管理权的“革命委员会 ”制。 革命委员会是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各级政权的组织形式 。一九六七年 ,上海首先发  起一月风暴夺权运动 , 由群众组织夺取中共上海市委和上海市各级政府的权力 ,组  织一个效法巴黎公社的大民主政权机构 ,并命名为上海人民公社 。几天后在毛泽东  的建议下 ,改名为“革命委员会 ”。它是中央政府以下的地方各级政权及单位管理  机构的名称 , 由两个方面“三结合 ”的人员所组成 。既有人员结构上领导干部 、军  队(民兵) 干部 、群众代表(工 、农与知识分子) 的三结合 ,也有年龄上老 、中、 青三结合 ; 同时 ,它可由人民代表通过一定的程序进行撤换 。这样的政权机构充分  体现了人民当家做主的实在性与推行政治决策的连续性 。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名称虽  然未变 ,但成员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 ,工农兵代表占相当大的比例 ,有的还担任了  重要职务 ,如工人代表王洪文当上了党中央副主席 ,农民代表陈永贵 、工人代表吴  桂贤与孙健当上了国务院副总理 ,营业员代表李素文与工人代表姚连蔚当上了全国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这一组织形式使得各级政权及管理机构中 ,都有直接来自于  人民群众的新鲜血液 ,人民群众也开始通过这种形式直接行使对国家 、企业 、文化  机构等的管理权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 ,为了防止这些人再次脱离群众 ,蜕变为凌驾  于人民群众之上的官僚“精英 ”,除了给这些代表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保障之外, 他们的生活工资待遇不变 ; 同时要求他们必须扎根群众 ,每年确保有一定的时间, 回到基层搞调查研究 ,随时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听取老百姓的呼声 。还专  门制定了“三三制 ”的原则 , 即三分之一时间在中央工作 ,三分之一时间回原单位  工作 ,三分之一时间到基层搞调查研究 。这套制度确保了中央最高层和人民群众之  间具有直接的血肉联系 ,使任何违背人民群众利益的方案都很难通过 。无疑 ,这些  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组织举措 ,也是促使执政党跳出周期率走上新路的重要组  织保证。

  第四大创举 ,不断推进斗私批修 。批修就是用马列主义批判修正主义 ,也就是  批判那些企图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斗私 ,就是要求人们自觉地改造世界观, 在改造客观世界(批判修正主义) 的同时 ,也要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逐渐克服自

  己的私心杂念 ,逐渐与传统的私有观念实行彻底决裂 ,也就是使人们的人性(自觉  地为人民服务)逐渐增多 ,使人们的兽性(损人利己)逐渐减少 。这样才能从根本  上挖掉落后思想意识的根子 ,打下建立和谐社会的基础 ,创造跳出周期率的前提, 为逐渐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创造精神条件 。运用法律与纪律惩治犯罪分子和社会上  的丑恶现象 , 只能治标 ,难以治本 。只有人们的人性逐渐增多了 ,兽性逐渐减少  了 ,再加上法律和纪律的严厉制裁 ,才能真正制止犯罪 。“斗私批修 ”才是建立和  谐社会、跳出周期率、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思想基础。

  第五大创举 , 明确提出抓革命 、促生产 。这是毛泽东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 提出来的响亮号召 。此前 ,毛泽东为巩固新生的红色政权曾在党内外发动过一系列 政治运动 ,狠抓了社会主义革命 ,并从未像某些无知的人所宣扬的那样只要革命运 动 ,不问经济发展 。相反 ,老人家从来就主张用经济建设的成果来检验政治革命的 成功与否 。毛泽东深知抓革命 、促生产 ,就是一手抓精神文明建设 、一手抓物质文 明建设 ,它体现的既是治国理政的辩证法 ,也是治国兴国的重要法宝 。只有精神文 明与物质文明同步发展 ,才能建设和谐健康的社会 ,才能有效地防止资本主义复 辟 ,才能逐渐走向共产主义 。只抓物质文明 ,不抓精神文明 ,则很可能带来贫富差 距过大 ,造成人与人之间尖锐的社会对立 。这样的社会既不和谐也不健康 ,而是一 种病态的社会 。文化大革命中有个“卫星上天 ,红旗落地 ”的口号 ,反对的就是前 苏联人只抓经济建设 ,不抓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 。它曾被人讥笑是无稽之 谈 。现在的前苏联不只是红旗落地 ,而是整个解体 , 四分五裂 ,一个强大的社会主 义苏联在地球上消失了 。因此 , 即使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占主导地位的前提下 ,也要 求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 。不如此 ,生产也可能搞上去 ,但那终 究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概括起来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具有这样四重意义 :一是对于人民群众来讲, 它是人们在政治大民主中自己教育自己 、 自己解放自己 、 自己学习当家做主的运  动 。二是对于广大干部来讲 ,它是在人民的大民主运动中接受人民监督 、 自我教  育 、 自我解放 、 自我改造的运动 。三是对于可以改造好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来讲 ,它是一次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与批判下 ,认识错误 、改正错误的运动 。四是从  巩固革命政权的角度看 ,它是一场破解历史周期率的伟大实践运动 。归根到底 ,它

  是执政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毛泽东领导下的一次史无前例的自我革命的精神创造。

  毛泽东敢于发动和领导前所未有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充分展现了老人家的  自信 。为了实现长远的革命目标 ,毛泽东坚决反对追求短期利益的行为 ,所以他绝  不允许在中国搞资本主义那一套东西 。毛泽东告诫国人 ,要在灵魂深处闹革命 ,要  斗私批修 ,严防私字一闪念 。毛泽东是个伟大的政治改革家 ,他在早年与中年的改  革 ,是把半封建半殖民地的 、落后的旧中国 ,改革成独立自主的 、先进的 、社会主  义的新中国 。毛泽东晚年推动的改革同样是创造性的 、前无古人的 、石破天惊的改  革 。毛泽东的改革是以马列主义为指导 , 以维护绝大多数人民的长远利益为目的, 把科学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的改革。

  毛泽东主张 :首先 ,摆在第一位的是改造人 。就是改造人的世界观 ,改造人的  思想 ,改造人的灵魂 。 由人性善的最低标准“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到团结友爱、 互助合作 ,再到人性善的最高标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其次 ,是改革教育。 教育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 ,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要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 ,有文  化的劳动者 。要注重学生德 、智 、体的全面发展 ,特别是要人们锻炼出健康的体魄  与人格 ,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再次 ,是改革政治体制及规章制度 。毛泽  东希望逐渐建立一个完全由人民当家做主的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 、由人民参与  管理的和由人民参与监督的国家制度 。在具体工作实践中 ,普遍推行民主管理 ,实  行干部参加劳动 ,工人参加管理 ,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 ,工人群众 、领导干部和  科技人员三结合的“两参一改三结合 ”的领导制度 ,力求实现人的积极性与制度功  能效能的最大化。

「 支持!」

 WYZXWK.COM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注:配图来自网络无版权标志图像,侵删!
声明:文章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责任编辑:焦桐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收藏

心情表态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130周年

点击排行

  • 两日热点
  • 一周热点
  • 一月热点
  • 心情
  1. 当今否定伟人大有人在,如野兽般在张牙舞爪
  2. ​沉默、一直保持沉默,成了最高境界
  3. 三年新冠,有的人生命逝去了,有的人人性逝去了
  4.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学术界现代“五唯奴隶”(甲篇)
  5. 中俄联合声明5大必看点
  6. 胡锡进为何要离间中俄关系?
  7. 农业部长唐仁健落马!下一个正部级近在咫尺
  8. 房地产四十年,最大规模救市启动!
  9. 对小岗村提五个疑惑
  10. 子午:毛主席会如何看待“阿波罗登月造假”?
  1. ​郭松民 | 这个时候,为什么要歌颂降将军?
  2. 司马南:前晚,台湾发生一个很大的不同寻常的事情
  3. 欧洲金靴|靠污名化群众审美换来的“优越优雅”,真的极其丑陋
  4. 当今否定伟人大有人在,如野兽般在张牙舞爪
  5. 其心可诛
  6. ​沉默、一直保持沉默,成了最高境界
  7. 含泪写下:对于十年大革命毛主席的初心!
  8. 一个国家最严重的危机是什么?
  9. 三年新冠,有的人生命逝去了,有的人人性逝去了
  10. 司马南:他上台,俄乌战争戛然而止,转向对普京重大利好
  1. 腐败渗透到了各行各业,没一个行业是清白的
  2. 吴铭|葛教授,吃饱了撑的么
  3. 一九六八今又是,换了人间
  4. 阶级斗争的标志性事件出现了
  5. 元龙:从寄生到篡国!犹太资本用篡权美国的手段渗透中国政权? ​
  6. 北京城墙被拆除的历史真相,著名建筑专家孔庆普的回忆
  7. 一言难尽,我们的媒体在做什么?
  8. 是谁捂住了卢麒元先生的嘴?
  9. 张志坤:中俄关系面临美西方的强烈狙击
  10. 彭胜玉:美国大学生反抗美国犹太控制是救明天的中国于战争水火
  1. 地震时的唐山人是什么样子?
  2. 瞒不住!美间接证实间谍网被胡塞击溃,一名特种兵死亡
  3. 含泪写下:对于十年大革命毛主席的初心!
  4. 何自力:新质生产力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时代意义
  5. 农民工监测数据解读之三:30岁以下农民工急剧下降,大龄农民工高达9100多万
  6. ​沉默、一直保持沉默,成了最高境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