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歹毒的电影,上一部这样歹毒的电影还是《满江红》,电影《我本是高山》,一帮小资文青既想蹭张校长流量给自己镶金边,又不敢直视一位共产主义战士高尚的灵魂。
处处打着“人性化”、“接地气”标签,对真实事件的细节进行魔改,掩盖现实问题,消解无数共产党的革命先烈,用生命诠释的高尚信仰。
▲现实中女孩父亲酗酒,电影中成了母亲酗酒
首先,张桂梅老师办学的精神支柱是崇拜江姐,但电影中却变成了对亡夫的悼念,把伟大演绎成平庸,把崇高解构成俗套,把红色信仰演绎成“为爱痴迷”,将一位崇高的共产主义战士,塑造成了武训或者特蕾莎式的、心怀慈悲之心的精英。
张老师生于1957年,在她的眼中,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是一个“物质上匮乏”,却又“精神上富足”的时代。她在一篇文章里写到,自己读中学时的一段经历:
“演江姐、学江姐,她的坚强,她的忠诚,她的坚定信仰,她的无畏,成了我一生的楷模。当时,我便暗下决心,要以她为榜样,做她那样的人。”
2021年6月29日,张桂梅老师获颁“七一勋章”的时候,做了一个发言:“小说《红岩》和歌剧《江姐》是我心中的经典,我最爱唱的是《红梅赞》。”类似的话,张桂梅老师在大场合、小场合甚至私下场合,无数次地提起过。
▲张老师和江姐扮演者
张老师的精神支柱究竟是什么?张老师自己已经讲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本是高山》的主创团队,是看不懂呢,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呢?
我甚至不得不怀疑,他们宣传的目的,不是在颂扬她,而是在贬低她,他们不是希望张桂梅老师的事迹能够名垂青史,而是希望用他们制造的历史灰尘来淹没,把张桂梅老师的高尚影响力减至最低,更阻止了人们,去真正了解支撑张桂梅老师的伟大信仰,是怎样铸就她伟大品格的。
其次,因为贫穷和男女不平等而辍学的女童,变成了乡村的问题少年。他们的魔改不仅严重矮化了张桂梅老师,而且以文艺精英的偏见与傲慢,丑化了山里的孩子和底层群众。
张老师的感人事迹,所反衬出来的,正是时代光鲜外表下,那些隐秘角落里的不光鲜,而电影的魔改,将这样的反衬,披上了一层“人性化”的遮羞布,时代的症候被重新描摹成个人的问题。
最后,根据采访视频,张老师拖着病体,由两个人搀扶着,参加电影首映礼,我想对电影剧组说,你们不觉得自己太下作了一点吗?
为了宣传自己的电影,硬要拉着身体有诸多病痛的张老师,来为你们站台,而你们却拍不出张老师,真正想要对人们表达的理想信念,一块臭肉却强迫当事人咽下,却还希望张老师说好吗?所以,张老师肯定会沉默,也只能沉默,但这沉默却震耳欲聋。
张老师还活在当代、张老师的事迹刚刚发生、正在发生,并且因为媒体的报道已经广为人知,文艺精英们都敢这么解构;我们也就不难想象,对于已经远去的革命年代、对于已经逝去的毛泽东时代,他们会怎么解构。看看那些伤痕文学、看看那些伤痕电影、看看大作家莫言,一切不是显而易见的么?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