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跑跑:打扮的再漂亮,还是一个无耻之徒
这两天,“范跑跑”在一些推手的帮助下,在刻意的打扮自己、包装自己,无非是替自己不顾学生而自顾逃命的言行上面套上美丽的“自由”和“民主”的花环。
地震发生十天后,“范跑跑”写了了第一篇关于逃跑的帖子,其间并没有啥挺特别的,无非表示他一贯追求自由、民主,把自己的生命看得比他娘老子、妻子儿女高而已。这两天“范跑跑”在进步,他在向世人展示他是为何写下那篇文章动机和内情的。
搜狐网络上有,各位网友可以去搜、去看,大意如下:
“成为焦点人物,不是我想达到的目标
你们为什么关注一个没有害死一个人的老师,在当时因为慌张地跑了,而忽略最真正的原凶,包括豆腐渣工程应该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为了防止以后再发生类似的灾难而应该进行反思……。
我写这篇文章《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其中直接的感慨就是对媒体营造出来的牺牲、感动、感激氛围的不满。媒体的炒作有很多东西,我觉得这对我本人来讲是一种伤害,我有必要站出来做出解释,最后才接受凤凰卫视的采访,包括你们的采访。并借此机会,表达我自己的声音。
网民更愿意选择我当他们的老师
我对教育的一些看法,包括我当时的学识思想论辩的逻辑,他们通过这个方面,也许觉得我这个人在思想上有独特的地方,另外自己的头脑和知识上也可以,我觉得这是他们做出选择的原因。
……被媒体广泛关注,不是我意料到的,这样的结果也不是我没有意料到的,客观上带来这样的结果,这样的结果让我更多地发出声音,这是非常好的机会。但是被那么多的人把我看作是十恶不赦的人,被很多人骂,得失之间,未必说得清楚。
......。”
(以上摘自搜狐网络)
大家看到没,从“范跑跑”写第一篇博客开始到现在,“范跑跑”逐渐成为了一种英雄似的人物,在大难面前他首先想到的是“普世价值”、他眼前晃动着的是对豆腐渣工程的担忧、他怀着“对媒体营造出来的牺牲、感动、感激氛围的不满”、他也根本没有“成为焦点人物”的私心,他,毅然决然地跑出了比地震还震撼的第一步!
如果这些是“范跑跑”当时的真实的想法,在他的第一篇博客里为何没有涉及到呢?
哦,难道是打扮和包装的需要?!
你们别关注我而忽略元凶——豆腐渣工程。“范跑跑”所在的学校,是不是豆腐渣工程呢?无人知晓。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的,不顾学生自顾逃命的言行同豆腐渣工程难道不是一个鸟东西么?(请注意“言行”二字)
很多人被“范跑跑”们的花言巧语给迷糊住了,还以为“范跑跑”是个真小人,可贵的、讲真话的人物。
逃生是种本能的话,逃出灾祸的人肯定不止“范跑跑”一个人。但是,什么才是逃跑的真实的表现?说出的才是真话?表达的才是逃生时的真情实景?是的,你可以说,我跑了。我想到的是保住生命最重要。那么,没有人去指责你。因为,你讲的的确是真话、实话。
真话和假话的区别在于,实事求是。而不是刻意地拔高自己!这应该不难分辨。
可是,“范跑跑”现在非要把逃命跟自由和民主、同“普世价值”等等挂钩,那么,“范跑跑”说的必定是假话,更是不着边际的话。这跟强奸了自由和民主一个样!
灾区里各路媒体都有,包括海内外的。他们都在营造“牺牲、感动、感激氛围”?为了营造与这个氛围格格不入的氛围,“范跑跑”才写出了心怀“不满”的《那一刻地动山摇——“5?12”汶川地震亲历记》。
是啊,“范跑跑”成功了,他的确创造了一种挑战传统、挑战英雄的氛围。我们该给他发一块什么样的奖状呢?
各路媒体啊,你们就是不如北大的学子啊。营造灾区抗震救灾的良好的氛围就是应该多宣传“普世价值”、应该多找找如“范跑跑”一样的人物,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将来灾难再次来临的时候,比一比谁跑的快,也省得救灾了,难道不是?
救灾如同战争,十余万大军在6-70位将军的率领下冒死向灾区挺进、突进,展现的是什么?“范跑跑”们可能会说,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当然必须如此。可是,按自由、民主的理念,军人不一样有选择战争的权利么?!
数万名志愿者,冒着余震、泥石流、滚石的种种危险,不顾个人的安危,难道不是英雄?难道是刻意营造出来的?
奋不顾身救助学生的老师和学生、自救互救的官员和百姓、救死扶伤的白衣战士、不顾家庭遭遇灾难而始终战斗在一线的民警......。他们都是被营造出来的?我的天啊,灾区随处可见“谢谢”、“辛苦”“一路走好”的标语等令人感动的氛围都是营造出来的?
“范跑跑”搞错了没有啊?“范跑跑”搞错了时空、搞错了对象!如果此次地震是官方媒体独家报道,那么你“范跑跑”怎么忽悠都可以。
平面媒体、电视广播媒体、网络媒体等等,海内外的,能来的都来了。“范跑跑”们的眼睛也瞎了不成?
“范跑跑”是幸运的。平时,老师带学生出去玩,学生万一有个三长两短的,家长首先找带队老师,其次找学校领导。可见老师的责任重大。此次“范跑跑”跑了,学生没有一个遇难,可见“范跑跑”的万幸。换句话说,如果学生都遇难了,试问“范跑跑”还敢抱着“普世价值”吹牛逼么?借给他十颗豹子胆他也不敢!学生家长不撕碎他哪才叫做一个怪!
因此,“范跑跑”才是营造特殊氛围的高手。选择的时机好、地震后的十天;选择的条件好,班上没有遇难的学生;选择的题材好,如美丽光环一般的自由和民主。几好凑一好,想不出名也难!
“范跑跑”们,试图把假话变成真话,把谬论当作是真理,继续努力吧,看看还能在“范跑跑”身上挖掘出啥子闪光点来。
或者,“范跑跑”们还能转移出啥子话题来,替“范跑跑”打扮的、包装的更加动人!
江湖人称老顽童
2008-6-14 于南京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
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订阅网刊微信公众号
![](http://img.wyzxwk.com/p/2019/09/e70edeb684b74b82d4c8fa6723b9a0e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