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共产主义者!(九)
资产阶级“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
(E)
资本主义的执政首脑短期内届时更换;初期社会主义中,无产阶级执政党和国家的领导人长期任职,成为资产阶级精英吹捧资本主义民主进步、攻击社会主义封建专制的一个重要佐证。其实这种政治现象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必然的历史需求,并非是人为的任意设计。
我们可以理直气壮的告诉精英们:在正常情况下,资本主义国家首脑的执政时间是不能长的,社会主义国家领袖的领导期限是不该短的。
一、资本主义社会的“届时更换”
资本主义社会的政要人物为何较短期限内就届时竞选、届时更换呢?
1、是社会多元私有资本对国家行政权力运作形式的要求
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多元社会资本之间,既有资产阶级共同利益的连结和维系,又有都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所导致的相互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
如果把资本主义国家比作一个企业,那么资本就是股东,大资本就是董事,国家政权不过是经理人。资本主义国家就是为资本整体利益(资产阶级根本利益)服务的政治工具。
在国家行政权力的运作过程中,为了维护最大化的资产阶级根本利益,不可能时时、处处均衡的保障各个具体资本的最大化利益。对具体资本利益的取舍之间,行政权力有很大的“合理合法”的自由空间。
由于执政首脑等政要握有的行政权力,对整体社会资本、具体社会资本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至关重要,为了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大资本集团或其联盟依据获胜的可能,要么派自己的人参加竞选,要么以赞助竞选等政治献金方式挑选和拉拢自己的代理人。而竞选人没有大资本的鼎力支持,竞选时就会缺失影响力;执政时就会缺失支撑力。所以二者幕后的必然交易是公开的秘密。比如十四位现任美国政府的要员,直接来源于用财力赞助奥巴马总统竞选的资本集团。
基于资本主义行政权力在维护整体资本根本利益的同时,对特定具体资本的“合法”利益倾向无法避免,竞选中败北的大资本和其它未当政的社会资本,不能容许此种多元资本间利益失衡的局面长期持续。
执政首脑长期任职不利于多元资本的利益均衡,不利于三权制衡的政局,不利于资本对国家行政权力的有效制约和及时调整。因此除了采用三权分立的政体形式外,执政首脑人物也只能在特定的任期时间内执政,届时更换。
此种执政形式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本质对其政治形式的要求和规定性。同时(适应资本要求的)多党竞政机制,也从政治因素上直接排斥执政首脑的长期任职。
2、具有允许行政首脑频繁更替的社会条件
追随和围绕资本不断增殖、扩张、集中的自发经济运动的中心线索,资本主义社会不断的跟进和发展。纵然是谋求资本主义的长治久安,也无非是资产阶级政府能持续的保障资本充分运作的社会条件和自然条件。
与其它社会形态的私有制国家一样,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否认和反对社会形态的递进,而且没有明确、固定的社会发展目标,不过在自觉的维护着私有利益自我驱动的、资本主导的、社会自发的盲目运动和发展。
资本主义具有法制空间大、人治空间小,自由多、统一少,自我支配多、公共支配少,独立多、整体少,注重现实多、关注长远少的社会特点。
资本主义特别是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体制、社会体制业已成熟定型;资本自发的主导着社会发展;市场经济自发的引导着生产和消费;完备的资产阶级法律广泛、深入地调节着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国家机器按正常或应急规范自行运转;政府对国家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不干预且不负责。在正常情况下,资产阶级政府的政务(特别是内政)相对简明轻松。(因此发达的西方国家首脑往往把重要精力投放到外交之上。)
在如此“自由”的社会环境中,需要行政权力在政治、经济、思想上独立、自觉、持续的进行重大作为的空间很小;而且其作为的权力、能力、程度要受到很大的限制;加之政要会得到执政党和国策咨询机构的全力支撑;所以其政务对政要的理论素质、实践经验、领导能力、工作业绩、群众威望的客观要求相对宽松。
上述社会条件允许资本主义执政首脑短期执政、频繁更替。
3、执政首脑并非资产阶级革命领袖
在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抗击民族压迫时期、社会重大转折时期,因顺应阶级斗争、民族斗争、历史潮流的需要,在斗争中形成了领导核心,出现了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他们为历史发展作出过积极贡献,成为资产阶级敬仰、人民尊重的杰出人物。如克伦威尔、拿破伦、华盛顿、林肯、戴高乐等。
他们执政时,表现出专断的决策作风、强悍的统治能力,因为他们首先是资产阶级的革命领袖而不是通常的执政首脑;他们是凝聚阶级意志、集中民族力量、建树历史业绩的领导核心。此种政治权威,并非出自于届时竞选的机制,而是来源于斗争实践的验证。
然而无可奈何花落去,在资本主义青春期,那些曾经执政的凤毛麟角般的资产阶级革命领袖人物早已无处寻觅了。资本主义政要的竞选人,只能是在有文化、有教养、有能力、有声望的资产阶级政客和学者中挑选了。
竞选人,通过在幕后与特定的资本集团达成交易的途径,通过在公开场合拍胸脯、许大愿,攻击别人抬高自己的动人口号、煽情演讲的途径,拉拢选票谋取执政地位。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可能胜任国家政要职务的不乏其人。实践说明了,绝大多数资本主义政要不过是平庸素质、寻常表现的上流政客。纵频繁更替,何惜之有。
可见资本主义社会具有行政首脑短期执政、届时更替的必然性。
二、初期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任职”
在原社会主义国家中,一些革命领袖如毛泽东、斯大林、周恩来、胡志明、金日成、卡斯特罗等为何长期担当党或国家的领导职务呢?
1、他们是合法的持续当选者
他们都是在相关的民主选举中,依照相关的法规和选举程序,合法持续当选的党或国家的领导人。
2、人民领袖人民爱
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革命领袖的主观成长和人民群众的客观认可,都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对革命领袖认识过程的长度、认可标准的高度、拥戴感情的深度,与资产者推举其国家政要是内涵和外延完全不能相比较的两回事。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竞选中,只是依据竞选者的上流社会地位和竞选宣传、演说、承诺就做出投票抉择。绝大多数选民与执政党、执政政要之间无情无义、无知无觉、形同陌路,二者之间不过是在选举程序之中或直接或间接的偶然相遇。
人民对革命领袖的认识、选择,要通过长期(包括在特定艰苦恶劣的历史环境中)对其德、才进行充分的审视和鉴别。对那些有德济民、有才兴业、文能安邦、武能定国的杰出革命领导者才能给予心目中的领袖地位。
各社会主义国家的开国领袖都是人民利益的忠诚代表者,一般都具有卓越的能力、光辉的功绩、高尚的品质、稳固的权威,深受本国人民的信赖和拥戴。
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毛主席作为(实际上的)执政元首,是中国人民在几十年革命斗争实践的基础上作出的坚定选择。
在对内推翻帝、官、封剥削、压迫的民主革命中,对外抗击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自卫斗争中,中共党人在毛泽东旗帜的指引下,带领人民无私无畏、大智大勇、前赴后继、流血牺牲的战斗(仅毛主席一家就为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终于打下了人民的江山。中国人民从帝、官、封的奴隶变成了新中国的主人。
以毛主席为首的中共领袖集团在为人民立下了巨大的历史功绩之后,谦虚谨慎、大公无私地为人民服务,赤胆忠心、全心全意地继续带领人民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奔向更美好的未来。广大人民群众对共产党、毛主席充满了感激、尊敬、拥戴、信任与希望之情。
与毛主席为首的中共领袖集团相比,与社会主义阵营开国领袖相比,资产阶级的执政首脑在资历、贡献、品德、能力、群众威望、历史作用上,都不可同日而语。
人民对人民领袖拥戴的情感,包含着对其主张的信赖、对其功绩的称赞、对其能力的钦佩、对其人格的尊崇、对其工作的期望、对其身心的关爱,也可能包含着对革命权威的崇拜。这种千丝万缕的真情寄托,岂能一句“届时竞选、届时更换”就能作罢!
人民群众对届时更替的竞选制度不感兴趣。他们只是热切希望、强烈要求最杰出的人物担当国家政首!担当国家政首的始终应该是最杰出的人物!因为有一个“届时更换、轮流坐庄”的资产阶级游戏规则,就必须届时中止久经考验、大德大智、英明卓越、人民拥戴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领导作用,这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弱智白痴。
所以在杰出的革命家就任党和国家领袖时,如果没有更加杰出的继任人选出现,革命事业就有留任在任人的客观需求,这样就出现了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较长时间留任党和国家领袖职务的历史必要性。
同时共产党执政的稳定性,为党的杰出领袖长期领政国家奠定了政治条件、组织条件。
3、新生社会主义国家的客观需要
社会主义是新生事物。虽有苏联先走了一步,但由于具体国情上的差异,不同国家经济体制和社会体制的构建与运行始终是一个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确认、边完善的曲折过程。
社会主义只能在斗争中成长。社会主义国家是要逐渐同私有制、私有观念决裂,又不得不在私有制、私有观念的社会废墟上建设的国家。她的每一步发展都要经历深刻的斗争。社会主义公有制的政治制度、计划经济、精神文明的确立及深入施行,势必发生尖锐、复杂、严肃的政治、经济、思想斗争。在初期社会主义中,社会主义道路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具有繁杂的国家事务。社会主义国家是人民国家,对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入学就业、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文化娱乐、精神面貌等物质、文化生活,乃至婆媳吵架、兄弟不合都要负责。
社会主义各国一般都是建立在贫困、落后的国情之上的。新中国更是在千疮百孔的社会基础上建立的。一个世界上最贫穷落后且人口又最多的国家,建国以后就遭受帝、修、反的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思想渗透,为了维护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不得不打的东南西北战争接踵而至。在此种恶劣的环境中,要全面、迅速的建设国家的国民经济体系和社会事业体系,是何等的艰难困苦,是何等的错综复杂!
社会主义国政之责任范围的宽度、工作内涵的难度、工作效应的深度,工作目的的长度,都是资本主义政务所望尘莫及、无法比拟的。
新中国(及初期社会主义各国)严酷、急迫的革命、建设实践,迫切要求具有最坚强革命意志、最丰富革命经验智慧、最卓越领导能力、最高革命权威的人民领袖,统领国家领导集团,长期、稳定、机断的指挥国政。以带领人民绕过激流险滩、闯过难关、夺取胜利。
4、共产主义事业的客观要求
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长期性、连续性、艰巨性、复杂性、创造性必须共产主义政党来领导,而这个政党必须由久经考验的具有革命权威的相对稳定的领袖集团来主持。
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不仅要从事日常的国务工作,而且要将国务工作与共产主义事业有机地编织在一起。在创造祖国繁荣富强的同时,完成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任务,不断积累通达共产主义的量变条件。
共产主义这一新生事物,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高尚、最美好、最深刻、最艰巨的事业。是需要用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以人类全部学识和智慧武装,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自觉、科学、勤奋、持续的历史创造过程。
这些客观特点就规定了社会主义国家的领袖集团必须具有共产主义事业的革命理想、革命理论、革命意志、革命的经验和智慧、革命的道德和作风、革命的业绩和权威等综合品格和素养。其领袖集团的主导人物必须是久经考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无产阶级的革命家、共产主义运动的政治家。
这些素质和能力如果不能在一、二个人身上集中体现,就必须由领袖集团集体具足并且具有把集体智慧和力量有机结合、有序发挥的能力。否则就会在领袖集团领导素质缺失的脆弱方位上引发革命的失利乃至失败。
深远的共产主义事业,要求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由成熟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集团进行持续、稳定的全程领导,以保障共产主义事业持续前进。因此必须持续的挑选和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权力更替应当在权力自觉过渡的逐渐过程中完成。在新的领导核心未成熟之前,不宜进行领导权交接。
可见初期社会主义国家中,人民革命领袖长期担任党或国家领导人既是广大人民群众主观上的强烈愿望,又是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事业客观上的急迫需求。而且这些开国领袖人物执政时期,普遍的创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业绩。
执政的资本主义官僚政客与社会主义人民领袖,主观上的阶级属性、政治素质、道德声誉、领导权威、群众基础、社会能量、历史作用不仅具有本质上的截然不同,而且具有量级上的天壤之别。客观上,资本主义政权、资本的事业需要对执政人物短期慎用、届时更替;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事业需要始终由最优秀的无产阶级革命领导人物持续、稳定的执掌国政。凭什么依据资本主义的“游戏规则”来攻击社会主义制度、鄙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
资产阶级精英拿公民国家、以法治国、三权分立、议会民主、多党竞政、届时竞选、短期执政这些“资产阶级民主”的鸡毛,充作普世价值的令箭到处招摇撞骗的吓唬人,想让社会主义削足适靴进而脱胎换骨,把巨象变成大猪,然后任由觊觎已久的狼群一拥而上……
在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比较中,应当进行具体的、历史的、本质的鉴别,坚持科学和正义的立场,从发展规律和内在联系上去认识事物的本来面目。
待续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