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体制是阶级再生产的制造器
——以教育市场化为例
近年来,在教育部门主导下,打着市场化的旗号,对一些中小学校进行改制,也就是从公办学校改为民办学校,形成公办与民办学校并行的教育体制,据说这样可以优化教育资源,发展壮大教育产业,提高教育质量水平。
但是,在现实中我们看见的是,改制后的民办学校确实教育资源得到了优化,产业也得到了发展,教育质量水平也提高了,成为了当地名牌和重点学校,其中有的被称为“贵族学校”。但是绝大多数没有改制的公办学校则与之相反,一方面在教育部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过分强调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压缩正常授课时间,放松教学质量,学校教育流于粗放。即使有部分责任心强的老师想严格要求学生,也担心被扣上“加重学生负担”的帽子,只好建议学生到校外培优。这样公办学校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名义下,老师教学失去压力,也没有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成绩自然难以提高。另一方面改制学校因其民办性质,深知要做大做强,必须狠抓教育质量,根本不理会所谓“素质教育”那一套,反而利用公办学校实行所谓“素质教育”的机会,挖公办学校墙角,将优秀教师、优质教育资源收集在自己门下,于是公办学校愈来愈弱,民办学校愈来愈强,形成强烈反差。对于学生来讲进入民办重点学校就意味着享受优质教育条件,考上重点大学机会增加,从而有一个更好的前途。而这些民办重点学校就成了稀缺资源,学生趋之若鹜,进入门槛自然设置很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考试成绩。如前所述,公办学校指望不上,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校外培优,催生各类培优机构火火红红,而且价格不断攀升,为了孩子考上重点学校,将来有一个好的前程,家长们只要条件许可也只能咬牙忍受。
而且,现在很多培优机构与重点民办学校挂钩,培优机构负责向重点民办学校输送优质生源,重点民办学校则向培优机构发放定向招生名额,双方教师和教学也经常流动沟通,实质上成为利益共享、结为一体的关系。一些公办学校至少是公办学校的老师也参与其中,与培优机构联系紧密,积极推荐本校学生到这些培优机构学习。这样一来就可以很明确地看出,公办学校将本应由自身承担的教育责任推向了校外培优机构,而民办重点学校又为校外培训机构提供了支持和动力,因此两方面效果的叠加,就让校外培优机构顺风顺水,自然而然地勃兴起来。
显然,在这种教育体制下,教育部门借用“素质教育”的名义,消解了义务教育的本质意义,也即公民不仅有受教育的权利,而且有享受公平教育的权利。恰恰相反,它严重破坏了教育公平,造成了极大的教育不公。由于将教育放在市场条件下,优质教育必然成为稀缺品,也必然只能为少数人所享受。表面看起来,似乎是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以成绩论输赢,实质上则是家庭财力的竞争。如果家庭负担不起昂贵的培优费用,就基本上失去考上重点学校,享受优教育资源的机会,这些学生就只能在公办学校完成自身教育,不可能实现通过考学向上层的流动。于是阶级再生产就出现了,穷人的孩子永远是穷人,富人的孩子永远是富人,这样的教育体制使阶级固化成为必然。
有人可能会说,国家义务只提供基本的教育就可以了,要想享受更好的教育就只能依靠个人了,这等于说穷人的孩子有个学上就不错了,至于学不学得好,有没有一个公平竞争的同等起点,能不能有一个好的前途,就不是所应关心的问题了。但这么认为,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公平吗?
看看各处办得风生水起的培优机构,那些热切期盼孩子成龙成凤的家长,绝大部门属于中产或准中产家庭,因为对于社会底层家庭来讲,昂贵的培优费用是他们不敢相像的,早已把他们的孩子挡在培优机构门外,而富豪权贵之家,财大气粗,门路广阔,培养孩子有更多的选择,更何况他们已经处于社会的顶层,不存在向上流动的压力,更没有像中产家庭那样迫切向上流动的焦虑感,他们可以悠闲地让孩子享受扎扎实实的素质教育,因为对他们的孩子来说,考学对于稳固阶级地位并非十分重要。正是中产、准中产家庭,一方面他们似乎可以看到向上流动的希望,另一方面社会的激烈竞争又可能有坠入下层的危险,即使仅仅为保住既有的阶级地位,他们也要拼命让孩子培优考学,不至于落伍。
而培优机构正是看准了这一点,又有教育体制得天独厚的庇护支持,他们不赚个盆满钵满才怪。然而,中产阶级“望子成龙梦”能实现吗?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又有几个是幸运儿。其实对于这样的道理他们哪有不懂的,可是在这种体制下,也只能拼血本搏一搏。是上升还是坠落,对于中产家庭来说,始终是一种无法释怀的巨大心理压力。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提倡素质教育的美好愿景,在市场化的环境下,竟然成为了扭曲教育公平的工具,从而使现存教育体制阶级再生产的功能达到几乎完美的程度,对于这样变异,或者叫发展趋势,我们能说什么呢?
2015-5-29
相关文章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