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思潮 > 思潮碰撞

思潮碰撞

2000 篇文章

美国金融危机与世界货币新体系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将此次美国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伤害减少到最低程度,也才能真正为世界和平和世界经济的繁荣做出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
2022-11-06 余斌 互动:61

韩少功 | 文化:迭代与地缘两个尺度

面对当下复杂新问题与新形势,当代中国人文社科领域实践者需要拓宽视野、增强问题意识,给出真正有益的回应。
2022-11-05 韩少功 互动:38

资本主义配不上人工智能

  对于“经济危机理论”的一个澄清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并没有明确的提出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灭亡的观点,与很多我们在课本中学习的观点一样,这是后人在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基础上的一个推论。西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专家西蒙·克拉克指出,“马克思并没有对危机理论做出系统、详尽的阐述。在不同时期中,马克思似乎将危机同利润下降趋势、生产过剩趋势、消费
2022-11-05 互动:63

资本的空间生产及其伦理解读——基于《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分析

马克思的《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对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研究具有明显的空间转向,它深入劳动者的日常生活空间进行解读,具有丰富的伦理意义。资本生产的空间大致分为三类:“核心—边缘”的地理空间;流动的消费空间;不平等的政治空间。最初资本通过对土地及劳动者的强行占有与分割,使得权力内化于空间中,劳动者生产的空间成为异己的力量与自己相对立。被分割空间的商品结构进一步加剧了资本的集中与空间扩张,最终
2022-11-05 曹琳琳 互动:19

许准:社科城头大王旗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在当代社会科学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瑞典央行所推动设立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在塑造这种影响力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许准的文章追溯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由来,以及美国经济学本身的巨大变化,提醒我们当代经济学的权威性是一系列历史因素的后果。经济学的思想史也远远不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发展过程,其整体演变与资本主义的政治生态息息相关。
2022-11-03 许准 互动:79

混合所有制不能一路向右

  在今年的热词之一就是混合所有制,按照有关专家的说法,在微观层面上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所有制性质的投资主体共同出资组建的企业,这个混合所有制一提出,各路央企国企就展开了引入民资的活动,这里谁表现的最积极,谁就得到舆论的高度赞扬,但笔者认为混合所有制不是央企国企引入民资这一个层面,如果我们走混合所有制一路向右,最后就要回到原点,这不是改革而是复辟,是有一股复辟私有制的
2022-11-03 互动:353

冬雷:用毛主席的斗争论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高唱

  党的二十大重提“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是极有意义的事。就在前几天,网坛上有一篇文章曾这样说:当我党把“社会主义”“斗争”……等词,放在指示、号召等文件中时,很多人的高兴情绪,一直至今还“充满着”!  这里,我们仍以一种激动,运用毛泽东主义的一些重要观点,简论“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意义及相关原则。  由马
2022-11-02 互动:212

共产主义反对五阶段论

2022-11-01 百韬网 互动:14

《共产党宣言》的全球化逻辑及其当代境遇

《共产党宣言》在全球化的初级阶段就给出了一个关于全球化发展的“世界性”的理论与逻辑。资本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真正的全球性共同生存生活的全球化机制。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发展之间具有复杂的互动、共生关系。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两级分化趋势及其背后的资本-劳动-市场力量构成了全球化的一般性逻辑。在世界市场中,各个民族、国家也开始进入一体化进程。全球化发展的表现则是在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个方面都表现为世
2022-11-01 刘怀光 互动:19

赵磊:马政经是“价值判断经济学”吗?

  一、“人民经济”引出的话题  前一段时间,针对“人民经济”和“人民经济学”,某微信群里的专家们展开了讨论。  有一位专家这样说:  “人民经济,作为一个概念,其首先有客观性质的效益经济学(主流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的内容,它同时也具有价值判断的政治经济学内容。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把温铁军的人民经济学的讨
2022-11-01 互动:55

隽鸿飞:《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社会形态理论

《德意志意识形态》作为唯物史观诞生的标志,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源头。正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根据分工的发展阶段提出了“五形态”说的同时,还根据自然产生的生产工具与由文明创造的生产工具的差别区分了前资本主义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从而形成“三形态”说的初步表述。这一思想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的统一
2022-10-31 隽鸿飞 互动:20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与当代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

马克思主义公平观首先体现在研究公平问题的方法论上。在马克思主义以前,资产阶级思想家们总是以基本权利、基本自由为人性假定始而论述公平的。马克思主义拒斥这种先验方法论,认为公平问题根源于人类实践,其中最根本的是劳动实践。
2022-10-31 郁建兴 互动:31

侯衍社 | 恩格斯晚年唯物史观方法论思想研究

所谓恩格斯晚年,是指1883年马克思去世之后到恩格斯去世之前的12年时间。这段时期,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和无产阶级革命形势出现了许多新情 况,凸显了唯物史观特别是其方法论的极端重要性。恩格斯在此时代背景下, 自觉地承担起时代重任,对于唯物史观的方法论思想进行了突出强调和重点阐发,阐明了唯物史观是历史唯物论和历史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历史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阐明其作为伟大认识工具和行动指南的科学性
2022-10-31 侯衍社 互动:24

张志坤:也谈共同富裕诉求下的贫富差距问题

  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各种议论很多。在这一过程中,有的人真心实意地想推进这件事,有的人则阳奉阴违,嘴上不敢公开反对,但在实际上则想办法加以抵制,表现在舆论上则是回避要害、转移话题,对核心问题进行迂回。其中的关键与焦点,就是如何对待贫富差距。  一、如何对待贫富差距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共同富裕的核心与关键是贫富差距,这个问题不能回避、也不容回避。有人就此搞起了迂回话术
2022-10-31 互动:21

许全兴:两个“老祖宗”都不能丢

中国没有经历发达资本主义阶段,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基础没有经过资本主义铁犁的翻耕。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反对封建旧文化中消极因素将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历史任务,对此不能低估。专制主义、家长制、一言堂、官贵民贱、官本位、等级制、强同斥异、无个性自由、崇古尊圣、因循守旧、夷夏之辨等等封建的坏传统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2022-10-31 许全兴 互动:84

恩格斯:卡尔·马克思|谨以此文纪念马克思诞辰204周年

《卡尔·马克思》是恩格斯应威·白拉克的请求为他主编的《人民历书》丛刊撰写的马克思传略。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介绍了马克思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和理论家的伟大一生,概述了马克思为创立马克思主义学说和争取工人阶级解放而进行的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他着重阐释了马克思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两大理论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指出这两大发现为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依据,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2022-10-30 恩格斯 互动:39

李慎明:试论新世纪全球化的指导原则与实践

我们坚信,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一切爱好和平、谋求发展、维护正义的人们会团结起来,共同努力,使21世纪人类的发展前景更加美好。
2022-10-30 李慎明 互动:38

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福利最终受益者是资本家

  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一文中,在“矿业无产阶级”这一章中,恩格斯揭示了当时英国煤矿频发事故,并指出英国“童工调查委员会报告”毫不犹豫地把大多数这种不幸事件的责任归之于矿主。相比之下,张维迎却认为,当今中国的私人煤窑出现矿难的原因是因为煤矿的所有权不归矿主所有或承租期太短,所以矿主不采取安全措施。但是,当年英国矿主并不存在所有权和承租期方面
2022-10-29 互动:85

迎春:什么是生产?《资本论》与《经济学》比较

对于生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资本论》和《经济学》却存在着根本对立的认识。
2022-10-27 迎春 互动:105

程恩富等:劳动阶级不仅为生存,而且要为发展和享受而斗争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认为,想把历史发展的丰富内容全部概括在“生存斗争”这一干瘪而片面的说法中,是极其幼稚的。他认为:“一有了生产,所谓生存斗争不再单纯围绕着生存资料进行,而是围绕着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进行。”生存从来不是劳动者辛苦工作的最终目的,实现自我发展、享受生活才是他们终身的追求。
2022-10-26 程恩富等 互动:61

官僚制和官僚主义的深层逻辑

  近年来关于社会热点的许多声音,包括对情绪的宣泄、对错误的挞伐抑或对事态的分析,“官僚主义”作为一个“涉事方”总是反复地被提起。但与各个场域下对官僚主义的提及、批判和分析进行比对,笔者发现在不同的场景、语境和所提及的“官僚”和“官僚主义”实则是不尽相同的。同时,在所有这些提及“官僚”和“官僚主义&
2022-10-26 互动:54

余斌|西方经济学只是一种意识形态

西方经济学已经丧失了古典经济学残余的科学性,纯粹成为一种意识形态。正因为如此,这套在学术逻辑上无法成立的理论才得以借助其经济基础即阶级基础的壮大而在国内外的经济理论界处于显赫的地位。进而使得国际垄断资本得以强化现有的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能够更加方便地攫取发展中国家的利益。西方经济学的不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它的基本分析框架和学术逻辑上,应当受到全盘否定。
2022-10-24 余斌 互动:46

刘森林 | 虚无主义的三个深渊:以马克思批判施蒂纳为核心

《德意志意识形态》对施蒂纳的批判,不但意味着对崇高价值丧失导致的虚无主义的提醒,也包含着对基本价值丧失导致的虚无主义的提醒;不但直接意味着通常意义上崇高、神圣价值丧失维度上的虚无主义的批判,也触及了引申意义上最基本价值丧失维度上的虚无主义的批判。
2022-10-24 刘森林 互动:16

高广旭|政治经济学批判与马克思政治哲学的历史性原则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基于经济批判和政治批判相统一的总体性视角,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形态”和“观念形态”矛盾关系的揭示中,不仅内在贯彻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性原则,而且实现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事实性”向度与政治哲学的“价值性”向度的内在整合,蕴含着马克思政治哲学在历史的张力中寻求人类解放道路的实践逻辑。
2022-10-24 高广旭 互动:15

夏天论当代文学研究中的中苏比较视野 | 从差异化的革命与文学经验出发

对当代文学研究来说,重新从中苏文学的关系切入意义重大,因为俄国革命与中国革命都是“短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两国革命同时展现了马克思主义革命成功的一面,也共同面对了其理论与实践的难点。而且,作为革命建国的两个重要案例,它们都坚持文化与文学在革命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位置。但重提苏联视角并不意味着从影响研究的角度确认中苏文学的亲缘关系,而在于激活差异性的革命经验与文学经验,从而更好地理解20世纪中国的
2022-10-24 夏天 互动:14

清江游:对中国经济学的疑问?

  最近,看到某专家的文章谈到了“中国经济学”的说法,产生出一些疑问。  由于年龄的原因,让我们这一代的人完完整整看到了改革开放至今的一切,确切讲就是看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那些经济学的专家们所翻弄出的一切,无论披上什么外衣,似乎都是西方各类经济学的翻版,看看我们那些专家们在谈经济时用的是什么词,什么理论,什么说法,有不是西方的吗?  可能有人还记得,那些年不只
2022-10-23 互动:100

张志坤:应热情讴歌还是要揭露批判

  应热情讴歌还是要揭露批判  ——有关对中国新兴资本的态度问题  张志坤  究竟应该对新兴资本及其相关势力采取怎样的态度呢?前几年,笔者曾经写过题为《关于批判资产阶级的几个问题》的一则短文。现在看来,仅仅这样谈问题很欠缺,因为这里面存在一个必要前提,那就是对于资本的态度与认识,不解决这个前提,不建立在这一前提基础上,所谓批判资产阶级,就难以到位,就难免失之
2022-10-23 互动:85

列宁主义为什么并不过时?

  什么是列宁主义的意义?  我想用下述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提问:什么是对列宁主义的意义的解释?  然后,我们可以察觉,不能通过指认任何事物来作为回应,尽管我们应当指出某种事物或现象。但是,语言定义和指物定义只能是暂时的表达式,因为它只能把一个表达引向另一个表达。譬如,当我们说苏维埃政权以红色为象征色彩,我们并不是指向红色具有某种革命性,而是指向我们对革命史的印象
2022-10-23 互动:109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历史地位和学术原则

马克思主义宗教学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研究宗教问题,并在批判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诞生的,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的科学。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直接先驱,“废除作为人民的虚幻幸福的宗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终极目的;用历史说明宗教,是马克思主义宗教学的基本理论原则;批判神学、宣传无神论,是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实现目的的重要举措。
2022-10-22 李 申 互动:34

“按劳分配”会造成贫富不均吗?

  “按劳分配”会造成贫富不均吗?  ——与李惠斌先生商榷(之十一)  古家林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是实现劳动群众共同富裕的基础和保证,但李惠斌并不这样认为。他说:“按劳分配并不是一种理想的分配方式,它会因为人们劳动能力的不同而重新造成社会贫富不均。就按劳分配原则而言,分配越是公正(多劳多得),社会就越会患不均。”
2022-10-21 互动:93

走进马克思哲学深处

《为马克思辩护》对马克思哲学的新解读力图以当代实践为出发点,用当 代实践以及科学和哲学本身的发展成果重释已经成为“常识”的马克思哲学 的基本观点,重释被忽视甚至被遗忘的马克思哲学的基本观点,重释马克思有 所论述,但又未充分展开、深入论证,同时又深度契合着当代重大问题的观点, 并使之上升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2022-10-21 杨耕 互动:42

马拥军 | 恩格斯自然观的实践唯物主义性质及其当代意义

论是赞成者还是反对者,都把恩格斯当成传统“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似乎恩格斯从来没有说过“哲学终结”“自然哲学的终结”或唯物史观是“新的世界观”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有把握地说,恩格斯是一位被阅读最少而又被误读、被冤枉最多的思想家。
2022-10-20 马拥军 互动:14

AI作画与无产阶级

  近两天,当我闲暇时刷微博知乎看社交媒体的时候,总是能看到AI作画的争论,我甚至看到这么一张图,上面写着“by hands ,no AI ,plz everyone do not use AI, Ai will destroy the art.”简单翻译过来就是不要用AI, AI会毁了艺术。  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大概几个月前,AI绘画突然流行,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我是个二次元爱好者的原因,我的社交媒体一度被AI作品刷屏,偶尔也会有
2022-10-20 互动:99

论恩格斯研究波兰民族解放问题的历史哲学框架

恩格斯不仅重视自然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研究,而且重视历史哲学的研究,因此,他的哲学贡献不仅仅在研究自然辩证法和人类思维方式上,而且也在研究历史辩证法上。本文的立题,就是以恩格斯的波兰问题研究为案例,阐发恩格斯的历史哲学框架。本研究不仅有助于还原一个真实的恩格斯,而且还能够使我们从恩格斯的历史哲学中汲取思考当今世界格局变化的思想资源。
2022-10-19 何萍 互动:16

何为芳:制度批判与人的解放的初始链接——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新诠

马克思在该著中正是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或经济决定制度形态)这一唯物主义理论立场出发,基于对现实社会之经济结构的分析来揭示不合理之社会制度的根源;更为重要的是,他在该著中把制度批判与人的解放这一制度批判的最终目标初始链接起来,克服了青年黑格尔派仅仅在近代哲学的框架内开展宗教批判而找不到人的出路的局限性,实现了对该派也包括整个近代哲学的超越,从而建立了一种新哲学
2022-10-17 何为芳 互动:14

​美国资本主义体系的危机与马克思主义替代方案——访美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理查德·沃尔夫

了解社会主义取得的成就与失败的教训,有助于我们明确,为了使21世纪的社会主义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功,我们应该为其增加新的内容:我们需要一场工作场所的革命,让人民民主地掌管工作场所。
2022-10-17 邢文增 互动:20

唐正东:青年恩格斯对英国工人运动的社会 历史性解读及其理论意义

恩格斯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深刻性表现在他敏锐地看到了即使是在和平的工人运动已经不可能的当下条件下,也要尽量让工人阶级 知道他们通过激烈的工人运动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背后的社会历史根源以及 未来的发展方向。
2022-10-16 唐正东 互动:23

历史、现实与生态社会主义道路——专访赵月枝

生态社会主义首先意味着要重新思考整个社会的生产目的,从以往的资本积累转向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其次,消费资本主义发展至今已经到了地球无法承载的地步,它的不可持续性是不言而喻的。在全球层面上应对由资本主义造成的包括生态问题在内的种种危机非将社会主义与生态考量结合起来不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说,只有生态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与世界。在我看来,中共十八大有关中国应该追求政治、经济、社会、文化、
2022-10-15 范松楠 互动:26

科尔奈,毕竟东流去

  在西方尤其是美国的主流经济学中,有一门意识形态色彩浓厚的学科,称作“比较经济制度”,其基本范式是以理念的市场经济模式(“个人化理性选择及其竞争性均衡”)作为理论建构和现实研究的参照。这门学科自冷战年代发端,至1990年代演化为所谓“转轨经济学”,着重研究各种摆脱苏联式政治经济制度的经验。再至新世纪之后,学科因为基本范式的“历史终
2022-10-15 互动:37

白刚 | “抽象力”:《资本论》的“认识论”

资本论》的认识 方法,就是马克思自己强调的既区别又联系于“抽象实在论”和“抽象思辨论” 的“抽象力”——批判的和革命的辩证法。在实质性意义上,《资本论》的认识 论革命,不在于其“抽象力”不同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实在论”——直观抽象 (经验抽象),而在于其“抽象力”不同和超越于德国古典哲学的“抽象”本身
2022-10-14 白刚 互动:20

胡懋仁:不懂唯物辩证法是一定要吃亏的

  毛主席当年批评有些领导干部,工作这么多年,依然不懂得唯物辩证法。当今,也有学者提到,今天有的所谓专家、教授、知识分子也依然不懂辩证法。作为领导干部,不懂得唯物辩证法,主要表现为,在工作中,主观主义非常严重,做什么事,都是凭主观想象拍脑门,平时不深入实际,不深入群众,看问题只看一面,而看不到另一面。作为学者,不懂得唯物辩证法,主要表现为,提出的观点偏执、极端,讲问题、说观点,要么是照
2022-10-14 互动:93

决战:谨防画皮经济学

要害是人民二字究竟指的是谁!
2022-10-13 决战 互动:32

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局限性的批判与超越——与张维迎商榷

  10月7日“王育琨频道”公众号刊发了张维迎先生《我要捍卫市场经济》一文,文章节选自2019年西北大学出版的《市场的逻辑》,该论著自2009年首版13年时间,因其沉浸于亚当·斯密时代的“市场逻辑”、热衷于哈耶克新自由主义思潮、困顿于囚徒困境非零和博弈,丢掉了“市场经济”的前置定语“社会主义”,未能以社会主义的“人民逻辑
2022-10-13 互动:80

围殴温铁军,你看到了什么?

  温铁军的“人民经济”像是刨了谁的祖坟,收获了一群经济学家的恶语相向。  这不是学术争论,也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而是利益和立场的对撞,从撞击开的缺口望进去,能够看到很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  一,  当代中国的理论之争,已经直接表现为知识分子之间的斗争。  任泽平、马光远、向松祚等人再一次让历史规律重演,那就是面对知识分子的无情打击和思想镇压,常常和官方并
2022-10-13 互动:422

马克思哲学思想第一次转变的来源与逻辑

根据恩格斯的说法,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界将马克思哲学思想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在1843年完成了唯物史观的转变。但是,唯物史观的创立并非一蹴而就的,仅马克思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思想转变就存在着多条逻辑消隐的极为复杂的过程,其中的第一次转变即认为1843-1844年的青年马克思在哲学思想上转向一般唯物主义,政治立场上转向无产阶级立场。
2022-10-12 张一兵 互动:26

坚持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核心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任何生产方式都兼具技术维度和社会维度。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是在与其历史和现实的对立面的斗争中发展自我的。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生产方式可能是异质性的,但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有其宏观和微观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的现实性越高,中国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才可能越向前发展。坚持社会主义生产方式,核心就是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在根本经济制度上保证经济发展的利益由全体人民共同享有,而不允许出现两极分化。
2022-10-12 王今朝 熊畅琪 丁柄皓 互动:69

天眸:驳《人民经济何以还魂》

  摘要:  近日网上骤然爆发对“人民经济”的争论,是联想大讨论的继续,预示着新时代的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民众正在自觉地对己亲历40年的改革开放进行总结,有关学者们并做出了理论上的高度概括。从而出现了“人民经济”,以人民创造历史和未来为哲学依据,给创造历史动力的人民新的思想力量。“人民经济”的内涵有待充实,但出发点代表了人民对共同富裕的强

2022-10-11 互动:599

数字资本主义,雇佣劳动与危机

中国正处在一个双重转型的过程之中,由此,阶级的集体经历与意识的特质已向我们提出了许多意义深远的分析性与经验性的问题。就如何思考上述议题而言,李静君(Ching Kwan Lee)已经开展了非常有帮助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譬如在其中的一本著作里就明确抛弃了技术与经济决定论的思路。
2022-10-11 丹·席勒 互动:31

究竟谁在倒退、走“回头路”

  “倒退”、走“回头路”问题是个大问题,方向性问题。  长期以来,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经济理论,坚持社会主义,坚持公有制,反对私有化,谁就被“经济公知”污蔑为“倒退”“走回头路”,他们自己拼命鼓吹新自由主义、搞私有制、资本主义,反倒不是“倒退”、“走回头路”,这在社会主义中国,正常吗?  那么,究竟什
2022-10-11 互动:197
1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今日头条

最新专题

大国崛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