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周刊刊载一篇文章《淮海战役:六十年前定江山》(http://news.sina.com.cn/c/2008-12-08/141816805571.shtml),探讨了六十年前的淮海战役,解放军以60万战胜国军80万的奥秘。其中有这么一段:
今年的国庆节刚过,美国陆军指挥参谋学院的鲍嘉礼博士第四次来到徐州,在碾庄、双堆集、陈官庄等旧战场考察。鲍嘉礼写有研究淮海战役的专著《Moving the enemy:Operational Art in the chinese PLA’s HuaiHaiCampaign》,译成中文大致意思是:《调动敌人:中共军队在淮海战役中的策略》。
鲍嘉礼经常在课堂上以淮海战役考察学生:如果你是黄百韬,你会如何抉择突围路线;如果你是黄维,你会如何构筑防守阵地;如果你是杜聿明,你怎么安排撤退。
这位美国军事专家很自信地提出了三点见解,作为解释国民党一败涂地的理由:第一,国民党没有建立起应有的后勤体系;第二,国民党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指挥体系;第三,国民党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情报体系。
1948年9月,济南战役后,国民党徐州剿总副司令杜聿明曾拟定一个“对山东共军攻击计划”,准备趁当时华东野战军大战之后,发动突然袭击。当时华东野战军许多部队已经很疲惫,军事指挥的将领正在延安开会,可以说袭击具有突然性和隐蔽性,蒋介石也批示“此案可行”,并定于当月15日攻击,最终因为杜聿明被调任东北而作罢。
鲍嘉礼说,即便是杜聿明按照计划发动了突然袭击,取胜的几率也是微乎其微。没有建立相应的后勤、指挥、情报三个体系,再多的部队都是一盘散沙,不堪一击。
负责接待鲍嘉礼的淮海战役纪念馆宣教处贾萍告诉本刊:“我继续问他,既然你提出了国民党失败的致命因素,那能说说共产党胜利的原因吗?”
鲍嘉礼愣了愣,随后用并不熟练的中文唱起了“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以及“大海航行靠舵手”,并手舞足蹈起来。这是两首文革时期很流行的歌,这位美国人认为,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是共产党军队强大的原因。
在西方的军事研究中,素来摒弃意识形态和精神作用,比如鲍嘉礼,在研究国民党军队的失败时,就没有把国民党的政治腐败考虑在内,而国内的许多军事研究者都会把这一因素作为国民党失败的重要原因。但是,鲍嘉礼为什么偏偏用精神的因素去分析共产党的军队呢?由此可见,鲍嘉礼的解释并不完全客观。
.......................................................
可见,并不认为美国军事专家的观点----毛泽东思想是解放军以60万战胜国军80万、共产党最终胜利的原因----是准确的,起码是“不客观”的。
随后,用了很大的篇幅论证,共产党能60万战胜80万的原因在于:民心所向。老百姓心向共产党,所以共产党能取胜。而为什么老百姓心向共产党?认为“最关键的是给穷人分田地”、“很多农民之前都吃不饱,八路军给他们土地、房子,生活一下子好了,这比给金子银子都好。”。由此,开始引申:"中国当代史中也有一次给农民分地的历史时刻。30年的中国还没有从多年政治运动的千疮百孔中恢复。中国共产党借用安徽小岗村农民的创举,开展分田到户,再次利用土地给予人民实惠,这才有了中国经济的持续腾飞........."
先把借古喻今的这一段放下,单就其认为的“美国军事专家不完全客观”,我倒是觉得,美国军事专家已经够客观了,这位恐怕自己才不客观哩!
诚然,“民心向背”的确是最重要的因素,共产党得民心必胜,国民党失民心必败,这无须置疑。但是新世纪周刊的这位,认为共产党之所以得民心,是因为“给老百姓分了田地”,却无法说服我,我禁不住问两个问题:共产党为什么能够给老百姓分田地?一支军队如果软弱涣散,即便再多的分地百姓支持,能打胜仗吗?
以下分析。
其一,能够老百姓分田地的怎么就只能是共产党呢?看国民党的纲领,哪一条说要剥夺老百姓地权的?又有哪一条说要让农民天生就受地主盘剥的?普天下恐怕没一个政党敢这样公开叫嚣。这样看来,无论共产党还是国民党,名字不过是个代号,关键看你执行什么样的路线。那么,共产党为什么能够坚持执行给老百姓好处的路线呢?这才是关键嘛。
让我们看看这样一段文字吧:
=====================================================
我们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动员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战争,以革命战争打倒帝国主义和国民党,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把帝国主义赶出中国去。谁要是看轻了这个中心任务,谁就不是一个很好的革命工作人员。我们的同志如果把这个中心任务真正看清楚了,懂得无论如何要把革命发展到全国去,那末,我们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因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
如果我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也不做,能不能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呢?当然不能。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领导农民的土地斗争,分土地给农民;提高农民的劳动热情,增加农业生产;保障工人的利益;建立合作社;发展对外贸易;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同志们,那时候,我们号召群众参加革命战争,能够不能够呢?能够的,完全能够的。
...................
我郑重地向大会提出,我们应该深刻地注意群众生活的问题,从土地、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己的议事日程上。应该讨论,应该决定,应该实行,应该检查。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的利益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要使他们从这些事情出发,了解我们提出来的更高的任务,革命战争的任务,拥护革命,把革命推到全国去,接受我们的政治号召,为革命的胜利斗争到底。
...................
国民党现在实行他们的堡垒政策,大筑其乌龟壳,以为这是他们的铜墙铁壁。同志们,这果然是铜墙铁壁吗?一点也不是!你们看,几千年来,那些封建皇帝的城池宫殿还不坚固吗?群众一起来,一个个都倒了。俄国皇帝是世界上最凶恶的一个统治者;当无产阶级和农民的革命起来的时候,那个皇帝还有没有呢?没有了。铜墙铁壁呢?倒掉了。同志们,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完全打不破的。反革命打不破我们,我们却要打破反革命。在革命政府的周围团结起千百万群众来,发展我们的革命战争,我们就能消灭一切反革命,我们就能夺取全中国。
=====================================================
以上文字,节选自毛泽东同志一九三四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所作的讲话,全文参见<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看了毛泽东同志的讲话,单凭他连“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都想到了,真是千言万语都不用了,共产党为什么做得到而国民党做不到?还需要多说吗?有这样的领袖领导的政党,推行这样的路线,群众哪里还担心分不到田地呢,共产党哪里还怕得不到民心呢?这不是毛泽东思想的功绩,又能是什么?
早在淮海战役前十五年,毛泽东同志不但提出了“分土地给农民”,还明确指出“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以此推导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在新世纪周刊这位眼里神圣无比、威力无穷的“分田”,在毛泽东同志那里仅仅是他强调的群众路线、群众利益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把地一分就万事大吉,试问,怎么保证群众的田地不被反攻倒算?怎么解决除田地外群众其他庞杂的利益问题?怎么让老百姓自觉自愿的拥护共产党的政策?怎么把几百万民工组织起来上战场?.......这些问题解决了,五百万民工踊跃支前才有可能。“一分就灵”,只能是幻想。单给两亩地加间房子,亿万老百姓就连命都不要了也要上战场,这是对老百姓的极大污蔑,还不如狗呢,陌生人给块骨头,狗都要警惕一下。共产党的政策就这么肤浅,老百姓的觉悟就这么可怜?
旧社会当牛马,新社会做主人,做主人就要想方设法维护这个“家”。这才是老百姓动力的源泉。而共产党内谁对“让老百姓当家做主人”呼吁得最早最多最系统?前面的文字很清楚了。
其二,共产党的部队为什么能借助群众的支持打胜仗?虽然是民心所向,但是自己也得有两把刷子,自身就斗志低下、软弱涣散的部队,就算五千万民工支援,能打仗吗?能以少胜多吗?
这样看来,解放军的战斗力如何,直接决定了老百姓的支持能否收到效果,不讲清楚这个,就不能正确分析“60万战胜80万”的奇迹。
比如,包括淮海战役在内,解放军曾经吸收了大批的国民党俘虏兵,甚至今天被俘虏,明天就掉转枪口打国民党,不但打,还打得更认真。共产党怎么就能做到的?是共产党发的军饷多,还是共产党的督战队厉害?看看下面这段文字吧:
=====================================================
部队内部政治工作方针,是放手发动士兵群众、指挥员和一切工作人员,通过集中领导下的民主运动,达到政治上高度团结、生活上获得改善、军事上提高技术和战术的三大目的。目前在我军部队中热烈进行的三查、三整,就是用政治民主、经济民主的方法,达到前两项目的。
关于经济民主,必须使士兵选出的代表有权协助(不是超过)连队首长管理连队的给养和伙食。
关于军事民主,必须在练兵时实行官兵互教,兵兵互教;在作战时,实行在火线上连队开各种大、小会,在连队首长指导下,发动士兵群众讨论如何攻克敌阵,如何完成战斗任务。在连续几天的战斗中,此种会应开几次。此项军事民主,在陕北蟠龙战役和晋察冀石家庄战役中,都实行了,收到了极大效果。证明只有好处,毫无害处。
应当使士兵群众对于干部中的坏分子有揭发其错误和罪恶的权利。应当相信,士兵对于一切好的和较好的干部是不会不加爱护的。同时,应当使士兵在必要时,有从士兵群众中推选他们相信的下级干部候选人员、以待上级委任的权利。在下级干部极端缺乏的时候,这种推选很有用处。但是这种推选不是普遍的推选,而是某些必要时的推选。
=====================================================
这是毛泽东同志一九四八年一月三十日为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起草的对党内的指示。同样不用千言万语了,一支军队能够做到上面那样,豆腐渣都能成钢铁。
有的人对“灵魂深处闹革命”的说法嗤之以鼻,然而六十年前的共产党,就是用包括“三查、三整”在内的办法,触动每一位士兵的灵魂,让他们明白自己为什么以前会吃苦,现在为什么要打仗。当每一位普通士兵都能把自身的命运和自己的阶级立场结合起来,明白自己的幸福必须依赖整个阶级的翻身和整个国家的强大,这样的队伍是不可战胜的。古往今来做到这一步的,只有毛泽东缔造和指挥的人民军队。
毛泽东的地位如何?毛泽东思想的作用多大?还用多说么。
其实要论证这个问题,我完全可以“偷懒”,我完全可以说,中国革命的历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自1927年以后就紧紧的寄托与毛泽东一身:如果没有毛泽东,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共产党就完蛋了,1934年突破湘江后共产党也完蛋了,到1949年,哪里还会有什么淮海战役?还60万大军呢,能有6、700散兵游勇撑到那个时候就不错了。你说说,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对淮海战役有什么影响?
我觉得这很无聊,实在无助于研究具体问题,但是有些人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做“切割”,一定要挖空心思屏毛泽东于历史之外,等于逼着大家说出上面那种“无聊话”,何苦来哉?
那位美国的军事专家,确实足够客观了。按照常例,要分析国民党的失败必然联系到其政治上的反动和腐败,但他没有这么做,也许确实是“在西方的军事研究中,素来摒弃意识形态和精神作用”。但是当他研究共产党的成功的时候,实在没有办法绕开毛泽东,没有办法忽略毛泽东思想,所以他只能用唱语录歌的形式,表明他的立场。一个美国人尚且能如此,相对自家中国人,我们还能说什么?
另外谈谈新世纪周刊这位借古喻今的手法。我不知道,你是通过认真研究,认为60万战胜80万的根源是“分田”,然后才联想到小岗村分田;还是先认定小岗村分田的正统,然后把60万战胜80万往上套?
真心希望不要是后者。这更加无聊。小岗人自己都承认“二十年未进富裕门”,你用这个提炼“60万战胜80万”的奇迹,是在说反话吗?
「 支持!」
您的打赏将用于网站日常运行与维护。
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